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微创治疗巨脾-脾亢新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志军 王茂强 +5 位作者 李功杰 段峰 王仲朴 刘凤永 宋鹏 汪维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应用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下作脾动脉分支“铸型式”栓塞术,观察健康长白猪脾脏栓塞后影像学、病理学、血象、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了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下经微导管用α-氰... 目的应用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下作脾动脉分支“铸型式”栓塞术,观察健康长白猪脾脏栓塞后影像学、病理学、血象、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了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下经微导管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作脾动脉铸型栓塞术。对照组,行常规经导管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PVA颗粒和明胶海绵碎粒。栓塞后观察两组动物栓塞脾脏影像学、病理学及实验组动物生化、血象、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①实验动物组,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30min后、脾动脉铸型栓塞术后4周复查脾脏CT平扫显示脾脏体积均较栓塞前明显缩小(P<0.05);血管造影显示,术后脾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未见侧支循环建立。②病理检查: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术后组织淤血性、出血性坏死更明显;栓塞4周后脾脏铸型栓塞处明显萎缩。③实验室检查:实验组栓塞前后血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①在球囊阻断脾动脉主干下,用微型导管和组织胶-碘油乳剂栓塞脾动脉具有血管铸型效果,栓塞后脾脏明显萎缩,栓塞效果确实。②与常规经导管栓塞脾动脉术相比,新栓塞技术术后反应较轻。③铸型栓塞术后可以避免因侧支循环的建立而影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巨脾 脾亢 动脉 治疗性栓塞术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术前脾动脉栓塞对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三元 陈波 +3 位作者 王可新 张光永 张海峰 刘崇忠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前脾动脉栓塞的价值及两种不同栓塞方法的效果。方法:10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A组(脾动脉主干栓塞)和B组(全脾脏栓塞),成功建立巨脾模型后行脾动脉栓塞。于栓塞前、栓塞后1h、1d、7d、14d、28d分别将两组各一只...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前脾动脉栓塞的价值及两种不同栓塞方法的效果。方法:10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A组(脾动脉主干栓塞)和B组(全脾脏栓塞),成功建立巨脾模型后行脾动脉栓塞。于栓塞前、栓塞后1h、1d、7d、14d、28d分别将两组各一只动物剖腹观察脾脏大小改变及脾脏周围渗出、粘连情况,取栓塞部位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全组动物无死亡和并发症,均成功建立巨脾模型。栓塞后A组动物脾脏先缩小后增大,病理检查脾组织轮廓尚存,B组动物脾脏持续缩小,病理检查可见梗死灶。结论:栓塞后7d内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是可行和安全的,均可使巨脾缩小,降低手术操作困难,减少术中大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栓塞术 巨脾 腹腔镜手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复杂性脾脏切除及安全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春喜 梁发启 +3 位作者 陈贵进 魏志成 夏绍友 李胜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7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脾脏切除的安全措施,总结复杂性脾脏切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6例复杂性脾脏切除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各种病理解剖特点、术中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探讨复杂性脾脏切除的安全措施,总结复杂性脾脏切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6例复杂性脾脏切除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各种病理解剖特点、术中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5例患者获得临床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0.86%。85例恢复顺利;3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25.86%,主要为肺部感染、肺不张、腹水以及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脾周粘连的仔细分离及合理的脾蒂微出血离断措施,是确保复杂性脾切除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巨脾 复杂性脾切除
下载PDF
门脉高压性脾脏形态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管洪庚 程亚梅 +3 位作者 陈易人 钱海鑫 吕光成 曹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性脾脏形态结构。方法:用硫代乙酰胺诱发大鼠门脉高压性脾肿大,不同的时期摘脾研究其形态结构。结果:发现早期脾组织充血水肿,8周后红髓区脾窦扩大、脾索狭窄,白髓区动脉周围淋巴鞘萎缩纤维化。形态计量测定表...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性脾脏形态结构。方法:用硫代乙酰胺诱发大鼠门脉高压性脾肿大,不同的时期摘脾研究其形态结构。结果:发现早期脾组织充血水肿,8周后红髓区脾窦扩大、脾索狭窄,白髓区动脉周围淋巴鞘萎缩纤维化。形态计量测定表明随着脾肿大的发展,红髓面积百分比增加,白髓面积百分比减少。白髓区内PALS、生发中心面积百分比亦进行性减少。结论:门脉高压性脾脏发挥免疫功能的区域萎缩,其免疫功能低下,此时外科保脾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脾肿大 脾脏 形态结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竺杨文 王跃东 +1 位作者 谢志杰 占小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35-33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4月至2009年3月我院为72例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本组7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8~5.5h,出血60~400m...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4月至2009年3月我院为72例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本组7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8~5.5h,出血60~400ml,2例中转开腹(2.7%)。2例术后腹腔出血,其中1例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创面止血,1例做小切口开腹止血;3例发生膈肌破裂,1例结肠脾曲破裂,4例术后发热(>38℃),1例切口血肿。术后1~5d肛门恢复排气,术后住院7~15d,平均10.5d。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脾功能亢进和巨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脾切除术 巨脾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卓 刘德军 +4 位作者 刘巍 张军峰 花荣 孙勇伟 孙建华 《腹部外科》 2015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行巨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切除组44例,其中包含31例全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和13例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开... 目的比较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行巨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切除组44例,其中包含31例全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和13例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开腹切除组42例,并分别比较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其中腹腔镜组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相比,术后感染率(13.6%和35.7%)及腹腔积液率(6.8%和23.8%)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而胰漏、术后出血及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风险性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腹腔镜组中,手助组与全腹腔镜组相比,在术后并发症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一项安全和有效的巨脾切除技术。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全腹腔镜脾切除术预后相当,必要时可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巨脾 脾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严重粘连性巨脾外科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牛磊 王春喜 朱丽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66-67,70,共3页
目的总结严重粘连性巨脾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严重粘连性巨大脾脏患者切除术,分析术前相关资料、术中病理解剖特点、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59例均获得临床痊愈,无... 目的总结严重粘连性巨脾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严重粘连性巨大脾脏患者切除术,分析术前相关资料、术中病理解剖特点、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59例均获得临床痊愈,无围术期死亡及胃、肠道穿孔等严重损伤,其中15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腹水以及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发生率为25.4%。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仔细的脾周粘连组织分离以及脾蒂的正确离断,是确保严重粘连性巨大脾脏切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脾脏 脾切除 门静脉高压症
下载PDF
脾动脉结扎法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胡逸林 曹庭加 李汉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结论: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相对开腹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手术均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技巧尚待提高,手术时间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脾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脾动脉结扎
下载PDF
Simultaneous partial splenectomy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dvanced cirrhosis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evere 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 被引量:12
9
作者 Wen-Tao Jiang Jian Yang +4 位作者 Yan Xie Qing-Jun Guo Da-Zhi Tian Jun-Jie Li Zhong-Yang S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7期654-665,共12页
BACKGROUND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is liver transplantation(LT).However,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 can persist even after LT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splenomegal... BACKGROUND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is liver transplantation(LT).However,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 can persist even after LT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splenomegaly.AIM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of performing partial splenectomy during L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severe 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METHODS Between October 2015 and February 2019,762 orthotopic LTs were performed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in Tianjin First Center Hospital.Eighty-four cases had advanced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severe 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Among these patients,41 received partial splenectomy during LT(PSLT group),and 43 received only LT(LT group).Patient characteristics,intraoperative parameters,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hypersplenism(2/41,4.8%)and recurrent ascites(1/41,2.4%)in the PSL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LT group(22/43,51.2%;8/43,18.6%,respectively).Seventeen patients(17/43,39.5%)in the LT group required two-stage splenic embolization,and further splenectomy was required in 6 of them.The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PSLT group(8.6±1.3 h;640.8±347.3 mL)were relative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LT group(6.8±0.9 h;349.4±116.1 mL).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pulmonary infection,thrombosis and splenic arterial steal syndrome in the PSLT group was not different to that in the LT group,respectively.CONCLUSION Simultaneous PSL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should be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severe 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persistent hypersple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rtial splenectomy HYPERSPLENISM SPLENOMEGALY Liver cirrhotic megalosplenia
下载PDF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博 夏泽锋 +1 位作者 吴河水 陶凯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巨脾伴脾功能亢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成功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00~210min,平均(160±30)min;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巨脾伴脾功能亢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成功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00~210min,平均(160±30)min;术中出血量为50~1200ml,平均(150±50)ml;术后住院4~9d,平均(6±2)d。术后并发睥热2例。结论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进和操作技巧的熟练,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且疗效确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腹腔镜 巨脾
下载PDF
分束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荆晓岳 张德重 +3 位作者 闫争强 王建国 秦双 孔凡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束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4月,将我院85例巨脾病人随机分成传统脾蒂离断组(n=40)和分束脾蒂离断组(n=45),就脾蒂继发出血、胰瘘、脾热、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束脾蒂离... 目的探讨分束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4月,将我院85例巨脾病人随机分成传统脾蒂离断组(n=40)和分束脾蒂离断组(n=45),就脾蒂继发出血、胰瘘、脾热、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束脾蒂离断组术后无脾蒂继发出血;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脾蒂离断组(P<0.05);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束脾蒂离断术可减少巨脾切除术后脾蒂继发出血,预防胰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束脾蒂离断术 脾切除术 巨脾 脾蒂出血 胰瘘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坚 张志勇 +1 位作者 魏恒明 王良波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为17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脾静脉破裂出血止血困难...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为17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脾静脉破裂出血止血困难、1例因脾门粘连解剖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20 min,平均(180.8±17.8) min;术中出血量500~1 500 mL,平均(770.54±156.78) mL,术后淡血性引流液总量10~120 mL,平均(58.6±37.6) mL。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术出血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对术者腹腔镜下处理出血的技术及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但具有患者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巨脾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复杂性脾脏切除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春喜 夏绍友 +3 位作者 牛磊 朱丽文 刘子蒙 梁发启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总结复杂性脾脏切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86例复杂性脾脏切除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分析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各种病理解剖特点、术中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86例病人均获得临床痊愈,无围手术... 目的总结复杂性脾脏切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86例复杂性脾脏切除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分析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各种病理解剖特点、术中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86例病人均获得临床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及胃、肠道穿孔等严重损伤;其中62例恢复顺利,24例(27.9%)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主要为肺部感染4例、左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腹水6例以及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6例、左膈下脓肿、胰尾部血管出血、胰漏、肺栓塞各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脾周粘连的合理有效分离及脾蒂的微出血离断,是确保复杂性脾切除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巨脾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腹腔镜巨脾切除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瑞文 张明华 +1 位作者 朱健 冯浩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918-91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为38例巨脾患者施行腹腔镜脾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中转开腹。结果:3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术中出血50~1200ml。8例中转开腹,主要原...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为38例巨脾患者施行腹腔镜脾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中转开腹。结果:3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术中出血50~1200ml。8例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出血,器械因素,脾脏呈球形肿大,脾门如脐状凹陷,处理脾蒂困难及病程较长。结论: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术中仔细操作,中转开腹的某些因素是可避免的,能明显降低中转开腹率。绝大部分巨脾手术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巨脾 腹腔镜检查 中转开腹
下载PDF
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术在门脉高压患者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玲 李亚晓 邵倩倩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为乙肝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巨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为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术行巨脾切除术,患者均为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脏达到巨脾标准... 目的:探讨为乙肝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巨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为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术行巨脾切除术,患者均为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脏达到巨脾标准,回顾分析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胰尾损伤与胰瘘发生率、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患者30~75岁,平均(52.40±10.72)岁,男5例,女15例。2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术切除脾脏,出血量20~400 mL,平均(129.38±84.81)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手术时间115~240 min,平均(173.93±36.75)min。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3~12 d,平均(7.10±2.32)d。均未出现胰尾损伤及胰瘘;术后出现发热3例,体温最高达39℃,经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脾静脉及结扎后食管胃底迂曲静脉内血栓导致的脾热,经积极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住院5~14 d,平均(8.75±2.47)d。结论:乙肝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采用腹腔镜前入路二级脾蒂离断术行巨脾切除可取得良好效果,成功率高,并可有效避免术中大出血、胰尾损伤及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巨脾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二级脾蒂
下载PDF
巨脾切除术的操作要领及技巧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圣毅 鲁明典 +1 位作者 张佳佳 刘弋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2079-2080,共2页
近年来巨脾切除术的技术水平提高较快,但手术风险和困难依然较大,手术医师需要熟悉巨脾的病理解剖特征,掌握术中规避风险、解决困难的技能,深入研究手术操作要领及手术技巧,以提高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巨脾 脾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 脾动脉结扎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原位脾切除术与传统脾切除术并发症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宿宝栋 郭连明 +1 位作者 丁维宝 杜福田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原位脾切除术与传统脾切除术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的出血量等并发症情况,提供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3~2013年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单纯脾切除病例,共98例,按照手术方...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原位脾切除术与传统脾切除术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的出血量等并发症情况,提供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3~2013年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单纯脾切除病例,共9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原位脾切除组46例,传统脾切除组52例,统计手术中出血、输血等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原位脾切除组及传统脾切除组出血量分别为(281.63±109.30)ml,(422.45±153.00)ml,P〈0.05;原位脾切除组0例发生胰瘘,传统脾切除组5例(9.61%)发生胰瘘,P〈0.05;原位脾切除组中11例(31.42%)输血,传统脾切除中27例(51.92%)输血,P〈0. 05. 结论 较传统脾切除术,原位脾切除术可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输血,且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脾切除术. 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原位脾切除术较传统脾切除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巨脾
下载PDF
巨脾切除术100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华 蔡华忠 +3 位作者 崔磊 张建新 李宏欣 党胜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4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巨脾切除术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对100例巨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变清时间、术后腹水情况、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引流液AMS值、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门脉高压性巨...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巨脾切除术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对100例巨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变清时间、术后腹水情况、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引流液AMS值、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门脉高压性巨脾行脾切除术存在较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巨脾解剖特点及术前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有关.结论:行巨脾切除术要熟悉巨脾解剖特点,改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脾 解剖 并发症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1例报道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19
作者 韩秀娟 巩丽 +4 位作者 张伟 朱少君 赵建业 尚凤霞 兰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727-729,共3页
目的: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巨脾一个,体积35cm×20cm×8cm,切面呈红褐色,有多发性梗... 目的: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巨脾一个,体积35cm×20cm×8cm,切面呈红褐色,有多发性梗死灶。镜下可见脾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脾小结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以成熟型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并可见较多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5(+),不表达CD5(-)、CD20(-)、CD30(-)、CD34(-)、CD45RO(-)。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十分少见,临床病理检查遇到巨脾时,应进行详细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白血病 巨脾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巨脾切除术的研究
20
作者 颜渊 易明亮 +7 位作者 杨勇 何旭东 吴爱玲 欧阳胜 谭忆 廖志蓉 黄辉 范文江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研究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脾内血液回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诊断巨脾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Ⅰ组在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2ml/kg;Ⅱ组在脾动脉内用球后针注射0.0008%去甲肾上腺素2ml/kg。在脾... 目的研究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脾内血液回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诊断巨脾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Ⅰ组在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2ml/kg;Ⅱ组在脾动脉内用球后针注射0.0008%去甲肾上腺素2ml/kg。在脾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视平均动脉压注射0.05%酚妥拉明以保持血压平稳。结果从脾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至结扎脾静脉整个过程持续约15~20min,患者血压波动<30mmHg、心率变化<35次/min、动脉血氧饱和度≥99%,呼末二氧化碳在28~35mmHg之间。两组小便:Ⅰ组300ml/h,Ⅱ组320ml/h。两组出血均<80ml。两组患者在注药后脾脏前后、左右周径和脾脏厚度与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理盐水注入脾静脉恢复脾脏原位,得出脾内血液回流量Ⅰ组(1100±352)ml,Ⅱ组为(1200±411)m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和0.0008%去甲肾上腺素都能够明显缩小脾脏,增加脾血回流,降低输血发生率。两个浓度之间效果无明显差异,建议用较小浓度0.0004%去甲肾上腺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巨脾 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