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生后MGBv神经元主动膜特性的变化及GABA受体激动剂的影响
1
作者 姚小红 万子兵 熊鹰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内侧膝状体腹侧部(ventral of 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v)神经元的主动膜特性的变化及GABA受体激动剂的影响。方法依大鼠MGB的发育特点将实验大鼠按出生后日龄分为出生后(postnatal day,P)3-7,8-11,12-...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内侧膝状体腹侧部(ventral of 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v)神经元的主动膜特性的变化及GABA受体激动剂的影响。方法依大鼠MGB的发育特点将实验大鼠按出生后日龄分为出生后(postnatal day,P)3-7,8-11,12-20,21-30,四组,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获得MGBv神经元的全细胞记录,电流钳下给予去极化电流刺激,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发放的变化及GABA受体激动剂的影响。结果出生后不同日龄大鼠MGBv神经元AP的发放模式不同,在出生后不同日龄大鼠MGBv神经元静息电位基础上注入去极化电流脉冲,P3的MGBv神经元只记录到低阈值Ca2 +峰(low threshold Ca2 +spikes,LTS),而P6-30的MGBv神经元可在LTS的基础上记录到AP的发放;P8的MGBv神经元的AP在脉冲起始处出现,其神经元AP的峰后超极化电位(after hyperpolarization potential,AHP)的持续时间较P20神经元的长,而P20神经元经过明显的延搁后,在去极化斜坡上引起了AP发放;GABA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GABAB受体激动剂)和毒蕈醇(GABAA受体激动剂)均引起P6的MGBv神经元膜的去极化和AP数目的增加,而氯苯氨丁酸对P15的MGBv神经元AP幅度和时程无影响,毒蕈醇则完全抑制了P15的MGBv神经元AP的发放。结论大鼠MGBv神经元的AP波形成熟较快,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环路中产生协调性的活动;在MGBv神经元发育早期,GABA主要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它可使P6的MGBv神经元产生去极化,AP发放频率显著增加,随着出生后日龄的增加,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才逐渐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mgbv神经元 主动膜特性 GABA受体激动剂 AP 脑片 膜片钳 内侧膝状体 腹侧部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Rebound Depolarization in Neurons of the Rat Medial Geniculate Body In Vitro 被引量:2
2
作者 Xin-Xing Wang Yan Jin +4 位作者 Hui Sun Chunlei Ma Jinsheng Zhang Ming Wang Lin Chen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26,共11页
Rebound depolarization (RD) is a response to the offset from hyperpolarization of the neuronal mem- brane potential and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synaptic processing of inhibitory signals. In the present stu... Rebound depolarization (RD) is a response to the offset from hyperpolarization of the neuronal mem- brane potential and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synaptic processing of inhibitory sign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haracterized RD in neurons of the rat 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 a nucleus of the auditory thala- mus, using whole-cell patch-clamp and brain slices. RD was proportional in strength to the dura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hyperpolarization; was effectively blocked by Ni2+ or Mibefradil; and was depressed when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was hyperpolarized by blocking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HCN) channels with ZD7288 or by activating G-protein-gated inwardly-rectifying K+ (GIRK) channels with baclofe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RD in MGB neurons, which is carried by T-type Ca2+ channels, is critically regulated by HCN channels and likely by GIRK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l geniculate body Brain sliceRebound depolarizationchannel GIRK channel-type calcium channel - HCN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原文传递
后丘脑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微血管构筑 被引量:7
3
作者 牛朝诗 韩卉 张为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5,共5页
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了48侧成人后丘脑的动脉,并用墨汁明胶灌注、厚片透明、碱性磷酸酶染色示血管内皮及甲酯铸型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14侧胎儿后丘脑的微血管构筑.后丘脑的动脉分为内侧膝状体丘脑动脉、外侧膝状体丘脑动脉... 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了48侧成人后丘脑的动脉,并用墨汁明胶灌注、厚片透明、碱性磷酸酶染色示血管内皮及甲酯铸型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14侧胎儿后丘脑的微血管构筑.后丘脑的动脉分为内侧膝状体丘脑动脉、外侧膝状体丘脑动脉和膝状体间丘脑动脉.前两者中的小支分布到内、外侧膝状体,较大支及膝状体间丘脑动脉主要分布至丘脑枕中、上部.外侧膝状体微血管呈疏密相间排列,内侧膝状体毛细血管网致密,无分层现象.后丘脑微血管铸型的表面特征与丘脑相类似,微动脉多呈锐角分支,微静脉单独走行或几条微动脉围绕一条微静脉.可见毛细血管吻合和毛细血管前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丘脑 膝状体 微血管构筑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听皮层-内侧膝状体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及其突触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明亮 刘国龙 +3 位作者 万子兵 隋建峰 阮怀珍 熊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听皮层(AC)-内侧膝状体(MGB)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及其突触前机制。方法刺激听辐射纤维,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MGB分离和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诱导LTP,并观察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对LT... 目的研究大鼠听皮层(AC)-内侧膝状体(MGB)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及其突触前机制。方法刺激听辐射纤维,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MGB分离和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诱导LTP,并观察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对LTP的影响;采用配对脉冲实验对LTP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①AC-MGB突触的兴奋性传递主要由NMDA和AMAP/kainate受体介导,可在MGB成功诱导出LTP;②应用AP-5或KYN阻断突触后神经元的去极化后仍然可在MGB成功诱导出LTP;但用无Ca2+的ACSF替代正常ACSF后,在MGB难以诱导出LTP。③AC-MGB突触传递的LTP伴随着配对脉冲比率(paired-pulseratio,PPR)的下降。结论AC-MGB突触传递存在LTP机制,其诱导过程不依赖于突触后NMDA受体,但依赖于细胞外Ca2+的浓度;LTP的发生与突触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概率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听皮层 长时程增强 膜片钳
下载PDF
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部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小红 万子兵 +1 位作者 隋建峰 熊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7-699,共3页
目的 研究内侧膝状体腹侧部 (ventralmedialgeniculatebody ,MGBv)单个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 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观察腹侧部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征和不同膜电位水平时动作电位 ,并结合组化染色观察腹... 目的 研究内侧膝状体腹侧部 (ventralmedialgeniculatebody ,MGBv)单个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 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观察腹侧部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征和不同膜电位水平时动作电位 ,并结合组化染色观察腹侧部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结果 尼氏及Biocytin染色显示MGBv神经元胞体呈卵圆型 ,树突分支呈蓬丛样。经电流钳测得MGBv神经元静息电位 ( -5 4 92± 10 85 )mV ,膜电容 ( 5 3 7± 1 98)pF ,膜电阻 ( 945 67± 5 0 7 80 )MΩ ,时间常数 ( 2 10 9 87± 2 496 0 1) μs。通过注入不同的电流改变膜电位可记录到脉冲式或持续性等多样性的动作电位。在电压钳和电流钳下可记录到自发放电活动。结论 MGBv神经元树突分支较浓密 ,呈蓬丛状 ,神经元动作电位形状呈多样性。在电流钳下记录到的自发性电活动的波形与动作电位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膜片钳 动作电位 自发性电活动 蓬丛样神经元 内侧膝状体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出生后内侧膝状体腹侧部神经元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的发育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小红 熊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339,共7页
本实验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和生物胞素(biocytin)组化染色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出生后(postnatal day,P)3~30日龄大鼠(P3~30)内侧膝状体腹侧部(ventral partition of 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v)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的发... 本实验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和生物胞素(biocytin)组化染色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出生后(postnatal day,P)3~30日龄大鼠(P3~30)内侧膝状体腹侧部(ventral partition of 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v)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的发育变化.结果显示:(1)在P3~30的发育过程中,MGBv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自-40 mV降至-67 mV(P<0.01);输入阻抗由1 832MΩ降至806 MΩ(P<0.01);时间常数由2.55 ms降至0.96 ms(P<0.01).同时,动作电位的幅度、阈值和时程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2)K+通道阻断剂4-AP使P6的MGBv神经元诱发动作电位数目减少,幅度降低,时程变宽,并使P16的动作电位幅度逐渐降低至去极化脉冲终末达到平台电位,而Ca2+通道阻断剂CdCl2仅引起P16的MGBv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时程延长;(3)在用biocytin标记的MGBv神经元观察到,幼稚MGBv蓬丛样神经元(tufted neuron)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而随着出生后日龄的增长,胞体逐渐变成梭形.轴突出现较早,树突的发育相对较晚,但其发育变化更为显著和复杂.以上结果提示,大鼠出生后MGBv神经元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仍有显著的发育变化,且两者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腹侧部 脑片 全细胞记录 膜片钳 生物胞素
下载PDF
老年人内侧膝状体形态、血供和来源动脉的病理学改变
7
作者 张子明 田清友 +2 位作者 刘学钧 周洪霞 张宇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2-424,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老年人内侧膝状体的形态、毗邻及供血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和病理改变。方法 :体视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 60~ 80岁年龄的脑内侧膝状体的形态、毗邻和血供情况 ;取内侧膝状体来源动脉 (大脑后动脉 )光镜下观察动脉壁的病理改变... 目的 :研究老年人内侧膝状体的形态、毗邻及供血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和病理改变。方法 :体视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 60~ 80岁年龄的脑内侧膝状体的形态、毗邻和血供情况 ;取内侧膝状体来源动脉 (大脑后动脉 )光镜下观察动脉壁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内侧膝状体呈半球形 ,动脉来源于大脑后动脉的分支 ,即丘脑膝状体动脉 ,脉络丛后内、外动脉和丘体动脉 ,每侧有小动脉 ( 6.8± 1 .5 )支 ,大脑后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者占 88.3 %。结论 :内侧膝状体动脉细小 ,仅由大脑后动脉供血 ,动脉硬化可致小动脉管腔狭窄 ,供血不足 ,可能是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膝状体 血供 动脉 病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刺激兔杏仁体影响内膝体听觉神经元的ON-OFF反应
8
作者 杨莉 封茂滋 +1 位作者 卢湘岳 周绍慈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337,共5页
在23只三碘季铵酚麻痹的新西兰兔上记录细胞外放电,观察短纯音诱发的内膝体神经元onof反应的特性及电刺激边缘系统杏仁外侧核(Lateralamygdaloidnucleus,LAm)对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内膝体神... 在23只三碘季铵酚麻痹的新西兰兔上记录细胞外放电,观察短纯音诱发的内膝体神经元onof反应的特性及电刺激边缘系统杏仁外侧核(Lateralamygdaloidnucleus,LAm)对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内膝体神经元的onof反应与纯音刺激的强度、频率及作用时程有关;刺激LAm,可以抑制onof反应,或是使onof反应放电构型发生变化。onof反应是神经元对声音信号作用时程及声音的起止进行编码的方式之一,LAm对onof反应的影响表明,边缘系统杏仁体的活动可以调控听觉中枢对声音时间信息的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外侧核 内膝体 on-off反应 听觉 神经元
下载PDF
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祖朝辉 刘学钧 +1 位作者 李建立 王颖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1114-1115,共2页
目的 研究内侧膝状体动脉的起源、数目、分布及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的病理变化 ,为内侧膝状体因缺血所致的听觉障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 ,对 90侧已知年龄的成人尸体脑标本进行观察 ,研究内侧膝状体营养... 目的 研究内侧膝状体动脉的起源、数目、分布及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的病理变化 ,为内侧膝状体因缺血所致的听觉障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 ,对 90侧已知年龄的成人尸体脑标本进行观察 ,研究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的起源和分布 ,并对其中 60侧 60~ 80岁老年标本的内侧膝状体营养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内侧膝状体动脉起自大脑后动脉的分支 ,上述动脉有粥样硬化的占 88.3 % ,硬化斑块阻塞内侧膝状体供血动脉的 4侧 ,供血动脉管腔狭窄的 1 6侧。结论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不明原因的渐进性听力下降 ,大脑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内侧膝状体供血障碍病因不能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营养动脉 形态学 临床意义 动脉硬化 听觉障碍 病理变化 老年性耳聋 病因学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10
作者 方浩 葛圣金 姜桢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0-682,共3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MGBv)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0.9%氯化钠组(对照组)、5.6μmol·L-1、16.8μmol·L-1、56μmol·L-1、168μmol·L-1、560μmol·L-1异丙酚组和...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MGBv)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0.9%氯化钠组(对照组)、5.6μmol·L-1、16.8μmol·L-1、56μmol·L-1、168μmol·L-1、560μmol·L-1异丙酚组和脂肪乳剂组(异丙酚溶媒组)。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给药前后大鼠MGBv内持续钠电流的变化。结果:6μmol·L-1异丙酚、0.9%氯化钠组(对照组)和10%脂肪乳剂(异丙酚溶媒组)对持续钠电流无影响(P<0.05),16.8μmol·L-1、56μmol·L-1、168μmol·L-1、560μmol·L-1异丙酚对持续钠电流有一定的的抑制作用。结论:5.6、16.8、56、168、560和1800μmol·L-1异丙酚对大鼠MGBv内持续钠电流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大鼠 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 钠电流
下载PDF
大鼠内侧膝状体与中脑的纤维联系—HRP微电泳法
11
作者 薛景凤 安题名 +1 位作者 孙广林 韩玉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7-88,共2页
应用 HRP 微电泳法对大鼠内侧膝状体与中脑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大鼠内侧膝状体不但与同侧下丘各核群间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而且与对侧下丘中央核、双侧上丘灰质层和同侧丘系旁核间均存在纤维联系。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中脑 HRP 解剖
下载PDF
胎鼠内侧膝状体植入成年大鼠听皮质区的形态学研究
12
作者 燕启江 关华忠 +1 位作者 王怀星 鲁若迅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8年第1期34-37,59-60,共4页
将E15-E16天胎鼠的内侧膝状体原基植入到成年Wistar大鼠听皮质区脑腔内,于移植后60天取材,Nissl、Weil、Marsland-Glees法制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光镜下移植物神经元存活且分化发育良好,有少数神经元未分化成熟.移植物的细胞构筑有一... 将E15-E16天胎鼠的内侧膝状体原基植入到成年Wistar大鼠听皮质区脑腔内,于移植后60天取材,Nissl、Weil、Marsland-Glees法制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光镜下移植物神经元存活且分化发育良好,有少数神经元未分化成熟.移植物的细胞构筑有一定的特征.电镜下移植物丰富的神经毡内有树突和轴突.可看到不对称型和对称型的突触,突触前膜内含有空心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触小泡及大颗粒小泡.结果显示移植物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与正常内侧膝状体基本一致,但在发育过程上有一定的延迟.移植物内已建立了局部神经环路,血脑屏障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移植 内侧膝状体 听皮质 细胞构筑
下载PDF
E_15胎鼠内侧膝状体超微结构观察
13
作者 王怀星 燕启江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5年第1期35-37,共3页
取E_(15).胎鼠内侧膝状体,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散在分布,细胞核偏位,表面呈齿状,核膜下染色质较浓密.细胞浆含大量游离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已出现.线粒体嵴数目少,而其基质密度高.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可达... 取E_(15).胎鼠内侧膝状体,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散在分布,细胞核偏位,表面呈齿状,核膜下染色质较浓密.细胞浆含大量游离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已出现.线粒体嵴数目少,而其基质密度高.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可达5层之多.胞浆中可见中空的大泡.神经细胞的突起较少.本文认为E_(15)内侧膝状体处于巳分化、低发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 内侧膝状体 超微结构 解剖
下载PDF
睡眠过程中内膝体神经元的听反应后抑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现凯 孙文健 +2 位作者 徐新秀 张子聪 贺菊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1-239,244,共9页
内侧膝状体神经元接受来自离皮层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调节.听觉刺激诱发的内膝体神经元起始反应后会伴随着一段长时抑制.在可自由活动的大鼠上研究了内膝体神经元的听反应后抑制现象.利用植入电极阵列技术,记录了大鼠在睡眠过程中... 内侧膝状体神经元接受来自离皮层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调节.听觉刺激诱发的内膝体神经元起始反应后会伴随着一段长时抑制.在可自由活动的大鼠上研究了内膝体神经元的听反应后抑制现象.利用植入电极阵列技术,记录了大鼠在睡眠过程中的脑电、肌电以及内膝体神经元胞外放电活动,发现在睡眠的快速眼动时期和非快速眼动时期内膝体神经元存在着听反应后抑制现象,并发现这种抑制更多地出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在睡眠过程中,丘脑网状核听觉分区的失活会导致内膝体神经元的听反应后抑制消失或减弱.因此,我们推测丘脑网状核神经元参与了内膝体神经元在睡眠中的听反应后抑制,它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对内膝体施加了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丘脑网状核 反应后抑制 快速眼动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
下载PDF
猫内侧膝状体年龄相关性形态学变化
15
作者 考传超 孙庆艳 +3 位作者 申林 张正亮 温波 华田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比较青年猫和老年猫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及S100蛋白与波形蛋白表达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方法Nissl染色显示内侧膝状体结构及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示S100免疫反应阳性(S100-IRS100-immunoreactive)细胞及波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Vimentin... 目的比较青年猫和老年猫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及S100蛋白与波形蛋白表达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方法Nissl染色显示内侧膝状体结构及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示S100免疫反应阳性(S100-IRS100-immunoreactive)细胞及波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Vimentin-IR Vimentin-immunoreactive)细胞。光镜下观察,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采集分析。结果青年猫和老年猫内侧膝状体神经元数量及胞体直径无明显改变(P>0·05);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内侧膝状体各分区中S100-IR细胞与Vimentin-IR细胞密度均显著增大,且免疫阳性反应强度增强(P<0·01),提示老年会导致内侧膝状体S100与波形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在衰老过程中,内侧膝状体处于静息和激活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的增生,这对维持老年个体内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从而延缓老年性听觉功能衰退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波形蛋白 S100蛋白 年龄相关变化
下载PDF
兔内膝体神经元声反应的观察
16
作者 曹晓华 杨莉 周绍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5-49,共5页
实验在10只三碘季胺酚麻痹的新西兰兔上进行.采用记录单个神经元放电的方法,观察了短纯音引起的内膝体(MGB)神经元的声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兔MGB神经元的声反应类型与猫、鼠等类似;并且声反应型式随纯音刺激频率、强度、时程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内膝体 声反应 反应型式
下载PDF
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内侧膝状体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
17
作者 杜小凤 贾慧娟 王欣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6-391,共6页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ision of MGB,MGBd)神经元34个,内侧核(medial division of MGB,MGBm)神经元29个。结果表明,神经元对去极化电流的反应具有爆发型(bursting)(16.2%,16/99)和紧张型(tonic)(83.8%,83/99)两种发放模式,并且所有MGB神经元在超极化电流刺激结束后均有去极化反弹(rebound),而仅有少数神经元(17.2%,17/99)在超极化刺激过程中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_h)。此外,MGB各亚核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激活阈值(active threshol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表明MGB各亚核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该结果有助于理解MGB各亚核在听觉信息处理中产生不同功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全细胞膜片钳 内侧膝状体(mgb) 发放模式 静息膜电位(RMP) 激活阈值
下载PDF
植入大鼠听皮质的胎鼠内侧膝状体分化发育的研究
18
作者 王怀星 燕启江 +1 位作者 关华忠 鲁若迅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53-155,161,共4页
将E15胎鼠内侧膝状体植入到成年大鼠听皮质内,移植后60d取材,石蜡切片,用Nissl's法、Weil's法和PTAH染色。光镜观察见:移植物神经元散在分布,其体积较正常内侧膝状体神经元为小,排列密集。其中有核膜深染... 将E15胎鼠内侧膝状体植入到成年大鼠听皮质内,移植后60d取材,石蜡切片,用Nissl's法、Weil's法和PTAH染色。光镜观察见:移植物神经元散在分布,其体积较正常内侧膝状体神经元为小,排列密集。其中有核膜深染、核浆着色深的神经元。Weil's法染色移植物中有髓纤维不易辨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移植物 神经元 分化 发育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内膝体中抑制性自发突触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严宇 苏彦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耳鸣发生过程中内膝体不同亚核团内抑制性系统的功能变化。方法用慢性水杨酸制剂法制作小鼠耳鸣模型后,制备内膝体急性脑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脑片上内膝体的腹侧核和背侧核记录神经元的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 目的研究耳鸣发生过程中内膝体不同亚核团内抑制性系统的功能变化。方法用慢性水杨酸制剂法制作小鼠耳鸣模型后,制备内膝体急性脑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脑片上内膝体的腹侧核和背侧核记录神经元的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结果模型组的内膝体腹侧核神经元上sIPSC的频率明显降低(P<.0.01),sIPSC的幅度、上升和衰减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模型组内膝体背侧核神经元上sIPSC的频率、幅度、上升和衰减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水杨酸钠诱导耳鸣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地损伤内膝体腹侧核中GABAA受体介导的自发突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膝体 Γ-氨基丁酸 水杨酸钠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