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Basic Features of Sea Surface Wind of each Season in the Shore and Offshore Areas of Qingdao
1
作者 Diao Xuexian(Qingdao Marine Forecast Station, SOA, Qingdao)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1999年第2期59-68,共10页
Based on sorting out the data, this paper make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for the basic features of sea surface wind of each season in the shore and offshore areas of Qingdao and calculates the maximum wind velocity onc... Based on sorting out the data, this paper make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for the basic features of sea surface wind of each season in the shore and offshore areas of Qingdao and calculates the maximum wind velocity once in a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surface wind wind direction mean wind velocity maximum wind velocity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of a Moving Tropical Cyclone
2
作者 胡邦辉 杨修群 +2 位作者 谭言科 王咏青 范勇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9-79,共11页
Based on gradient wind equations, including frictional force,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movement of a tropical cyclone on wind speed, the Fujita Formula is improved and further simplified, and the numerical sc... Based on gradient wind equations, including frictional force,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movement of a tropical cyclone on wind speed, the Fujita Formula is improved and further simplified, and the numerical scheme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wind speed radius and wi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a moving tropical cyclone is deriv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frictional force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is discussed. By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this numerical scheme demonstrates great advantages, i.e. it can not only describe the asymmetrical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reasonably, but can also calculate the maximum wind speed in each direction within the typhoon domain much more accurately. Furthermore, the combination of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wind speed distributions by the scheme is perfectly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 maximum wind speed radius wi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下载PDF
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的推算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正洪 向玉春 +4 位作者 杨宏青 毛夏 张小丽 周新 刘晓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3,共8页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 ,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 1 95 4~ 2 0 0 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 ,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 1 0m高度 1 0min年最大风速 4...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 ,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 1 95 4~ 2 0 0 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 ,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 1 0m高度 1 0min年最大风速 48年序列 ,使之符合建筑抗风指南或规范的要求。再利用极值Ⅰ型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基本风速 ,同时用耿贝尔的参数估算法和修正后的矩法参数估计法计算出不同重现期 ( 2 0 0、1 2 0、1 0 0、60、5 0、30、1 0年 )的基本风速。研究发现桥位区自动气象站与深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正相关显著 ,前者是后者的1 .1倍 ,从而可将基本风速外推到桥位区 ,进一步根据规范将该值放大 1 .1 1 / 2 ( 1 .0 4 9)倍至海面上 ,最终得到设计风速。还利用近地层风的指数和对数曲线推算出 1 5 0m内每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大桥 设计风速 建筑抗风指南 极值I型 基本风速
下载PDF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设计风速值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正洪 杨宏青 +1 位作者 向玉春 陈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利用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9年的风的基本资料,分析了桥位周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最多风向及频率、各风向平均风速及频率、历年的极值风速及大风危害等风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5年的逐年最大风速序列(其中... 利用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9年的风的基本资料,分析了桥位周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最多风向及频率、各风向平均风速及频率、历年的极值风速及大风危害等风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5年的逐年最大风速序列(其中1989~1995年的逐年最大风速,通过与未受城市化影响的黄陂气象站的比较而进行了合理的订正)。根据建筑设计规范采用极值Ⅰ型曲线,并用两种参数估计方案,推算出武汉市气象站不同重现期(100,50,30a)10m高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基本风速)分别为19.4m/s,18.4m/s和17.8m/s。采用比值法求出,从气象站到大桥江边最大风速的增大系数为1.54,从而得到桥位区不同重现期(100,50,30a)10m高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设计风速)分别为29.9m/s、28.3m/s和27.4m/s。最后分析了大风在146m高度内的变化特征,并采用指数和对数法将设计风速外推到200m以下每10m高度层,可供设计、施工及将来维护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最大风速 基本风速 设计风速 极值I型函数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
下载PDF
一种台风海面非对称风场的构造方法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小刚 费建芳 +1 位作者 张根生 陆汉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针对台风数值预报中由于采用对称模型而导致预报误差的现实,通过引入非对称分布的台风最大风速、最大风速半径等因子,在得到台风报告中7级风和10级风的半径的基础上,利用最佳权系数方案来得到非对称的台风外围风速分布因子,从而对Chan a... 针对台风数值预报中由于采用对称模型而导致预报误差的现实,通过引入非对称分布的台风最大风速、最大风速半径等因子,在得到台风报告中7级风和10级风的半径的基础上,利用最佳权系数方案来得到非对称的台风外围风速分布因子,从而对Chan and Williams 1987年提出的切向风廓线方案进行改造,进而得到了台风海面非对称风场的计算式。检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描述台风海面风场的非对称分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最大风速半径 风向内偏角 海面风场
下载PDF
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评估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锦冠 林少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8-41,共4页
运用统计分析和气象统计预报的方法 ,对广东省 8个气象站的日 1 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和日瞬间极大风速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这两种风速资料有较好的近似线性的关系。通过建立这两种风速的回归方程 。
关键词 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瞬间极大风速 数值估计 统计分析 风速记录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瞬间最大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淑红 戈峰 +2 位作者 陈晓光 薛洁 云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3,共8页
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以及周围20个气象站45年(1961年~2005年)历史资料,结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个野外风沙监测站近5年(2001年~2005年)的5层梯度风(0.5m、2.0m、4.0m、6.0m、10.0m)野外监测资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以及周围20个气象站45年(1961年~2005年)历史资料,结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个野外风沙监测站近5年(2001年~2005年)的5层梯度风(0.5m、2.0m、4.0m、6.0m、10.0m)野外监测资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瞬间最大风速时空分布与活化沙丘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活化沙丘顶部为床面,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丘顶部边界层内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与瞬问最大风速空间相关性,发现风沙边界层内任意两层的瞬间最大风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9654—0.9922之间,且随高度增加相关系数呈现增加,而影响这一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状况。本文通过大量分析,建立了活化沙丘顶部风沙边界层内1分钟平均风速的预测模式,其公式为u=(Z/Z1)^0.1026,为今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丘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沙丘治理 风沙边界层 瞬时最大风速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瞬时风速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影响及其控制 被引量:34
8
作者 马淑红 马韫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风险值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最大瞬时风速和大风盛行风向的研究分析,得出高速列车倾覆的风险值及线路与风向夹角,对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构成一定影响,为客运专线大风天气下列车安全运行技术标...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风险值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最大瞬时风速和大风盛行风向的研究分析,得出高速列车倾覆的风险值及线路与风向夹角,对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构成一定影响,为客运专线大风天气下列车安全运行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以最大瞬时风速2年一遇设计值确定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风险度或车速限值:当V2-max>30.0m/s时列车停运、30.0m/s≤V2-max≤20m/s时列车限速、V2-max≤15.0m/s时列车正常运行。最大瞬时风速2年一遇设计风速为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一个具有安全性,又有风险度等级的直观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防风预警 高速列车 安全运行 瞬时风速 大风盛行风向
下载PDF
我国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运行大风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韫娟 马淑红 +1 位作者 李振山 殷和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7,共5页
研究目的:为了确保大风天气条件下高速铁路动车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大风预警系统,制定运行管制规则及对策,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研究结论:我国铁路沿线大风类型主要有寒潮大风、短时雷雨大风和台风大风。防风预警系统必须根... 研究目的:为了确保大风天气条件下高速铁路动车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大风预警系统,制定运行管制规则及对策,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研究结论:我国铁路沿线大风类型主要有寒潮大风、短时雷雨大风和台风大风。防风预警系统必须根据大风类型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短时风速预测模式,其地形因数k由流体模拟与实际监测结果的比值确定,并绘制大风天气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管制曲线图,从而为行车指挥控制系统提供较为合理的行车速度限制信息。运用该研究成果既可降低大风对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行车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又可保证最大程度的行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高速列车 大风预警系统 安全管制 短时风速预测模式
下载PDF
我国高速铁路沿线强风区间的确定方法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淑红 马韫娟 +4 位作者 程先东 戈峰 李振山 张季良 刘志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5,共9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沿线强风区间的确定及风险评估,关系到安全防灾监测布点的科学性和采集瞬时风速和风向数据的代表性及可靠性,为行车指挥控制系统提供较为合理的限速指令信息,或为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决策依据,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的...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沿线强风区间的确定及风险评估,关系到安全防灾监测布点的科学性和采集瞬时风速和风向数据的代表性及可靠性,为行车指挥控制系统提供较为合理的限速指令信息,或为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决策依据,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研究结论:高速铁路沿线任意里程距轨面4 m高处最大瞬时风速,2年一遇设计值V4_2max与10 mim平均最大风速和30年一遇设计值V4_30max其水平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提出以高速铁路沿线任意里程,距轨面4 m高处最大瞬时风速,2年一遇设计值V4_2max为强风区间的确定主控因素,对于强风主风向与线路走向之间夹角以及高路堤和高架桥、特大桥弯道强横风区间偏角<10°区域,必须进行逐步优化。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方程,对强风(阵风)系数进行计算后,发现方程的效果很好。从而验证了高速铁路沿线强风区间安全防灾系统布点原则优化的科学性,以及采集瞬时风速和风向数据的代表性及可靠性。为我国高速铁路强风区间布点方案优化和防风栅布设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沿线 强风区间 距轨面4.0m高度处 最大瞬时风速
下载PDF
短历时可能最大暴雨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华家鹏 吴艳红 +1 位作者 苗艳红 黄勇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6期33-35,共3页
针对短历时暴雨资料较少,尤其针对高效特大短历时实测暴雨资料较少、推求短历时可能最大暴雨PMP较困难,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可以借鉴,推荐了先推求24 h可能最大暴雨PMP,然后再采用暴雨公式推求短历时PMP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 针对短历时暴雨资料较少,尤其针对高效特大短历时实测暴雨资料较少、推求短历时可能最大暴雨PMP较困难,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可以借鉴,推荐了先推求24 h可能最大暴雨PMP,然后再采用暴雨公式推求短历时PMP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果较为适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暴雨 可降水 效率 风速 暴雨指数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决策的PMSG风电系统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爱民 杨国强 +3 位作者 张浩琛 王静 吕斌 杨志强 《自动化仪表》 CAS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为提高风力发电系统在额定风速下的最大风能追踪性能,以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等效建模方法,获得PMSG多工况运行的T-S模糊模型。以模糊规则后件作为受控自回归增量滑动平均(CARIMA)模型,采用广义预测控制(GPC)算... 为提高风力发电系统在额定风速下的最大风能追踪性能,以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等效建模方法,获得PMSG多工况运行的T-S模糊模型。以模糊规则后件作为受控自回归增量滑动平均(CARIMA)模型,采用广义预测控制(GPC)算法,对各模糊规则设计独立的GPC控制器,预测PMSG转速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在阶跃风速和组合风速的扰动下,基于T-S模糊决策的PMSG转速输出(如调节时间和超调量)较PI方法有明显下降,转速响应速度有大幅提高,最佳叶尖速比稳定在最优值,风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T - S 模糊模型 控制器 额定风速 最大风能追踪 广义预测控制 风能利用率
下载PDF
湖北大畈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正洪 刘来林 袁业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337,共5页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了核电站周边地区的300 km×30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龙卷风资料,并根据《核安全导则汇编(上册)》规定的方法详细计算了龙卷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核电站的龙卷风...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了核电站周边地区的300 km×30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龙卷风资料,并根据《核安全导则汇编(上册)》规定的方法详细计算了龙卷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核电站的龙卷风设计基准参数,即最大风速为70 m/s(对应概率为1×10-8),平移速度13.5 m/s,旋转半径206 m,最大气压降9.9 hPa,设计基准等级为F3级,这些结论已在设计部门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龙卷风 富士达F等级(Fujita等级) 参数计算 最大风速 设计基准等级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低风速时最大风能追踪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晓红 葛海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7-209,共3页
在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在低风速时对风能最大限度追踪的情况下,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模型,解决了难以精确控制的困难。以叶尖速比的偏差及其变化为输入对... 在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在低风速时对风能最大限度追踪的情况下,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模型,解决了难以精确控制的困难。以叶尖速比的偏差及其变化为输入对象,以励磁电压为输出对象对低风速时进行控制,其控制目的是获得最优叶尖速比,以使风力发电系统在低风速时平稳运行并获取最大风能。最后以MATLAB的仿真模块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模糊控制 叶尖速比 最大风能追踪
下载PDF
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风沙运动若干规律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韫娟 马志福 +1 位作者 马淑红 陈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5,共9页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研究区域,将覆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7个气象站近50a(1961—2010年)历史资料与沙漠公路沿线近3a(2007年4月~2010年4月)5层梯度风短期监测资料,以及沙漠公路7种防风阻沙体系下典型横断面5层梯度风监测资料进行信...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研究区域,将覆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7个气象站近50a(1961—2010年)历史资料与沙漠公路沿线近3a(2007年4月~2010年4月)5层梯度风短期监测资料,以及沙漠公路7种防风阻沙体系下典型横断面5层梯度风监测资料进行信息化整编和规范化计算,对阿和沙漠公路风沙运动若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阿和沙漠公路沿线气象站10m高度最大瞬时风速与沿线梯度风监测站及短期监测站距路面4m高度最大瞬时风速具有空间相关性,平原路段空间代表性为20~40km;特殊路段空间代表性为5~10km;(2)沙漠公路沿线迎风侧最大瞬时风速比背风侧偏大1.15~1.30;(3)沙漠公路沿线2a-遇最大瞬时风速水平分布规律是以沙漠公路中部向南北递减,最大值出现在k66.7~k326区间;(4)沙漠公路北部强风主风向WNW和N风,次强风主风向ENE和NE风;沙漠公路中部全年强风主风向ENE和NE风,次强风主风向为NNW风;沙漠公路南部全年强风主风向W风,次强风主风向为WNW风;(5)沙漠公路沿线起沙风是随7种防风阻沙体系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以芦苇、草帘子方格防风阻沙体系下2m高度的起沙风速和沙粒过路临界风速为最大,分别为8.0~9.0m/s和10.0~11.0m/s,对输沙贡献最大的有效瞬间风速在8.0~15.0m/s之间;黑土工袋方格防风阻沙体系下起沙风速为4.0~5.0m/s,沙粒过路临界风速为5.0~6.0m/s,防风阻沙效应最差,建议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和沙漠公路 风沙运动规律 最大瞬时风速 强风主风向 起沙风速
下载PDF
2012年西北太平洋多台站台风预报误差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茜 丁雪霖 陈永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1-535,共5页
为了科学地确定台风浪和风暴潮预报时采用的台风参数,利用中央气象台、日本气象厅、美国国家天气局、香港天文台和中国台湾气象局发布的预报资料,对各台站发布的2012年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25个热带气旋的预报成果总体误差进行了分析和比... 为了科学地确定台风浪和风暴潮预报时采用的台风参数,利用中央气象台、日本气象厅、美国国家天气局、香港天文台和中国台湾气象局发布的预报资料,对各台站发布的2012年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25个热带气旋的预报成果总体误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就2012年出现的两次双台风的预报误差进行了个例分析。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台风路径预报中,香港天文台的24 h,48 h和72 h预报次数最少但精度最高,分别为85.8 km,129.8 km,209.0 km;台风强度(最大风速)预报中,中央气象台在不同预报时效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4.5 m/s,6.0 m/s,6.6 m/s)且预报最稳定。而对于双台风的移动过程和强度变化,各台站的预报精度水平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台风路径 最大风速 预报精度
下载PDF
用单多卜勒雷达确定中尺度气旋环流中心及最大风速半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翠平 张培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403-407,共5页
首先给出具有 Rankine 模式的中尺度气旋的模拟多卜勒径向速度图,然后利用多卜勒雷达观测的径向速度与实际气流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确定近似轴对称的中尺度气旋中心及最大风速半径的方法。
关键词 雷达测风 多卜勒雷达 中尺度气旋 风速 气旋
下载PDF
利用(HJT/2.2—93)导则进行排气筒几何高度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国强 丁建础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70,共2页
确定烟囱高度 ,既要满足大气污染的扩散稀释要求 ,又要考虑节省投资 ,最终保证地面浓度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本文根据 (HJ T2 2— 93)中有关公式 ,经过深一步推导 ,得出孤立排气筒几何高度设计的计算公式。为在... 确定烟囱高度 ,既要满足大气污染的扩散稀释要求 ,又要考虑节省投资 ,最终保证地面浓度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本文根据 (HJ T2 2— 93)中有关公式 ,经过深一步推导 ,得出孤立排气筒几何高度设计的计算公式。为在一般情况下 ,凡以 (HJ T2 2— 93)为依据的烟囱几何高度设计和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简便、易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筒 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 大气污染 节省投资 烟囱 扩散 高度 导则 地面
下载PDF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中多核DSP并行风速反演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晓东 孙东松 +1 位作者 谢绍亮 吴小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141,共6页
针对高重复频率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中风速反演时数据量大、计算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并行风速反演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高速数据处理板卡DSPC-8681上的4颗8核DSP处理器采用单指令多数据... 针对高重复频率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中风速反演时数据量大、计算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并行风速反演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高速数据处理板卡DSPC-8681上的4颗8核DSP处理器采用单指令多数据流的方式进行并行计算和同步,使用最大似然离散谱峰值计算出视向风速。在激光脉冲重复频率为10 k Hz的条件下实现了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中实时的风速反演。通过实验验证,激光雷达的视向探测距离达到3 600 m,距离分辨率为60 m,风速测量范围为±30 m/s,时间分辨率为1s,转动圆盘校准的速度测量精度优于0.4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 并行风速反演算法 多核DSP 最大似然离散谱峰值
下载PDF
集中排烟隧道近火源顶板热参数理论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琳 常健 王震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由于集中排烟模式能较好地控制上下游烟气的扩散范围,故被广泛应用于长大隧道设计中。文章针对小尺度火灾,建立了集中排烟隧道火源热烟羽受限发展理论模型,与已有火灾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完成了理论模型的验证,预测了顶板下方最高烟气温... 由于集中排烟模式能较好地控制上下游烟气的扩散范围,故被广泛应用于长大隧道设计中。文章针对小尺度火灾,建立了集中排烟隧道火源热烟羽受限发展理论模型,与已有火灾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完成了理论模型的验证,预测了顶板下方最高烟气温升、偏移距离等热参数。预测结果表明:火灾强度一定时,烟气最大温升随等效风速增加而急剧下降,且火灾强度对烟气温升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当等效风速超过1.5 m/s时,最大温升变化趋缓直至恒定;等效风速较小时,羽流未发生明显偏移,随着等效风速进一步增大,偏移距离明显增大,其变化速率随火灾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经回归整理得到了顶板下方烟气最大温升、偏移距离的无量纲准则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模型 火灾强度 等效风速 最高温升 偏移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