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ical Land Suitability for Arid Region at River Basin Scale: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Min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 Model 被引量:3
1
作者 WEI Wei LIU Congying +2 位作者 MA Libang ZHANG Xueyuan XIE Binb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312-323,共12页
As an important and typical arid inland region in China,Shiyang River Bas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environment,whose ecological land suitability restricts the develop... As an important and typical arid inland region in China,Shiyang River Bas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environment,whose ecological land suitabilit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human activities.Therefore,Shiyang River Basin was selected as the case study,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model and GIS technique were integrated to create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map.We calculated the MCR value of ecological source and living source,and divided the whole basin into five parti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ological source and living source,and analyzed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ELSE)region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suitable ecological land includes prohibited development region and restricted development region,which accounts for 15.45%and 23.35%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the Shiyang River Basin,respectively.These two regions mainly distributed high altitude region in the southern Qilian Mountain and low altitude region where had high density of rivers.2)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land requires not only conserving existing ecological land but also focusing on ecological buffer belts around ecological sources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land service ability.3)Ecological network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rough artificial planting trees around the boundary of oasi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gion.Buffer greenbelts should also be established between optimized development reg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model arid inland region ecological management Shiyang River Basin
下载PDF
基于MSPA_(P)-MCR_(F)的干旱区层级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宁夏中卫市为例
2
作者 刘园园 马彩虹 +2 位作者 滑雨琪 李聪慧 杨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基于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路网、水系等多源数据,修正能量因子模型和重力模型,改进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基于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路网、水系等多源数据,修正能量因子模型和重力模型,改进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为例,探讨了层级生态网络的构建及其优化。结果表明:①干旱区生态源地识别中,需要将林地、草地和水体作为前景数据,并结合生态红线选择生态源地;②中卫市生态网络呈现出“四核三廊多点”的空间结构模式。识别出生态源地17个,占研究区面积的22.33%,其中1级和2级共计4个源地的能量因子显著高于其他源地,形成“四核”,其他源地形成“多点”,生成潜在生态廊道33条,其中一级生态廊道3条,形成“三廊”;③从生态源地质量提升、廊道加固、断裂点修复等方面提出了生态网络优化策略,除1号、7号、9号源地之间的廊道较为稳定外,其他源地间连通性较低,生态网络稳定性较差,需要建立24个生态踏脚石,并发现38个亟待开展修复的生态断裂点;④优化后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有所提升,α指数、β指数和γ指数分别提升9.5%,3.8%和4.2%,有利于促进生态物质及信息流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层级生态网络 干旱区 黄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MCR-FLUS-Markov模型的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42
3
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1 位作者 陈国平 张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170,207,共13页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将GIS技术和MCR-FLUS-Markov模型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方法,在生活空间扩张情景、生产空间开发情景、生态空间保护情景和综合优化情景4种模式下,对2030...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将GIS技术和MCR-FLUS-Markov模型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方法,在生活空间扩张情景、生产空间开发情景、生态空间保护情景和综合优化情景4种模式下,对2030年国土空间结构布局情况进行预测,最终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协调下的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分区。结果表明:以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源地,以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作为生活空间扩张源,选取9个阻力因子,采用MCR模型和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形成生态空间保护核心区、生态空间保护边缘区、生产空间开发重点区、生产空间开发边缘区和生活空间扩张集中区5个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以生态功能分区作为约束条件,通过MCR-FLUS-Markov模型模拟得到滇中城市群2030年3种情景下"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优化配置结果。生活空间扩张情景考虑了生活需要及政策指导下以生活空间扩张建设为主导的三生空间数量及结构的发展方向;在生产空间开发情景下,生活空间扩张规模得到一定控制,开发了部分生态空间潜力;在生态空间保护情景下,生产空间面积少量减小,生活空间面积少量增加。根据国土空间的主导功能及多功能性,滇中城市群2030年综合情景方案下的"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优化布局划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生产空间、生活-生态空间、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活-生产-生态空间7大类,以生产-生态空间面积最小,生态空间面积最大,并结合城市群各县域发展特点提出了各空间类型的生活、生产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及方向。研究认为,基于"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协调的综合情景方案更为合理,其他3种情景方案可为综合情景方案的实施进行补充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土空间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 三生空间 优化配置 mcr-FLUS-Markov模型
下载PDF
基于MCR模型的卡拉麦里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晓峰 王金林 +1 位作者 王珊珊 王权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96-1406,共11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开发活动中导致的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1990—2019年卡拉麦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开发活动中导致的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1990—2019年卡拉麦里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模型(CA-Markov)对2025年本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将卡拉麦里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分为安全区、低安全区及不安全区,安全区的面积在2010—2015年萎缩至3237.31 km^(2),主要转化为低安全区及不安全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严重影响到了本区的生态环境。(2)2019年,安全区面积为6265.91 km^(2),低安全区及不安全区基本恢复为自然状态,生态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3)预测可知,2025年卡拉麦里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不大,仍以草地、未利用地为主。生态安全区面积6421.88 km^(2),低安全区及不安全区面积有继续下降趋势。(4)在卡山保护区中部的交通路线附近形成了一条带状低安全区,将成为今后保护区生态监测与保护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arkov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卡拉麦里地区
下载PDF
基于GIS-MCR高寒藏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空间发展策略——以青海省玉树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蒋贵彦 运迎霞 任利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以高寒藏区典型城镇玉树市为例,在GIS、RS技术支持下,通过地质灾害、生态敏感性、生物保护和水资源敏感性识别生态源地,根据地形位、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交通线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识别生态廊道,进而提出生态安全... 以高寒藏区典型城镇玉树市为例,在GIS、RS技术支持下,通过地质灾害、生态敏感性、生物保护和水资源敏感性识别生态源地,根据地形位、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交通线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识别生态廊道,进而提出生态安全适应性下玉树市城乡空间发展策略。结果表明:①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格局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0%、50.41%、14.64%,适宜城镇发展建设的空间非常有限;②重要生态源地面积4756.5km^2,占全区的30.98%;生态廊道总长度为740.84km,源间生态廊道连通程度低;③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适应性下玉树市在城乡布局、生态空间布局及产业布局上的发展策略,旨在为高寒藏区城镇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高寒藏区 GIS-mcr 玉树市 城镇空间
下载PDF
基于多元资源整合的区域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格局研究——以成渝地区为例
6
作者 王晞月 郑菲 +1 位作者 徐昉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以多元资源整合的视角构建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能够帮助有效地识别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及关键矛盾。基于MCR模型量化阻止物种迁徙与扩张的难易程度,有效预测和评估区域内生态风险的同时,依据电路理论提取成渝地区重要生态廊道;以... 以多元资源整合的视角构建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能够帮助有效地识别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及关键矛盾。基于MCR模型量化阻止物种迁徙与扩张的难易程度,有效预测和评估区域内生态风险的同时,依据电路理论提取成渝地区重要生态廊道;以各时期历史文献和现行国家级文保单位名录为依据,通过点位与线路筛选、主干和密度分析识别重要文化廊道;通过廊道叠合和廊道密度分析形成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格局以及双因子廊道密度等级的空间分布,明确了成渝地区生态与文化资源的整体线性分布特征与各地区发展潜力,为促进成渝地区资源整合、流动与高效利用,支撑生态和文化资产的全面协同保护以及区域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廊道 文化廊道 mcr模型 区域复合网络
下载PDF
Evolution Assessment of China's Three Mega-City Regions Based on Entire-Array-Polygon Method
7
作者 刘士林 盛蓉 +3 位作者 张懿玮 刘新静 王晓静 孔铎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3年第6期756-762,共7页
Mega-city region is the mainstream of global urban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dominant model of the neo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and Pearl River Delta area ... Mega-city region is the mainstream of global urban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dominant model of the neo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and Pearl River Delta area are China's three largest and most mature mega-city regions, the status of which represents the general level of the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entire-array-polygon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olution assessment of the three mega-city regions in terms of urban population index, urban economy index, urban life index, urban culture index and urban primacy index. In terms of general developing level, the three mega-city regions have progress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With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three mega-city regions initially realize a "diversified" regional layout. The diference and gap among the three mega-city regions are obviously decreasing,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regional balance of China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The rankings of the three mega-city regions will be in a continuous adjustmen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s possible to catch up and take the l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ire-array-polygon method mega-city regions evolution assessment China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优先:苏锡常都市圈的规划之本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闽齐 朱建国 吴弋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通过对苏锡常都市圈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苏锡常都市圈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观点,进而围绕建立“紧凑型城市、开敞型区域、网络化发展”的都市圈空间形态,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容和机制。
关键词 都市圈 生态环境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网络化
下载PDF
都市圈与都市圈规划的初步探讨——以江苏都市圈规划实践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邹军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4期29-35,共7页
以国内率先完成的江苏都市圈规划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动态,提出中国都市圈的特征和概念、都市圈构建和规划实质、都市圈规划定位、意义、作用与指导思想;都市圈规划的重点、内容、行政法律保障等基本架构;同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 以国内率先完成的江苏都市圈规划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动态,提出中国都市圈的特征和概念、都市圈构建和规划实质、都市圈规划定位、意义、作用与指导思想;都市圈规划的重点、内容、行政法律保障等基本架构;同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也予点题。全文突出表明中国都市圈及其规划的创新潜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都市圈 城镇空间 市场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区域尺度下的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构建与保护策略研究——以云南腾冲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耀 龙彬 张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73,共7页
传统村落是乡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尺度传统村落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景观生态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文化遗产安全、自然生态安全和休闲游憩适... 传统村落是乡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尺度传统村落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景观生态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文化遗产安全、自然生态安全和休闲游憩适宜为目标,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构成要素、建立网络体系,形成区域尺度下传统村落景观安全的一种新研究范式,进而以腾冲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包含节点、廊道、环境3个关键要素,并可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2)通过节点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环境划分、优化与联系等步骤,建立由4级节点、2级廊道和3级环境组成的腾冲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3)基于获得的景观安全格局,提出对应“村落-廊道-区域”的分级、分区保护策略。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区域性文化遗产及其相关自然和人工环境的保护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景观安全格局 区域尺度 mcr模型 腾冲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丽慧 刘浩 +1 位作者 汪丁 郝海广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08-2517,共10页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宁夏回族...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与关键生态节点,进而构建了宁夏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①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性区域面积为14280.05 km^(2),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贺兰山、东部哈巴河、中部罗山及南部六盘山地区.生态系统极敏感区域面积为7340.58 km^(2),主要分布于宁夏南部水土流失治理区和沙坡头区沙漠化防治区.②将评价结果与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相结合,综合确定全区生态源地面积为16300 km^(2),主要包括西北、东部、南部山地以及黄河沿线区域.生态安全缓冲区按照高、中、低水平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93%、22.92%和9.15%.③识别生态廊道为64条,生态节点12个,均呈现中部密集、南北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源地分布及其破碎程度相符.④以研究区现有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提出“一廊三屏四区多节点”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研究显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源地选择方法是在现有研究范式下对生态格局构建研究的补充,同时研究结果将为宁夏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以及国土空间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环境敏感性 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 闫晓旭 +2 位作者 隆佩钰 赵康旭(综述) 焦卓敏(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74-276,共3页
老年人占全球人口的很大比例,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下降使他们更容易发生痴呆、跌倒、残疾、死亡等不良事件[1,2]。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认知和步态不是孤立的事件,步态速度(以下均简称“步速”)降低的同时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可能预示... 老年人占全球人口的很大比例,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下降使他们更容易发生痴呆、跌倒、残疾、死亡等不良事件[1,2]。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认知和步态不是孤立的事件,步态速度(以下均简称“步速”)降低的同时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可能预示着早期痴呆[3,4]。为了进一步对包含运动特征的认知风险进行评估,Verghese等[5]提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otoric cognitive risk syndrome,MCR),MCR以步速缓慢和认知抱怨为特征,可预测痴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速 认知功能 mcr 大脑区域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伟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南京都市圈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提出“核心圈层”式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并提出重点发展“沿江城市带、宁淮—宁高城镇发展轴、宁合—宁句—宁滁城镇发展通道”的策略与要求,最后对都市圈的远景空间结构提出设想。
关键词 南京市 都市圈 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下载PDF
雏形期都市圈规划思路探讨——徐州都市圈规划介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小卉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都市圈规划目标因其本身发展问题的差异而具有阶段性,雏形期都市圈规划以培育都市圈为主要目标。本文系统总结了雏形期都市圈规划的思路和重点,并介绍了徐州都市圈规划的空间组织、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生... 都市圈规划目标因其本身发展问题的差异而具有阶段性,雏形期都市圈规划以培育都市圈为主要目标。本文系统总结了雏形期都市圈规划的思路和重点,并介绍了徐州都市圈规划的空间组织、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等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规划 徐州市 公共设施建设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城镇格局分析——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视角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晓明 汪淳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年第2期43-64,共22页
西方学者在对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和巨型城市区等的研究中,逐步发展出利用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公司的空间分布数据来研究城市网络格局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APS视角的区域城镇格局分析方法,建立了255家APS公司×17个... 西方学者在对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和巨型城市区等的研究中,逐步发展出利用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公司的空间分布数据来研究城市网络格局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APS视角的区域城镇格局分析方法,建立了255家APS公司×17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公司办事处分布矩阵,并从多中心、功能性和网络性三个角度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MCR)的城镇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 巨型城市区(mcr) 长江三角洲 城镇格局 网络分析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乐平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文武 蔡海生 +1 位作者 张学玲 查东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7期5-10,62,I0007,共8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促进耕地保护、实现土地集约节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乐平市是江西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实现对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的目标,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景观连通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促进耕地保护、实现土地集约节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乐平市是江西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实现对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的目标,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景观连通性指数提取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和节点,分析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并探索乐平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乐平市有生态源地19处、生态廊道74条、生态节点44个,呈现地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不高,生态网络连通性一般,生态阻力大;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新增生态源地9处、生态廊道19条、生态节点7个,形成了“一轴三带三区”的战略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A mcr 重力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乐平市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图书馆事业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美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66-169,共4页
随着世界与地域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建设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逐渐实现其现代化、信息化,如何服务和推进当代文化建设成为图书馆事业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民族地区,图书馆仍处于低速、传统、落后的发展阶段,可以在丰富、多元、地... 随着世界与地域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建设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逐渐实现其现代化、信息化,如何服务和推进当代文化建设成为图书馆事业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民族地区,图书馆仍处于低速、传统、落后的发展阶段,可以在丰富、多元、地域性特点显著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可以通过提升服务意识、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网络化、数字化进程、设置"文化共享"机制,使民族文化建设与图书馆事业互动、对话和结合,是当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图书馆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基于InVEST和MCR模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怡 赵小敏 +4 位作者 郭熙 周丙娟 黄心怡 易丹 丁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80-2994,共15页
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是顺应新时代多规融合趋势、推进国土空间高效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南方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奉新县为例,基于In 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评价以识别生态源地及其缓冲区,采用水土流失敏感性修正基本阻力面,运用MC... 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是顺应新时代多规融合趋势、推进国土空间高效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南方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奉新县为例,基于In 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评价以识别生态源地及其缓冲区,采用水土流失敏感性修正基本阻力面,运用MCR模型构建奉新县生态安全格局,定量衡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有效性评价,继而提出奉新县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生态源地及生态源地缓冲区面积分别为144.42 km^(2)、354.01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6%与21.47%,并识别出19个生态节点;(2)识别出关键生态廊道76 km,一般生态廊道315 km,与生态节点、生态源地、生态源地缓冲区共同构成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共498.43 km^(2),占奉新县总面积的30.23%,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山地丘陵区;(3)经有效性评价证实生态安全格局较生态保护红线更具生态优化意义;(4)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补划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储备区,共为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预留了199.34 km^(2)的高质量后备资源,形成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安全格局 InVEST模型 mcr模型 南方山地丘陵区
原文传递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秦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19
作者 付梦娣 罗建武 +2 位作者 田瑜 赵志平 李俊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5-1143,共9页
构建自然保护区网络并探讨保护成效最大化,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秦岭为研究区域,通过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气候变化评价划分生态源地,选取海拔、坡度、土地利用等8个阻力因子作为生... 构建自然保护区网络并探讨保护成效最大化,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秦岭为研究区域,通过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气候变化评价划分生态源地,选取海拔、坡度、土地利用等8个阻力因子作为生态约束条件建立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生态源地的最小累积阻力面,并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确定生态廊道、辨识生态节点,构建和优化一个空间明晰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结果表明:秦岭地区生态源地面积为25088.84 km2,占总面积的24.66%,较低阻力区面积最大,占区域总面积的25.06%。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构建出由点、线、面交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包括38个生态节点、40条生态廊道、1个较大的生态源区和若干个小面积源区。以期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网络 空间主成分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空缺分析 秦岭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厦漳泉地区生态网络空间优化 被引量:48
20
作者 胡其玉 陈松林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2-355,共14页
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解构城市群地区生态空间结构,是优化农业—城镇—生态网络空间布局的基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以福建东南沿海厦漳泉城市群为例,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最重要区域和生态红线边界确定供给源地... 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解构城市群地区生态空间结构,是优化农业—城镇—生态网络空间布局的基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以福建东南沿海厦漳泉城市群为例,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最重要区域和生态红线边界确定供给源地,结合自然、经济多要素构建消费格局,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需求分区、生态流网络、关键节点等组分,采用分层叠加分析重构厦漳泉地区生态网络空间。结果显示:(1)供给源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64%,生态缓冲区、生态敏感区和生产生活区分别占22.67%、31.58%和4.11%;(2)供给源地集中于中西部丘陵山区,耗费低值区与供给源地分布一致,而高值区呈"井"字形分布特征,集中于沿海一带;(3)生态流通道网状化程度较高,中西部主要由森林构成,东部沿海区域主要由城镇水系和绿地系统、周边农田构成,驱动因素类型和强度均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4)提出构建厦漳泉地区"九区四组团一带九廊道多中心"的生态网络空间优化布局,协调区域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组合,促进经济—生态空间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网络空间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厦漳泉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