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a strain of Sphingobacterium sp. and its degradation to herbicide mefenacet 被引量:9
1
作者 YEYang-fang MINHang DUYu-f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A bacterium(designated strain Y1) degrading acetanilide herbicide mefenacet was isolated from aerobic sludg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partial 16S rRNA gene, cellular fatty acid and BIOLOG-GN, and general physiologica... A bacterium(designated strain Y1) degrading acetanilide herbicide mefenacet was isolated from aerobic sludg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partial 16S rRNA gene, cellular fatty acid and BIOLOG-GN, and gener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train Y1 was identified as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lum. Strain Y1 was able to degrade mefenacet used as sources of carbon and energy. Degradation of mefenacet was accompanied by producing the metabolites N-methylaniline and an unidentified compound with molecular weight 205, indicating a metabolic pathway of mefenacet initiated by hydrolysis of amido b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ICIDE mefenacet Sphingobacterium BIODEGRADATION
下载PDF
Monitoring impact of mefenacet treatment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by PCR-DGGE fingerprinting and conventional testing procedures 被引量:2
2
作者 YE Yang-fang MIN Hang LU Zhen-m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73-378,共6页
The effect of acetanilide herbicide mefenacet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as studied using paddy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hort-term treatments. The culturable bacteria (plate counts),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 The effect of acetanilide herbicide mefenacet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as studied using paddy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hort-term treatments. The culturable bacteria (plate counts),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changes in community structur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alysis) were used for biological community assessments. Mefenacet was a significant stimulus to cultural aerobic bacteria an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while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 Y1, a bacterium efficiently degrading the mefenacet, only induced the increasing colony-forming unit (CFU) of bacteria but little effect on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16S rDNA profiles of the communities was quantified by numerically analyzing the DGGE band patterns. Similarity dendrograms showed tha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the mefenacet-treated and non-treated soi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supplement of S. multivorum Y1 could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mefenacet-polluted paddy soil. This work is a new attempt to apply the S. multivorum Y1 for remediation of the mefenacet-pollute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mefenacet DEHYDROGENASE
下载PDF
Sorption and cosorption of the nonionic herbicide mefenacet and heavy metals on soil and its components 被引量:1
3
作者 Zhenyu Liu Huiqin Guo +1 位作者 Huan He Cheng Su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27-434,共8页
Sorption and cosorption of the nonionic herbicide mefenacet and two typical metals (copper and silver) on black soil and its components (kaolinite and hum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because of th... Sorption and cosorption of the nonionic herbicide mefenacet and two typical metals (copper and silver) on black soil and its components (kaolinite and hum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valences and properties, Cu2+and Ag+ presente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orption of mefenacet. Due to the competition of Cu2+, along with the shells of dense water formed by its surface complexation, for sorption surface area with mefenacet, the addition of Cu2+ decreased the sorption amount of mefenacet on soil and its components, especially on humic acid.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Ag+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sorption of mefenacet,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softness of the cation that weakened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local region around Ag+-complexed functionalities, and thus mitigated the competitive sorption of water. In addition, the sorption of mefenacet on soil with or without the two metals was gener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hydrolysis of carbonyl and carboxy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rbents, π-π interaction between mefenacet and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o 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sence of mefenacet seemed to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sorption of Cu2+ and Ag+, indicating that Cu2+ and Ag+ might be sorbed strongly on the tested sorbents and the mefenacet added was too low in concentration to affect the sorption of the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fenacet copper silver soil kaolinite humic acid adsorption pH
原文传递
苯噻草胺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智 李时银 +3 位作者 刘新会 韩朔睽 张爱茜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1-484,共4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水稻除草剂苯噻苯胺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对土壤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 ,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和光解的效果 .结果表明 ,苯噻草胺的浓度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明显影响 ,浓度愈大 ,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水稻除草剂苯噻苯胺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对土壤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 ,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和光解的效果 .结果表明 ,苯噻草胺的浓度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明显影响 ,浓度愈大 ,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愈大 .苯噻草胺在实验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水解和光解 .苯噻草胺对土壤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浓度愈高 ,土壤呼吸强度在初期抑制愈大 . 1 7d后各处理土样的呼吸强度基本恢复正常 .试验结果还表明 ,苯噻草胺属于低毒或无明显实际危害的农药 ,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活性 苯噻苯胺 过氧化氢酶 呼吸作用 除草剂 农药 土壤监测
下载PDF
硒对除草剂胁迫下水稻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响应的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承东 韩朔睽 魏钟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6,共4页
研究了在除草剂苯噻草胺毒害下硒对水稻幼苗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硒缓解了苯噻草胺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表现为株高、根长变化 ,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提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 ,·O2 、H2 O2 ... 研究了在除草剂苯噻草胺毒害下硒对水稻幼苗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硒缓解了苯噻草胺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表现为株高、根长变化 ,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提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 ,·O2 、H2 O2 等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 ,自氧化速率减慢 .经 2个样本个体差均值的配对t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幼苗 苯噻草胺 水稻 活性氧清除系统 药害
下载PDF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水稻中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琛 朱文学 +5 位作者 吕笑天 曲昊杨 高永鑫 李建中 王会利 郭宝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3-1659,共7页
本文建立了混合除草剂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水稻上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其在水稻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和Pesticarb/NH2SPE净化后,通过HPLC-UVD检测.该方法对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和土壤... 本文建立了混合除草剂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水稻上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其在水稻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和Pesticarb/NH2SPE净化后,通过HPLC-UVD检测.该方法对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和土壤中的吡嘧磺隆最小检出量(LOD)为2.0×10-10g;田水中的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最小检出量(LOD)为1.0×10-10g.该方法对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和土壤中的苯噻酰草胺最小检出量(LOD)为2.0×10-10g.试验结果显示,8%吡嘧·苯噻酰颗粒剂施药量分别为675 g(a.i.)·ha-1(其中吡嘧磺隆为42.2 g(a.i.)·ha-1)和1012.5 g(a.i.)·ha-1(其中吡嘧磺隆为63.3 g(a.i.)·ha-1),施药1次,2010年北京施药后120 d,安徽施药后92 d,湖南施药后70 d收获期糙米、植株、土壤和稻壳中吡嘧磺隆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嘧磺隆 苯噻酰草胺 水稻 土壤 农药残留
下载PDF
苯噻草胺对水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叶央芳 闵航 周湘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6,共4页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对水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表明苯噻草胺使用后初期刺激土壤呼吸作用但随后产生轻微抑制 ,能激活脱氢酶的活性 ,但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苯噻草胺强烈抑制脲酶活性 ,轻微抑制蛋白...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对水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表明苯噻草胺使用后初期刺激土壤呼吸作用但随后产生轻微抑制 ,能激活脱氢酶的活性 ,但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苯噻草胺强烈抑制脲酶活性 ,轻微抑制蛋白酶活性 ,但对磷酸酶具有刺激作用 ,而且随苯噻草胺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刺激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草胺 水田土壤 呼吸强度 酶活性 乙酰苯胺类除草剂
下载PDF
苯噻草胺的生物活性与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耿贺利 张宗俭 +4 位作者 崔季方 邢礼国 林长福 孙宝祥 杨玉廷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苯噻草胺对稗草的生物活性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对1~3叶期稗草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保水与否以及保水时间对其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苯噻草胺对移栽水稻、抛秧水稻... 本文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苯噻草胺对稗草的生物活性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对1~3叶期稗草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保水与否以及保水时间对其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苯噻草胺对移栽水稻、抛秧水稻较为安全,对1叶期直播水稻则有抑制作用,不宜使用。多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亦表明,苯噻草胺是一个安全、高效、施药适期较长的移栽稻田除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草胺 生物活性 安全性 除草剂
下载PDF
不同土壤中苯噻草胺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承东 韩朔睽 卢颖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中吸附结合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水田条件下苯噻草胺消失速率比旱田条件下快,但消失类型不同。被吸附的农...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中吸附结合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水田条件下苯噻草胺消失速率比旱田条件下快,但消失类型不同。被吸附的农药在解吸前不参与微生物降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苯噻草胺的实际降解速率。提出反 S型函数模型更好地拟合农药在土壤中的消失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草胺 微生物降解 土壤 除草剂 农药污染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除草剂苯噻草胺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峰 高松亭 韩朔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243,共2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测定水中的苯噻草胺,该方法的变异系数为4.7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1%。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除草剂 苯噻草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水稻和稻田中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丽华 龚道新 +2 位作者 罗俊凯 王雅丽 丁春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7,共7页
采集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建立同时对其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进行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稻田土壤和糙米样品分别用酸性甲醇和丙酮提取,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净化;水稻植株样... 采集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建立同时对其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进行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稻田土壤和糙米样品分别用酸性甲醇和丙酮提取,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净化;水稻植株样品用酸性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1∶1)提取,再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C18不锈钢柱(4.6 mm×150 mm,5μm)分离,以甲醇、水、乙酸的混合液(体积比70.0∶29.7∶0.3)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柱温30℃,在240 nm下检测,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质量浓度0.01~1.00 mg/L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达0.999 7~0.999 8;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检出限均为0.01 mg/kg,在0.05~1.00mg/kg添加水平下,其添加回收率为84.00%~104.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8.55%。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可用于对水稻和稻田中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同时进行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 吡嘧磺隆 苯噻酰草胺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检测
下载PDF
除草剂苯噻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颖 韩朔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3-517,共5页
对除草剂苯噻草胺在6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苯噻草胺有较强的吸附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苯噻草胺的土壤吸附行为可用线性吸附模型表征.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苯噻草胺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其吸附系数有随土壤有机... 对除草剂苯噻草胺在6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苯噻草胺有较强的吸附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苯噻草胺的土壤吸附行为可用线性吸附模型表征.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苯噻草胺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其吸附系数有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而增大的趋势.通过在线性吸附系数(K_d)和土壤有机质含量(OM%)之间构建的回归方程:K_d= 2.6l20OM%+1.0746,可以预测苯噻草胺的K_d值,其预测的可靠性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得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苯噻草胺 吸附作用 模拟 土壤监测
下载PDF
除草剂苯噻草胺胁迫对水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承东 韩朔睽 张爱茜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1-413,417,共4页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对水稻幼苗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除草剂苯噻草胺浓度的升高,水稻株高变矮,根长缩短;蛋白质、叶绿素和GSH含量应激升高。活性氧·O-2、H2O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增加,组织自氧化...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对水稻幼苗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除草剂苯噻草胺浓度的升高,水稻株高变矮,根长缩短;蛋白质、叶绿素和GSH含量应激升高。活性氧·O-2、H2O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增加,组织自氧化速率增大,表明苯噻草胺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主要是破坏了体内的活性氧平衡。水稻叶片中的CAT酶,根中的SOD和POD酶对苯噻草胺的浓度比较敏感。SOD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了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滞后于活性氧对膜脂过氧化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草胺 水稻 活性氧清除系统 除草剂 植物胁迫 作物监测
下载PDF
几种物质对苯噻草胺在水中光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褚明杰 岳永德 +1 位作者 花日茂 汤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高压汞灯下不同物质对水中的苯噻草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NO2-和NO3-对苯噻草胺的光解有猝灭作用,其中NO3-在10∶1的添加浓度(质量浓度)下猝灭作用最明显,照光15 min猝灭率达53.3%;卤素离子对苯噻草胺光解有重原子猝灭效应,作用... 高压汞灯下不同物质对水中的苯噻草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NO2-和NO3-对苯噻草胺的光解有猝灭作用,其中NO3-在10∶1的添加浓度(质量浓度)下猝灭作用最明显,照光15 min猝灭率达53.3%;卤素离子对苯噻草胺光解有重原子猝灭效应,作用最强的是添加10∶1的I-(质量浓度),照光15min猝灭率达76.9%;4种表面活性剂随添加浓度的增大对苯噻草胺光解的阻滞作用增强,除农乳404在较低添加浓度下(质量浓度比1∶5和1∶1)对苯噻草胺的光解表现出微弱的敏化效应外,其余均表现为猝灭作用;4种除草剂(杀草丹、苄嘧磺隆、甲草胺和绿磺隆)中,只有苄嘧磺隆在低添加浓度(质量浓度比1∶10)时对苯噻草胺有光敏化作用,照光25 min光敏率为18.2%,其余除草剂各添加浓度下均对苯噻草胺表现出光猝灭作用;充氮气10 min,苯噻草胺的光解半衰期由不充氮气的7.14 min缩短为6.7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草胺 光解 影响因子
下载PDF
33%苯噻酰·异丙·苄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九星 陈力华 +1 位作者 梁骥 杨晓明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
采用甲醇 水 (HAC)为流动相体系 ,C18反相柱为分析柱 ,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33%苯噻酰·异丙·苄可湿性粉剂中三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该方法测定苯噻酰草胺、异丙甲草胺和苄嘧磺隆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0... 采用甲醇 水 (HAC)为流动相体系 ,C18反相柱为分析柱 ,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33%苯噻酰·异丙·苄可湿性粉剂中三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该方法测定苯噻酰草胺、异丙甲草胺和苄嘧磺隆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0 94、0 0 70、0 0 2 9,变异系数分别为 0 37%、1 4 4 %、0 85 % ,平均回收率分别 10 0 3%、99 7%、99 2 % ,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78,0 99992 ,0 99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33%苯噻酰·异丙·苄可湿性粉剂 苯噻酰草胺 异丙甲草胺 苄嘧磺隆 分析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稻米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峰 赵琳 +4 位作者 金海涛 陈国峰 任红波 张晓波 张瑞英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18-20,共3页
建立了水稻中提取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 UPLC-MS/MS。稻米样品经乙腈匀浆,上清液经氮气吹干浓缩,过PSA固相萃取柱净化,经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苄嘧磺隆在稻米中的最低检出量为0.1 ng,最低检... 建立了水稻中提取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 UPLC-MS/MS。稻米样品经乙腈匀浆,上清液经氮气吹干浓缩,过PSA固相萃取柱净化,经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苄嘧磺隆在稻米中的最低检出量为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添加回收率为77.7%-91.5%,稻米的RSD为2.9%-8.5%;苯噻酰草胺在稻米中的最低检出量为0.05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添加回收率为94.0%-109.0%,稻米的RSD为5.0%-8.2%。建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嘧磺隆 苯噻酰草胺 稻米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下载PDF
苯噻酰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罡丞 单广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研究了稻田常用除草剂苯噻酰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影响。结果表明:苯噻酰草胺对斑马鱼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0.058mL/L和0.019mL/L,对斑马鱼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同体积分数和染毒时间对斑马鱼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 研究了稻田常用除草剂苯噻酰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影响。结果表明:苯噻酰草胺对斑马鱼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0.058mL/L和0.019mL/L,对斑马鱼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同体积分数和染毒时间对斑马鱼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对照组红细胞微核细胞率最高为0.0167%,而处理组红细胞微核细胞率最高达到0.043 4%,各处理组斑马鱼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剂量效应且与染毒时间的长短有明显相关性,而在染毒浓度最高时微核率却明显下降,这表明红细胞微核率的大小还与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苯噻酰草胺 微核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下载PDF
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小悦 龚道新 +1 位作者 何文博 施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1-746,共6页
吸附是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行为和归宿的重要过程,农药在土壤矿物上的吸附直接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利用等过程。了解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对于预测和评价农药对土壤、地下水存在的潜在危害,开展土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吸附是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行为和归宿的重要过程,农药在土壤矿物上的吸附直接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利用等过程。了解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对于预测和评价农药对土壤、地下水存在的潜在危害,开展土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平衡阶段,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 h。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线性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其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行为,海泡石对苯噻酰草胺的吸附容量高于凹凸棒石。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不仅发生在其表面层,还进入了其内层。机理分析推测:苯噻酰草胺主要是通过氢键、电荷转移和电荷-偶极键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酰草胺 海泡石 凹凸棒石 吸附
下载PDF
SPE-HPLC法测定水中除草剂苯噻草胺残留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东颖 俞志刚 牛古丹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7,57,共3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除草剂苯噻草胺残留量,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50.0 mg/L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5 mg/L,RSD为0.9%,加标回收率为82.0%~104%。
关键词 苯噻草胺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质 除草剂
下载PDF
一株苯噻草胺降解菌的系统发育分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央芳 闵航 +1 位作者 杜宇峰 徐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0-1115,共6页
自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Y1菌株,该菌株具有较强的降解酰胺类除草剂苯噻草胺的能力.基于部分16SrDNA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该菌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multivolum).Y1菌株能有效地降解除草剂苯噻草胺,在1周内... 自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Y1菌株,该菌株具有较强的降解酰胺类除草剂苯噻草胺的能力.基于部分16SrDNA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该菌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multivolum).Y1菌株能有效地降解除草剂苯噻草胺,在1周内的降解率约为90%.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佳降解温度为32℃;在pH值为5~9范围内能保持对苯噻草胺的降解能力.Y1菌株经苯噻草胺诱导后具有一条相对分子量约为100k的特异性蛋白条带,而且在诱导1年的菌株中,该条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特性 降解菌 好氧活性污泥 苯噻草胺 污水处理厂 降解能力 降解率 菌株 生理生化特性 除草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