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Using the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Algorithm for PV Systems Operating in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Derek Ajesam Asoh Brice Damien Noumsi Edwin Nyuysever Mbinkar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2022年第5期89-108,共20页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because of the need to extract maximum power from PV panels used in these systems. Without the ability to track and have PV pan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because of the need to extract maximum power from PV panels used in these systems. Without the ability to track and have PV panels operate at its maximum power point (MPP) entails power losses;resulting in high cost since more panels will be required to provide specified energy needs.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MPPT has therefore become an imperative in PV systems. In this study, an MPP tracker is modeled using the IC algorithm and its behavior under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irradiation levels is investigated. This algorithm, based on knowledge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ductance of PV cells and the operating 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panel calculates the slope of the power characteristics to determine the MPP as the peak of the curve. A simple circuit model of the DC-DC boost converter connected to a PV panel is used in the simulation;and the output of the boost converter is fed through a 3-phase inverter to an electricity grid. The model was simulated and tested using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C algorithm for tracking the MPP in PV systems operating under rapidly changing temperatures and irradiations with a settling time of 2 sec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SIMULATION PV System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Algorithm MATLAB/SIMULINK
下载PDF
Effect of consolidation ratios on maximum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sands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晓铭 孙静 孙锐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5年第1期59-68,共10页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DSM) is the most basic soil parameter in earthquake or other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and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esting in the field or in the laboratory. The effect of consolidation rat...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DSM) is the most basic soil parameter in earthquake or other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and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esting in the field or in the laboratory. The effect of consolidation ratios on the maximum DSM for two types of sand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resonant column tests. And, an increment formula to obtain the maximum DSM for cases of consolidation ratio κc>1 is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DSM rises rapidly when κc is near 1 and then slows down, which means that the power function of the consolidation ratio increment κc-1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variation of the maximum DSM due to κc>1.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DSM due to κc>1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predicted by Hardin and Black's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olidation ratio maximum dynamic shear modulus increment formula SANDS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的多峰值MPPT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名三 陈伟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针对光照不均匀时光伏阵列输出呈现非线性、多峰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选择粒子群(SelPSO)算法结合电导增量法(INC)的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算法。SelPSO算法通过淘汰和替换迭代过程中适应度低的粒子,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对全... 针对光照不均匀时光伏阵列输出呈现非线性、多峰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选择粒子群(SelPSO)算法结合电导增量法(INC)的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算法。SelPSO算法通过淘汰和替换迭代过程中适应度低的粒子,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对全局最大值点的搜索;使用INC进行局部跟踪,有效减少寻优过程中的功率振荡,达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的。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INC相比,SelPSO算法的功率振荡由12 W降至0.05 W;与PSO算法相比,跟踪时间由0.15 s缩短至0.07 s。该混合算法在复杂环境下具有较优的跟踪速度、收敛精度以及较低的功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自然选择粒子群 电导增量法 光伏阵列
下载PDF
基于改进LGWO-INC算法的MPPT控制研究
4
作者 王金玉 赵付佳 王士勇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光伏发电阵列板在局部遮阴下会产生多个功率峰值,传统算法难以准确快速追踪光伏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莱维飞行灰狼算法(Levy grey wolf optimization,LGWO)与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INC)... 光伏发电阵列板在局部遮阴下会产生多个功率峰值,传统算法难以准确快速追踪光伏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莱维飞行灰狼算法(Levy grey wolf optimization,LGWO)与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INC)结合的复合算法追寻MPP,莱维飞行帮助灰狼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搜寻MPP附近时,切换电导增量算法减少系统振荡,在静态与动态局部遮阴下通过Simulink进行光伏并网仿真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复合算法收敛效果快速精确,并且符合并网谐波(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含量要求,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算法 电导增量 莱维飞行 局部遮阴 最大功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
5
作者 李季 周星兴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4-31,共8页
实际工程中,光伏阵列在随机变化的环境中会出现局部遮光的情况,从而导致光伏阵列的功率-电压特性曲线会呈现多峰值状态,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追踪速度和精准度无法得到满足... 实际工程中,光伏阵列在随机变化的环境中会出现局部遮光的情况,从而导致光伏阵列的功率-电压特性曲线会呈现多峰值状态,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追踪速度和精准度无法得到满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cuckoo search algorithm, CS)和电导增量法(conductivity increment method, CI)结合的光伏MPPT算法,在算法前期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将大步长和小步长交替使用使得全局搜索能力增强,找到全局最大功率点所处区域附近;在后期,采用步长小、控制精度高的CI进行局部寻优,快速准确地锁定到最大功率点。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并与原始布谷鸟搜索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m optimization, PSO)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将CS与CI结合的算法使得收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稳定状态时功率曲线的波动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峰现象 布谷鸟搜索算法 电导增量法 混合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下载PDF
一种改进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MPPT跟踪策略
6
作者 李涛 张春 +1 位作者 罗苏明 郑涛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电导增量法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能够以最佳效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控制技术。为提升传统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环境适应性,改善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先对电压、电流差值进行实时修正避... 电导增量法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能够以最佳效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控制技术。为提升传统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环境适应性,改善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先对电压、电流差值进行实时修正避免误判,再引入与电流相关的系数和与功率相关的系数分别对最大功率点两侧的步长变化量进行修正,优化电导增量法步长变化量,进而达到快速并准确地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作用。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发现,在外界环境变化时,与传统的自适应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相比,本文方法的稳态振荡范围只有传统方法的一半左右,达到稳态需要的时间也只有传统方法的60%,改进后的电导增量法有效地降低了重新跟踪最大功率点过程中由步长变化带来的功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 变步长
下载PDF
考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的风光储微电网系统智能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操凌皓 魏立明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对风光储互补的微电网发电系统进行研究,针对风光发电与负载功率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方法,利用基于Ziegler-Nichols法的改进自适应PID算法实现负载功率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的协同控制策略... 对风光储互补的微电网发电系统进行研究,针对风光发电与负载功率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方法,利用基于Ziegler-Nichols法的改进自适应PID算法实现负载功率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的协同控制策略。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证明了所述方案的准确性以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互补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最大功率点追踪 Ziegler-Nichols法 改进自适应PID算法 协同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跃变探索式电导增量法的光伏阵列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艺博 苏高民 邱榕鑫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1-357,共7页
实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的传统算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局部阴影出现后会发生寻优失效,难以实现全局最大功率跟踪(Global maximum power tracking, GMPPT)。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将粒子群... 实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的传统算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局部阴影出现后会发生寻优失效,难以实现全局最大功率跟踪(Global maximum power tracking, GMPPT)。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将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等群搜索算法应用在MPPT控制过程中,虽然能够控制工作点稳定在全局最大功率点处,但由于该算法收敛能力依赖于核心参数,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概率会导致系统振荡。针对以上问题,在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INC)的基础上提出跃变探索式电导增量法(Jump explore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JEINC),相较于传统电导增量法而言,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能够在局部阴影下实现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同时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能力,在工作点位于最大功率点附近能够快速稳定。在三种光照环境下进行Matlab仿真,从稳定时间、暂态过程能量损耗率和振荡幅值三个方面验证了所提算法相较于电导增量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局部阴影 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与大气污染的响应关系研究
9
作者 胡剑东 李红玲 谢慧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在环境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属于重要污染物,其成分结构较为复杂,种类较多,部分非甲烷总烃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绿道规划植被... 在环境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属于重要污染物,其成分结构较为复杂,种类较多,部分非甲烷总烃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绿道规划植被非甲烷总烃排放与大气污染间存在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温等基本变量,计算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量,分析不同植被排放的NMHC成分构成,获取了光强和温度对植物排放NMHC速率产生的影响。采用最大增量活性因子法MIR和丙烯等效浓度(Prop-Equiv)研究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与臭氧生成潜势(OFP)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NMHC排放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规划植被 NMHC排放 排放速率 大气污染 最大增量活性因子法(MIR) 丙烯等效浓度(Prop-Equiv) 臭氧生成潜势(OFP)
下载PDF
基于MPC的直接电流控制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
10
作者 吴圳宾 夏祥武 +1 位作者 谭新 杨克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6,共6页
传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能追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并使系统运行在MPP点。但是,在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的矛盾,使得系统在MPP点附近发生振荡。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MPC-DCC)和改进了的电导增... 传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能追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并使系统运行在MPP点。但是,在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的矛盾,使得系统在MPP点附近发生振荡。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MPC-DCC)和改进了的电导增量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系统采用Boost升压型电路进行DC-DC控制,先由改进了的电导增量法得到参考电流,再由MPC环节进行直接电流控制。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了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用改进电导增量法快速准确找到MPPT最大功率点,并发挥MPC-DCC的控制器带宽及控制精度高的双重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 光伏系统
下载PDF
频率响应需求下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盛 《电工技术》 2024年第4期36-38,44,共4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高,由于风光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因此在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对电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满足电网调频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惯量需求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分析同步...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高,由于风光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因此在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对电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满足电网调频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惯量需求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分析同步机的控制结构,计算储能参与调频的不平衡功率分摊。其次,考虑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差的限制条件,根据同步机的惯性常数和额定容量,建立电力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增量、等效惯性常数以及调差系数等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最后,计算储能系统需要配置的容量和惯量。通过对不同的储能容量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系统的频率偏差量,提升电网调频性能,为储能容量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增量 等效惯性常数 调差系数 储能容量配置
下载PDF
局部阴影下基于IBOA-INC的光伏复合MPPT控制
12
作者 罗程浩 胡骅 +1 位作者 魏云冰 杨汪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9,共8页
针对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陷入局部极值不能找到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以及传统的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搜索震荡较大等问题,提... 针对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陷入局部极值不能找到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以及传统的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搜索震荡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Improved 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IBOA)结合电导增量法(Conductance Increment Method,INC)的复合MPPT追踪方法。在IBOA中,引入自适应动态转换概率来平衡算法的全局与局部搜索,然后在全局搜索阶段引入Levy飞行策略,使蝴蝶个体广泛分布于搜索空间中,提高全局寻优能力;同时在局部搜索中设置新的寻优对象,并通过贪婪算法进行筛选保留,提高局部搜索的能力。当系统位于MPP附近时,利用INC局部搜索能力强的优点快速、准确地收敛到MPP并且稳定功率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动态阴影下与BOA、PSO算法进行对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快的追踪速度、更高的追踪效率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优化算法 电导增量法 Levy飞行 最大功率点追踪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及控制研究
13
作者 陈仲国 熊磊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实时调整工作状态以适应环境变化,确保能量最大化输出。研究探索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多种方法,包括扰动观测法、电导增量法、模糊逻辑控制法以及粒子群优化方法。这些方法通...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实时调整工作状态以适应环境变化,确保能量最大化输出。研究探索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多种方法,包括扰动观测法、电导增量法、模糊逻辑控制法以及粒子群优化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精细调节光伏系统的工作点,优化功率输出。各方法在响应速度、精度及稳定性方面表现各异,提供了有效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电导增量法
下载PDF
SAR目标增量识别中基于最大化非重合体积的样例挑选方法
14
作者 李斌 崔宗勇 +3 位作者 汪浩瀚 周正 田宇 曹宗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18-3927,共10页
为了确保合成孔径雷达(SAR)自动目标识别(ATR)系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应用环境,其必须具备快速学习新类的能力。目前的SAR ATR系统在学习新类时需要不断重复训练所有旧类样本,这会造成大量存储资源的浪费,同时识别模型无法快速更新。保留... 为了确保合成孔径雷达(SAR)自动目标识别(ATR)系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应用环境,其必须具备快速学习新类的能力。目前的SAR ATR系统在学习新类时需要不断重复训练所有旧类样本,这会造成大量存储资源的浪费,同时识别模型无法快速更新。保留少量的旧类样例进行后续的增量训练是模型增量识别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最大化非重合体积的样例挑选方法(ESMNV),一种侧重于分布非重合体积的样例选择算法。ESMNV将每个已知类的样例选择问题转化为分布非重合体积的渐近增长问题,旨在最大化所选样例的分布的非重合体积。ESMNV利用分布之间的相似性来表示体积之间的差异。首先,ESMNV使用核函数将目标类别的分布映射到重建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并使用高阶矩来表示分布。然后,它使用最大均值差异(MMD)来计算目标类别与所选样例分布之间的差异。最后,结合贪心算法,ESMNV逐步选择使样例分布与目标类别分布差异最小的样例,确保在有限数量的样例情况下最大化所选样例的非重合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目标增量识别 样例挑选 非重合体积 最大均值差异 贪心算法
下载PDF
京津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烃(NMHCs)质量浓度水平和反应活性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俊刚 王跃思 +2 位作者 王珊 吴方堃 毛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62,共5页
2006年8月15日—9月15日同时在北京和天津对大气中的非甲烷烃(NMHCs)进行了同步观测,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两地NMHCs的臭氧生成潜势以估计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大气中ρ(NMHCs)平均值比天津高78.0μg/m3.用上午... 2006年8月15日—9月15日同时在北京和天津对大气中的非甲烷烃(NMHCs)进行了同步观测,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两地NMHCs的臭氧生成潜势以估计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大气中ρ(NMHCs)平均值比天津高78.0μg/m3.用上午的ρ(NMHCs)计算了京津地区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 470和814μg/m3,其中苯系物对臭氧生成的影响最大,分别占总臭氧生成潜势的75%和73%,其次是烯烃(占13%和11%)和烷烃(占12%和16%).比较两地ρ(NMHCs)和NMHCs的反应活性可知,北京地区大气中NMHCs的组成比天津的稳定,且其反应活性强于天津.结合臭氧浓度发现,北京地区大气的氧化能力比天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烷烃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臭氧生成潜势 北京 天津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大规模资源调度方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晓旭 吴恒 +2 位作者 吴悦文 陆志刚 张文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8-610,共13页
并行作业是大规模资源调度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工作通常采用队列进行资源调度建模,仅能满足局部最优解且只能适应调度目标固定不变的场景,灵活性不够.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大规模资源调度建模方法,将任务的资源需求和物理... 并行作业是大规模资源调度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工作通常采用队列进行资源调度建模,仅能满足局部最优解且只能适应调度目标固定不变的场景,灵活性不够.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大规模资源调度建模方法,将任务的资源需求和物理资源供给问题转换成最小费用最大流图的构造和求解问题.首先,选择公平性、优先级和放置约束这3种典型度量作为切入点,从资源视角映射为图的构造问题,通过改变图的结构,使其具备适应性调整能力;其次,针对图的求解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增量式优化算法;最后,实验对比公平性、优先级和放置约束这3种资源调度典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可通过按需配置,支持多种调度目标,具备灵活性.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万级规模下,基于图的资源调度延迟比基于未优化图算法的资源调度延迟最多降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调度 最小费用最大流 增量式算法
下载PDF
动态网络中最大流快速增量求解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柏礼 王媛瑗 +2 位作者 洪亮 田伟 吕建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0-455,共6页
利用损毁网络与原网络的结构包含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广路径选择树的最大流增量算法MFIA-ART.算法在原网络最大流的求解过程中,对简单路径集等相关的中间结果给予缓存,构成增广路径候选集,当网络拓扑改变时直接在其中查找有效的增广路径... 利用损毁网络与原网络的结构包含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广路径选择树的最大流增量算法MFIA-ART.算法在原网络最大流的求解过程中,对简单路径集等相关的中间结果给予缓存,构成增广路径候选集,当网络拓扑改变时直接在其中查找有效的增广路径,无需对新的残余网络进行复杂计算.同时为了避免遍历包含饱和边的简单路径,进一步利用增广路径选择树ART来组织所有可能的增广路径集,从而可以通过一条从根节点到某个叶节点的路径找到所有需要的增广路径,获得最大流量.其遍历的深度为ART树的高度H,远小于所有增广路径的数量,因而显著地提高了求解最大流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MFIA-ART相对于采用经典的Dinic算法重新计算最大流的方法,在时间性能方面有数量级的提高,尤其适合应用于简单路径数量较少的稀疏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流 增量算法 增广路径选择树 简单路径
下载PDF
某化学工业区挥发性有机物组成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裴冰 刘娟 孙焱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B12期1-6,23,共7页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法对某化学工业区大气中52种VOCs进行连续90 d的在线观测,以VOCs中不同组分的质量浓度、体积分数、OH消耗速率及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为统计方法,分析该工业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与城区大...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法对某化学工业区大气中52种VOCs进行连续90 d的在线观测,以VOCs中不同组分的质量浓度、体积分数、OH消耗速率及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为统计方法,分析该工业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与城区大气中VOCs各类别分担率相比,该工业区大气VOCs中烯烃浓度较高,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分担率分别为32.2%和48.3%。以OH消耗速率及MIR法计,烯烃分别贡献了总大气VOCs反应活性和臭氧生成潜力的85.8%和53.9%,均为首要组分。计算得出该工业区大气VOCs平均KOH为13.52×1012 cm3.mol-1.s-1,高于乙烯,与邻二甲苯相当。烯烃中浓度较高的物种为乙烯与丙烯,以OH消耗速率计,烯烃中反应活性最大的5个物种为异戊二烯、乙烯、顺式-2-丁烯、丙烯及异丁烯;以MIR法计,烯烃中最大臭氧生成潜力排名靠前的5个物种为丙烯、顺式-2-丁烯、异戊二烯、1-丁烯及反式-2-丁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区 挥发性有机物 烯烃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下载PDF
基于最大剪应变增量的边坡潜在滑动面搜索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剑 陈善雄 余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71-378,共8页
滑动面位置和形状的判断是影响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合理地确定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是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岩土工程常用的Mohr-Coulomb度理论可知,岩土体破坏是由于某一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岩土体的剪... 滑动面位置和形状的判断是影响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合理地确定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是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岩土工程常用的Mohr-Coulomb度理论可知,岩土体破坏是由于某一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岩土体的剪切强度,此时剪切面上必然发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因此可以通过搜索最大剪应变增量的位置来确定边坡滑动面。基于以上思路,综合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和曲线拟合技术,提出基于最大剪应变增量确定边坡地基潜在滑动面的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极限状态时边坡内的应力、应变,在计算剖面中设置一系列的垂线,利用FISH语言编制程序搜索垂线上剪应变增量最大位置的坐标,以获得滑动面上的离散点坐标。然后,通过最小二乘的方法对离散点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通过与极限平衡法的对比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合理性。文中方法的判断标准物理意义明确,简便实用,且克服了对网格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剪应变增量 滑动面搜索 FLAC3D 曲线拟合
下载PDF
不同方式处理后软土地基侧向变形规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继彬 赵其华 +1 位作者 彭社琴 陈子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40-347,共8页
高速公路建设期侧向位移的控制是评价路基变形的重要依据。依据四川省遂-资(遂宁至资阳)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数据,通过对现场监测资料的分析,分别探讨西南地区软土路基经塑料排水板(PVD)、碎石桩处理后,路基侧向变形y与深度z,最... 高速公路建设期侧向位移的控制是评价路基变形的重要依据。依据四川省遂-资(遂宁至资阳)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数据,通过对现场监测资料的分析,分别探讨西南地区软土路基经塑料排水板(PVD)、碎石桩处理后,路基侧向变形y与深度z,最大侧向变形增量△ym与地表沉降增量△SD,平均侧向变形量Sy与地表沉降量Sf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根据Boussinesq解答和实测数据得到路堤荷载作用面积下变形y随着深度z大致呈"S"形变化,近地表变化剧烈,随荷载增加最大侧向位移深度基本保持不变,土体最大侧向变形深度与路堤填筑高度无关,与土性有关;(2)经PVD处理后的软基在填筑期、预压期均有大量侧向位移发生,各占总位移量的50%,最大侧向位移深度在距离地表1.0~1.5 m处;(3)经碎石桩处理后软基侧向位移在填筑期已完成总位移量的75%~80%,总位移量明显小于PVD处理后软基侧向位移量,最大侧向位移深度在距离地表2.5~3.5 m处;(4)PVD处理软基在固结阶段△ym/△SD、Sy/Sf分别为0.15~0.30和0.10~0.20,大于填筑前期2~4倍,而碎石桩处理软基固结阶段△ym/△SD、Sy/Sf分别为0.10~0.15和0.03~0.05,各个阶段变化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侧向变形规律 最大侧向变形增量 平均侧向变形量 BOUSSINESQ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