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Promoting Effects of Specific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 and Alumina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Design of a Highly Efficient NiMo/Al_(2)O_(3)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被引量:2
1
作者 Li Huifeng Li Mingfeng +2 位作者 Zhang Le Wang Wei Nie Ho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To prepare a highly efficient NiMo/Al_(2)O_(3)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pecific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 and alumina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First,the correlation betwe... To prepare a highly efficient NiMo/Al_(2)O_(3)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pecific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 and alumina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First,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different alumina and the existing Mo species states was established.It was found that the Mo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can be used as a specific descriptor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lumina.A lower Mo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alumina means weaker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and the loaded Mo species are easier to transform into MoS2.However,the Mo-O-Al bonds still exist at the metal-support interface.The introduction of cationic surfactant hec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can further improve Mo species dispersion through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with Mo anions and interaction of its alkyl chain with the alumina surface;meanwhile,the introduction of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can complex with Ni ions to enhance the Ni-promoting effect on Mo.Therefore,the NiMo catalyst designed using alumina with lower Mo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EDTA and CTAB exhibits the highest hydro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for 4,6-dimethyl dibenzothiophene because of its proper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and more well-dispersed Ni-Mo-S active 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A mo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HYDRODESULFURIZATION
下载PDF
Mo-MOF对软质PVC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瑶 沈文涛 许苗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含钼离子的有机框架材料(Mo-MOF)添加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NBS烟箱、锥形量热仪、拉伸强度测试仪等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抑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软质PVC相比,当Mo-MOF的...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含钼离子的有机框架材料(Mo-MOF)添加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NBS烟箱、锥形量热仪、拉伸强度测试仪等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抑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软质PVC相比,当Mo-MOF的添加量为3%时,材料的LOI值由26.8%提高至30.3%,最大烟密度由918.5降低至471.2,总烟释放量(TSP)由25.23 m^(2)降低至12.02 m^(2),分别降低了48.7%及52.3%。此外,与PVC/MoO_(3)对比可知,当钼离子含量相同时,PVC/3%Mo-MOF材料的最大烟密度由774.0降低至471.2,TSP值由17.55 m^(2)降低至12.02 m^(2),分别降低了39.1%与31.5%。与MoO_(3)相比,Mo-MOF在PVC中的相容性及分散性更佳,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级氧化钼,对PVC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更佳。同时,随着Mo-MOF含量的增加,PVC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钼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moF) 抑烟性能 软质聚氯乙烯(PVC) 阻燃性能 力学强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的判识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艳芳 吕海刚 +4 位作者 张瑜 张小龙 邵德勇 闫建萍 张同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古海盆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滞留状况可通过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来指示。本文利用页岩中U、Mo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的水体滞留情况。龙马溪组页岩在厌氧环境中Mo/TOC平均值为15,接近于半滞留海... 古海盆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滞留状况可通过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来指示。本文利用页岩中U、Mo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的水体滞留情况。龙马溪组页岩在厌氧环境中Mo/TOC平均值为15,接近于半滞留海盆。且随着还原程度的增强,U、Mo富集系数趋于增加,但海水中较低的Mo浓度限制了Mo/U比值的继续增加,稳定在1倍海水值左右,指示龙马溪期四川盆地属于半滞留海盆。五峰组页岩Mo/TOC平均值为4.7,接近于黑海(4.5)这样的强滞留环境。U、Mo富集系数明显小于龙马溪组,在缺氧的环境中未表现出随富集系数增大Mo/U比值增大的趋势,且Mo/U比值低于正常海水值,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海盆的滞留程度要比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强烈,属于强滞留环境。五峰组沉积时期强烈的海盆滞留导致水体交换速度缓慢,形成了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缺氧环境,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缺氧环境控制了半滞留海盆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U、mo富集系数 盆地滞留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宁镇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正清 方朝刚 +4 位作者 李建青 章诚诚 王元俊 刘理湘 赵松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3-450,471,共9页
通过对下扬子的宁镇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在还原环境下痕量元素富集特征与水体滞留情况的对应关系。通过Mo-TOC和U-Mo协变模式研究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尽管海平面降低,但强烈的滞留海... 通过对下扬子的宁镇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在还原环境下痕量元素富集特征与水体滞留情况的对应关系。通过Mo-TOC和U-Mo协变模式研究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尽管海平面降低,但强烈的滞留海盆环境使得水体交换速率缓慢,降低有机质的消耗,形成了利于有机质保存的缺氧环境;高家边组沉积时期海盆的滞留程度明显弱于五峰组沉积时期,但由于志留纪早期受全球性海侵事件影响,海平面快速上升触发上升流,促进了生物复苏、提高了海洋表层生产力,进而加强和维持了底部水体的还原环境,导致海底进一步缺氧是高家边组第一段有机质富集和保存的关键因素。高家边组底部是下扬子地区页岩气的有利目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保存 U-mo协变模式 水体滞留 宁镇地区 页岩
下载PDF
用Mo-TOC相关性估算海相泥质烃源岩原始有机碳的一种新方法——以藏南白垩系海相泥岩、页岩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熊国庆 江新胜 伍皓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6-72,共7页
本文引入一种原始有机碳恢复的新方法,即利用Mo-TOC相关性来估算海相泥质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并以藏南地区白垩纪海相泥岩、页岩为例,估算其原始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损失率。该方法可能在我国高成熟度-过成熟烃源岩的评价和油气资源量预... 本文引入一种原始有机碳恢复的新方法,即利用Mo-TOC相关性来估算海相泥质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并以藏南地区白垩纪海相泥岩、页岩为例,估算其原始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损失率。该方法可能在我国高成熟度-过成熟烃源岩的评价和油气资源量预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烃源岩 高成熟度-过成熟度 mo-TOC相关性 藏南地区 白垩纪 海相泥岩、页岩
下载PDF
湘、黔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型Ni、Mo矿床中有机质与PGE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江永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湘、黔地区张家界、遵义一带分布有黑色岩系型Ni-Mo-PGE矿床,测试分析表明黑色页岩样品铂族元素含量特征参数ΣPGE、Ln(Pd/Pt)、(Ru/Ir)×(Pd/Pt)、Ln[(Ru/Ir)×(Pd/Pt)]均与有机质含量特征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趋势分析显示,... 湘、黔地区张家界、遵义一带分布有黑色岩系型Ni-Mo-PGE矿床,测试分析表明黑色页岩样品铂族元素含量特征参数ΣPGE、Ln(Pd/Pt)、(Ru/Ir)×(Pd/Pt)、Ln[(Ru/Ir)×(Pd/Pt)]均与有机质含量特征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趋势分析显示,铂族元素含量特征参数Ln[(Ru/Ir)×(Pd/Pt)]与总有机碳含量特征参数Ln(Corg)有很好的线性相关,线性相关公式为y=0.4762x-1.1316,相关系数R为0.7584,说明该参数为一稳定性参数,主要受有机质总量决定,集中反映了生物制约性。而与湖南张家界样品有机碳含量Ln(Corg)与铂族元素含量ΣPGE同步正消长关系不一样,即贵州遵义地区铂族元素总量ΣPGE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表现出的不一致的规律,可以解释为后生期的热事件(印支海西期,Rb-Sr等时线年龄277±37Ma)导致有机质干酪根的高成熟化、大量生过气(C>2%)和石墨化趋势,或者说是芳构化效应改变了源岩有机质而导致了有机质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地区 黑色岩系型Ni、mo矿床 有机质 PGE 成矿作用
下载PDF
新型Al/Mo底电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研究
7
作者 杨建兵 杨斌 +4 位作者 杨洪宝 刘忠安 曹允 樊卫华 王绪丰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3-16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底电极结构,使用铝钼双层薄膜作为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底电极。同时分别从底电极结构、顶电极结构、空穴注入以及出射光谱等方面对器件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最终得到的器件电流效率达到6Cd/A以上,比优化前的器件效率提... 提出了一种新型底电极结构,使用铝钼双层薄膜作为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底电极。同时分别从底电极结构、顶电极结构、空穴注入以及出射光谱等方面对器件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最终得到的器件电流效率达到6Cd/A以上,比优化前的器件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加强了对TEOLED器件的性能影响因素的理解。同时也比Mo作为底电极时的器件性能实现了提高,展示了此电极结构在顶发射OLED中的应用潜力,为下一步在硅基OLED显示器件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钼电极 顶发射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一种提高Mo-Ni/Al_2O_3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的方法研究
8
作者 马波 刘宇 《辽宁化工》 CAS 1997年第2期93-94,共2页
提出一种提高MoNi/Al2O3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的方法,并采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连续流动高压微反等手段进行考查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向浸渍液中加入适当的有机酸,可明显提高Mo、Ni的分散度,进而改善了催化剂... 提出一种提高MoNi/Al2O3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的方法,并采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连续流动高压微反等手段进行考查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向浸渍液中加入适当的有机酸,可明显提高Mo、Ni的分散度,进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分散度 有机酸 金属成分 催化剂活性
下载PDF
基于元素Mn、Co、Cd、Mo的海相沉积岩有机质富集因素判别指标在四川盆地北缘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肖斌 刘树根 +2 位作者 冉波 杨迪 韩雨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6-1330,共15页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北缘城口县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五峰组Mn、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增大;龙马溪组Mn整体亏损,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减小.Al—Co·Mn方法的使用发现滞留环境主要出现在五峰组早期和龙马溪组晚期,以及观音桥段附近,而五峰组中晚期和龙马溪组早—中期水体主要处于开放/上升洋流区.剖面[w(Co)/(μg/g)]·[w(Mn)/(%)]值均小于平均页岩值1.615;五峰组Cd/Mo值整体大于正常海水值0.006,全部小于平均页岩值0.308,龙马溪组整体小于正常海水值.Co·Mn—Cd/Mo联合图版的使用发现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保存条件控制,与使用U/Th、V/Cr、P/Ti、Ba/Al与TOC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判别指标对于判断古生代大陆边缘地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质富集 Mn、Co、Cd、mo判别指标 上升洋流 页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有机络合剂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金属分散和硫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俊霖 赵基钢 +1 位作者 赵陈 江洪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有机络合剂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硫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络合剂的Co-Mo/γ-Al_(2)O_(3)催化剂更容易发生硫化,有机络合剂可以降低新鲜Co-Mo/γ-Al_(2)O_(3)催化剂硫化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损失,... 研究了有机络合剂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硫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络合剂的Co-Mo/γ-Al_(2)O_(3)催化剂更容易发生硫化,有机络合剂可以降低新鲜Co-Mo/γ-Al_(2)O_(3)催化剂硫化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损失,提高了新鲜催化剂的中等强度酸位的强度,增强硫化物与催化剂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添加有机络合剂,新鲜催化剂硫化后的活性金属的团聚程度从59.5%降低至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络合剂 加氢脱硫 Co-mo/γ-Al_(2)O_(3)催化剂 酸性中心 团聚
下载PDF
TiC粒度及分散性对Mo合金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季勇 范景莲 成会朝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4-618,共5页
在金属Mo粉中分别添加粒度为0.5μm的超细TiC和粒度为0.05μm的纳米TiC粉末,含量(质量分数)均为6%,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Mo-TiC合金,研究TiC的粒度及分散性对Mo-TiC合金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超细TiC相比,添加纳米TiC对... 在金属Mo粉中分别添加粒度为0.5μm的超细TiC和粒度为0.05μm的纳米TiC粉末,含量(质量分数)均为6%,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Mo-TiC合金,研究TiC的粒度及分散性对Mo-TiC合金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超细TiC相比,添加纳米TiC对合金的抗拉强度提升较大,组织晶粒得到细化,在1950℃烧结时,Mo-纳米TiC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515 MPa,比Mo-超细TiC合金的最高抗拉强度提高30%以上,但存在纳米TiC在基体中团聚的问题。添加有机物作为分散剂后,Mo基体内的TiC团聚体由类球形转变成长条形,并有部分纳米TiC得到充分分散,且合金的晶粒进一步细化,强度提高,在1 850℃烧结的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6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C合金 TiC粒度 团聚 有机分散剂 抗拉强度
下载PDF
有机粘结结合的Mo-Ni-Cu高性能铁基粉末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瑞金 王宝飞 +1 位作者 Sylvain StLaurent Claude Gélinas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含有Mo、Ni和Cu的扩散结合合金粉末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的中高密度零部件中,其优良的压缩性,烧结韧性,耐疲劳性以及尺寸稳定性已得到认可。该扩散结合合金粉的特性来源于其特殊的退火工艺,该工艺可使Ni和Cu颗粒牢固地结合于Mo预合金钢粉... 含有Mo、Ni和Cu的扩散结合合金粉末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的中高密度零部件中,其优良的压缩性,烧结韧性,耐疲劳性以及尺寸稳定性已得到认可。该扩散结合合金粉的特性来源于其特殊的退火工艺,该工艺可使Ni和Cu颗粒牢固地结合于Mo预合金钢粉的颗粒上,因此该扩散结合合金粉比常规预混粉有更好的化学组成均一性。近年来,通过有机粘结工艺将Ni和Cu与铁颗粒结合的强度已与扩散结合相媲美,甚至略优于扩散结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粘结工艺 有机粘结合金粉 mo预合金粉 扩散结合合金粉
下载PDF
One-Pot Process of Anthraquinone Synthesis in the Presence of Mo-V-P Heteropoly Acid Solutions as a Bifunctional Catalysts
13
作者 Leonid Gogin Elena Zhizhina 《Modern Research in Catalysis》 2013年第3期90-92,共3页
Acid-catalytic 1,3-butadiene condensation with para-quinones followed by the obtained product oxidation may be performed in one stage as one-pot process, if assisted by the aqueous solutions of Mo-V-P heteropoly acids... Acid-catalytic 1,3-butadiene condensation with para-quinones followed by the obtained product oxidation may be performed in one stage as one-pot process, if assisted by the aqueous solutions of Mo-V-P heteropoly acids with a composition of HaPzMoyVxOb. 1,4-naphthoquinone condensation with 1,3-butadiene in the HPA solutions with no organic solvents yields 9,10-anthraquinone (AQ) mixed with tetrahydro-AQ (THA) and dihydro-AQ (DHA). However, AQ yield and its purity may be considerably improved by using water-mixable organic solvents, e.g., acetone, 1,4-dioxane, as well as high vanadium content HPA such as H15P4Mo18V7O89 and H17P3Mo16V10O89. Process optimization provides 70% yield of reaction product containing no less than 90% A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Anthraquinone mo-V-P HETEROPOLY Acids DIENE SYNTHESIS organic Solvents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大颚器激素生物合成与性早熟的关系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维信 陆剑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运用放射化学方法跟踪测定中华绒螯蟹早熟个体和正常发育个体的大颚器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发现早熟雌、雄蟹当年9月的MF合成速率约为正常蟹的2倍,早熟蟹的MF在当年秋季(10月或11月)均达到峰值,之后MF合... 运用放射化学方法跟踪测定中华绒螯蟹早熟个体和正常发育个体的大颚器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发现早熟雌、雄蟹当年9月的MF合成速率约为正常蟹的2倍,早熟蟹的MF在当年秋季(10月或11月)均达到峰值,之后MF合成速率显著降低,而成熟系数继续升高。正常发育的雌、雄幼蟹,当年至翌年4月的MF合成速率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翌年6月开始,MF合成速率迅速增大,至翌年10月的MF合成速率已超过早熟蟹的峰值,11月的MF合成速率明显降低,性腺发育至Ⅳ期末。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蟹大颚器的提早发育,大量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MF,刺激卵巢或精巢发育成熟是导致性早熟的内分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大颚器 激素 生物合成 性早熟 放射化学方法 甲基法尼酯 合成速率
下载PDF
有机钼为润滑油抗磨减摩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史佩京 徐滨士 +3 位作者 马世宁 乔玉林 刘维民 夏延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35,38,共4页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两种油溶性有机钼(二硫代磷酸氧钼、二硫代磷酸钼)抗磨减摩添加剂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边界润滑状态下形成的磨斑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两种油溶性有机钼(二硫代磷酸氧钼、二硫代磷酸钼)抗磨减摩添加剂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边界润滑状态下形成的磨斑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钼添加剂均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好的承载能力。其中二硫代磷酸钼添加剂使基础油的抗磨性能提高53 %,减摩性能提高40 %,极压承载能力提高一倍多。SEM分析显示钢球表面的磨痕和犁沟较浅,且有含硫和钼的沉积物生成。由此推断出有机钼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部分吸附膜通过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抗磨减摩作用的MoS2和FeS膜,从而起到了改善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钼 润滑油 抗磨减摩添加剂 摩擦学生性能
下载PDF
甲壳动物大颚器及其合成甲基法尼酯的放射化学测定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剑锋 常国亮 +3 位作者 吴旭干 白桦 赵维信 成永旭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甲壳动物 激素 大颚器 甲基法尼酯
下载PDF
锯缘青蟹大颚器对卵巢发育的调节作用:离体实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辉洋 叶海辉 +1 位作者 李少菁 王桂忠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器官联合培养研究表明,锯缘青蟹大颚器对卵黄发生前期和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大颚器的发育,其生物活性逐步增强.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大颚器 卵巢发育 离体实验 海洋生物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大颚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维信 李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3-308,共6页
克氏原螯虾的大颚器为一对,位于左右大颚的背面,大颚几丁质腱外侧基部。大颚器含丰富的血淋巴管和血窦,大颚器细胞围绕血窦成短束状排列。典型大颚器细胞超微结构最显著的特征:①线粒体和光面内质网广泛分布于胞质中,光面内质网明... 克氏原螯虾的大颚器为一对,位于左右大颚的背面,大颚几丁质腱外侧基部。大颚器含丰富的血淋巴管和血窦,大颚器细胞围绕血窦成短束状排列。典型大颚器细胞超微结构最显著的特征:①线粒体和光面内质网广泛分布于胞质中,光面内质网明显分成小池状和小管状两种类型;②细胞质膜内陷并作不同程度的卷绕;③质膜外侧的基膜增厚,富含微丝。在泡状化的大颚器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几乎消失,线粒体形态变异,胞核中的异染色质沿核膜形成一圈,显示细胞合成能力改变,呈现细胞产物分泌后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大颚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大颚器官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育哲 郭世宜 +2 位作者 樊廷玉 王良臣 顾景龄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用透射电镜对中华绒螯蟹 ( Eriocheir sinensis)大颚器官 ( MO)的超微结构及眼柄切除后 MO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中华绒螯蟹具大颚器官一对 ,位于大颚正后方大颚腱的基部 .MO由许多细胞团组成 ,细胞团间广布血淋巴通道和血淋巴窦 .细胞核... 用透射电镜对中华绒螯蟹 ( Eriocheir sinensis)大颚器官 ( MO)的超微结构及眼柄切除后 MO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中华绒螯蟹具大颚器官一对 ,位于大颚正后方大颚腱的基部 .MO由许多细胞团组成 ,细胞团间广布血淋巴通道和血淋巴窦 .细胞核内密集的异染色体聚集在核质的外缘 ,细胞质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无颗粒内质网及大量形状各异的线粒体 .与血淋巴通道相连的细胞膜 ,呈现不同程度的内陷和皱褶 .眼柄切除后 ,MO中无颗粒内质网数量减少 ,线粒体膨大 ,空泡数量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大颚器官 超微结构 眼柄因子
下载PDF
锯缘青蟹大颚器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辉洋 李少菁 +1 位作者 叶海辉 王桂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52,共4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 )大颚器进行研究。大颚器位于大颚肌几丁质腱的后侧基部 ,发育过程可分为4期 :Ⅰ期大颚器很小 ,肉眼难以辨认 ,腺细胞数量少 ,细胞界限不清晰 ;Ⅱ期大颚器形状不确定 ,腺细胞开始形成腺泡 ;Ⅲ...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 )大颚器进行研究。大颚器位于大颚肌几丁质腱的后侧基部 ,发育过程可分为4期 :Ⅰ期大颚器很小 ,肉眼难以辨认 ,腺细胞数量少 ,细胞界限不清晰 ;Ⅱ期大颚器形状不确定 ,腺细胞开始形成腺泡 ;Ⅲ期大颚器通常呈肾形 ,腺泡多 ;Ⅳ期大颚器体积最大 ,呈柱状 ,腺细胞发达 ,未见退化现象。锯缘青蟹体长、卵母细胞直径、生精小管直径与大颚器腺细胞直径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提示了锯缘青蟹大颚器与生长、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大颚器 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