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前牙区埋伏牙特点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16
1
作者 屠军波 姚天华 +2 位作者 杨壮群 李彤 孙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埋伏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门诊110颗(95例)埋伏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98颗因影响美观和功能且对恒牙有潜在影响予以拔除,另有4颗多生牙对周围组织无影响而且有萌出趋势,采取定期摄片随访。还...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埋伏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门诊110颗(95例)埋伏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98颗因影响美观和功能且对恒牙有潜在影响予以拔除,另有4颗多生牙对周围组织无影响而且有萌出趋势,采取定期摄片随访。还有8颗进行了开窗牵引治疗。埋伏牙的定位困难时可用CT或螺旋CT辅助检查。结果:手术均未伤及邻牙,术后创口I期愈合。随访的103例中有70例切牙间有2-6mm的间隙,58例在3-12个月内自行关闭,约占83%,其余未能自行调整者择期行正畸治疗。结论:术前准确定位、充分麻醉,术后定期随访、及时进行后续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埋伏尖牙应尽量保留治疗,由颌面外科、正畸科医师共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正中间隙 正畸 治疗
下载PDF
成人上颌正中间隙的病因与治疗
2
作者 任姝丽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成年患者上颌正中间隙的病因和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收集上颌正中间隙患者34例,运用正畸、修复和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恢复患者外观和咬合关系,术前后Downs方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正中间隙患者病因包括正中多生牙、过小侧切牙、... 目的研究成年患者上颌正中间隙的病因和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收集上颌正中间隙患者34例,运用正畸、修复和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恢复患者外观和咬合关系,术前后Downs方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正中间隙患者病因包括正中多生牙、过小侧切牙、牙列缺失、唇系带附着过低、牙周病、不良唇习惯等。U1-L1、U1-AP、NPg-FH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可以改善上前牙的唇倾,并且可以协调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结论上颌正中间隙的治疗必须解除导致错合畸形的病因,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才能获得稳定和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唇系带 正中问隙
下载PDF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临床初探及三维数字化技术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郁 赵一姣 +5 位作者 李成皓 王宇光 王勇 Juha Eerik Varrela 岳江 葛立宏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效果,并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分析.方法 对13例存在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例应用萌出诱导矫治器进行矫治,应用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三维牙颌数字模... 目的 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效果,并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分析.方法 对13例存在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例应用萌出诱导矫治器进行矫治,应用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三维逆向工程软件测量上、下中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覆(牙合)覆盖的测量值,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例病例上中切牙间隙完全关闭,左右上中切牙平均近中位移量分别为1.17±0.20 mm和1.23±0.22 mm,平均覆(牙合)由治疗前的4.97±1.49 mm减小为治疗后的2.61±0.79 mm(t=8.083,P<0.05),平均覆盖由治疗前的4.95±1.86 mm减小为治疗后的2.66±0.58 mm(t=5.72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在关闭牙间隙的同时有改善覆(牙合)覆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切牙间隙 正畸矫治器 三维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