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 Geomorphology of Iran’s Salt Structures
1
作者 Mehran Arian Hamideh Noroozpour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5年第2期61-72,共12页
Iran has a various salt structures that their tectonic geomorphology is subject of this paper. Geologic situation of salt structures in Iran have determinate. According to age and geological setting of salt deposits t... Iran has a various salt structures that their tectonic geomorphology is subject of this paper. Geologic situation of salt structures in Iran have determinate. According to age and geological setting of salt deposits that revealed by tectonic geomorphology methods, salt structure provinces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Iran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Also, critical concepts of salt diapirism in the Southern Iran and Central Iran salt basins have explained. Therefore, Central Iran’s salt diapirs have triggered by tectonic forces, but salt diapirism in the Southern Iran has triggered by halokinesis, then it has effected by tectonic forces, especially in Zagros fold and thrust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GEOMORPHOLOGY SALT structureS diapir Iran HALOKINESIS
下载PDF
Structural Study and Analytical Modeling of Mangerak Salt Diapir (South West of Firozabad Fars-Iran)
2
作者 Anahita Keynejad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7年第1期12-30,共19页
Mangerak salt diapir is in the South West of Firuz Abad in Fars province, southern Iran and structurally, it is exposed in the simple folded belt of Kohzad Zagros. This diapir, now, is located in a transtentional zone... Mangerak salt diapir is in the South West of Firuz Abad in Fars province, southern Iran and structurally, it is exposed in the simple folded belt of Kohzad Zagros. This diapir, now, is located in a transtentional zone in the overlapping parts of Koreh Bas right fault zone. The origin of this diapir is evaporative series of Hormuz,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ambrian and ending Precambrian ag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ectonic structures around the salt dome of Mangerak. By promoting this salt dome, a variety of structures, such as marginal reverse faults, radial normal faults, folds and cav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addition, many changes can be seen in the status line, and the amount and direction of the strata dip, thickness of rock units, and facies change, that all showed the downbuilding phenomenon in the diapir.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structural desert surveys and relevant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alt domes above were rising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Paleocene, and pre-deformation of Zagros and in connection with basement Fault of Korebas, and probably, when sedimentation was in the Zagros basin, they have been exposed in the form of an island. Zagros de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sure released from the collision zone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East and its wave motion, to the South West, exerts more pressure on the salt horizons and helps them to erupt. About Mangerak salt dome, which is exposed on the side of the Sayakh anticline axis and Basement fault of Korebas, two phenomena are effective in its exposing. Analytical modeling shows the life of the outcrop 31,000 years that this ag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ffects of salt dome Neotecton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pirISM ZAGROS Salt DOMES of Mangerak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ALYTICAL Modeling
下载PDF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与蒸发岩的成因关系
3
作者 田力丹 宋玉财 +1 位作者 庄亮亮 黄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2-1033,共22页
MVT铅锌矿床的形成与蒸发岩关系密切,但在蒸发盐矿物发生溶解或转变为其他矿物而“消失”时,人们常忽视其曾经存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蒸发岩的转变、识别特征及其与MVT铅锌成矿流体来源、硫来源及储矿构造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综述。其... MVT铅锌矿床的形成与蒸发岩关系密切,但在蒸发盐矿物发生溶解或转变为其他矿物而“消失”时,人们常忽视其曾经存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蒸发岩的转变、识别特征及其与MVT铅锌成矿流体来源、硫来源及储矿构造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综述。其中,MVT矿床迁移铅锌的盆地卤水主要来自蒸发海水,少量来自蒸发岩的溶解,区域上蒸发岩的发育可指示该区具有成矿流体的发育条件。铅锌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均来自于硫酸盐还原作用,而石膏和硬石膏等蒸发盐矿物是硫酸盐的重要提供者。蒸发岩溶解垮塌利于形成角砾岩与垮塌空间,铅锌矿化可赋存于角砾岩内或其邻近岩层中;盐底辟构造会形成有利于流体聚集和矿质沉淀的构造/化学圈闭,铅锌矿化赋存于底辟体顶部冠岩、边部过渡层和围岩、直立的底辟角砾筒或侧向底辟形成的穹隆体顶部。此外,蒸发盐矿物的假晶、残留的蒸发盐矿物是“消失”蒸发岩存在的直接证据,钠长石和方柱石、正延性玉髓/燧石、富碱土元素双锥状石英等,可指示蒸发岩曾经存在;蒸发岩溶解垮塌构造具有顺地层延伸长等特点,盐底辟构造具有穿层及角砾来自下部层位等特点,是可以协助识别蒸发岩的相关构造。可以看出,区域地层记录有蒸发沉积环境是MVT铅锌成矿必要条件,蒸发岩溶解垮塌和底辟构造是重要找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MVT矿床 卤水 硫源 溶解垮塌构造 盐底辟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西北部地区古岩溶形成机理
4
作者 刘国文 李涛 +4 位作者 徐鹏程 王梦茜 郑壹越 胡望水 齐东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81-6189,共9页
全球对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柳杨堡地区构造特征一直备受争议,通过地震解释有着十几公里似断裂并未证实,古岩溶地貌形成成了确凿的证据,通过地震解释方法1×1地震解释、相干体技术、顺层相干体以及时间切片等技术,研究区内存在大量... 全球对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柳杨堡地区构造特征一直备受争议,通过地震解释有着十几公里似断裂并未证实,古岩溶地貌形成成了确凿的证据,通过地震解释方法1×1地震解释、相干体技术、顺层相干体以及时间切片等技术,研究区内存在大量背斜结构构造为岩溶古地貌控制下的盐底辟及太原组-下石盒子组披覆叠加型构造。研究区内向斜主要是岩溶作用控制下的重力负载等叠加型。柳杨堡气田石炭-二叠系内断层发育主要由盐底辟及岩溶塌陷所诱发。揭示出部分地区地震相位错断,岩溶作用导致的古地貌起伏差异所引起的。加里东末期开始发育大规律的岩溶作用,形成了早期初步岩溶古地貌,这期岩溶地貌对太原组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加里东末期岩溶地貌在石炭纪岩溶作用进一步作用下地貌差异逐步扩大,进一步加大了古岩溶对太原组的沉积控制。二叠纪早期,岩溶作用逐步减弱。建议下一步重点加强源内气藏评价开发的力度,选取贴近烃源岩层的砂体,进行水平井钻井评价,有利于钻取砂体内的天然气,通过深度压裂手段把烃源岩层内煤层气钻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里气田 柳杨堡地区 岩溶构造 古岩溶 再生能源
下载PDF
昆阳裂谷边缘刺穿构造力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厘定
5
作者 胡一多 韩润生 +1 位作者 徐建宇 吴红梅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4期663-669,共7页
昆阳裂谷位处杨子地台西南缘,历经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改造活化形成近南北向分布的裂陷格局。易门铜矿床处于昆阳裂谷西部,以刺穿构造广泛分布为特征。本文以矿床所处大地构造背景为基础,从矿区凤山铜矿和狮子山铜矿刺穿构造控矿特征为切入... 昆阳裂谷位处杨子地台西南缘,历经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改造活化形成近南北向分布的裂陷格局。易门铜矿床处于昆阳裂谷西部,以刺穿构造广泛分布为特征。本文以矿床所处大地构造背景为基础,从矿区凤山铜矿和狮子山铜矿刺穿构造控矿特征为切入,以控矿构造分析和平面构造统计分析为研究依据,应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裂谷边缘刺穿构造的发生―发展―复合―转变过程等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构造实际特点探索刺穿作用的发生、发展与就位,从刺穿体与矿体空间分布关系和统一的力学体系探讨刺穿过程中的成矿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穿构造 成矿关系厘定 成因模型 昆阳裂谷
下载PDF
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复杂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以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琼玲 彭光荣 +4 位作者 肖张波 雷永昌 沈梦蓉 邱欣卫 李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8-1065,共18页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近纪受到3期强烈的岩浆底辟作用,其中以文昌组四段活动最活跃。岩浆底辟对洼陷结构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岩浆底辟破坏了洼陷原始构造样式,引起边界断裂弯曲变形甚至错断,在平面上分带展布;二是岩浆隆升导致地层强烈翘倾,缓坡地层大幅抬升遭受强烈剥蚀;三是岩浆底辟产生次级凸起,影响了沉积中心的位置、规模和演化,致使陆丰22洼表现出复杂的结构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岩浆底辟强烈的西斜坡和东次洼经历了断陷和坳断演化阶段,岩浆底辟较弱的西次洼、洼中隆和东斜坡则经历了完整的断陷、坳断和坳陷3个演化阶段,各构造单元具有平面分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底辟 改造型洼陷 洼陷结构 构造演化 珠江口盆地 陆丰22洼
下载PDF
东方1-1构造底辟模糊区OBN资料关键处理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张敏 邓盾 +3 位作者 李三福 史文英 张兴岩 支玲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6-1466,共11页
东方1-1构造位于南海北部大陆架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构造带的北部。该区发现的东方1-1气田是莺歌海盆地发现的第一个整装浅层大气田。该区油气储量资源丰富,然而底辟模糊区成像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原有的拖缆地震资料... 东方1-1构造位于南海北部大陆架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构造带的北部。该区发现的东方1-1气田是莺歌海盆地发现的第一个整装浅层大气田。该区油气储量资源丰富,然而底辟模糊区成像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原有的拖缆地震资料经过多轮次、多公司的重处理,依旧无法有效解决底辟模糊区成像问题。因此在该区进行二次三维OBN地震资料采集,针对该区地质条件以及OBN资料特点,本文提出OBN预处理、多分量联合横波噪声压制、小波域双检合并以及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 FWI)、高精度速度反演等多项关键处理技术,对改善浅层断裂结构及中深层底辟模糊区成像卓有成效,为后续目标评价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1-1构造 底辟模糊区 OBN地震资料 双检合并 FWI高精度速度建模
下载PDF
底辟构造与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关系 被引量:31
8
作者 沙志彬 王宏斌 +2 位作者 张光学 杨木壮 梁金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表明,底辟构造和水合物的形成与聚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底辟构造可能是地层内部圈闭气体由于压力释放上冲的结果,也可能是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初步总结了被动大陆边缘中典型底辟构造与天... 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表明,底辟构造和水合物的形成与聚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底辟构造可能是地层内部圈闭气体由于压力释放上冲的结果,也可能是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初步总结了被动大陆边缘中典型底辟构造与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关系,认为被动陆缘内巨厚沉积层、塑性物质与高压流体、陆缘外侧的火山活动及张裂作用,为底辟构造发育提供了条件,形成了水合物成矿的有利空间。文中对南海底辟构造发育的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进行了预测。笔者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底辟构造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辟构造 天然气水合物 成矿作用 南海
下载PDF
流体底辟构造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树林 黄耀琴 黄雄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莺歌海和渤海湾盆地为例,总结了一种新的构造类型——流体底辟构造的特点;根据流体底辟破碎带中泥质混入程度,将它分为断裂破裂带、混杂破裂带、混合岩带和泥火山4种类型;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流力破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关键词 流力破裂 流体底辟 底辟构造 断裂 油气运移
下载PDF
东海与泥底辟构造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初探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汗青 吴时国 +2 位作者 徐宁 王秀娟 张光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根据所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发现冲绳海槽南部西侧槽坡附近以及海槽内部发育有一系列泥火山(底辟)构造,在地形上表现为泥火山地貌,在穿过泥火山的地震剖面上,表现出典型的泥底辟构造。对穿过泥底辟构造的DMS01-5地震剖面进一步... 根据所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发现冲绳海槽南部西侧槽坡附近以及海槽内部发育有一系列泥火山(底辟)构造,在地形上表现为泥火山地貌,在穿过泥火山的地震剖面上,表现出典型的泥底辟构造。对穿过泥底辟构造的DMS01-5地震剖面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发现,泥底辟构造顶部存在明显的似海底反射(BSR),其与海底反射波组极性相反,在BSR之上存在振幅空白带,在速度谱上出现速度异常,指示存在与泥火山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从世界广泛发现的与泥底辟构造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来看,天然气水合物既可以在泥底辟构造的丘状外围成藏,也可以在其外围的海底沉积物中产出。在泥底辟构造的丘状外围附近,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制类似于传统的矿物低温热液的形成;在泥底辟构造外围海底沉积物中,其形成过程类似于传统的矿物交代形成机制。冲绳海槽泥底辟构造的发育与很高的沉积速率和槽坡的活动断层有关。在冰期期间,长江携带大量的陆源物质直接输送到大陆坡地区,沉积速率达300 m/Ma,产生异常高压,同时张性断层极为发育,为流体的迁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在异常压力以及上覆地层压力作用下大量流体向上运移,从而发育大量的泥底辟构造。富含甲烷的流体易在其外围及外围海底沉积物中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火山 泥底辟构造 天然气水合物 东海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流体运移体系 被引量:140
11
作者 吴能友 杨胜雄 +5 位作者 王宏斌 梁金强 龚跃华 卢振权 邬黛黛 管红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41-1650,共10页
通过新近纪断裂体系和底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底辟构造、高角度的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流体运移体系.神狐海域断层发育,可分为晚中新世活动的NW(NNW)向断层和上新世以来活动的NE(NNE)断... 通过新近纪断裂体系和底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底辟构造、高角度的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流体运移体系.神狐海域断层发育,可分为晚中新世活动的NW(NNW)向断层和上新世以来活动的NE(NNE)断层两组.NE向断层活动强度小,规模大,从下至上切穿上新世以来沉积层,组成高角度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底辟构造在地震剖面上呈直立的、上小下大的烟囱状通道,局部横向扩张呈囊状、花状,形成大型的反射模糊带.底辟构造的发育在上覆沉积层产生了树枝状、似花状组合形态的高角度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和疏导体系.当富含甲烷气体的流体通过底辟构造、断裂及裂隙系统垂向或侧向运移时,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体运侈体系 断裂 底辟构造 神狐海域 南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褶皱构造样式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兰斌 孙家振 +2 位作者 夏晓燕 蒋武明 吴光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依据构造剖面特征和变形历史,按成因可将柴达木盆地西南区构造分为:冲断褶皱、断展褶皱、滑脱褶皱、底辟(泥拱)和复合型褶皱5种主要构造类型。冲断褶皱构造以基底卷入强烈隆升的单向挤压不对称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昆北断隆带... 依据构造剖面特征和变形历史,按成因可将柴达木盆地西南区构造分为:冲断褶皱、断展褶皱、滑脱褶皱、底辟(泥拱)和复合型褶皱5种主要构造类型。冲断褶皱构造以基底卷入强烈隆升的单向挤压不对称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昆北断隆带;断展褶皱构造以基底卷入单向挤压断层扩展不对称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尕斯—扎哈泉断褶带;滑脱褶皱构造以中浅层滑脱型近于对称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英雄岭滑脱断褶带和中央坳陷带以及尕斯—扎哈泉断褶带浅部;底辟构造(泥拱构造)以塑性泥岩上拱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中央坳陷带和英雄岭滑脱断褶带东部;复合褶皱构造由断展和滑脱型共同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尕斯—扎哈泉断褶带、英雄岭滑脱断褶带的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拱构造 褶皱 构造样式 柴达木盆地西南
下载PDF
论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 被引量:57
13
作者 王安建 曹殿华 +4 位作者 高兰 王高尚 管烨 修群业 刘俊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54,共12页
在前人大量工作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从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容矿系统、容矿岩石的归属与成因、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论述了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的成因,指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新生代陆陆碰撞造山背景下,在晚始新世至渐新世(... 在前人大量工作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从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容矿系统、容矿岩石的归属与成因、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论述了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的成因,指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新生代陆陆碰撞造山背景下,在晚始新世至渐新世(大约33Ma)区域挤压推覆转变为区域拉张伸展构造环境转换时期,幔源岩浆和热流驱动盆山转换前被封闭在裂谷或前陆盆地深部富含油气、膏盐和金属的流体,沿着造山带两组伸展构造交汇部位上升,在构造圈闭环境下,通过角砾岩侵位—流砂底辟—流体排泄—金属淀积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交汇 裂谷盆地流体 角砾岩侵位 流砂底辟 超大型铅锌矿 兰坪金顶 云南
下载PDF
反转构造与其易混淆构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见宝 夏斌 +3 位作者 吕宝凤 蔡周荣 施秋华 袁亚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4-748,共5页
比较分析负反转断层与"跷跷板"式构造,正反转褶皱与重力滑动堑背形、地层补偿堑背形及底辟背形,断展型正反转与滚动背斜的构造形态特征。负反转断层与"跷跷板"式构造外部形态都呈现出反向的楔形,但是后者是在统一... 比较分析负反转断层与"跷跷板"式构造,正反转褶皱与重力滑动堑背形、地层补偿堑背形及底辟背形,断展型正反转与滚动背斜的构造形态特征。负反转断层与"跷跷板"式构造外部形态都呈现出反向的楔形,但是后者是在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下,由断层活动性质的横向差异所致。正反转褶皱与背形构造外部形态都呈现出背形,但是在地层厚度、剥蚀程度、轴面及伴生构造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地层中间厚两翼薄,顶部剥蚀程度向两翼降低,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向褶皱高点超覆。重力滑动堑背形由于是区域性张应力的大环境下局部受压的结果,所以其规模较小;重力滑动堑背形和地层补偿堑背形地层受张性区域应力控制,地层顶部无剥蚀,且无中间厚两翼薄的特征;底辟背形无横向应力,属横弯褶皱,轴面多直立,发育盐边凹陷及顶部断层簇等伴生构造。断展型正反转与滚动背斜均是断层的上盘发育背斜,但在背斜的形态、规模、地层厚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滚动背斜受同生断层控制,背斜面积和高度较小,轴面基本平行于断层面;顶部地层剥蚀不明显;与断展型正反转地层厚度呈上凸下凹的"喇叭型"相比,其地层厚度横向变化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重力滑动构造 底辟构造 滚动背斜
下载PDF
库车坳陷西段褶皱-冲断带前缘盐底辟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珍云 尹宏伟 +1 位作者 汪新 徐士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625,共14页
本文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图,野外地质踏勘,地震剖面解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对库车坳陷西段却勒—阿瓦特地区褶皱-冲断带前缘的三个出露地表的盐底辟构造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却勒—阿瓦特盐推覆构造、温宿盐场盐丘和温宿大... 本文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图,野外地质踏勘,地震剖面解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对库车坳陷西段却勒—阿瓦特地区褶皱-冲断带前缘的三个出露地表的盐底辟构造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却勒—阿瓦特盐推覆构造、温宿盐场盐丘和温宿大峡谷盐底辟构造形成演化主要受控于初始含盐盆地宽度、早期盐底辟构造和区域挤压应力作用.含盐盆地宽度的变化是盆地内分段差异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而早期盐底辟构造则对后期盆地挤压盐构造变形有重要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却勒—阿瓦特盐推覆构造是盐盆地内早期盐底辟构造受后期挤压变形的产物.温宿盐场和温宿大峡谷盐底辟则是盆地边缘盐背斜受挤压作用和剥蚀作用影响而出露地表形成的盐底辟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秋里塔格 盐构造 盐底辟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讨论——库车坳陷西部实例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明山 姚宗惠 陈发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1-376,共6页
在冲断构造分析过程中 ,常常把塑性岩体仅仅作为滑脱层看待 ,忽略了一些地区塑性变形与冲断构造变形的复合作用。根据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 ,应用平衡剖面等技术对库车坳陷西部的构造变形进行了恢复分析 ,发现库车坳陷西部的下第三系... 在冲断构造分析过程中 ,常常把塑性岩体仅仅作为滑脱层看待 ,忽略了一些地区塑性变形与冲断构造变形的复合作用。根据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 ,应用平衡剖面等技术对库车坳陷西部的构造变形进行了恢复分析 ,发现库车坳陷西部的下第三系盐、膏、泥等塑性体受重力和构造应力联合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变形。以往单纯用冲断构造模式分析其成因机制 ,没能科学地反映中生界与新生界之间的变形缩短量的差异 ,通过塑性体的底辟变形和滑脱变形依存关系的剖析 ,能够恢复库车坳陷西部构造演化过程 ,进而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岩体 冲断构造 双重构造 底辟构造 复合构造 平衡剖面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部地震剖面解释与深部地质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光 薛林福 +1 位作者 刘振彪 刘金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6-330,336,共6页
通过 6条长 135 4 6km的 15s深部地震剖面的综合解释 ,揭示了松辽盆地深部许多重要的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等深部地质特征。深部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表明 ,松辽盆地具有上、下地壳二分结构特征 ,深部地震剖面上二者的界线划在网状反射层... 通过 6条长 135 4 6km的 15s深部地震剖面的综合解释 ,揭示了松辽盆地深部许多重要的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等深部地质特征。深部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表明 ,松辽盆地具有上、下地壳二分结构特征 ,深部地震剖面上二者的界线划在网状反射层的顶面 ;利用深部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振幅强弱、波组连续性和波组外形等识别标志 ,可识别出中、新生界、上古生界、前泥盆系、前寒武系、侵入岩体和基性岩浆底垫等地质体 ;此外还发现在地壳深部存在着特殊地质体———地幔热底劈体 ,这种深部地幔热底劈体在空间分布上与天然气的分布密切相关 ,是进行无机成因天然气选区的重要依据。在深部地震部面上解释的莫霍面隆起区与盆地沉降中心呈偏移镜像关系 ,以及广泛发育的犁式断裂系和拆离带均表明松辽盆地是简单剪切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深部构造 深部地震勘探 韧性剪切带 地幔热底劈体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现及识别 被引量:68
18
作者 王家豪 庞雄 +2 位作者 王存武 何敏 连世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白云凹陷属珠江口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上模糊带的分析,凹陷中心发育北西西向展布、面积约1000km2的底辟带,底辟幅度最大可达8km.高精度磁力资料显示底辟带为一个低磁异常区.底辟构造包括龟背上拱、弱刺穿、气烟... 白云凹陷属珠江口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上模糊带的分析,凹陷中心发育北西西向展布、面积约1000km2的底辟带,底辟幅度最大可达8km.高精度磁力资料显示底辟带为一个低磁异常区.底辟构造包括龟背上拱、弱刺穿、气烟囱、底辟断层(或裂缝)、海底麻坑等类型,主要发源于断陷期深湖相的文昌组(始新统)—恩平组(上始新统-下渐新统),其次为坳陷期浅海-深海相沉积的珠江组(下中新统)—韩江组(中中新统)的两套巨厚富泥沉积层.白云凹陷具有快速沉降、细粒充填为主、以及新生代的右旋张扭性应力场,共同造就了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育.底辟构造的存在反映了白云凹陷中心曾经蕴育着高温、超压系统,与之密切伴生的大量亮点指示着沿底辟构造的天然气垂向输导,构成了古近系油气运移到新近系—第四系的成藏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底辟构造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黄春菊 陈开远 李思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6,71,共4页
莺歌海盆地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天然气探区之一 ,具有超高温及异常高压的独特地质条件 ,中央坳陷形成了众多巨型泥底辟构造。根据对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 ,精细研究泥底辟构造分布区的地层结构 ,分析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结... 莺歌海盆地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天然气探区之一 ,具有超高温及异常高压的独特地质条件 ,中央坳陷形成了众多巨型泥底辟构造。根据对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 ,精细研究泥底辟构造分布区的地层结构 ,分析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结果表明 ,莺歌海盆地的泥底辟构造发育具有不同期、不同步及纵向叠置等特点 ,泥底辟活动具有多源、多幕的特征 ,而多期幕式活动直接导致了油气的多期幕式充注。图 5参 10 (黄春菊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构造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活动期次 成藏机制 油气藏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新构造运动与超压体系喷溢油气成藏作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徐辉龙 丘学林 孙金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100,共8页
莺歌海盆地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和红河断裂带南段的右旋扭动联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以伸展为主的转换—伸展盆地。受该应力场作用,盆地新构造运动活跃,主要表现包括中新统末、上新统与第四纪之间及层系内部的不整合,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的... 莺歌海盆地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和红河断裂带南段的右旋扭动联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以伸展为主的转换—伸展盆地。受该应力场作用,盆地新构造运动活跃,主要表现包括中新统末、上新统与第四纪之间及层系内部的不整合,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断裂活动,底辟带的发育与分布,泥火山和地震等。新构造运动不但控制了盆地的形成演化、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和底辟构造带发育以及它们的雁行排列特征,同时还控制了盆地油气的成藏和分布。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强超压盆地,新构造时期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其控制的多期底辟活动不但形成超压体系(包括油气)快速垂向运移的通道,同时决定了莺歌海超压盆地油气田的快速幕式充注成藏规律。成熟的烃类以溶解状态储存在超压体系中,当超压体系孔隙流体压力大于封闭盖层破坏压力时封闭盖层就产生水压破裂,超压体系便沿着活动断裂和底辟带等通道发生喷溢活动,油气向上或侧向往过渡带和常压带运移聚集成藏,随着压力的下降,断裂重新闭合形成新的封闭层。这一喷溢过程以幕式活动形式周而复始,在超压盆地的过渡带和常压带中形成大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超压体系 幕式喷溢活动 底辟构造带 油气成藏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