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增强 张超逸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4,共6页
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管理的思想与方式深刻反映其所依赖的社会与文化背景。文化有其不可阻断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其中的管理思想乃是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管理理论越是能够充分体现社会的传统与文化,则管理的意义就越大。中国... 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管理的思想与方式深刻反映其所依赖的社会与文化背景。文化有其不可阻断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其中的管理思想乃是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管理理论越是能够充分体现社会的传统与文化,则管理的意义就越大。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的梳理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支撑和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管子 秦始皇 儒家 道家 法家 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
下载PDF
儒法之间:道家哲学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马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8,共10页
于传统法律思想史视阈之研究,道家哲学常被阐释为一种法律虚无主义。然而,其发轫之时于先秦法思想之意义主要在于对传统德礼的解构,及对法家法术的启示。道家抱持超越人文、批判现实的姿态,阐发一套揭露人欲、质疑圣智、否弃仁礼的学说... 于传统法律思想史视阈之研究,道家哲学常被阐释为一种法律虚无主义。然而,其发轫之时于先秦法思想之意义主要在于对传统德礼的解构,及对法家法术的启示。道家抱持超越人文、批判现实的姿态,阐发一套揭露人欲、质疑圣智、否弃仁礼的学说,构成儒家祖述圣王、从周复礼抱负的反动,是法家颠覆传统、变法改革立场的助力。进而,道家的本体道论为法家的"势"论铺垫了哲学基础;道家的无为之治隐含"道生法"的思想路径,为法家的"法"论蓄积了话语资源;道家的辩证柔术为法家的"术"论确立了基本思维。将先秦道家哲学置于"儒法之间"进行审思与诠释,方能洞明道家哲学在先秦法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法家 法思想 解构 启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吕艺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管理思想,是我们当今管理实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更加体现出中国古代管理思...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管理思想,是我们当今管理实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更加体现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价值和作用。当今社会,管理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文化管理阶段,而文化管理离不开具体历史环境及其文化背景,管理思想难以脱离历史传统文化。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管理,在当今仍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将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西方管思想相结合,使我们的发展更有质量,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企业管理
下载PDF
深化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4,共7页
最高统治者的政见和政治倾向、统治集团的思想、各种政治习俗和政治惯例的理据、官方学说、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或影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潮、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观念乃至政治信仰... 最高统治者的政见和政治倾向、统治集团的思想、各种政治习俗和政治惯例的理据、官方学说、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或影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潮、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观念乃至政治信仰等都是统治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必须综合考察统治思想各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这就需要适度淡化学派概念,并将制度、惯例、政策、方略、心态、行为的研究纳入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思想 法家 儒家 道家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指导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杜鹏程 陆鹏 许岚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在21世纪和平发展进程中,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而要高度重视对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精华的研究和汲取。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管理思想,对我国...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在21世纪和平发展进程中,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而要高度重视对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精华的研究和汲取。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就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管理文化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现代管理
下载PDF
道儒法管理哲学及其在现代立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韦锋 谢琳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99-102,125,共5页
首先阐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儒家的"允执其中"管理思想和法家的"抱法处势则治"管理思想;然后讨论管理哲学和管理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了现代立体管理模式;最后重点探讨了道、儒、... 首先阐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儒家的"允执其中"管理思想和法家的"抱法处势则治"管理思想;然后讨论管理哲学和管理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了现代立体管理模式;最后重点探讨了道、儒、法管理思想在建构现代立体管理模式中的一些运用实践问题:高层管理者应以道家思想为其管理世界观,循道而行,宽松管理;中层管理者应以儒家思想为其管理世界观,动态持平各方力量;基层管理者应以法家思想为其管理世界观,依法管理,并简要提出应用道、儒、法管理思想时应具备权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法家 管理哲学 现代立体管理
下载PDF
《淮南子》论“谏”及其思想内蕴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谏议"是专制君主政治的重要内涵之一,秦汉时期的《淮南子》对此有着深刻的反思和认识。《淮南子》认为谏议对统治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政治上能矫正君失,和辑君臣,促进王朝稳定发展。《淮南子》反对刚愎自用,拒谏妄为,主张... "谏议"是专制君主政治的重要内涵之一,秦汉时期的《淮南子》对此有着深刻的反思和认识。《淮南子》认为谏议对统治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政治上能矫正君失,和辑君臣,促进王朝稳定发展。《淮南子》反对刚愎自用,拒谏妄为,主张统治者应理性求谏、善于听谏和积极纳谏,对自身政治行为有所约束和调控,构建良性的君臣关系,实现"圣王"之治。《淮南子》论"谏",在政治哲学上,受到黄老道家的决定性影响,而在政治权术上,道、法思想则有所相通;与道、法相比,儒家的思想影响略显逊色。《淮南子》论"谏"不仅在秦汉道家中最为深入,而且也成为西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谏议思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黄老道家 谏议 法家 儒家
下载PDF
《淮南子》伦理思想:道、儒、法之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莫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6,共9页
《淮南子》将思、史、事三者相结合,力求寻找理论思考、历史经验及现实需求之间的联结点,为无常生活提供可循之"常"。为此,《淮南子》既传承了道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观念及精神气质,包括以自然为核心、万物的视野、反思批判精神... 《淮南子》将思、史、事三者相结合,力求寻找理论思考、历史经验及现实需求之间的联结点,为无常生活提供可循之"常"。为此,《淮南子》既传承了道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观念及精神气质,包括以自然为核心、万物的视野、反思批判精神与反本的指向。同时,它又站在道家立场上,借己与群的不同需求、个人道德和社会伦理之分,给予其他各家思想发挥作用的空间,吸收各家伦理思想来弥补道家力有未逮之处,通过思想融合完成治"伦理之序"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伦理思想 思想融合 道家 儒家 法家
下载PDF
《淮南子》“秦始皇”观评议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旭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1期92-98,共7页
《淮南子》多次论及"秦始皇",从社会经济、政治用人、现实战争及法治实践等方面,对其暴虐之政进行严厉批判。着眼于治术、治道及君道,《淮南子》从道、儒立场出发,深刻反思秦政之失,认为其根由在于秦始皇迷信法家的功利政治,... 《淮南子》多次论及"秦始皇",从社会经济、政治用人、现实战争及法治实践等方面,对其暴虐之政进行严厉批判。着眼于治术、治道及君道,《淮南子》从道、儒立场出发,深刻反思秦政之失,认为其根由在于秦始皇迷信法家的功利政治,并将其在实践上推向极端化,以致秦王朝缺失"民本"的正义性内涵,最终在纵欲残民、与民为仇中败亡。对秦始皇的暴政之失,《淮南子》试图让统治者深有借鉴,以此促使其在治国上民本为先、身国同治,延续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汉初国策,推动西汉王朝实现"圣王"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秦始皇 法家 道家 儒家 民本
下载PDF
略论先秦儒、道、法家的社会管理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
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尚书.尧典》中就已经记载了尧和舜管理国家的事迹。社会管理是靠一种文化来管理,本文拟对产生于中国古代思想最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三大学派各具特色的社会管理思想加以... 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尚书.尧典》中就已经记载了尧和舜管理国家的事迹。社会管理是靠一种文化来管理,本文拟对产生于中国古代思想最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三大学派各具特色的社会管理思想加以论述,以期对当今现实的社会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道家 法家 社会管理
下载PDF
现代环境法的中国传统伦理省思 被引量:3
11
作者 屈振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现代环境法应融入中国本土传统伦理文化,儒法道墨四家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省思视角。"天人合一"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整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法自然"的道家伦理思想可视为自然法,要求环境立法要遵循自然规律... 现代环境法应融入中国本土传统伦理文化,儒法道墨四家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省思视角。"天人合一"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整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法自然"的道家伦理思想可视为自然法,要求环境立法要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生态学、环境科学规律的法律化;"兼爱交利"的墨家伦理思想揭示了以爱护自然为情感基础的生态伦理与具有经济伦理特征的生态经济法相契合;"一断于法"的法家伦理思想要求严格执法,对改变目前我国环境执法效率低下颇有启示。中国环境法律的立、改、废进程,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元素,汲取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环境法 中国传统伦理 儒法道墨 省思
下载PDF
论《乐记》的理论紧张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祯人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立足于孔、孟、荀的哲学思想发展背景,分析了《乐记》思想构成及其在经历了墨家、法家、道家的渗透和洗礼之后在思想体系上存在的理论纠结和紧张,既分析了因为理论上的吸收发展了原始儒家思想的成就,也分析了各家各派的理论渗透给... 本文立足于孔、孟、荀的哲学思想发展背景,分析了《乐记》思想构成及其在经历了墨家、法家、道家的渗透和洗礼之后在思想体系上存在的理论纠结和紧张,既分析了因为理论上的吸收发展了原始儒家思想的成就,也分析了各家各派的理论渗透给原始儒家造成误导和伤害,对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儒家 法家 墨家 道家
下载PDF
论中原文化道、儒、法、释思想内核的形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保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15,共4页
道家发端于中原,儒家见用于中原,法家原生于中原,释教首先落脚中原。中华文化的四大思想渊源与中原的密切关系,使它们最终演化为中原文化的思想内核。它们构成了中原文化的最深层结构,规定了中原文化的基本走向,也推进了中原文化的丰富... 道家发端于中原,儒家见用于中原,法家原生于中原,释教首先落脚中原。中华文化的四大思想渊源与中原的密切关系,使它们最终演化为中原文化的思想内核。它们构成了中原文化的最深层结构,规定了中原文化的基本走向,也推进了中原文化的丰富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思想内核
下载PDF
道儒法管理思想与现代立体管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琳琳 谢旭 《基建优化》 2003年第5期33-35,41,共4页
首先简要阐述了管理哲学和管理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了现代立体管理模式;然后详细论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儒家的"允执其中"管理思想和法家的"抱法处势则治"管理思想;接着重点探讨... 首先简要阐述了管理哲学和管理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了现代立体管理模式;然后详细论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儒家的"允执其中"管理思想和法家的"抱法处势则治"管理思想;接着重点探讨了道、儒、法管理思想在建构现代立体管理模式中的一些运用实践问题:高层管理者应以道家思想为其管理世界观,循道而行,宽松管理;中层管理者应以儒家思想为其管理世界观,动态持平各方力量;基层管理者应以法家思想为其管理世界观,依法管理。最后简要提出应用道、儒、法管理思想时应具备权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法家 现代立体管理 管理哲学
下载PDF
从儒道墨法的对比中看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
15
作者 唐明燕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2-56,共5页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原因只能结合四个学派的思维特质去分析才能得以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儒道互补
下载PDF
理想的现实偏转——《淮南子》论“法”的内在矛盾
16
作者 王效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淮南子》对"法"的论述,依违于法家、道家和儒家思想之间,呈现出似法非法、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特征。就"法"存在的合理性而言,《淮南子》认同法家的理解,但又从道家理论中寻找更高尚的理论动机,在现实政治中发... 《淮南子》对"法"的论述,依违于法家、道家和儒家思想之间,呈现出似法非法、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特征。就"法"存在的合理性而言,《淮南子》认同法家的理解,但又从道家理论中寻找更高尚的理论动机,在现实政治中发生儒家式的偏转;就"法"的社会功能而言,《淮南子》同样有对法家的承续,同时又有对道家之"道"的歪曲,并蕴涵有向儒家转换的潜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法家 道家 儒家
下载PDF
《淮南子》论“越王句践”及其黄老道家意旨——兼以汉代诸子“越王句践”观为参照
17
作者 高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7,共11页
"越王句践"是春秋时期越国最为著名的国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特别是其通过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最终反败为胜,灭吴称霸的历史事件,使之成为先秦政治史上忍辱负重、转变祸福的君主典范。在汉代著作中,《淮南子》论及越王句践较... "越王句践"是春秋时期越国最为著名的国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特别是其通过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最终反败为胜,灭吴称霸的历史事件,使之成为先秦政治史上忍辱负重、转变祸福的君主典范。在汉代著作中,《淮南子》论及越王句践较多,而且着重从道家立场出发,对其进行黄老化的思想诠解。从史家、儒家及法家等不同立场出发,汉代诸子对越王句践也有着各具特色的历史认识,但其理论内涵与《淮南子》有所差异。汉人关于越王句践的多维认识和评议,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越王句践"形象的历史演变与定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越王句践 黄老道家 史家 儒家 法家
下载PDF
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人格观之比较
18
作者 毛庆 《云梦学刊》 2007年第3期40-49,共10页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内核外化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及人格操守的坚持性上,各家差别甚大。屈原则与墨家较为接近。从人格观之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上观察,屈原之人格观当为中华民族之最高标范。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我们寻求和重塑民族之魂和文化精神时,屈原伟大人格和人格观标范的树立,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人格观
下载PDF
儒道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当下审视
19
作者 何胜保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119-120,共2页
在梳理儒、道、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体育美学审美价值的反思,道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判断和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感知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儒家体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个体生命的追求,道德价值的塑造和体育伦理的教化... 在梳理儒、道、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体育美学审美价值的反思,道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判断和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感知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儒家体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个体生命的追求,道德价值的塑造和体育伦理的教化;在道家思想文化体系中,强调"身与物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把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相对立的哲学概念范畴作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法家 体育美学
下载PDF
再论儒、法、道合流
20
作者 潘昱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42-45,共4页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有秦朝法家的"霸道"、有汉朝儒术的"独尊",但传统文化"一家独尊"的局面实质上并未真正形成,儒、法、道等思想或明或暗的合流已是不争的事实,"阳儒阴法"、"外儒内道"...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有秦朝法家的"霸道"、有汉朝儒术的"独尊",但传统文化"一家独尊"的局面实质上并未真正形成,儒、法、道等思想或明或暗的合流已是不争的事实,"阳儒阴法"、"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文化总格局基调已是大部分学者的共识。但"儒家思想成首选、其余各家思想为补充"的原因却值得深思。本文正是基于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再分析,认为三者的同源同质性是三者合流的基础,对小农社会的主动适应及其思想的制度化设计则是儒家显性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儒阴法 外儒内道 儒法道合流 同源同质 制度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