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Sinking-Sliding Failure Mechanism of Perilous Rock at Wangxia in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1
作者 Hong-Kai Chen Sheng-Juan Wang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7年第2期30-43,共14页
The giant perilous rock at Wangxia (named Wangxia perilous rock) is representative in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has threatened badly the navig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hannel for a long period. The g... The giant perilous rock at Wangxia (named Wangxia perilous rock) is representative in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has threatened badly the navig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hannel for a long period. The giant perilous rock is composed of siliceous limestone and argillaceous limestone, and includes two elements marking by W1 and W2, respectively. The W1 is an isolated pillar while the W2 is in clintheriform. The linking segment of dominant fissure in the W2 is composed by moniliform solution funnels at its back, and the locked segment of the dominant fissure at the base of the W2 is composed by two parts. For the locked part of the dominant fissure of the W2, the upper segment shows the same lithology with the perilous rock and it can be simplified as an elastic medium, for the lower segment composed by argillaceous shale and mudstone can be simplified as a strain-softening medium. Introducing the water-softened function, the constitutive curves with two kinds of medium materials for the locked segment in the dominant fissure of the W2 have been proposed. Based on energy principle, the cusp catastrophe model for perilous rock rupture is built and formulas for the transient elastic and impulsive acceleration and the elastic-impulsive velocity of perilous rock catastrophe rupture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calculation, the elastic-impulsive acceleration for the catastrophe rupture of the W2 is 531.4 m/s2, while the average elastic-impulsive velocity is 2.608 m/s. Further, it is deduced that the elastic-impulsive velocity at the base of the W2 is about 5.2 m/s. For the transient ruture of the W2, there is a greater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p and the base of the W2, which impels the giant perilous rock to be retroverted sliding rupture, coinciding with the fact. Undoubtedly, studies in this paper mus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analyze the catastrophe rupture mechanism of giant perilous rocks at both banks in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king-Sliding Failure mechanism Water-Softened Function CATASTROPHE Theory Energy Principle Giant Perilous Rock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下载PDF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ng and Carbon Sink Trad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2
作者 Wang Tianj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12期25-28,31,共5页
The Tibetan, Han and other ethnic people in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labored hard to protect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and produce invisible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conser... The Tibetan, Han and other ethnic people in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labored hard to protect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and produce invisible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conserved water and added the Jinsha River.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construct compensating mechanism inter Provinces betwee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to implement carbon sink trading, and to assist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the Tibet to get rich as soon 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bas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Ecological compensating mechanism Carbon sink market China
下载PDF
冻结立井井筒机械化掘进现状及发展趋势
3
作者 陈湘生 王恒 +4 位作者 宋朝阳 陈汉青 陈曦 丁航 王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共17页
针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结构及煤炭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占据能源消耗主导地位的特点,回顾了我国煤炭井工开采领域冻结立井井筒机械化掘进发展历程。钻爆法凿井作为我国立井井筒施工的主要工法,炸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冻结井筒... 针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结构及煤炭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占据能源消耗主导地位的特点,回顾了我国煤炭井工开采领域冻结立井井筒机械化掘进发展历程。钻爆法凿井作为我国立井井筒施工的主要工法,炸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冻结井筒的掘进效率,配套的伞钻打孔、抓岩机装岩、大型井架及设备提升、大模板砌壁等大型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井筒成井速度;竖井钻机、反井钻机及竖井掘进机作为特殊地层条件下立井井筒特殊凿井方式,也有各自应用范围。面对我国西部富水弱胶结地层特点及智慧矿山发展趋势,采用冻结+钻爆法施工难以满足千米级弱胶结岩层立井井筒智能化无人化的建设需求,而采用冻结+竖井掘进机钻井是未来超深立井井筒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结合国外冻结+竖井掘进机凿井工程案例,针对我国西部富水弱胶结岩层立井井筒建设,提出了冻结+竖井掘进机凿井在冻结壁厚度和强度设计理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永久支护、低温环境下竖井掘进机掘进破岩形式以及分级上排渣方式等冻-掘-支-运协同作业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明确了井壁结构与弱胶结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优化双层井壁结构方法,构建竖井掘进机掘-支-运同步作业模式等,提升井筒建设综合效率,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立井井筒向机械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凿井 机械破岩 冻结井壁 竖井掘进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城市空间碳固存与增汇路径研究
4
作者 石铁矛 高杨 王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目的 以城市空间碳增汇为目标,探索城市复合碳汇空间综合固碳机制,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构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体系。方法 依托多源数据,构建城市碳源碳汇时空数据库,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当前城市空间固碳效能进行评价,揭示城... 目的 以城市空间碳增汇为目标,探索城市复合碳汇空间综合固碳机制,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构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体系。方法 依托多源数据,构建城市碳源碳汇时空数据库,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当前城市空间固碳效能进行评价,揭示城市复合碳汇空间固碳效能格局;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结合回归分析,识别人工-自然碳汇空间固碳效能耦合协调关键空间驱动因子,探明城市复合碳汇空间固碳效能空间影响机制;利用OLS-GWR模型,明确各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探明城市复合碳汇空间固碳效能环境影响机制。结果 最终根据机制研究结果,探讨增汇目标下的多尺度空间优化方法,从而引导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结论 研究能够形成空间评价-机制研究-空间优化的系统规划方法,为城市低碳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固碳机制 低碳规划 城市空间 碳中和
下载PDF
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机制
5
作者 蔡为民 王燕秋 +3 位作者 林国斌 霍长宝 孙晓兵 王萌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实现为撬动点,对明晰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权责、推进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显化资产所有者收益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森林碳汇 价值实现 委托代理
下载PDF
Carbon sink response of terrestrial vegetation ecosystem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被引量:2
6
作者 ZHAO Haixia FAN Jinding +1 位作者 GU Binjie CHEN Yij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12-130,共19页
The carbon cycl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influenc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land cover products,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NEP ... The carbon cycl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influenc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land cover products,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NEP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0 to 2020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oil respiration model.The driving influences of ecosystem structure evolution,temperature,rainfall,and human activities on NEP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P shows an overal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igh in the southeast and low in the northwest.The area of carbon sink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arbon sources.NEP spatial heterogeneity is significant.NEP change trend is basically unchanged or significantly better.The future change trend in most areas will be continuous decrease.Compared with temperature,NEP are more sensitive to precipitation.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NEP is mainly observed in north-central Anhui and northern Jiangsu coastal areas,whil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is mainly found in highly urbanized areas.In the process of ecosystem structure,the contribution of unchanged areas to NEP chang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chang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inks terrestrial vegetation ecosystems driving mechanisms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ecosystem structure Yangtze River Delta
原文传递
An Optimal Model for Carbon Sinks of CDM Project to Build a New Countryside Based on Cyclic Economy under Uncertainty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鱼 孙钊 +1 位作者 张阳 李都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1期1687-1690,共4页
Based on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 and the mode of cyclic economy, aimed at achieving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carbon sinks in the system, Lvjin Jiay... Based on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 and the mode of cyclic economy, aimed at achieving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carbon sinks in the system, Lvjin Jiayuan—New Countryside Distripark CDM project in Wuchuan Count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developing an interval linear programming (ILP) model to optimize the crops planting scheme and cows breeding scheme by using interval optimal method. The case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crops planting scheme and cows breeding scheme obtained from the optimal model was reasonable with relatively preferable overall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meeting economic benefits and fertilizer, electricity demand, [231 287.8, 273 312.7] t of CO2 could be absorbed and fixed, which had increased by [12.94, 33.46]% compared with the feasibility scheme of case project and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making the decision in CDM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arbon sink Cyclic economy Interval linear programm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草地碳汇交易机制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芦海燕 潘雪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6-1978,共13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际核证碳标准草地碳汇项目,碳汇交易的总静态收益额约5.46亿元。然而,我国的碳汇交易面临交易规则不统一、资金流动性不强和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草地碳汇市场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深入探讨我国碳汇市场的趋势与背景,从草地碳汇开发、融资及监管机制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第一,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草地牧草补偿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地区域,逐步构建全方位的草地核算体系,以加快形成统一、标准化的草地碳汇核算、计量、监测与报告方法学。第二,通过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展贷款模式以及完善碳汇银行等措施,为碳汇交易各个环节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健全草地碳汇产业链。第三,健全草地碳汇交易监管机制与碳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各部门的监管水平与监管效率,达到优化草地碳汇交易市场、提高交易效率与公平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草地碳汇交易 交易机制 开发机制 融资机制 监管机制 优化建议
下载PDF
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
9
作者 林颖康 赵馥 林新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53-1057,共5页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升阳举陷,同时应注意调和气血,并根据五脏之虚实加以辨证调护,以期提高脱机成功率。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可为困难撤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困难撤机 五脏相关 宗气 补益宗气 升阳举陷 调和气血
下载PDF
贝藻养殖碳汇过程、机制与增汇模式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田 苏洁 +1 位作者 邵魁双 樊景凤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94-200,共7页
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海水养殖第一大国,贝藻养殖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养殖贝藻能表现出较高的碳汇能力。文章阐述了贝、藻在养殖过程中由生物泵、微生物碳泵和碳酸盐泵介导的储碳过程,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 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海水养殖第一大国,贝藻养殖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养殖贝藻能表现出较高的碳汇能力。文章阐述了贝、藻在养殖过程中由生物泵、微生物碳泵和碳酸盐泵介导的储碳过程,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种类贝、藻养殖的碳汇能力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贝藻多营养层次养殖(IMTA)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碳汇能力以及国内外对贝藻IMTA模式所做的相关研究,并对贝、藻养殖增汇在固碳储碳机制、贝藻养殖模式探究以及政府激励政策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渔业碳汇 贝藻储碳机制 贝藻IMTA模式
下载PDF
低碳循环视角下生态脆弱地区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南疆四地州户用沼气CERs项目为例
11
作者 孙德华 刘维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290,共9页
低碳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农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可助推三农低碳化发展并利农惠农。以生态脆弱区南疆四地州的户用沼气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循环的视角,利用小规模方法学AMS-Ⅲ.R和AMS-Ⅰ.C,综合测算温室气体的双重碳减排效益,... 低碳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农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可助推三农低碳化发展并利农惠农。以生态脆弱区南疆四地州的户用沼气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循环的视角,利用小规模方法学AMS-Ⅲ.R和AMS-Ⅰ.C,综合测算温室气体的双重碳减排效益,估算其参与CERs项目后的经济效益,并进行项目碳减排成本的核算,最后就地区实际给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南疆四地州户用沼气工程的总碳减排量为32.46×10^(4) t/a,其中第一重碳减排量为0.96×10^(4) t/a,第二重碳减排量为31.50×10^(4) t/a,平均每户碳减排量为1.12 t/a;建池农牧民参与CERs项目的碳减排经济总收益可达3 385万元,参与CERs项目十年后的每户净现值为2 229.6元,内部收益率可达30%,动态投资回收期为3.16年;单位碳减排增量成本(ICER)为9.01元/t CO_(2)当量,即1.42美元/t CO_(2)当量。因此,其户用沼气CERs项目开发具有可行性,且开发潜力较大,加入碳交易市场实现其作为三农碳汇产品的价值对于地区生态恢复、减碳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碳汇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脆弱地区 发展效益
下载PDF
CCER重启视角下林业碳汇参与碳市场研究
12
作者 郭建龙 耿爱欣 +1 位作者 余智涵 杨红强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9期1290-1297,共8页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是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机制。从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机制重启视角出发,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碳市场与林业碳汇的研究,对CCER重启对碳市场的影响进行深...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是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机制。从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机制重启视角出发,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碳市场与林业碳汇的研究,对CCER重启对碳市场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作为CCER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林业碳汇进入碳市场面临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研究表明:①国内林业碳汇项目与市场机制具有多样性,包括林业碳汇CDM国际项目、CCER国家项目、地方林业碳汇项目。CCER是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与全国碳市场重要的交易品种;②CCER进入全国碳市场,对于多元化发展碳金融市场有一定帮助,可以丰富碳金融产品种类,增加碳市场活跃度;③林业碳汇参与碳市场交易仍然存在方法学不成熟、制度约束、产权不明晰、交易风险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碳汇交易制度的政策体系、明晰林业碳汇产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林业碳汇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 抵消机制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背景下流域碳汇价值实现的法治困境与对策
13
作者 徐方明 张梓太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3,共8页
在采取多元空间视角研究黄河流域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流域碳汇价值实现的法治困境与对策。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之前的立法存在事权配置模糊、重复和空白的现象;在碳汇权利的确认、交易和保护方面也缺... 在采取多元空间视角研究黄河流域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流域碳汇价值实现的法治困境与对策。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之前的立法存在事权配置模糊、重复和空白的现象;在碳汇权利的确认、交易和保护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法律供给,导致流域碳汇资产无法进行有效配置。指出黄河流域的碳汇价值实现应当完善顶层设计,明确事权配置,建立统一的碳汇交易规则和标准;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碳汇用水保障体系,确保生态用水的充足供给;同时明晰碳汇权利的归属,通过环境保护地役权来平衡多方利益的分配,并充分发挥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为流域碳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碳汇价值 水资源利用 统筹协调机制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林业碳汇激活控排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功能的影响机制分析
14
作者 杨海童 张晓婧 +3 位作者 万仁杰 邹欣桐 董艺凡 张立中 《林业经济》 2024年第5期24-48,共25页
在CCER重启背景下,如何促进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随着ESG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兴起,控排企业环境维度的行为决策受到显著约束。文章创新性地将林业碳汇指标纳入现有ESG体系,设计适用于我国废渣、废气、废水三... 在CCER重启背景下,如何促进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随着ESG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兴起,控排企业环境维度的行为决策受到显著约束。文章创新性地将林业碳汇指标纳入现有ESG体系,设计适用于我国废渣、废气、废水三类高耗能行业的ESG评级体系,为完善我国控排企业的ESG评级体系、促进高耗能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回归分析,文章探讨了企业ESG评分、政府补贴金额、林业碳汇成本对林业碳汇购买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检验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控排企业和投资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者行为的演化路径,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ESG评分和政府补贴金额对企业购买林业碳汇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林业碳汇成本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不同行业中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演化博弈的稳定点为(1,0,1)和(1,1,0),验证了引入林业碳汇后的ESG评级体系可以促进企业购买更多林业碳汇,即林业碳汇激活ESG评级体系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政府应加快本土化ESG评级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和监管,增加补贴并降低林业碳汇成本,优化碳配额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需求 影响机制 ESG 演化博弈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估与碳交易机制研究——以喀斯山区毕节市为例
15
作者 先程晓 魏媛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1期16-2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开展毕节市碳汇量与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GI...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开展毕节市碳汇量与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法提取研究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面积,采用参考评价模型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测算系数计算毕节市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量,并对其碳交易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毕节市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最大,在碳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积极的探索碳交易市场的创新机制和不断推动森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碳票”变“钞票”;(2)不同生态系统碳汇量由大到小排序为:森林>农田>草原>湿地>荒漠,最大是森林,最小是荒漠,研究揭示毕节市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量最大,是主要的碳汇,促进了“双碳”的目标实现和提升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效益;(3)碳交易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碳交易机制的研究结论表明根据毕节市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健全完善研究区碳交易机制的思路,以促进喀斯特山区毕节市碳市场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估算 碳交易机制 生态产品价值 毕节市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林业碳汇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的优化路径
16
作者 胡锋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既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又是激励林业碳汇供给、通过“增汇”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稳定的供给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应通过明晰林业碳汇权属及其...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既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又是激励林业碳汇供给、通过“增汇”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稳定的供给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应通过明晰林业碳汇权属及其供给主体、完善林业碳汇收益共享机制及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式,加强林业碳汇供给主体权益保障,提高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积极性;供需平衡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应采取优化市场交易规则与监管机制等措施,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保障需求方的稳定预期,提升林业碳汇市场需求;多元化变现模式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应通过明确适用条件和范围、适用顺位、可供认购的林业碳汇类型及规范认购程序等方式,健全认购林业碳汇替代性修复机制,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林业碳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污染物排放对红树林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以福田红树林为例
17
作者 杨斌彬 王晓静 +6 位作者 陈方舟 何丽燕 王蓝天 杜月瑶 洪宁 梁家榞 黄菲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红树林在碳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污染物对红树林碳汇功能的影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营养物质和微塑料等污染物通过河流水流、大气沉降和地下水渗入等方式进入红树林,并... 红树林在碳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污染物对红树林碳汇功能的影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营养物质和微塑料等污染物通过河流水流、大气沉降和地下水渗入等方式进入红树林,并通过植被生长过程、沉积物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和红树林生态系统栖息生物三种主要机制影响系统的碳储存功能。本文提出严格控制处理后污水排入红树林生长海域、重视红树林污染物积累的长期效应和推动减污增汇协同效应创新技术开发三种策略和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红树林碳汇的负面影响,为长期保护红树林碳汇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污染物排放 碳汇 影响机制 减污增汇
下载PDF
台格庙矿区钻井法凿井钻进工艺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王旭东 乔文俊 +2 位作者 赵海 王鹏 董俊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神华新街台格庙矿区一井东部风井井筒设计成井深度857.5 m,设计净直径7.0 m,设计井壁厚度850 mm,以此为工程背景,从地质特征、工程条件、装备能力、钻井分级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采用竖井钻机钻井法凿井钻进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拟建井筒... 神华新街台格庙矿区一井东部风井井筒设计成井深度857.5 m,设计净直径7.0 m,设计井壁厚度850 mm,以此为工程背景,从地质特征、工程条件、装备能力、钻井分级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采用竖井钻机钻井法凿井钻进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拟建井筒穿越的地层及其岩石力学特性,基岩厚度将达到870 m,基岩占比达到99.3%;基于地质条件、井筒功能和井筒设计参数,计算得出钻井深度将达875 m、钻井直径为10.2 m,并梳理了全岩地层深大直径井筒机械破岩钻进面临的难题;对比分析了东部深厚冲积地层和西部厚基岩地层钻进分级工艺,分析确定了“一扩成井”钻进工艺具有可行性,超前钻孔直径范围为6.5~7 m,扩孔钻进直径为10.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建设 厚基岩地层 竖井钻机钻井法 机械破岩 分级钻进
下载PDF
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火灾风险及防治策略研究
19
作者 周广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0,共5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电动汽车火灾案例和他人研究成果,对某在用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消防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存在防火单元无法分、消防联动易失准、灭火效能不确定、事故处置难度大的主要风险。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数据分析,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电动汽车火灾案例和他人研究成果,对某在用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消防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存在防火单元无法分、消防联动易失准、灭火效能不确定、事故处置难度大的主要风险。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数据分析,提出预警探测、防火分隔、分级响应、结构抗火、消防救援方面的策略。本研究为下一步开展相关实体试验、消防设计、规范修订提供了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 电动汽车 锂电池 火灾风险 防治策略
下载PDF
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机械法实施下沉式泵房技术研究
20
作者 熊田芳 岳彬 +2 位作者 宋彦杰 渐明柱 周胜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为了解决目前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设置泵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天津市既有线内置式泵房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优化排水泵总体布置形式,通过管片底部开孔下探来增加集水坑深度,以满足排水相关要求。提出在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采用机械法实施下... 为了解决目前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设置泵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天津市既有线内置式泵房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优化排水泵总体布置形式,通过管片底部开孔下探来增加集水坑深度,以满足排水相关要求。提出在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采用机械法实施下沉式泵房外挂集水坑的技术方案,以满足集水坑的有效容积需求,从而缩短集水坑的纵向长度,减少对道床结构的不利影响。提出与该项技术实施相关的特殊衬砌管片构造形式、结构方案、实施步骤等,并对该项技术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该项技术整体施工风险可控、结构方案合理。鉴于目前地下工程建设需求,研发一种在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采用机械法实施下沉式泵房外挂集水坑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沉式泵房 外挂集水坑 机械法 特殊衬砌管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