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除尘性能与尘源移动路径关系
1
作者 江丙友 王一凡 +2 位作者 林汉毅 王浩宇 赵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73-2985,共13页
长压短抽通风除尘是净化煤矿综掘工作面掘进区域高质量浓度粉尘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压抽配合产生的局部流场有利于对呼吸性粉尘的除降,而产尘源位置的动态变化对该方式除尘性能的影响不甚明晰。通过考虑产尘源位置沿横、纵2种方向的... 长压短抽通风除尘是净化煤矿综掘工作面掘进区域高质量浓度粉尘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压抽配合产生的局部流场有利于对呼吸性粉尘的除降,而产尘源位置的动态变化对该方式除尘性能的影响不甚明晰。通过考虑产尘源位置沿横、纵2种方向的运动路径及往复次数,基于长压短抽试验平台设计了4种尘源移动路径,结合对长压短抽通风系统参数的调控,测试分析尘源在不同运动工况下对空间粉尘质量浓度、粉尘粒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通风参数下,横向路径对司机和行人呼吸带位置造成的粉尘质量浓度均低于纵向;而在横向路径中,当压风筒位于靠近抽风筒一侧且压风口位于司机前方约1 m区域时,司机与行人呼吸带位置的PM1、PM2.5和PM10粉尘粒径质量浓度最低,通风除尘效果最好。空间粉尘扩散表现为:粒径小于2.5µm的颗粒极易跟随抽风流场被抽尘口收集净化,而粒径大于10µm的颗粒则会从产尘源和抽尘区域逃逸到司机及其后方区域,并以自然沉降为主。基于前期试验所得最优尘源移动路径与通风参数,在陕北某煤矿2304综掘工作面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横向路径下司机位置和行人呼吸带位置的总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85.6 mg/m^(3)和21.9 mg/m^(3),降尘率最高达到76.9%;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15.3 mg/m^(3)和10.5 mg/m^(3),降尘率最高达到85.2%,除尘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压短抽 综掘工作面 尘源位置 粉尘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地应力对爆破过程中围岩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严鹏 卢文波 +2 位作者 李洪涛 陈明 周创兵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8,共7页
对高地应力条件下隧洞爆破开挖过程中围岩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到了振动信号不同频带上的能量分布。实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爆破开挖时,初始地应力动态卸载诱发的围岩振动的频率范围和爆破荷载诱发的围岩振动频率范围基本相同,但地... 对高地应力条件下隧洞爆破开挖过程中围岩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到了振动信号不同频带上的能量分布。实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爆破开挖时,初始地应力动态卸载诱发的围岩振动的频率范围和爆破荷载诱发的围岩振动频率范围基本相同,但地应力卸载诱发的振动中,低频能量占较大的比例;开挖面上的卸载应力值的大小和卸载面的大小共同决定卸载效应的强弱,而这两个因素均与开挖面上的炮孔布置和起爆网络的连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能量分布 小波包分析 围岩振动 爆破开挖 地应力
下载PDF
利用颗粒物数密度谱计算质量浓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蓓 刘建国 +1 位作者 刘增东 黄书华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空气动力学粒谱仪和颗粒物质量监测器振荡天平,于2006年2月在北京测量了大气气溶胶的粒子数密度与质量浓度。在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了利用粒子数密度谱获取颗粒物(PM_(10))质量浓度谱的... 利用自行研制的空气动力学粒谱仪和颗粒物质量监测器振荡天平,于2006年2月在北京测量了大气气溶胶的粒子数密度与质量浓度。在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了利用粒子数密度谱获取颗粒物(PM_(10))质量浓度谱的经验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分析了北京市初春气溶胶的有关特征,以期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密度 质量浓度 数密度谱 质量浓度谱 空气动力学粒径 PM10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窄分布氟硅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亚娟 杨鹏 +3 位作者 管涌 危大福 胡迪航 郑安呐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6-270,共5页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为单体、硅醇钠为引发剂,通过负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在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120℃及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1%时所制备氟硅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分...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为单体、硅醇钠为引发剂,通过负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在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120℃及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1%时所制备氟硅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分别为4.57×105和1.3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该产物是以硅氧键为主链、甲基和三氟丙基为侧基的线型聚合物。热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聚合物 负离子本体开环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热分析
下载PDF
用氢调法生产无纺布专用聚丙烯树脂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广丰 曹振祥 +1 位作者 代名坤 牛登岩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5期467-470,共4页
在11万t/a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氢调法纺黏无纺布专用sF40树脂的试生产,并考察了该树脂的纺丝性能。结果表明,控制第一反应釜的温度为70.0-71.5℃、压力为2.90-3.10MPa、氢气加入量为16-20m^3/h时,所制得SF40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在11万t/a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氢调法纺黏无纺布专用sF40树脂的试生产,并考察了该树脂的纺丝性能。结果表明,控制第一反应釜的温度为70.0-71.5℃、压力为2.90-3.10MPa、氢气加入量为16-20m^3/h时,所制得SF40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达到4.5g/min,等规度为97.9%;采用SF40树脂生产无纺布时,纺丝温度为195-222℃,所得无纺布的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无纺布 氢调法 降解法 纺黏法 熔体流动速率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