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细菌16S rDNA PCR-RFLP和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可 陈强 +2 位作者 赵珂 王文跃 朱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54-3260,共7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分离获得66株细菌,在16S rDNA PCR-RFLP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22株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构建了供试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在78%相似性水平处,除REG14,REG20,REG22...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分离获得66株细菌,在16S rDNA PCR-RFLP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22株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构建了供试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在78%相似性水平处,除REG14,REG20,REG22和REG55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分为8个遗传群,其中,群Ⅰ和群Ⅳ最大,均有15个菌株,其次是群Ⅷ,由11个菌株组成,其余21个菌株分布于5个群内。对22个代表菌株16SrDNA全序列系统发育表明,这些菌株分布于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支。其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主,其余菌株分布于Lysinibacillus属、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等7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沼泽土 草甸风沙土 细菌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其成土模式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永崇 冯金良 +3 位作者 张继峰 鞠建廷 胡兆国 高少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20,共12页
基于对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组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成土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分布以20μm为界线呈双峰态分布。主峰峰值粒径在90μm左右,较细峰呈宽阔细尾分布,... 基于对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组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成土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分布以20μm为界线呈双峰态分布。主峰峰值粒径在90μm左右,较细峰呈宽阔细尾分布,峰值粒径在3~6μm之间。高山草甸土的各粒级组成(<2μm、2~20μm、20~300μm、300~2 000μm)沿剖面变化很小。高山草甸土主要由极细砂组成(50~125μm),平均粒径集中在60~90μm,明显比黄土高原黄土、川西黄土、成都粘土的粗。高山草甸土粒度分布特征与土壤底部的薄层粗骨性残留古风化层相比存在显著差别,而与该区域河谷沉积、风尘沉积具有相似的特征。总之,各实验数据指示,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具有土层厚、质地均匀、无砾石和层理不发育的特点,与基岩原地风化形成的高山草甸土存在明显差别,其成土母质来源于风尘沉积。该区高山草甸土成土过程符合风尘"加积型"土壤发育模式,而风尘沉积在高山草甸土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高山草甸土 粒度组成 风尘沉积 土壤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