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99m)Tc-Tetrofosmin Scinti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Neoplasmas and Mediastinal Lymphoid Node Involvement 被引量:6
1
作者 黄代娟 赵峰 张永学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5期608-612,共5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99mTc-Tetrofosmin (TF) scinti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lung cancer and mediastinal lymphoid node involvement, 33 patients with pulmo- nary neoplasmas were subj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99mTc-Tetrofosmin (TF) scinti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lung cancer and mediastinal lymphoid node involvement, 33 patients with pulmo- nary neoplasmas were subjected to both 99mTc-TF scintigraphies and CT scans in one week before their operations or puncturations. All the images were judged visually and the emission images were analyzed with semi-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There was marked difference in target/non-target (T/N) ratio between the lung cancer group and the benign lesion group (P〈0.001). Moreover, in the lung cancer group, T/N ratio in tomographies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lanar images (P〈0.01).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99mTc-TF SPEC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neoplasmas (P〈0.05 and P〈0.01 respectively), so was the sensitivity of 99mTc-TF SPECT vs CT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oid node metastasis (P〈0.05). It was also found that epiderm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and adenocarcinomas had a higher T/N ratio than in small cell carcinomas (P〈0.05), and 2 h washout rate (WR) of adenocarcinoma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epiderm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P〈0.05). In conclusion, 99mTc-TF scintigraphy showed a favorable diag- nostic accuracy in appraising lung cancers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Furthermore semi-quantitative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is potential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istological type of the cancer tissue. Therefore, 99mTc-TF scintigraphy will be a useful tool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neoplasm mediastinum lymph node 99MTC-TETROFOSMIN SCINTIGRAPHY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彩英 刘明 +2 位作者 彰俊杰 李如迅 许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  93例CT资料完整经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统计CT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以 3mm、5mm、10mm、15mm短径为标准 ,纵隔淋巴结转移PPV分别为 2 9.8% ...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  93例CT资料完整经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统计CT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以 3mm、5mm、10mm、15mm短径为标准 ,纵隔淋巴结转移PPV分别为 2 9.8% ,44 .4% ,62 .5 % ,75 %。以纵隔淋巴结短径大于 5mm为标准 ,CT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82 .3 5 % ,85 .5 % ,84.9%。对右上气管旁沟组、主动脉窗组PPV >5 0 %。结论 CT扫描有利于发现纵隔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对单个淋巴结短径大于 5mm、或一区域多个小结节均应作为临床治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标准 食管肿瘤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胸骨劈开进路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2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诠 郭朱明 +5 位作者 傅剑华 曾宗渊 陈福进 魏茂文 伍国号 杨安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42-844,共3页
背景与目的有关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以往颈部切口进路手术存在易损伤血管神经,且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等问题。本研究拟探讨胸骨劈开进路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背景与目的有关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以往颈部切口进路手术存在易损伤血管神经,且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等问题。本研究拟探讨胸骨劈开进路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4月至2002年4月采用胸骨劈开进路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2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7例,髓样癌5例)的临床病理结果和疗效。结果上纵隔清扫术标本中,气管前淋巴结阳性率55.6%(25/45),气管旁淋巴结阳性率57.1%(36/63),上腔静脉前淋巴结阳性率42.1%(8/19),主动脉弓前淋巴结阳性率30.0%(3/10)。12例全部生存,生存时间1~7年,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1例出现局部复发,2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采用胸骨劈开进路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肿瘤/继发性 纵隔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晓翠 苗丽琼 +2 位作者 钱靖 吴云坤 杨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0-546,共7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通过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1年已发表的有关P...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通过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1年已发表的有关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文献,按预设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使用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27篇(3667例患者).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 (95% CI0.76~0.81)、0.87 (95% CI 0.85~0.88),AUC和Q*指数分别为0.8869、0.8175.以淋巴结为研究对象,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6(95%CI0.64~0.69)、0.94(95%CI 0.94~0.95),AUC和Q*指数分别为0.9197、0.8530.结论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度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纵隔 淋巴结 肿瘤分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ETA分析
下载PDF
^(18)F-FDGPET/CT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剑杰 陈燕 李立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肺癌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同期胸部CT对比,分析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肺癌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同期胸部CT对比,分析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78例患者进行常规肿瘤切除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其中18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231枚,发现转移淋巴结105枚(45.5%),其余60例患者清扫的淋巴结病理未见转移。依据病理结果,78例患者的淋巴结病理分期(p N)为:18例患者中,5例为p N1,11例为p N2,2例为p N3;其余60例患者分期为p N0。18F-FDG 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94.7%、91.0%、85.0%、93.1%,同期胸部CT分别为61.1%、71.7%、69.2%、39.2%、8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5)。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肺癌淋巴结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胸部常规CT扫描,可为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纵隔 淋巴结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鉴别纵隔良、恶性淋巴结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志强 王建东 +2 位作者 王向东 程留芳 杨云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CDEUS)扫查CT检查已发现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将进行手术治疗或超声内镜引导下活检 (EUS FNA)的患者 3 6例 (手术2 1例 ,EUS FNA 15例 ...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CDEUS)扫查CT检查已发现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将进行手术治疗或超声内镜引导下活检 (EUS FNA)的患者 3 6例 (手术2 1例 ,EUS FNA 15例 ) ,记录CDEUS检查所见淋巴结的大小、部位、回声、边界及淋巴结内部有无彩色血流信号 ,术中或EUS FNA时将对应部位的淋巴结逐一标记后送病理检查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别CDEUS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CDEUS共发现纵隔肿大的淋巴结 118枚 ,其中有彩色血流信号的淋巴结 2 8枚 ,无血流信号的淋巴结 90枚。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彩色血流信号的 2 8枚淋巴结均为恶性淋巴结 ,良性淋巴结中无一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但仍有 3 1枚恶性淋巴结内 ,未检出彩色血流信号。CDEUS对纵隔良、恶性淋巴结诊断的特异度为 10 0 % ,阳性预测值 10 0 % ,阴性预测值 65 .5 % ,灵敏度 47.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 腔内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成师 钱普东 +1 位作者 濮娟 刘艳艳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对CT扫描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进行比较,分析肿瘤不同位置(锁骨上、食管气管沟、后纵隔、气... 目的探讨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对CT扫描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进行比较,分析肿瘤不同位置(锁骨上、食管气管沟、后纵隔、气管旁、主动脉下、前纵隔、隆突下、食管旁、肺韧带、气管支气管、肺内、横膈、贲门旁、胃左、肝总、脾门及腹膜后)及不同区域(1-4、5-6、7、8-10和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的术前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吻合度。结果两种方法在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1-4区域、8~10区域、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锁骨上、后纵隔、前纵隔、肺韧带、横膈、肝总和脾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吻合度较强,在食管气管沟、气管支气管和贲门旁的吻合度一般,在气管旁、主动脉下、隆突下、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及以上区域的吻合度较弱。结论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有良好的价值,但在部分区域应结合腔内超声及PET-CT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 淋巴结转移 靶区勾画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纵隔病理性淋巴结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如迅 杜煜 +5 位作者 时高峰 许茜 王琦 王亚宁 田志辉 刘辉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研究纵隔病理性淋巴结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方法对20例肺癌或食管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常规扫描和灌注成像,通过灌注软件分析灌注图像,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相对血容量(rBV)、平均灌注量(AP)、峰始时间(TS)和达峰时间(T... 目的研究纵隔病理性淋巴结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方法对20例肺癌或食管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常规扫描和灌注成像,通过灌注软件分析灌注图像,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相对血容量(rBV)、平均灌注量(AP)、峰始时间(TS)和达峰时间(TTP)。结果20例患者有18例成功获得灌注图像和计算出灌注参数。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研究纵隔病理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技术 纵隔 淋巴结
下载PDF
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任会丽 方伟军 +1 位作者 刘文 李蔚宇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及26例纵隔淋巴瘤的MSCT图像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累及的部位不具有鉴别意义,但累及的部位数区别较大,纵隔淋巴瘤累及的部位更为广泛...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及26例纵隔淋巴瘤的MSCT图像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累及的部位不具有鉴别意义,但累及的部位数区别较大,纵隔淋巴瘤累及的部位更为广泛。淋巴结大小、形态对两组病变无鉴别意义,而纵隔淋巴瘤组中77%病例出现融合,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组病例在密度及增强方式上区别较大,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平扫密度易出现钙化、坏死,增强后以环形强化多见;而淋巴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以均匀强化多见,此特征具有鉴别意义。结论胸部MSCT扫描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能够较好地显示纵隔结构,增强CT对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显示清晰,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结核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伟昱 许军 +5 位作者 秦汉林 朱先海 费一鹏 施长杲 周磊 邓克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复查CT,了解局部肿瘤病灶控制情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复查CT,了解局部肿瘤病灶控制情况,判定近期疗效,检测、统计患者术前、术后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观察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3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均顺利完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中、术后局部少量出血、气胸、咯血和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9%、12.5%、18.8%、25%;术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90.6%和84.4%;术后14d、21d、28d患者体内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可以解除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行性高等优点,并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转移淋巴结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
下载PDF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管腔通畅的肺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刚 王玮 +2 位作者 胡雪君 李振华 康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669-3671,36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管腔通畅的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块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经...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管腔通畅的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块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完成后,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比较TBNA与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7例伴有肺内占位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TBNA确诊17例,诊断率为63.3%;6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TBNA确诊1例,诊断率为16.7%;全部33例患者的TBNA诊断率为54.5%,高于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15.2%)(P<0.01)。TBNA诊断率受淋巴结大小影响,淋巴结直径大于2 cm的患者TBNA诊断率高(P<0.01);另外TBNA诊断率还受淋巴结部位的影响,在伴有肺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7组淋巴结的TBNA阳性率高于非7组淋巴结(P<0.05)。TBNA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者仅穿刺点有少许出血。结论 TBNA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管腔外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通畅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纵隔 淋巴结 肺癌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评价纵隔淋巴结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华 叶颖 +4 位作者 刘衡 张体江 骆科进 王显高 李邦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比较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与常规平扫(CNC)在纵隔淋巴结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疑诊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能量CT CNC和增强扫描,并重建动脉期VNC和静脉期VNC,对CNC与动、静脉期VNC图像平均CT值、SNR、图... 目的比较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与常规平扫(CNC)在纵隔淋巴结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疑诊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能量CT CNC和增强扫描,并重建动脉期VNC和静脉期VNC,对CNC与动、静脉期VNC图像平均CT值、SNR、图像质量评分及总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患者气管杈水平胸椎椎体后方肌肉CNC及动、静脉期VNC的平均CT值、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三期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均高于双能量双期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良性组、正常组淋巴结CNC及动、静脉期VNC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纵隔双源CT双能量VNC与CNC图像质量无差别,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VNC辐射剂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下载PDF
EBUS-TBNA明确诊断纵隔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延文 田庆 +4 位作者 马迎民 杨震 安杨 王慧霜 陈良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10-612,641,共4页
目的研究增强CT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明确诊断的纵隔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对10例影像学表现以肺门、纵隔病变为主,临床疑诊为结核病的患者,行EBUS-TBNA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 目的研究增强CT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明确诊断的纵隔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对10例影像学表现以肺门、纵隔病变为主,临床疑诊为结核病的患者,行EBUS-TBNA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0例经增强CT联合EBUS-TBNA以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9例明确纵隔结核诊断,1例诊断为结节病。患者年龄17-71岁,平均(39±16.82)岁。发热、咳嗽为常见症状,咳痰症状少见。纵隔结核好发部位为4R区、7区及2R区淋巴结,增强CT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结论纵隔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其特点,增强CT结合EBUS-TBNA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 纵隔 淋巴结 结核 CT
下载PDF
^(99m)Tc-tetrofosmin SPECT诊断肺部肿瘤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代娟 张永学 +1 位作者 赵峰 王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切除术前准确的肿瘤分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因此有必要无创性诊断肺部肿瘤及其侵犯的真实范围。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99mTc-tetrofosmin SPECT(99mTc-TF SPECT)这种功能显像在诊断肺部肿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背景与目的肺癌切除术前准确的肿瘤分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因此有必要无创性诊断肺部肿瘤及其侵犯的真实范围。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99mTc-tetrofosmin SPECT(99mTc-TF SPECT)这种功能显像在诊断肺部肿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肺部肿块患者于术前或穿刺前一周内行胸部99mTc-TF SPECT显像,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99mTc-TF SPECT和CT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加以比较。结果99mTc-TF SPE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80.0%、90.9%、91.7%和88.9%,CT分别为73.9%、70.0%、72.7%、85.0%和53.8%;99mTc-TF SPE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75.0%、87.0%、87.5%和85.7%,CT则分别为60.0%、75.0%、65.2%、81.8%和50.0%。99mTc-TF SPE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T(P<0.05)。结论99mTc-TF能在术前无创地探测肺癌的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纵隔 淋巴结 99MTC-TETROFOSMIN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下载PDF
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破溃后的CT表现及其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敏 方伟军 +3 位作者 黎惠如 任会丽 张晖 冯惠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10-1117,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破溃后的CT表现特点并对其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方法搜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并发破溃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淋巴结破溃的位置而将其分成3...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破溃后的CT表现特点并对其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方法搜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并发破溃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淋巴结破溃的位置而将其分成3组:只向气管支气管内破溃为气管支气管组39例;只向肺内破溃为肺组13例;同时向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破溃为气管支气管-肺组2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CT表现征象,总结破溃淋巴结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52例患者共有84个破溃淋巴结。气管支气管组共23个淋巴结,14个肿大淋巴结并相应支气管水肿增厚的黏膜、肉芽局部向支气管腔内呈结节状突出,CT增强扫描示13个淋巴结坏死区向气道内突出,1个为均匀强化表现,其余9个淋巴结相应瘘口侧的气道壁欠光滑但无结节征象。肺组共13个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跨纵隔-肺、肺门-肺组织形成结节状或者肿块状,肺内病灶周围可见晕征或斑片状模糊影,CT增强扫描示12个淋巴结呈环形或分隔样强化,其内坏死区局部向肺组织内延伸,1个呈均匀强化。气管支气管-肺组患者共48个淋巴结,并发纵隔及肺门多区域多淋巴结明显肿大,其中11个向气道内、20个向肺组织内突出,CT增强扫描示后淋巴结内坏死区向瘘口侧突出,除了1个均匀强化,其余16个淋巴结相应瘘口侧的气道壁欠光滑但无结节征象。经抗结核药物、向气道内破溃的淋巴结同时经支气管镜钳取肉芽肿、抽吸坏死物等治疗,患者遗留瘘口处支气管狭窄33例,肺内遗留瘘口相关的纤维硬结灶18例。结论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发生破溃,以向气管支气管内、肺内破溃为主,CT平扫及增强有助于其早期诊断;破溃的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治疗后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瘢痕性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纵隔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显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其临床预判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丽娜 贾胜利 沈丹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3期48-52,共5页
目的建立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病理N分期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建立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前CT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 目的建立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病理N分期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建立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前CT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肺腺癌术前临床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一般。术后病理证实,55例(45.83%)有纵膈淋巴结转移,N分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N_(1)+N_(2)、N_(0)、N_(1)及N_(2)期,且淋巴结转移最常发生在第10组、4组及7组。较大的CTR、淋巴结最大短径、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积及动脉期增强CT值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影像学联合预测因子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达92.9%、83.6%、87.7%。结论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存在多站转移、逐站转移及部分呈跳跃性转移的特征。建立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纵隔 淋巴结转移 CT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诊断(附四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彰俊杰 时高峰 +1 位作者 李彩英 袁丽凤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特发性增大的良性疾病,多发生在纵隔,常误诊为纵隔肿瘤。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本病的CT征象,以与纵隔肿瘤鉴别。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透明血管型)4例。CT... 目的: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特发性增大的良性疾病,多发生在纵隔,常误诊为纵隔肿瘤。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本病的CT征象,以与纵隔肿瘤鉴别。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透明血管型)4例。CT平扫后用60%泛影葡胺100ml团注法行增强扫描。纵隔窗观察,窗宽350HU,窗位35HU。结果:本病平扫时显示为软组织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钙化发生率低。增强扫描肿物明显均匀强化,与邻近大血管相仿,则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结论: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CT平扫加增强扫描,肿物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纵隔 CT 诊断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病变CT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山 武志峰 鄂林宁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0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常见的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总结经手术、淋巴结活检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与相互鉴别要点。结果 44例最终结果分别为: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纵隔常见的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总结经手术、淋巴结活检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与相互鉴别要点。结果 44例最终结果分别为: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癌16例,结节病5例,淋巴瘤9例,巨淋巴结增生4例,艾滋病淋巴结肿大2例。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炎性病变,以形态多样、钙化、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为典型特点。淋巴结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原发灶淋巴引流区优势分布、液化坏死明显、增强呈薄壁环形强化是其重要特征。淋巴瘤CT表现以累及范围广,病变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为主。结节病以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病灶多数不融合且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均匀强化为鉴别要点。巨淋巴结增生具有血供丰富、常累及单个淋巴结、呈肿块样增生等特点。结论胸部CT检查是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方法,病灶形态特点、分布、强化及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纵隔淋巴瘤与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在SCT增强扫描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凌云 纪青 +3 位作者 赵斌 彭洪娟 何敬振 李乐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在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0年~2004年经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观察证实的恶性淋巴瘤13例(共55个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28例(共86个淋巴结)的增强SCT所见...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在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0年~2004年经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观察证实的恶性淋巴瘤13例(共55个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28例(共86个淋巴结)的增强SCT所见;观察和评价增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征等方面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淋巴瘤多为均一强化(25/55,45.5%)或呈薄壁环形强化(15/55,41.8%);纵隔转移淋巴结为厚薄不一环形强化和不均匀结节状强化(73/86,84.9%) .结论:SCT增强扫描有助于纵隔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结纵隔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彩英 刘明 +2 位作者 许茜 彰俊杰 周道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特征。方法分析了 72例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上纵隔淋巴结肿大CT扫描资料 ,72例均行CT平扫 ,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胸中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 :右上纵隔气管旁沟 5 6例 (6 8.3 % ) ,左上气...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特征。方法分析了 72例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上纵隔淋巴结肿大CT扫描资料 ,72例均行CT平扫 ,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胸中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 :右上纵隔气管旁沟 5 6例 (6 8.3 % ) ,左上气管旁沟 9例 (10 .8% ) ,隆突下 6例 (7.3 % ) ,胸部查体及X线胸片该区常为阴性 ;纵隔淋巴结肿大与病变大小不成正比。结论CT是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较佳的检查方法 ,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肿大 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