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小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试验组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前,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矫形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下载PDF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陆栋 黄国伟 +2 位作者 周枫 汤志军 王思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接受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研究组接受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随访12个月,比较组间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内翻角、后倾角、活动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疗效,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45±0.56)、(3.01±0.34)、(2.5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3.88±0.61)、(3.37±0.33)、(2.9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间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内翻角、后倾角分别为(85.11±4.32)°、(5.03±0.35)°,均低于对照组[(88.98±3.16)°、(6.11±0.36)°],活动度为(113.26±13.66)°,高于对照组[(106.56±1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有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相当,但在术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面半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 Wahlquist C型
下载PDF
前方双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孙煜 何天达 +1 位作者 周立平 包欣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前方双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保残重建术治疗PCL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PCL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 目的:分析前方双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保残重建术治疗PCL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PCL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关节镜下PCL保残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前方双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对照组采用前方双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术后3、6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双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关节镜下PCL保残重建术可改善P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双入路 后内侧入路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分析
4
作者 王培民 张斌 曾庆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0-35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组),其中CW组85例,HCMW组95例。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根治术完成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手术时间短于CW组,术时出血量少于CW组,输血率低于CW组(P<0.05)。两组术后情况、根治术质量、手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具有可行性,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时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头侧-中央混合入路 中央入路
下载PDF
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刘政 严益军 张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研究组行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8±7.65)mL,高于参照组的(97.52±5.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P<0.05)。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中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入路术式相比,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能够改善踝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提高骨代谢及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骨折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 单侧入路术式 骨代谢情况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苏二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Ⅵ型)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 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Ⅵ型)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正中切口组(n=62)和内外侧切口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内外侧切口组;前正中切口组日常生活功能、膝关节稳定程度等Merchant评分高于内外侧切口组,疼痛评分及活动范围等Merchant评分低于内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膝前正中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无明显差异,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略长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前正中入路 内外侧双切口入路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对比
7
作者 周文广 史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淄博一四八医院行右半结肠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尾...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淄博一四八医院行右半结肠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尾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治疗。统计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检测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CA19-9)、糖类抗原CA125(Carbohydrate antigen CA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MTL、GAS水平;采用VA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2 h、24 h、48 h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CA19-9、CA125、CEA水平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 <0.05)。与对照组术后相比,试验组术后MTL、GAS水平升高(P <0.05)。结论 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疼痛程度,恢复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 尾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白鸿太 唐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A组(n=35,行中间入路)和B组(n=35,行侧方入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血清肿瘤...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A组(n=35,行中间入路)和B组(n=35,行侧方入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术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B组的1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采用中间入路效果优于侧方入路,可明显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中间入路 侧方入路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增春 李国风 +3 位作者 韩宁 陆晴友 刘养洲 李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5,193,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侧入路单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经内侧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1例。取膝关节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块,撑开骨折间隙,C臂机监视下经此间隙撬拨,植骨... 目的探讨经内侧入路单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经内侧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1例。取膝关节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块,撑开骨折间隙,C臂机监视下经此间隙撬拨,植骨填充复位外侧平台满意后以克氏针固定;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以4.5mm空心螺钉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终末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评分。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6例患者失访,剔除出组。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时,屈膝100°~135°,平均122.3°;伸膝0°~7°,平均2.9°。膝关节HSS评分78~94分,平均86.8分;13.33%(2/15)患者为轻度骨关节炎;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侧手术入路能够同时修复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和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以充分防止力线改变和骨折再移位,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内侧入路 锁定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手术中的应用(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6
10
作者 康博雄 夏博伟 +5 位作者 樊勇 刘永永 康迎新 王品 伏洁 王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7-898,9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方法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分期为Ⅰ、Ⅱ、ⅢA期拟行Dixon术的22例直肠癌行保留LCA的腹腔镜Dixon手术,采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方法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分期为Ⅰ、Ⅱ、ⅢA期拟行Dixon术的22例直肠癌行保留LCA的腹腔镜Dixon手术,采用头侧中间入路自屈氏韧带下方先分离解剖降结肠后间隙,再进入乙状结肠后间隙,并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各分支,清扫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保留LCA,于其分叉下缘切断IMA。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28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10~75 m1,平均25 m1。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无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检查吻合口远近端肠管血运良好,经肛门注气检查无吻合口漏,近端吻合肠管呈自然弯曲下垂无张力。IMA周围淋巴结清扫4~8枚,平均6.2枚。术后病理: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7例;IMA根部淋巴结均为阴性,2例直肠系膜淋巴结为阳性。术后无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22例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7.2月,无远期并发症、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保留LCA的Dixon手术安全可行,可以清晰便捷解剖显露IMA各分支,在不增加吻合口张力,不影响IMA行周围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为吻合口提供更充足的血运,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头侧中间入路 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漏
下载PDF
胫骨远端内侧、前内侧入路微创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辉 陶海 +3 位作者 赵迎春 郑剑 叶佳 陶凤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0期3032-3034,3037,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内侧入路与前内侧入路微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治疗的72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A、B组,每组36例。A组患者采取胫骨远端内侧入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B组...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内侧入路与前内侧入路微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治疗的72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A、B组,每组36例。A组患者采取胫骨远端内侧入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B组采取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Mazur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骨折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azur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但B组患者术后3、6、12、24个月踝关节Mazur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踝关节术后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24个月,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入路对治疗Pilon骨折均有效,在手术过程中并无差异,但是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与胫骨远端内侧入路相比,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内侧入路 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 PILON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鹏 曾敏 +3 位作者 谢杰 汪龙 苏伟平 胡懿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5-961,共7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均采用后稳定型假...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应用髌旁内侧入路、骨赘清理、常规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与平衡技术矫正膝外翻畸形,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及对症的康复治疗。术前及术后摄取X线片测量患者股胫角(femor-Tibial angle,fTa),复查假体位置。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Ta、疼痛评分及膝关节评分系统(knee SCoring SySTem,KS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随访14~36(22.40±11.88)个月,无失访。本组患者住院时间7~13(7.73±1.58)d;手术时间58~110(81.80±16.85)min,显性失血量140~600(337.30±143.65)m l。置换术后有2例术后出现伸膝迟滞,经过功能锻炼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3例术后出现膝前痛,予以塞来昔布止痛治疗,术后3个月疼痛逐渐缓解。其中1例术后切口出现溢液、红肿,经换药后愈合。复查X线片,全组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末次随访fTa(8.1±1.8)°,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7.33±9.61)°,KSS功能评分和临床评分分别为(74.7±14.5),(75.3±2.7)分,疼痛评分(2.5±0.9)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功能评分和临床评分优良率达到80%。结论:通过恰当的术中截骨和软组织松解平衡,采用髌骨内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外翻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外翻畸形 髌旁内侧入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9
13
作者 武茜 田伟千 +3 位作者 郑曼 季方兵 杨程 汤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中点入路与喙突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臂及手外科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体重50~70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M组行超声引导锁骨中点入路臂丛神...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中点入路与喙突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臂及手外科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体重50~70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M组行超声引导锁骨中点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一点法),C组行超声引导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点法),阻滞药物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C组分2次,每次注入10ml。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完成后5min(T_0)、10min(T_1)、15min(T_2)、20min(T_3)、25min(T_4)、30min(T_5)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M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和T_1时M组尺神经的感觉阻滞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T_0时C组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效果明显优于M组(P〈0.05);T_5时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中点入路与喙突入路均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中点入路操作时间更短,更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中点入路 喙突入路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应龙 赵劲民 +2 位作者 李书振 丁晓飞 吴泰相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585-59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和CBM,全面搜集经股内侧肌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膝关节置换术的所有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 目的系统评价经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和CBM,全面搜集经股内侧肌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膝关节置换术的所有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包括4个RCT,2个半随机对照试验,2个非随机对照试验。Mata分析结果显示,股内侧肌入路组与内侧髌旁组相比,外侧支持带松解率[RR=0.75,95%CI(0.52,1.08),P=0.12]、术后6周膝关节屈曲活动度[MD=2.65,95%CI(–1.20,6.50),P=0.18)]、手术时间[MD=1.04,95%CI(–3.50,5.58)]及术后不良反应[OR=1.04,95%CI(0.43,2.52),P=0.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1个研究提示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研究提示股内侧肌入路组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内侧髌旁入路组,1个研究未作统计学分析;2个研究提示两组术后直腿抬高时间上无差异,另1个研究提示术后直腿抬高时间股内侧肌入路组要短于内侧髌旁入路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后6周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手术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方面与内侧髌旁入路的效果相似,但两者术中出血量和直腿抬高时间有无差异尚不能判断。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果还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经股内侧肌中间入路 内侧髌旁入路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新潮 蔡国平 +1 位作者 徐吉 王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入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经膝后内侧微创入路行复位和锚钉固定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0~40 ...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入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经膝后内侧微创入路行复位和锚钉固定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28 min。随访14~36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复位满意且骨性愈合,后抽屉试验均阴性,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15例,良1例。结论:应用后内侧微创入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切口小,暴露清楚,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后内侧入路 锚钉
下载PDF
经腹直肌内缘腹膜后入路行L3~S1结核病灶清除术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泽章 邱勇 +4 位作者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朱锋 马薇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旁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内侧缘腹膜后入路行下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6年1月,采用旁正中切口腹直肌内侧缘腹膜后入路对32例L3~S1结核患者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 目的:探讨旁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内侧缘腹膜后入路行下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6年1月,采用旁正中切口腹直肌内侧缘腹膜后入路对32例L3~S1结核患者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8~64岁。结核病灶累及部位:L3~L4 2例,L3~L5 5例,L4~L5 5例,L4~S1 13例,L5~S1 7例。6例伴硬膜外脓肿。23例在前路病灶清除术前先行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病椎显露时间平均23min.显露过程平均出血量45ml。无手术死亡,无感染,无神经损伤并发症,2例术中腹膜撕裂,成功修补后无并发症。18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患者中,除1例椎体间可疑假关节外,其余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旁正中切口腹直肌内侧缘腹膜后入路可满意显露病灶,操作简便,对支配腹直肌的神经血管损伤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下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下腰椎 病灶清除术 手术入路 腹膜后
下载PDF
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林涛 冯刚 +3 位作者 李子泉 吴俊学 郭明刚 刘跃辉 《西部医学》 2017年第8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比较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内侧入路组、后侧倒L入路组,前内侧入路组25例采取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侧倒L入路组25例采... 目的比较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内侧入路组、后侧倒L入路组,前内侧入路组25例采取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侧倒L入路组25例采取后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度、骨折复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后侧倒L入路组的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后侧倒L入路组较前内侧入路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后侧倒L入路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后侧倒L入路组的膝关节活动度也明显优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结论后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较前内侧入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首选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内侧入路 后侧倒L入路 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对比 被引量:36
18
作者 舒若 刘童蕾 +2 位作者 田衍 方仕旭 罗华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8-82,共5页
目的比较尾侧入路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中间入路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尾侧... 目的比较尾侧入路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中间入路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尾侧入路组48例,中间入路组7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率、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比较2种入路方法的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侧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手术时间[(123.29 14.19)min vs(140.57 25.40)min]、术中出血量[(60.63 24.00)m L vs(77.24 36.90)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率、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侧入路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具有简单易行、失血量少、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尾侧入路法 中间入路法
下载PDF
眶内侧进路手术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锐利 廖建春 +1 位作者 王海青 周韵秋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对经眶内侧壁入路的解剖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通过对50具成人头颅标本的经眶内侧进路解剖的观察,测量了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的距离。结果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 目的对经眶内侧壁入路的解剖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通过对50具成人头颅标本的经眶内侧进路解剖的观察,测量了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的距离。结果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的距离分别为21.7(14.2~33.3)mm、13.8(6.9~26.7)mm、5.1(2.0~8.4)mm。从Dacryon点至上视结节的距离为37.68mm,并观察了筛前后神经血管束的走行情况。结论识别Dacryon点、筛动脉和上视结节等解剖结构对眶内侧进路手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眼眶手术 内侧进路 眼眶肿瘤
下载PDF
鼻咽癌救援性手术新进路的探讨——上颌骨-鼻内翻进路切除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翔 闵华庆 +3 位作者 黄晓明 张锦明 陈福进 钱朝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原发癌救援性外科治疗的新进路。材料与方法:6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复发患者,采用上颌骨-鼻内翻进路切除鼻咽复发癌。结果:6例鼻咽癌放疗后隐窝或侧壁的复发癌,经上颌骨-鼻内翻后,能够充分显露鼻咽及相邻的部分鼻... 目的:探讨鼻咽原发癌救援性外科治疗的新进路。材料与方法:6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复发患者,采用上颌骨-鼻内翻进路切除鼻咽复发癌。结果:6例鼻咽癌放疗后隐窝或侧壁的复发癌,经上颌骨-鼻内翻后,能够充分显露鼻咽及相邻的部分鼻咽旁组织,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切缘病理均为阴性。术后伤口按期愈合,且口腔功能不受影响。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上颌骨-鼻内翻进路能够充分暴露鼻咽及鼻咽旁间隙,将鼻咽及扩展到鼻咽旁和鼻腔的癌瘤根治性切除;该进路也可用于鼻咽其它肿瘤或颅底肿瘤的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