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图像后处理方法对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1
作者 吴钖莹 张丽娟 +2 位作者 康绍磊 王国树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为“金标准”,基于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联合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 目的: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为“金标准”,基于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联合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减影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这2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之间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2例(共116个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头颈CTA和DSA影像资料。使用双盲法分别在3D-DSA的VR、CTA的MIP-MPR和减影VR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测量2次取均值,并计算相关的形态学衍生指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观察者间测量值的一致性,利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后处理图像上测量结果的差异,后续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各组小、微小动脉瘤及宽颈动脉瘤的分布情况。结果:基于MIP-MPR、减影VR和3D-DSA测得的动脉瘤最大径、瘤宽和瘤高在三组间整体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84、5.808、4.468,均P>0.05);而得到的颈宽、载瘤动脉的平均直径在三组间整体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341、87.948,均P<0.001);进行后续的组间两两比较时结果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颈内动脉虹吸部与非虹吸部2个亚组内又有一定区别。由MIP-MPR得出的形态学衍生指标均偏大,与DSA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除高宽比外,与减影VR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7)。基于减影VR进行动脉瘤的形态学评估,仅载瘤动脉的平均直径和大小比与DS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载瘤动脉的平均直径测量差异在亚组分析时不明显(P>0.017);其余参数与DSA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减影VR上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测量的准确性优于MIP-MPR,更适用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的形态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图像后处理 形态学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容积再现
下载PDF
螺旋CT MPVR在CTA中应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晓春 陆之安 +2 位作者 龚建平 沈钧康 钱铭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1-473,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中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 (最大密度投影 ) [MPVR(MIP) ]特点及其所重建血管图像的优越性。材料与方法 搜集 10例正常者 ,利用MPVR(MIP)技术 ,5例行头颅血管成像 ,5例行门静脉属支血管成像。结果 颅内动脉可清晰显示至 ... 目的 探讨螺旋CT中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 (最大密度投影 ) [MPVR(MIP) ]特点及其所重建血管图像的优越性。材料与方法 搜集 10例正常者 ,利用MPVR(MIP)技术 ,5例行头颅血管成像 ,5例行门静脉属支血管成像。结果 颅内动脉可清晰显示至 4级分支 ,门静脉属支可清晰显示至 5级属支。结论 正确及熟练运用MPVR(MIP)技术可在直径 >2~ 3mm的血管上提供清晰影像 ,图像具有一定立体感 ,可多角度任意观察 ,并能提供较DSA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多平面容积重建 最大密度投影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冯友权 夏俊 葛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例腰椎峡部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重建(SSD)重建图像的CT表现。结果MIP和MPR显示峡部裂良好,20例38处均能显示,前者更清晰;SSD图像显示椎体... 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例腰椎峡部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重建(SSD)重建图像的CT表现。结果MIP和MPR显示峡部裂良好,20例38处均能显示,前者更清晰;SSD图像显示椎体滑脱良好,16例椎体滑脱均能显示;峡部断裂断端骨赘形成7例,纤维组织增生或骨痂形成6例,侧隐窝狭窄6例,黄韧带肥厚3例,椎间盘突出5例,椎间孔狭窄12例,斜轴位或矢状位MPR均能很好显示。 结论 “断翼征”、“断柄征”、“断颈征”、“环裂征”是腰椎峡部裂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的多系列重建图像对峡部裂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螺旋CT 诊断 椎体滑脱 MPR CT表现 成像 纤维组织增生 多平面重组 骨痂
下载PDF
MSCT后处理技术对坏疽性胆囊炎的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洪 张海兵 +2 位作者 明兵 周柱玉 李汝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坏疽性胆囊炎(A组)及20例单纯性胆囊炎(B组)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64层MSCT平扫和双期增... 目的: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坏疽性胆囊炎(A组)及20例单纯性胆囊炎(B组)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64层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采用MPR及MIP后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MSCT影像特征。结果:A组胆囊最大横径(4.43±0.88)cm大于B组(3.04±0.66)cm,P=0.000。A组胆囊壁水肿,其厚度(0.37±0.10)cm大于B组(0.28±0.09)cm(P=0.005);A组24例(86%)胆囊壁广泛/灶状模糊。A组胆囊壁呈不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3例(82%),中度强化5例(18%);B组胆囊壁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例(10%),中度强化15例(75%),重度强化3例(15%),两组强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中13例(76%)清晰显示胆囊动脉并狭窄、闭塞;B组3例(16%)显示胆囊动脉轻度狭窄。以胆囊最大横径≥4.40cm、胆囊壁厚≥0.32cm、胆囊动脉单支及多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为79%。A组中26例(93%)合并胆囊结石,12例(43%)合并胆囊周围脓肿,16例(58%)合并腹膜炎;B组中18例(90%)合并胆囊结石。结论:胆囊显著增大,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并合并胆囊周围脓肿、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影像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薇 肖湘生 +2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慧民 许建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2个颈面部血管异常的病例,行CT增强扫描后以各种后处理技术如VR、MPR、MIP、SSD等方法进行重建。结果:22例颈面部血管畸形,其中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16例,二维和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2个颈面部血管异常的病例,行CT增强扫描后以各种后处理技术如VR、MPR、MIP、SSD等方法进行重建。结果:22例颈面部血管畸形,其中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16例,二维和三维图像对病人定位的准确性均较高(86.4%<95.5%)。但在来源血管(45.5%<91.7%)、病变走行(68.2%<100%)、与周围组织的关系(72.7%<100%)等方面,3D重建图像均较2D图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容积重建 多层面重建 最大密度投影 表面遮蔽显示 各项同性
下载PDF
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龙全 许梅海 +5 位作者 申炜 黄丽轩 韦洁勤 卢平明 潘洋洋 尹家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CE-MRV)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采用高分辨3D-CE-MRV成像行大脑浅静脉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价高分辨3D-CE-MRV成像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 目的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CE-MRV)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采用高分辨3D-CE-MRV成像行大脑浅静脉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价高分辨3D-CE-MRV成像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效能。结果34例患者检查均获得成功,高分辨3D-CE-MRV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6%,95.6%,94.1%。多平面重组重建矢状面可见大脑中浅静脉分别与Trolard静脉及Labbé静脉吻合;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斜矢状面可见静脉血管显示饱满,信号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斜冠状位可见静脉血管走行自然,信号强,显示清晰。结论高分辨3D-CE-MRV能提供高质量的大脑浅静脉图像,可为神经外科手术路径的选择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 大脑中浅静脉 Trolard静脉 Labbé静脉 静脉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系膜缺血性肠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叶泳松 刘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行CT检查并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21例,采用SIMENS Hi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运用容积成像(VR),...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行CT检查并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21例,采用SIMENS Hi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运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技术,结合横断面CT图像进行评价。结果: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9例,1例同时有肠系膜动脉及静脉栓塞。CT增强扫描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管腔内见充盈缺损。8例合并肠管积气积液扩张,肠壁水肿,增强后呈"面包圈征";4例呈"脂肪混浊征";6例呈"漩涡征";3例合并气腹;8例合并腹腔和/或盆腔积液;3例合并有肝硬化;3例肝脏灌注异常。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肠系膜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线 螺旋计算机 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 肠系膜缺血性肠病 急腹症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一次性成像技术及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石思李 邹文远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7期2968-2969,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一次性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2006年1月至5月怀疑头颈部血管有异常改变的患者,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行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MPR、SSD、MIP、CPR等技术进行重建。结果:一次...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一次性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2006年1月至5月怀疑头颈部血管有异常改变的患者,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行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MPR、SSD、MIP、CPR等技术进行重建。结果:一次性成像的质量和延时时间、层厚、螺距、后处理密切相关,可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结论:16排螺旋CT对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可较好的显示头颈部动脉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头颈部血管 多平面重建 容积再现技术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CTA/MRA图像后处理软件的设计开发
9
作者 汤敏 王惠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71-75,共5页
利用IDL语言开发设计用于CTA/MRA横断扫描图像后处理的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DI-COM图像输入及管理、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虚拟增强可视化、血管径线提取及参数测量、伪彩色增强显示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使血管与周围组织对... 利用IDL语言开发设计用于CTA/MRA横断扫描图像后处理的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DI-COM图像输入及管理、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虚拟增强可视化、血管径线提取及参数测量、伪彩色增强显示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使血管与周围组织对应解剖结构尽显清晰,同时具有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实时性强等优点,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IDL语言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虚拟现实 数学形态学
下载PDF
M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伟 王立民 朱建忠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各种MSCTA后处理技术,探讨M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MSCTA检查结果进行MIP、MPR、CPR、VR重组,对比动脉清晰度、管壁钙化、支架显示、病变狭窄段及下肢动脉栓子的检出。... 目的通过比较各种MSCTA后处理技术,探讨M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MSCTA检查结果进行MIP、MPR、CPR、VR重组,对比动脉清晰度、管壁钙化、支架显示、病变狭窄段及下肢动脉栓子的检出。对成像方法及临床诊断优选方案进行探讨。结果各种后处理技术均可以清晰显示血管轮廓及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及支架的情况。对于动脉狭窄的显示,MPR、2mmMIP显示最佳。对于动脉栓子的检出,2mmMIP图像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多种后处理方法综合运用,可以显示狭窄病变部位、范围、程度,闭塞远端血管充盈情况,管壁钙化及栓子的情况,术后腔内支架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最大密度投影 平面重建 曲面重建容积重现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明 章作铨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埋伏牙患者作螺旋CT扫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的断层影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埋伏牙患者作螺旋CT扫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的断层影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术可作为埋伏牙进行正畸治疗前的准确有效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 埋伏牙 表面遮盖显示 多平面重建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文武 李维 +2 位作者 傅伟琪 周旭洋 陈国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内耳水成像在内耳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内耳病变患者,行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扫描,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后处理。结果 45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内耳结构,其中内耳畸形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内耳水成像在内耳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内耳病变患者,行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扫描,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后处理。结果 45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内耳结构,其中内耳畸形8例,结构正常37例。结论内耳水成像能清晰、立体的显示内耳膜迷路及内听道精细解剖结构,并显示其发育状况及通畅程度,能够为内耳病变患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内耳水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建 容积重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方法及应用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素良 王新风 +1 位作者 张力 马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方法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第11胸椎上缘(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推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95ml;扫描时机可在开始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方法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第11胸椎上缘(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推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95ml;扫描时机可在开始注射造影剂时计时:皮质期25秒,实质期65秒、排泄期延迟8(480秒)分钟,30分钟扫描。将扫描所获得的容积扫描数据由5mm层厚重建至0.8mm,重建间隔0.4,并将重建后的数据传输至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利用三维图像结合轴位图像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泌尿系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结果:MSCTU检查正常6例;显示双肾旋转不良,肾及输尿管结石,双侧肾盂旁囊肿,双肾盂输尿管积水,子宫脱入阴道,肾动脉狭窄伴肾萎缩,;,输尿管阴道瘘,膀胱癌等病变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MSCTU),利用MPR,VR和MIP等成像方法,是目前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首选,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尿路成像 三维重组 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文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连续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主动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并对诊断中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MPR、MRP以及VRT重建分...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连续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主动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并对诊断中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MPR、MRP以及VRT重建分析。结果 CT主动脉成像结果显示,3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撕裂内膜片与真假腔,且动脉期真腔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假腔高(P<0.05);30例患者的初始破口位置均得到明确,其中24例患者例显示为一个或者多个再破口,2例患者无再破口显示;其中22例III型患者的初始破口位置处于主动脉弓降部位或者是降胸主动脉附近端,且扫描图像均显示出了全部患者的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与假腔中的血栓形成等情况。结论 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拥有快速、无创以及准确度较高等多种特点,在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主动夹层 多平面重建(MPR) 曲面重建(CRP) 最大密度投影(MIP) 容积再现(VRT) 内膜撕裂
下载PDF
螺旋CT多模式重组在股骨颈骨折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文 《黑龙江医学》 2007年第10期743-744,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模式重组技术在髋关节损伤所致的股骨颈骨折术前检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73例股骨颈骨折资料,采用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应用3D、MIP、MPR等重组技术观察。结果73例股骨颈骨折,按部位分头下型31例,头颈型28例,经颈型14...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模式重组技术在髋关节损伤所致的股骨颈骨折术前检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73例股骨颈骨折资料,采用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应用3D、MIP、MPR等重组技术观察。结果73例股骨颈骨折,按部位分头下型31例,头颈型28例,经颈型14例,其中X线平片无明显阳性表现的2例,CT重组后清晰显示骨折线。结论CT多模式重组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向、碎骨片的位置,以及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出血、肿胀的情况。其中3D成像显示骨折区域的表面形态较好,多平面成像(MPR)可以明确显示骨折处的内部细节,最大密度投影(MIP)可以显示骨折部位的立体透明外观。对股骨颈骨折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股骨颈 骨折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24孕周胎儿标本听小骨3.0 T MR影像的解剖形态观察
16
作者 肖连祥 单德娟 +1 位作者 王茂波 林祥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24孕周胎儿标本听小骨3.0 T MR影像的解剖形态。方法以1具24孕周流产胎儿冷冻标本为研究对象,女性,发育指标正常,双顶径62 mm,头围22.3 cm,腹围18.9 cm,身长27.5 cm,体质量580 g。使用西门子3.0 T MR对胎儿标本的双侧颞骨进行扫... 目的探讨24孕周胎儿标本听小骨3.0 T MR影像的解剖形态。方法以1具24孕周流产胎儿冷冻标本为研究对象,女性,发育指标正常,双顶径62 mm,头围22.3 cm,腹围18.9 cm,身长27.5 cm,体质量580 g。使用西门子3.0 T MR对胎儿标本的双侧颞骨进行扫描,获取中耳的各向同性薄层MR断层图像。选取山东大学解剖教研室胎儿标本库中的1具25孕周发育指标正常的女性胎儿标本的颞骨CT扫描图像,以及1例来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发育正常的2岁儿童颞骨CT图像,将CT图像与24孕周流产胎儿的MRI进行形态结构对照。观察项目:观察胎儿听小骨的MRI信号特点;比较CT图像与MRI对听小骨的显示效果;经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分别显示锤骨、砧骨、镫骨及相关结构的典型断层解剖形态,标识重要解剖结构;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对听骨链进行三维显示。结果(1)MRI信号特点:胎儿听小骨在MR T_(2)WI上显示为低信号,其中骨化完全部分呈明显低信号、未完全骨化部分为较低信号;中耳鼓室中充满羊水,表现为均匀T_(2)WI高信号,在羊水信号衬托下,听小骨可清晰显示。(2)24孕周胎儿标本3.0 T MRI显示听小骨形态优于25孕周胎儿标本颞骨CT影像,听小骨结构形态的显示与2岁儿童颞骨CT近似。(3)多向调整MPR显示典型断层解剖形态:斜轴位锤骨长轴层面可显示锤骨头、锤骨颈、锤骨柄、锤砧关节、砧骨体、砧骨长脚、镫骨肌;斜冠状位锤骨长轴层面可显示锤骨头、锤骨颈、锤骨外侧突、锤骨柄(长突)、鼓膜张肌;砧骨三个正交方位可显示锤骨头、锤砧关节、砧骨短脚、砧骨体、砧骨长脚、鼓膜张肌、镫骨前脚、镫骨底(卵圆窗)、前庭;镫骨长轴位可显示镫骨前脚、镫骨后脚、镫骨头、镫骨肌、镫骨底、前庭;镫骨短轴位可显示卵圆窗、镫骨前脚、镫骨后脚、耳蜗底转、后半规管。(4)利用MIP重组可对听骨链进行锤骨前面观、锤骨后面观、砧骨正面观、镫骨正面观不同方位的三维形态显示。结论3.0 T MRI及多向调整MPR重组技术的应用,可清晰显示24孕周胎儿标本的锤骨、砧骨、镫骨及相关结构的典型断层解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小骨 胎儿标本 磁共振成像 断层解剖 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原文传递
肝右后下静脉3.0 T磁共振VIBE序列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林坤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序列对肝右后下静脉(IRHV)解剖特征的显示能力。方法对85例受检者肝静脉行MRI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多平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进行重组,观察IRHV影像学特征。结果 85例受检者的图... 目的评价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序列对肝右后下静脉(IRHV)解剖特征的显示能力。方法对85例受检者肝静脉行MRI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多平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进行重组,观察IRHV影像学特征。结果 85例受检者的图像中有50例出现IRHV,显示率为58.8%。所显示的IRHV为1~5条,平均(1.62±0.88)条。直径为0.22~0.95cm,平均(0.41±0.18)cm。IRHV与肝右静脉(RHV)距离为2.10~7.50 cm,平均(4.23±1.31)cm。IRHV与下腔静脉夹角41°~107°,平均(74.6±12.7)°。IRHV管径与RHV管径呈负相关(r=-0.778,P=0.000)。结论 MRI增强扫描可以评价IRHV的解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右后下静脉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