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砂岩储层渗透率和埋深下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月霞 丁琳 +1 位作者 周凤娟 李晓艳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砂岩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及其下限受构造位置、粒度、填隙物、埋深及地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综合物性、地温、DST等资料,在古近系砂岩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砂岩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及其下限受构造位置、粒度、填隙物、埋深及地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综合物性、地温、DST等资料,在古近系砂岩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产能相关的平面径向流计算法得出有效储层的渗透率下限;并基于孔隙型碎屑岩储层物性随埋深的演化关系,系统研究不同粒度砂岩储层渗透率随埋深变化的规律,预测有效储层埋深下限特征。结果表明:①恩平组、文昌组岩石类型以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孔为主。②不同地区经济产能(40m^(3)/d)有效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不同:陆丰、西江地区约为5×10^(-3)μm^(2),惠州地区为10×10^(-3)μm^(2)。③对于较纯净(泥质、胶结物含量均小于5%)的砂岩,粒度越粗,埋深下限越大。如LF2构造粗砂岩的中产渗透率下限(10×10-3μm^(2))对应的埋深比细砂岩深约500m。④地温梯度越低,有效储层埋深下限越大。如地温梯度较低的西江地区粗砂岩的中产(100m^(3)/d)约束的储层埋深下限约为4500 m,而地温梯度较高的陆丰和惠州地区约为4300 m。⑤有效储层埋深下限还受到泥质含量的影响。泥质含量每升高5%,埋深下限变浅约300~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产能 渗透率下限 埋深下限 古近系 珠一坳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宗全 周新科 朱建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主要取决于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有4种埋藏史类型:早期浅埋-中期抬升-晚期深埋型、早期浅埋-中期浅埋-晚期深埋型、早期中埋-中期深埋-晚期浅埋型和早期深...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主要取决于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有4种埋藏史类型:早期浅埋-中期抬升-晚期深埋型、早期浅埋-中期浅埋-晚期深埋型、早期中埋-中期深埋-晚期浅埋型和早期深埋-中晚期抬升型。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二次生烃”集中于古近纪,晚期生烃潜力大;济阳坳陷“二次生烃”以古近纪为主,晚期生烃潜力较大;临清坳陷“二次生烃”主要在侏罗纪—白垩纪,晚期生烃潜力小。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和埋藏深度,石英含量高、粒度粗的储集层物性条件好,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大。“二次生烃”深度上限与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共同控藏模式表明,东濮凹陷和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好,周口坳陷和临清坳陷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上古生界 生烃潜力 “二次生烃”深度上限 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有效储层埋深下限预测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波 张荣虎 +2 位作者 任康绪 罗鹏 刘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一套优质储层和主要产层,其埋深大于5 000m,岩心资料缺乏,有效储层分布预测难度大。应用模型预测法、测井孔隙度包络线法、有效储层占砂岩厚度百分比法和盆模正演法4种方法,对大北... 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一套优质储层和主要产层,其埋深大于5 000m,岩心资料缺乏,有效储层分布预测难度大。应用模型预测法、测井孔隙度包络线法、有效储层占砂岩厚度百分比法和盆模正演法4种方法,对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有效储层的埋深下限进行了预测。由于方法本身和资料品质的差异性,在不同构造区带不同方法预测的相对可靠程度以及结果有差异。采用储层评价中常用的"权重"评价法,根据各种方法的可靠程度,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综合评价表明,其有效储层埋深下限约为8 000~8 300m,其中大北区带约为8 200m,克深区带约为8 300m,克深北区带和克深南区带约为8 100m,拜城北区带约为8 000m。有效储层占砂岩厚度百分比是深部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埋深与有效储层占砂岩厚度百分比呈三次幂关系,可以利用储集层的埋深范围,反过来求其有效储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埋深下限 巴什基奇克组 白垩系 大北—克拉苏深层构造带 库车坳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中浅层储层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振林 孙佳伟 +2 位作者 陈彦竹 李宜浓 陈思宇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11期36-43,共8页
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中浅层主要产油层位为白垩系姚家组葡萄花、萨尔图油组。随着储层改造技术的进步,之前确定的储层有效性下限标准已不适用,需要重新开展LX地区储层有效性评价。考虑到储层有效性下限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在实验分析数据... 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中浅层主要产油层位为白垩系姚家组葡萄花、萨尔图油组。随着储层改造技术的进步,之前确定的储层有效性下限标准已不适用,需要重新开展LX地区储层有效性评价。考虑到储层有效性下限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在实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储能-产能丢失法、最大孔喉半径法、试油刻度下限法,最终确定了LX地区储层有效性下限:储层孔隙度下限为8.2%,渗透率下限为0.4mD,通过模型反算声波测井曲线下限为70μs/ft,密度测井曲线下限为2.46g/cm^3。针对LX地区储层地质特征,在储层有效性下限确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分析数据和试油数据,建立储层量化分级标准,应用常规孔渗、压汞、核磁共振等数据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并建立储层品质评价模型,与测井曲线相结合,通过编程实现不同类别储层的量化分级,为新井解释提供参考依据。将上述储层分类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的新井解释,取得了理想效果,今后可在该地区的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有效性下限 储能-产能丢失法 最大孔喉半径法 试油刻度下限法 储层品质 分类标准 新井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