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orm Evaluation System and Its Data Structure for Brush-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1
作者 曾建超 HidehikoSanada YoshikazuTezuka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1995年第1期35-41,共7页
A form evaluation system for brush-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is developed.Calligraphic knowledge used in the system is re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ruleswith the help of a data structu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Reflect... A form evaluation system for brush-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is developed.Calligraphic knowledge used in the system is re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ruleswith the help of a data structu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Reflecting the spe-cific hierarchical relations among radicals and strokes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 proposed data structure is based upon a character model that can generatebrush-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on a computer. Through evaluation experi-ments using the developed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representation of calligraphicknowledge and form evalu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smoothly realizedif the data structure is uti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sh-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form evaluation calligraphic knowledge hierarchical data structure character gener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七言近体诗对句中的AA式叠字 被引量:8
2
作者 冯广艺 王赛珈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6,95,共8页
七言近体诗对句中常见配套使用AA式叠字。这种AA式叠字位置灵活,音律和谐,语义丰富,功能多变,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表达手段。本文运用"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七言近体诗对句中AA式叠字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
关键词 七言近体诗 aa式叠字 语表 语里 语值
下载PDF
A Form-Correcting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Using a Model of Correcting Procedures of Calligraphists
3
作者 曾建超 徐光佑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1995年第1期23-34,共12页
A support system for form-corre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developedbased upon a generation model SAM, and its feasibility is evaluated. SAMis excelIent as a model for generating Chinese characters, but it is diffi... A support system for form-corre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developedbased upon a generation model SAM, and its feasibility is evaluated. SAMis excelIent as a model for generating Chinese characters, but it is difficult todetermin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because the use of calligraphic knowledge isneeded. By noticing that calligraphic knowledge of calligraphists is includedin their corrective actions, we adopt a strategy to acquire calligraphic knowl-edge by monitoring,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corrective actions of calligraphists,and try to realize an environment under which calligraphists can easily makecorrections to character forms and which can record corrective actions of cal-ligraphists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them. In this paper, we first construct amodel of correcting procedurcs of calligraphists, which is composed of typicalcorrecting procedures that are acquired by extensively observing their correc-tive actions and interviewing them, and develop a form-correcting system forbrush-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the model. Secondly, through actualcorrecting experiments, we demonstrate that parameters within SAM can beeasily corrected at the level of character patterns by our system, and show thatit is effective and easy for calligraphists to be used by evaluating effectivenessof the correcting model, sufficiency of its functions and executio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haracters form-correcting CaLLIGRaPHY correcting model knowledge acquisition brush-written
原文传递
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古异今混”部件的分合现状研究
4
作者 张素格 陈双新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0,共15页
汉字的“古异今混”指古代形音义不同的汉字或构字部件,发展演变到现行汉字,成为形体相同的汉字或构字部件。考察对比《汉字字形对比字典》(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中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三地的汉字字形,整理出“古异今混”部件12组:舌—、臼... 汉字的“古异今混”指古代形音义不同的汉字或构字部件,发展演变到现行汉字,成为形体相同的汉字或构字部件。考察对比《汉字字形对比字典》(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中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三地的汉字字形,整理出“古异今混”部件12组:舌—、臼—楑、林—、夊—夂—攵、艹—卝、丰—丯—豐、匚—匸、壬—、冃—曰、另—叧—、月—?、曰—日,涉及400多字。逐一分析可知,对“古异今混”部件,内地依据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大都合而为一;台湾地区则刻意区分,以维护字形的古今沿袭;香港地区大致与台湾地区一致,但把有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的合并部件作为可接纳字形,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三地“古异今混”部件的分合不一致形成的字形差异,虽然对阅读造成的障碍不大,但给基础教育阶段的汉字教学乃至世界各地的汉字教学,尤其是汉字信息处理带来不少问题。希望三地在微观字形问题上相向而行,最终实现真正的“书同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古异今混 字形 部件
下载PDF
专题数据库建设与《汉语大字典》的修订
5
作者 姜永超 黄仁瑄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2期47-57,126,共12页
《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音义匹配关系是汉语音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汉语大字典》不仅在释义、字形、注音、术语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关联错讹问题更为突出,在文字不同形体的对应、字音与释义、义项与释义、新旧字形与义项、义项与书... 《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音义匹配关系是汉语音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汉语大字典》不仅在释义、字形、注音、术语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关联错讹问题更为突出,在文字不同形体的对应、字音与释义、义项与释义、新旧字形与义项、义项与书证、术语与字际关系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抵牾。专题数据库对于《汉语大字典》的修订完善有重要意义。修订完善《汉语大字典》有必要着力解决专题数据库建设和专题数据库关联平台建设两个问题。建设专题数据库和关联平台数据库的途径包括:汇集与校勘已有《汉大》研究成果,再加工与融合已有汉语或汉字信息数据库,梳理与对齐新出土或新见文献,等等。采用元数据、知识图谱、语义关联等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把汉字形、音、义、引文信息与《汉语大字典》修订完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专题数据库 汉字形音义关联 修订
下载PDF
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在甲骨文字料库建设中的应用
6
作者 焦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9期22-26,共5页
汉字研究在计算机技术的加成下形成一些新的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汉字字料库的建设与应用。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早期形态,在字料库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针对甲骨文字形的专门字料库极少,对于甲骨文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还不充分... 汉字研究在计算机技术的加成下形成一些新的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汉字字料库的建设与应用。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早期形态,在字料库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针对甲骨文字形的专门字料库极少,对于甲骨文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还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甲骨文字料库在汉字理论基础上还有不足,无法呈现甲骨文字形和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难以体现字形之间的互联关系。这就需要相应汉字研究理论的介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为甲骨文形意关系的内在逻辑提供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融入甲骨文字料库建设,完善其结构体系,拓展其应用领域。借助于甲骨文字形的认知理据,我们可以对已有的文化产品进行升级,开发新的文化创新产品,推动甲骨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认知转喻 甲骨文 汉字字料库 形意关系 文化创新
下载PDF
汉字创意造型中点线面的抽象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房庆丽 彭麦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汉字创意造型中点线面的抽象化设计与应用。方法从视觉造型的角度对汉字构成进行分析,将汉字笔画抽象化,融合西方构成学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汉字的结构组合与形态意象化的造型设计,寻找汉字设计创意的新突破。结论汉字笔画... 目的研究汉字创意造型中点线面的抽象化设计与应用。方法从视觉造型的角度对汉字构成进行分析,将汉字笔画抽象化,融合西方构成学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汉字的结构组合与形态意象化的造型设计,寻找汉字设计创意的新突破。结论汉字笔画中点线面的抽象化处理,使汉字造型更好地将形与意相融合,拓展了汉字的创意设计思路,更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线面 笔画 形与意 汉字造型 汉字
下载PDF
重视意义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淑华 资中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2期50-55,共6页
意义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充分利用汉字形符的表意功能和汉字本身的意义,可以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聚合,使一个个孤立的汉字组成一张张纵横交错的网络。教学中从网络中的任一节点生发开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 意义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充分利用汉字形符的表意功能和汉字本身的意义,可以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聚合,使一个个孤立的汉字组成一张张纵横交错的网络。教学中从网络中的任一节点生发开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汉字,还能促进学字与学词两个过程的统一。这种方法符合记忆原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汉字学习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形符 意义 聚合
下载PDF
说“介” 被引量:2
9
作者 任继昉 刘江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关于"介"字的本义,已有多种意见而莫衷一是。"介"字从人、从八,"人"处"八"之间,是会意字,这种构形思路与训"介"为间的故训相符。而"介"的分离、边际、侧畔、临近、副辅、... 关于"介"字的本义,已有多种意见而莫衷一是。"介"字从人、从八,"人"处"八"之间,是会意字,这种构形思路与训"介"为间的故训相符。而"介"的分离、边际、侧畔、临近、副辅、独特诸义皆由间义引申而来。"介"又与"间"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二者是同源词。从"介"得声的"界""■""衸"等字,意义均与居中、间隔相关。字形、字义、字音以及同源孳乳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其结果表明"介"的本义应训间,为居中、间隔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义 字形 字音 同源词
下载PDF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向学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19-420,共2页
《说文解字.叙》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许慎的汉字形义统一论思想。这一科学进步的思想不仅对《说文解字》的编撰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天的汉字学原理和训诂方法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六书" 汉字形义统一论 以形表意
下载PDF
论汉字在书法艺术中的审美效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映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6,共4页
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载体 ,其视觉形式及其空间上的开放性使汉字具有象形结构图式的自然美、匀称对比的和谐美、汉字的文化意蕴美、汉字书写的情境美等多质性审美效应。它们是有生命的造型单元 ,有着形式和意蕴的双重审美价值。
关键词 汉字 书法 审美 形式 意蕴
下载PDF
“新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义诠释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卫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1,共5页
汉字是意音文字,汉字形义具有可诠释性。在现行汉字层面,存在有形义联系、形义联系脱节、形义联系回归、形义联系后生、形义联系交错、无形义联系等情况,诠释复杂的形义关系时,"新说文解字"应立足现代,参考古代。单字的诠释... 汉字是意音文字,汉字形义具有可诠释性。在现行汉字层面,存在有形义联系、形义联系脱节、形义联系回归、形义联系后生、形义联系交错、无形义联系等情况,诠释复杂的形义关系时,"新说文解字"应立足现代,参考古代。单字的诠释需要在全面分析汉字系统基础上进行,避免诠释的主观性。应用科学的汉字形义诠释有益于汉字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说文解字 汉字 形义关系
下载PDF
词义演变与字形分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5-257,共3页
汉字是汉语词义的外部表现形式,词义是汉字形体具体体现的内容。词义的发展会推动汉字字形的发展。字形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形体的分化,这种分化同时又是汉字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发展。汉字字形分化有异体字分工和造分化字两种类型。
关键词 词义 汉字 形体分化 演变
下载PDF
宗白华论艺术形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时宏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宗白华对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的分析,认为艺术形式表现生命的内核,表达心灵的姿势。艺术形式具有可感性、创新性、审美性等特征,但积淀在艺术形式中最根本的却是文化精神。间隔化、构图和感悟生命的... 宗白华对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的分析,认为艺术形式表现生命的内核,表达心灵的姿势。艺术形式具有可感性、创新性、审美性等特征,但积淀在艺术形式中最根本的却是文化精神。间隔化、构图和感悟生命的真理是艺术形式最主要的作用。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理论阐释对于今天艺术形式的创造和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内涵 特点 作用 发展
下载PDF
汉字海报“形意”转化的设计本源探索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爱鹏 《湖南包装》 2020年第4期14-16,28,共4页
通过对汉字本源的解读,感悟汉字的形美与意达的视觉转译过程,再结合分析各具代表性的汉字海报作品,以东方审美视角解析汉字海报"形意"转化的探索路径,用设计的理性表达意象的感性,达到汉字海报设计的意境之美。在传统文化热... 通过对汉字本源的解读,感悟汉字的形美与意达的视觉转译过程,再结合分析各具代表性的汉字海报作品,以东方审美视角解析汉字海报"形意"转化的探索路径,用设计的理性表达意象的感性,达到汉字海报设计的意境之美。在传统文化热潮席卷全球,民族文化回归大众之时,中国设计师也重新审视自身文化的价值。其中,汉字海报设计是再现东方审美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文章分别从汉字海报图形化、符号化、意境化3个方面进行形意转化和视觉表现,表达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从而设计出符合东方审美的意境佳作,在广泛传播东方文化的同时,实现中国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意转化 东方审美 汉字海报 设计本源
下载PDF
论汉字的形义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顺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5-78,共4页
汉字的形义关系是由汉字的表义性质决定的。汉字采用的是记录语义的方式,造字之初,根据语义来构造字形,形义关系完全一致。但汉字本身及其所记录的汉语语词的发展变化,使汉字的形义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影... 汉字的形义关系是由汉字的表义性质决定的。汉字采用的是记录语义的方式,造字之初,根据语义来构造字形,形义关系完全一致。但汉字本身及其所记录的汉语语词的发展变化,使汉字的形义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影响了对汉字与汉语关系的解释。本文从造字时代的汉字构形、汉字应用中的特殊现象、字形与语义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汉字的形义关系及其演变,以探讨汉字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 汉字应用 形义关系
下载PDF
论汉字中的一形多本义现象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晓强 《殷都学刊》 2007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汉字发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是汉字记录语言的客观需要和图画向文字演变的必然结果;汉字发展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表现为"形借"现象,"形借"又有纯粹借形和形音兼借两种现象的不同;汉字成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大多... 汉字发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是汉字记录语言的客观需要和图画向文字演变的必然结果;汉字发展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表现为"形借"现象,"形借"又有纯粹借形和形音兼借两种现象的不同;汉字成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大多通过加区别符号、加声符、加意符、异体分化几种途径实现字形和词义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义 一形多本义 形借
下载PDF
本字的标准:评刘又辛先生的“制字之本意”说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承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假借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本字标准:本形本义标准以本义之字为本字,古通用标准以常见通用之字为本字。本字标准与假借考释的目的密切相关,前者以疏理文字形义关系为己任,后者注重古书的字词训诂。本形本义标准的提出,冲破了传统训诂... 假借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本字标准:本形本义标准以本义之字为本字,古通用标准以常见通用之字为本字。本字标准与假借考释的目的密切相关,前者以疏理文字形义关系为己任,后者注重古书的字词训诂。本形本义标准的提出,冲破了传统训诂学的束缚,确立了假借研究在现代科学中的应有地位,是假借研究的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借研究 本字标准 本形本义之字 古通用字
下载PDF
意义世界形成的特点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艳红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1,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是意义世界创生的现实基础,意义世界的形成一般根源于人类生活的内在矛盾,意义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意义世界的形成是以人类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及价值标准不断彰显、提升的辩证发... 社会实践活动是意义世界创生的现实基础,意义世界的形成一般根源于人类生活的内在矛盾,意义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意义世界的形成是以人类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及价值标准不断彰显、提升的辩证发展的过程。意义世界形成的一般特点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即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道德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远离生活;道德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创设真实的道德冲突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引领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旋律;道德教育的成功进行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世界 形成特点 道德教育 启示
下载PDF
汉语定式镶嵌四字格构式意义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子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定式镶嵌四字格是汉语中特有的词汇-语法现象,它来源于对相同格式的定式镶嵌四字词汇单位的提取。作为构式的定式镶嵌四字格结构相对固定,在表义和功能上具有不可完全预测性。其构式意义是一种整合意义,这种主观意义包括感情义、强调义... 定式镶嵌四字格是汉语中特有的词汇-语法现象,它来源于对相同格式的定式镶嵌四字词汇单位的提取。作为构式的定式镶嵌四字格结构相对固定,在表义和功能上具有不可完全预测性。其构式意义是一种整合意义,这种主观意义包括感情义、强调义、生动义、虚指泛指义、比喻义等五类,它们各自内部有层次区分,外部彼此间既相互区分又有机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式镶嵌四字格 构式意义 整合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