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D + A combined multi-pump controlled system
1
作者 姚静 Wang Pei +2 位作者 Cao Xiaoming Zhang Yang Kong Xiangdo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8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flow mismatch problem between pumping source output and workload demand,a novel configuration of D + A combined multi-pump controlled hydraulic system,similar to a pump-controlled system,is propo... In order to solve the flow mismatch problem between pumping source output and workload demand,a novel configuration of D + A combined multi-pump controlled hydraulic system,similar to a pump-controlled system,is proposed for a large power hydraulic system in this study. This novel configuration consists of several parallel fixed displacement pump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proportional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s,which is controlled by digital signal( on/off) and analog signal respectively( D + A pumps). The system flow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one is the total flow from fixed displacement pumps,and the other is the rest desired flow supplied by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s to smooth and improve the demand flow. First,basic design principle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are introduced. Then,a flow state matrix of the binary-coding digital pumps( 1: 2: 4) is obtained to provide the control signals of pump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utput flow tracks well with acceptable flow deviation,though a little lag behind input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ump design principles flow state matrix evaluation indicator energy saving
下载PDF
考虑客流变化的机场航站楼HVAC系统动态控制仿真研究
2
作者 谢海峰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4期77-82,共6页
机场航站楼是以建筑结构复杂、人流量大且流动速率高等为特征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暖通、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通常是预先安排的,无差别的控制大面积区域,忽略了航站楼内客流分布的不均匀特征。提出客流模拟和建筑能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机场航站楼是以建筑结构复杂、人流量大且流动速率高等为特征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暖通、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通常是预先安排的,无差别的控制大面积区域,忽略了航站楼内客流分布的不均匀特征。提出客流模拟和建筑能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智能体仿真建立航站楼的客流模型,用所得到的客流数据动态控制航站楼的温度与新风量,并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为案例进行研究,从节能效益和热舒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未来机场航站楼的HVAC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为机场能源管理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航站楼 HVAC系统控制 客流变化 能耗模型
下载PDF
Thermal Performances of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Tin Embedded in Copper Matrix by Theoretical Methods
3
作者 LAN Yingying HUANG Congliang GUO Chuwe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27-1336,共10页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develop advanced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storage systems to improve efficiencies and reduce the costs of solar thermal storage system.In this work,two typical systems composed with Cu as m...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develop advanced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storage systems to improve efficiencies and reduce the costs of solar thermal storage system.In this work,two typical systems composed with Cu as matrix and Sn as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PCM)are explored,namely,the 3-deimentional(3D)structure system by embedding Sn particles into Cu matrix and the 2-deimentional(2D)structure system by embedding Sn wires into Cu matrix.Given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nanomaterial could be import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 bulk one,we thus firstly derive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PCM and matrix theoretically,lik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by kinetic method and th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based on Lindemann’s criterion.And then,these properties are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energy storage ability in both 3D and 2D structure system,and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e on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in both 3D and 2D structure system.Results turn out that 3D structure system is a better choice than a 2D structure system,because of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a larger sensitive heat capacity and a larger thermal conductivity.When the feature size of the PCM decreases to be less than a critical value which is about 500 nm for Sn,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system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hile the heat storage capacity increases lineally.Moreover,when the feature size of Sn geometry is less than a critical value,which is 15 nm for 3D structure system and 25 nm for 2D structure,the Cu matrix can’t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whol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phase change material copper matrix kinetic method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原文传递
支撑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流追踪的节点导纳矩阵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毕瀚文 范晓舟 +3 位作者 肖海 方连航 律方成 耿江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881-7891,共11页
为助力电力系统低碳化改革,电力系统碳计量应在测量发电侧直接碳排放的基础上,将碳排放责任从发电侧扩展至负荷侧和线路侧,得到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分摊责任。该文提出一种利用节点导纳矩阵运算实现碳流追踪的解析算法。结合潮流与碳... 为助力电力系统低碳化改革,电力系统碳计量应在测量发电侧直接碳排放的基础上,将碳排放责任从发电侧扩展至负荷侧和线路侧,得到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分摊责任。该文提出一种利用节点导纳矩阵运算实现碳流追踪的解析算法。结合潮流与碳流的换算关系,经矩阵运算得到电源、负荷及线路网损三者之间碳排放量分布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通过IEEE 30节点系统算例及与其他算法的对比分析,验证碳流追踪模型的正确性。此外,比较发电侧、负荷侧及线路侧计量方式下的节点和线路碳排放量,以及引入可再生能源及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后系统全环节碳排放量的分布变化,并针对影响碳减排比例的因素展开分析,为后续碳排放责任分摊及系统低碳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导纳矩阵 潮流追踪 碳排放流 碳排放强度 可再生能源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下载PDF
含梯度孔密度骨架石蜡方腔相变传热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见禹 陈宝明 +1 位作者 朱彭真 李坤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8-1980,共13页
多孔骨架的孔密度对改善金属骨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传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三种不同的孔密度对金属骨架进行梯度孔密度优化,制备五种不同方向及梯度的金属骨架,研究了侧壁面加热情况下不同方向梯度孔密度排布... 多孔骨架的孔密度对改善金属骨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传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三种不同的孔密度对金属骨架进行梯度孔密度优化,制备五种不同方向及梯度的金属骨架,研究了侧壁面加热情况下不同方向梯度孔密度排布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纵向负梯度孔密度骨架传热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优化梯度分布,得到了采用三段梯度时的最佳工况,即纵向负梯度二工况。纵向负梯度结构改善了方腔内部流动形态,兼顾了骨架导热和流动传热的影响,从而增强了对方腔角落熔化死区的传热效果,达到了提高温度均匀性的目的。纵向负梯度二骨架相较于均匀骨架完全熔化时间缩短了8.2%,尤其在液相率达到0.9之后,相较于横向负梯度和均匀方腔的熔化速率分别提高了29%、14%。采用纵向负梯度工况时的相变储热速率相较于横向和正梯度分别提高了17%、11.6%。本研究提出的采用多段梯度孔密度金属骨架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有助于在定孔隙率不增加骨架体积的情况下,加强复合相变材料的储能效率,为更好地利用能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分布 相变储能 流动传热 金属骨架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水质背景对过流式紫外/氯工艺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6
作者 韩涛 李彦刚 +3 位作者 许骐 李津 李文涛 强志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3,共9页
考察了过流式紫外/氯反应器中高浓度阿特拉津(ATZ)、磺胺甲恶唑(SMX)和美托洛尔(MET)在不同水质背景下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3种目标污染物在过流式紫外/氯反应器中的降解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7),且各污染物按反应速率常... 考察了过流式紫外/氯反应器中高浓度阿特拉津(ATZ)、磺胺甲恶唑(SMX)和美托洛尔(MET)在不同水质背景下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3种目标污染物在过流式紫外/氯反应器中的降解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7),且各污染物按反应速率常数大小排序为SMX>MET>ATZ。反应溶液较低的透光性以及过流模式有限的混合程度导致稳态假设模型在预测上述污染物降解时适用性较差。与在去离子水背景下相比,ATZ在自来水中的降解被略微抑制,而SMX与MET的降解得到促进。通过分析不同背景基质的影响可知,后者降解速率提升的原因在于水中共存的Cl-和HCO_(3)^(-)分别提高了反应体系中ClO·与CO_(3)^(·-)的浓度,而ATZ因以UV光解为主受到的影响可忽略。单位电能消耗(EEO)表明,适当提高氧化剂浓度有望进一步降低实际水体中污染物降解所需能耗。综合考虑反应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和毒性评估结果,后续研究需要重点关注ATZ本身的降解效率以及MET降解过程中三氯甲烷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氯工艺 过流式 水质背景 能耗 毒性评估
下载PDF
Fundamental aspects of phase change slurries:Thermo-fluidic characteristics
7
作者 ZHANG Peng MA Fei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19年第1期43-71,共29页
Thermal energy storage(TES) is an attention-gaining technology which is useful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as well as to balance the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Until recently, the latent heat TES(LHTES) technology... Thermal energy storage(TES) is an attention-gaining technology which is useful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as well as to balance the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Until recently, the latent heat TES(LHTES) technology has been promoted quite fast mainly due to the large heat storage/release capacity that takes place at nearly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 phase change slurry(PCS) prepared by dispers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 into carrying fluid can serve not only as the energy storage media, but also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HTF).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CM which needs additional HTF, the PCS provides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has the great potential to upgrade the current TES system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investigations of the micro-encapsulated PCM(MPCM) and shape-stabilized PCM(SSPCM) slurri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e two types of the PCSs is summarized. An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CSs, particularly in various tube-based geometries and heat exchangers, is conduct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and further utilizat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TES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change slurry flow Heat transfe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原文传递
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立萌 朱孝钦 +3 位作者 周新涛 胡劲 兰阳 常静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132,共6页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特点,利用相变材料与合适的多孔基体复合可形成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实现其对环境温度调节和控制的目的。综述了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面的进展情...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特点,利用相变材料与合适的多孔基体复合可形成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实现其对环境温度调节和控制的目的。综述了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可用于与多孔基体复合的相变材料种类、多孔基体的选择和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对于了解和掌握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研究和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基体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 建筑节能
下载PDF
冬季工况下相变墙对室内环境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冯国会 吕石磊 +2 位作者 陈旭东 曹广宇 郭慧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进行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温度场与热流变化的对比实验,分析冬季工况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变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可能性.方法以电热膜为热源,建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利用温度和... 目的进行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温度场与热流变化的对比实验,分析冬季工况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变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可能性.方法以电热膜为热源,建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利用温度和热流巡检装置对其进行温度和热流测试,分析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温度场和热流的变化规律.结果通过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对冬季工况下室内热环境影响的实验分析,得到在相近的室外环境下,相变墙房间的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小于普通墙房间,相变墙房间与室外的换热量小于普通墙房间的测试结果.结论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加入相变储能构件,具有减少室内温度场的波动,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同时可以节约设备的规模和配套的投资费用;对于电力采暖系统有一定的“移峰填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墙 热流 热环境 建筑能耗
下载PDF
陶瓷基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华建社 李芳 +1 位作者 王建宏 薛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80,共3页
以铝粉为相变材料,白泥和高铝矾土为基体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并对成型试样进行金相、SEM、EDS、XRD以及DSC-TG分析。通过实验确定了材料的配比、成型压力、保压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分析了实验机理,获得了材... 以铝粉为相变材料,白泥和高铝矾土为基体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并对成型试样进行金相、SEM、EDS、XRD以及DSC-TG分析。通过实验确定了材料的配比、成型压力、保压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分析了实验机理,获得了材料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该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具备良好的蓄热性和热稳定性,可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相变材料 蓄热 铝粉 陶瓷基
下载PDF
喷射沉积7075Al/SiC_p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玉松 高文理 +1 位作者 陆政 张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16-1520,共5页
当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0.1S^-1时,在WDW-E200拉伸机上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喷射沉积7075A1/SIC。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变形行为;分析板材的变形激活能以及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变形... 当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0.1S^-1时,在WDW-E200拉伸机上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喷射沉积7075A1/SIC。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变形行为;分析板材的变形激活能以及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7075AI/SiCp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流变应力减小;其最大拉伸断裂伸长率由5.03%增加到71.07%;7075A1/SICp复合材料板材应变速率敏感系数的最大值仅为0.22,在温度为623、673和723K时其变形激活能分别为380.49、323.42和434.S6kJ/mol,均高于铝的晶格自扩散激活能(14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板材 喷射沉积 高温拉伸 流变应力 变形激活能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刚度阵法的加筋板间能量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平 赵德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动态刚度阵法研究耦合加筋板间的能量传输关系.首先以带加筋的中厚矩形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加筋板的动态刚度阵,为动态刚度阵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单元.板的运动微分方程由Mindlin厚板理论给出,同时还考虑了板平面内的振动.对于板上加... 采用动态刚度阵法研究耦合加筋板间的能量传输关系.首先以带加筋的中厚矩形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加筋板的动态刚度阵,为动态刚度阵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单元.板的运动微分方程由Mindlin厚板理论给出,同时还考虑了板平面内的振动.对于板上加强筋的处理,则通过Hamilton原理对板的运动方程作相应的修正,最终得到加筋板的运动微分方程.而方程的解析解直接用于单元刚度阵的推导,所得加筋板单元的动态刚度阵结合均方响应表达式即可计算出加筋板的平均振动能量.最后以L形耦合加筋板间为例,采用动态刚度阵法计算其在中高频区域内的振动能量比,并通过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刚度阵 加筋板 Mindlin-Engesser模型 能量流
下载PDF
含氧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工艺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菁 王长元 +1 位作者 张武 任小坤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HYSYS软件对煤层气液化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能耗和CH4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液化能耗变化幅度与煤层气流量变化幅度一致,其中氮气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大于流量变化幅度,混合冷剂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小于流量... 利用HYSYS软件对煤层气液化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能耗和CH4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液化能耗变化幅度与煤层气流量变化幅度一致,其中氮气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大于流量变化幅度,混合冷剂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小于流量变化幅度;煤层气流量变化会使LNG单位产品液化能耗增加,但流量减小不影响CH4回收率,只有流量增加会降低CH4回收率。在实际运行时,应使制冷系统提供的冷量留有5%的余量,以确保工艺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含氧煤层气 液化 流量变化 甲烷回收率 能耗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煤堆自燃过程模拟与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王来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了解煤堆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能量迁移和氧气流动情况,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以PFC3D为模拟平台,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的自燃氧化过程,及该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及其与煤的反应,并通过... 为了解煤堆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能量迁移和氧气流动情况,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以PFC3D为模拟平台,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的自燃氧化过程,及该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及其与煤的反应,并通过FISH实现该过程。结果表明:随模拟时间延长,温度场高温区向煤堆坡面边界水平移动;能量迁移主要发生在靠近低温区的区域,且不同温区交界处迁移最多;高温区移动是由于氧化需氧量的变化、造成对氧的"抽吸"作用而产生的;煤堆内氧颗粒的流动可分为稳定区、杂乱区、微弱区,随着"抽吸"作用的增加,稳定区减小,杂乱区增加,微弱区增加。模拟计算至70 d,煤堆出现大范围高温区域并产生自燃,此时最高温度为362.1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堆自燃 温场变化 能量迁移 氧气流动 PFC3D模拟
下载PDF
高温余热回收用熔融盐/多孔镍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胜林 王华 +1 位作者 祁先进 李宏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7-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点5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相变材料 热能贮存 多孔镍基 熔融盐
下载PDF
改进HNN算法求解柔性流水车间排产优化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硕 陈世佳 韩忠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7-1674,共8页
为了解决柔性流水车间中的排产优化问题(Flexible Flow Shop Schedule Problem,FFSP),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原理的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作为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提出了FFSP问题的换位矩阵,给出了FFSP问题的能量函数达式,并且为克服标... 为了解决柔性流水车间中的排产优化问题(Flexible Flow Shop Schedule Problem,FFSP),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原理的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作为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提出了FFSP问题的换位矩阵,给出了FFSP问题的能量函数达式,并且为克服标准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Hopfield Neural Networks,HNN)在解决FFSP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解的缺陷,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Hopfield神经网络求解,确保当能量函数趋于稳定时输出可行调度解。最后,选用不同规模的实例对改进的HNN算法进行测试,并与遗传算法、紧致遗传算法、HNN算法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HNN算法是求解FFSP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流水车间 神经网络 模拟退火法 换位矩阵 能量函数
下载PDF
自激脉冲射流喷嘴参数对装置能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循明 祝勇仁 张炜 《轻工机械》 CAS 2007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揭示喷嘴各参数变化对低压大流量自激振荡脉冲射流装置能耗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的方式,对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喷嘴的能耗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变化对腔内速度矢量场、腔内空化区形状(压力场)以及脉冲射流频率影响的... 为揭示喷嘴各参数变化对低压大流量自激振荡脉冲射流装置能耗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的方式,对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喷嘴的能耗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变化对腔内速度矢量场、腔内空化区形状(压力场)以及脉冲射流频率影响的分析结果,得到了如下论断,在合适的工况下,上喷嘴入口速度的降低将同比例降低下喷嘴出口的能量输出,上喷嘴压力提高与下喷嘴射流动能的增加成3倍关系。经过与试验结果对照,验证了这一结论,这一结果对于优化设计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喷嘴,指导自激喷嘴工业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脉冲射流喷嘴 能耗分析 参数影响 数值模拟 低压大流量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的概率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许丹 丁强 +2 位作者 林星宇 乐彦婷 唐俊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不确定性源增多,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扩大,导致其电力系统概率最优潮流计算更加耗时。其中,网络规模变大将导致单次确定性最优潮流的求解变得更为复杂,而另一方面不确定源变多的潜在后果是必须增加确定性最优潮...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不确定性源增多,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扩大,导致其电力系统概率最优潮流计算更加耗时。其中,网络规模变大将导致单次确定性最优潮流的求解变得更为复杂,而另一方面不确定源变多的潜在后果是必须增加确定性最优潮流的求解次数才能保证输出结果的精确性。针对上述问题,引入离散傅里叶变换法(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matrix,DFTM)对概率最优潮流进行分析与计算,并对其样本点的选取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DFTM法采点数量灵活,同时可以精确地处理具有相关性的随机变量,能够较好地兼顾目前概率最优潮流计算中的精度与速度问题。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118节点算例,以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结果作为参考,验证了DFTM法在非对称分布变量所占比例不同场景下的概率最优潮流计算精度与速度优势。并通过与无迹变换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展现了DFTM法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并网 概率最优潮流 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 蒙特卡洛模拟法 非对称分布变量
下载PDF
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流量矩阵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江龙 常澍平 +1 位作者 姚力强 李琼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29,共3页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构建了基于除氧器入口疏水流量的凝结水流量矩阵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某台300MW机组在设计THA工况下的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流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设计值一致。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易于程序化等,可作为1种凝结水...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构建了基于除氧器入口疏水流量的凝结水流量矩阵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某台300MW机组在设计THA工况下的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流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设计值一致。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易于程序化等,可作为1种凝结水流量测量值的校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氧器 入口疏水流量 凝结水流量 能量平衡 矩阵计算
下载PDF
基于统一潮流大数据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波 王红霞 +2 位作者 朱丹蕾 董旭柱 马恒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3,共9页
电-热-气不同供能系统间的紧密耦合使得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困难。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模型大数据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热力、天然气系统及其耦合环节的物理特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统... 电-热-气不同供能系统间的紧密耦合使得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困难。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模型大数据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热力、天然气系统及其耦合环节的物理特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统一潮流模型;然后,利用潮流模型中不平衡量初值的历史和实时数据构建高维状态矩阵;接着,运用M-P律和圆环律定性分析系统运行状况;最后,计算状态矩阵的平均谱半径和最大特征值,并结合熵理论构建节点薄弱性指标。该方法将节点薄弱信息映射至数据变化中,通过对节点薄弱性指标值的排序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节点相对薄弱性的辨识,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统一潮流 大数据 随机矩阵理论 薄弱点辨识 数据驱动 熵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