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不同类型叶片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乔健 李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63-1867,共5页
利用MTB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比较了互叶白千层嫩叶与老叶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研究发现,在互叶白千层不同类型叶片精油中共检测到10种单萜、16种倍半萜、5种单萜衍生物及1种倍半萜衍生物共32种挥发性物质。互叶白... 利用MTB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比较了互叶白千层嫩叶与老叶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研究发现,在互叶白千层不同类型叶片精油中共检测到10种单萜、16种倍半萜、5种单萜衍生物及1种倍半萜衍生物共32种挥发性物质。互叶白千层不同类型叶片精油组分亦不同,互叶白千层老叶精油含量达5 000.79 ng/g,嫩叶精油含量仅为3 470.38 ng/g。单萜类衍生物是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绝对含量及相对含量最高的一类化合物。松油烯-4-醇、松油烯、d-杜松萜烯及2-蒈烯在互叶白千层精油中含量较高。互叶白千层不同叶片精油组成不同,以倍半萜类化合物种类最多。互叶白千层叶片的成熟度与松油烯-4-醇的含量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挥发性组分 精油 差异
下载PDF
Critical Evaluation of <i>Melaleuca alternifolia</i>: A Review of the Phytochemical Profile, Pharmacological Attributes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in the Botanical, Hum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2
作者 Ibrahim Kasujja 《Ope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AS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laleuca (tea tree) oil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ly used in recent decades. The essential oil in Australia for the past 120 years is now available globally as a...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laleuca (tea tree) oil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ly used in recent decades. The essential oil in Australia for the past 120 years is now available globally as an active component in various products. Historically, Melaleuca oil is known for its antisep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Currently, microwave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extract Melaleuca oil, but this extraction technology is not commercially under practice. Traditionally, Melaleuca oil extraction is possible through steam distillation of the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Melaleuca alternifolia<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pan></i></span> terminal branches and leaves, and the resultant extract is always either clear or pale yellowish. Melaleuca oil has been promoted as a therapeutic agent because scientif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Rideal-Walker (RW) coefficients of its extract composition include 8 for cymene, 16 for terpineol, 13.5 for tepinen-4-ol and 3.5 for cineole. The mode of action against bacteria is now partially elucidated, and assumptions exist. Hydrocarbons partition into biological membranes to disrupt the vital functions of Melaleuca oil, and also its components behave in the same manner. Therefore, the inhibition of respiration and the leakage of ions or loss of intracellular material and the inability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reflect the loss of membrane integrity and lysis in Melaleuca oil products containing lower than usual terpenes concentrations. Melaleuca oil possesses antifungal properties and is known exclusively for the treatment of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Candida albicans<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This essential oil<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 strongly changes the permeability of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Candida albic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cells.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C. albicans<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treatment with 0.25% tea tree oil leads to propidium iodide uptake. However, a significant loss of 260-nmlight-absorbing materials after staining with methylene blue occurs after 6 hours.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Melaleuc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 extracts alter the permeability of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Candida glabrat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 that occurs when the membrane is treated with 0.25% Melaleuca oil. Melaleuca oils possess antiviral properties but most findings evidence that this oil fights against both non-enveloped and enveloped viruses, although the range of viruses tested to date is minimal. Melaleuca oil is known for its antiprotozoal activity because it causes a 50% reduction in the growth of protozoa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Leishmania major<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and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Trypanosoma bruce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at concentrations of 403 mg/ml and 0.5 mg/ml,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studies done (in comparison to controls). An investigation has shown that terpinen-4-ol also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antiprotozoal activity. Tea tree oils at 300 mg/ml killed all cells of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Trichomonas vaginalis<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and also anecdotal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in-vivo<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 studies evidence that Melaleuca oil may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infections caused by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i></i></span><i>Trichomonas vaginalis<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hite-space:normal;"></span>. This review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tochemistry, bioactivity, metabolism and the economic aspects of <em>Melaleuca alternifolia, and it</em> details how <em>Melaleuca alternifolia</em> species have evolved in the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leuca alternifolia TERPENES TERPENOIDS PHYTOTOXICITY Pharmacokinetics melaleuca OR Tea Tree oil Phytochemistry Bioactivity
下载PDF
重庆引种3种桃金娘科植物枝叶精油GCMS鉴定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然 王春丽 +1 位作者 樊志彤 刘世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3,共14页
精油植物是重要的食品与精细化工原料,精油成分组成与含量是衡量精油植物品质的重要指标.澳洲茶树、溪畔白千层和垂枝红千层是3种重要的桃金娘科精油植物资源,重庆引种成功后其枝叶精油指标是否出现变化,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重庆引... 精油植物是重要的食品与精细化工原料,精油成分组成与含量是衡量精油植物品质的重要指标.澳洲茶树、溪畔白千层和垂枝红千层是3种重要的桃金娘科精油植物资源,重庆引种成功后其枝叶精油指标是否出现变化,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重庆引种的成年典型植株,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引种植物枝叶精油检测,结果表明其出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澳洲茶树鲜枝叶出油率最高(1.8%),垂枝红千层精油次之(1.18%),溪畔白千层最低(0.28%);GCMS法进行精油组分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重庆引种澳洲茶树精油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4种(主要成分为1, 8-桉叶素、 α-松油醇、 α-蒎烯),溪畔白千层32种(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肉桂酸甲酯),垂枝红千层41种(主要成分为α-松油醇、 1, 8-桉叶素、瓜菊醇酮、柠檬醇);精萘内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精油1, 8-桉叶素、 α-松油醇、 α-蒎烯相对含量分别为45.42%, 17.71%, 7.57%,溪畔白千层甲基丁香酚、肉桂酸甲酯相对比例分别为89.11%, 6.89%,垂枝红千层α-松油醇、 1, 8-桉叶素、瓜菊醇酮、柠檬醇相对比例分别为25.75%, 20.71%, 16.29%, 7.09%.与以往华东华南地区引种植株对比分析表明,澳洲茶树枝叶出油率略有增高,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比广西地区的少;而另外两种植物出油率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但溪畔白千层枝叶挥发性成分种类比福建地区的少、比广西地区的多,垂枝红千层成分种类比广东地区的多.综上所述,重庆引种的3种桃金娘科植物枝叶出油率与主要功能性组分相对含量均有良好的表现,其枝叶精油具有规模化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科 澳洲茶树 溪畔白千层 垂枝红千层 精油 GCMS鉴定
下载PDF
负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Zein/Pullulan复合膜乳液对芒果保鲜贮藏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韦珍妮 玉胜烟 +3 位作者 刘慧婷 黄桔燕 蓝祥烊 袁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研究新型复合乳液对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制备了负载0、1%、2%(v/v)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乳液,并对芒果进行涂膜处理,于20℃、RH 65%贮藏,定期测定指标。结果表明:3种复合乳液涂膜处理均能减缓芒果失重率的升高... 为研究新型复合乳液对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制备了负载0、1%、2%(v/v)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乳液,并对芒果进行涂膜处理,于20℃、RH 65%贮藏,定期测定指标。结果表明:3种复合乳液涂膜处理均能减缓芒果失重率的升高,且维持更高的果肉Vc含量,但对果肉TA和TSS含量影响不大;而负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复合乳液还能有效地抑制芒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升高,其中负载1%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乳液处理在延缓果实叶绿素的降解、减缓失重率的上升和维持Vc含量方面的效果更好。综上,负载1%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乳液更利于维持芒果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普鲁兰多糖 互叶白千层精油 复合乳液 芒果保鲜
下载PDF
白千层油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肖凯军 银玉容 +2 位作者 郭祀远 李琳 蔡妙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阐明白千层油在医药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白千层油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化学成分、特性和应用等方面全面概述其研究现状。结果 :白千层油是从白千层树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在医学上具有多种重要性质。结论
关键词 白千层油 提取 性质 医药 中药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燕君 古佛政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4-76,共3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分析了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松油醇-4、α-松油烯、γ-松油烯、1,8-桉叶油素。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松油醇 松油烯 桉叶油素
下载PDF
蒸馏时间与互叶白千层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及出油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燕君 陈利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36,共4页
蒸馏的持续时间是影响互叶白千层精油质量及出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蒸馏时间段所收集的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出油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蒸馏时间段的延长 ,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出油量均下... 蒸馏的持续时间是影响互叶白千层精油质量及出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蒸馏时间段所收集的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出油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蒸馏时间段的延长 ,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出油量均下降 ,在 0~ 1 2 0min内 ,出油率已超过 98% ,1 2 0~ 1 5 0min阶段其出油率不到 2 %。而高沸点的环烯烃及其醇类却随着蒸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可以通过控制蒸馏时间 ,提高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 ,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时间 出油率 互叶白千层 精油 松油烯醇-4 化学成分 抗菌剂 防腐剂
下载PDF
引种互叶白千层茶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27
8
作者 钟振声 樊丽妃 黄继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从澳大利亚引种的广西玉林市互叶白千层茶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试了该种茶树油的理化常数,并将结果与ISO国际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对该种茶树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从澳大利亚引种的广西玉林市互叶白千层茶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试了该种茶树油的理化常数,并将结果与ISO国际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对该种茶树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混合药剂法测得了该种茶树油对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后考察了培养基pH值、食盐和蔗糖对该种茶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发现:非特征成分桉叶素的相对含量高达72.49%,而特征成分4-松油醇只有0.78%;该种茶树油的大多数理化常数均不在ISO国际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该种茶树油对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4.00mL/L,显示其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在pH=5~10范围内,该种茶树油对供试菌种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一定用量的食盐及蔗糖与该种茶树油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抑菌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该互叶白千层茶树极有可能发生了变种,但其抑菌活性得到了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互叶白千层 成分分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互叶白千层理化特性及精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义军 袁源 +2 位作者 刘洋洋 张帆 李积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2,共6页
研究了4种不同干燥方法(太阳晒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对互叶白千层理化特性及精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风干燥互叶白千层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68± 0.27 )%;经冷冻干燥互叶白千层DPPH ·清除率、· ABTS ... 研究了4种不同干燥方法(太阳晒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对互叶白千层理化特性及精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风干燥互叶白千层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68± 0.27 )%;经冷冻干燥互叶白千层DPPH ·清除率、· ABTS +清除率最低,分别为(53.74± 4.58 )%、(71.63±2.95)%;经4种方法干燥后,精油提取得率下降,冷冻干燥所得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得率最高(5.99± 0.60 )%,精油中松油烯- 4-醇大于30%,1,8-桉叶素小于5%,符合ISO4790—2004及 GB/T 26514—2011中的规定标准;且经太阳晒干与热风干燥后所得精油中松油烯- 4-醇含量的差异显著,太阳晒干所得精油中松油烯- 4-醇最高为( 50.14± 1.48)%,冷冻干燥所得精油中1,8-桉叶素最低,为(1.19±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热风干燥 冷冻干燥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花、果与叶挥发油成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柴玲 刘布鸣 +2 位作者 林霄 何开家 白懋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4年第6期1-4,16,共5页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互叶白千层花、果、叶三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鉴定了花、果和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比较互叶白千层不同部位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分析结果可为互叶白千层花、...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互叶白千层花、果、叶三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鉴定了花、果和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比较互叶白千层不同部位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分析结果可为互叶白千层花、果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挥发油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复合精油制备及其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布鸣 柴玲 +1 位作者 林霄 白懋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6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巨尾桉精油和松油烯-4-醇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原料,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精油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含量、质量控制及抗菌作用。通过精馏、重整、复配制成复合精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控制产品质量。体... 以巨尾桉精油和松油烯-4-醇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原料,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精油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含量、质量控制及抗菌作用。通过精馏、重整、复配制成复合精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控制产品质量。体外抗菌试验证明复合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6种能引起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重整复配复合精油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可作为天然抑菌、杀虫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互叶白千层 重整精油 化学成分 抗菌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精油化学成分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居解语 何立平 《经济林研究》 1999年第2期6-7,16,共3页
对17个互叶白千层精油样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精油样品差异主要在于主含成分不同,即1.8—桉叶油素、γ—松油烯、异松油烯和松油醇—4这4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不同。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化学成分 差异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不同部位油细胞分布及显微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民真 李家旺 +3 位作者 杨永安 张德清 李伦 张川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3-816,共4页
为避免复杂的制样提取过程,在天然状态下获得植物样品油细胞中精油的成分,用显微拉曼光谱仪,得到互叶白千层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油细胞的分布及油细胞中的主成分。对各部位的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软枝干中不存在油细胞或者很少,老叶中的油细... 为避免复杂的制样提取过程,在天然状态下获得植物样品油细胞中精油的成分,用显微拉曼光谱仪,得到互叶白千层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油细胞的分布及油细胞中的主成分。对各部位的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软枝干中不存在油细胞或者很少,老叶中的油细胞没有新叶中的多。在老叶油细胞上获得的谱峰中,1675和726 cm^(-1)为4-萜烯醇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和环的变形振动;1700和754 cm^(-1)为γ-松油烯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和环的变形振动;1609 cm^(-1)为α-松油烯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1522,1156和1011 cm^(-1)为β-胡萝卜素的的特征峰,分别归属为C—C伸缩振动、C—C伸缩振动和C—C面内摇摆振动。在新叶油细胞上获得的谱峰中,745 cm^(-1)为顺香桧烯水合物的特征峰,归属为环变形振动;1609 cm^(-1)为α-松油烯的特征峰;1525,1160和1008 cm^(-1)为β-胡萝卜素的的特征峰;老叶与新叶油细胞中的主成分不完全相同,老叶中油细胞精油为γ-松油烯—4-萜烯醇-α-松油烯型,而新叶中油细胞中的精油为顺香桧烯水合物-α-松油烯型。老叶、新叶的共有物为:α-松油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及顺香桧烯水合物为首次在互叶白千层中发现。利用该方法可迅速的确定植株油细胞的主成分,为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不同部位 油细胞 拉曼光谱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澳洲茶树枝叶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海龙 覃子海 +4 位作者 张烨 肖玉菲 陈晓明 梁忠云 陈博雯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21-25,共5页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澳洲茶树枝叶总重、侧枝重、含油率和产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有利于提高澳洲茶树枝叶总重、侧枝重和产油量;氮、磷、钾的用量分别为74.3、18.1和23.1g/株,相应的枝叶总重为2.12...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澳洲茶树枝叶总重、侧枝重、含油率和产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有利于提高澳洲茶树枝叶总重、侧枝重和产油量;氮、磷、钾的用量分别为74.3、18.1和23.1g/株,相应的枝叶总重为2.12 kg/株、侧枝重1.36 kg/株、含油率1.71%、产油量0.023 3 kg/株;氮、磷、钾最佳的施肥配方质量比为1∶0.24∶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茶树 混合设计 配方施肥 含油率 产油量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提取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古佛政 张燕君 《广东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章叙述了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从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主要组分所分离的松油烯醇4,达到香料工业质量要求,可应用于医药,日用化工产品。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芳香油 提取 植物香料 香料
下载PDF
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生长量及其挥发油含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柴玲 刘布鸣 +3 位作者 何开家 林霄 白懋嘉 陈明生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2期5-7,共3页
通过跟踪测定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定植后1年生长周期内植物生长量、挥发油得油率以及主成分含量等指标,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为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的优质高产种植以及茶树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 生长量 挥发油 得油率 成分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组分及抗菌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燕君 古佛政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31-34,共4页
互叶白千层精油的主要组分有松油醇4、α松油烯、γ松油烯、1.8桉叶油素等。互叶白千层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菌剂,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抗菌能力
下载PDF
不同月份对互叶白千层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宁 张烨 +4 位作者 肖玉菲 陈博雯 覃子海 梁忠云 刘海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探究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无性系植株精油的品质,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连续15个月取2年生互叶白千层无性系植株带叶枝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 为探究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无性系植株精油的品质,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连续15个月取2年生互叶白千层无性系植株带叶枝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无性系植株为4-松油醇型优良品系,4-松油醇平均含量高达38.39%,1,8-桉叶素含量仅为1.05%。随砍伐时间间隔的延长,得油率、4-松油醇、γ-松油烯和α-松油烯含量呈上升趋势,1,8-桉叶素含量则呈下降趋势,间隔5个月后各成分指标均符合ISO 4730:2017标准,因此建议砍伐间隔至少保持5个月以上。得油率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受收获时间影响,9月至次年2月得油率较高,尤其是次年1-2月,此时4-松油醇含量高,1,8-桉叶素含量低,所得油的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油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互叶白千层精油 化学成分 收获时间
下载PDF
茶树精油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杰 陶蕾 +3 位作者 邱倩 张娜 贾鹏飞 石少飞 《生物化工》 2022年第3期152-155,共4页
本文从有效成分、生物学功能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茶树精油的价值。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发现茶树精油的主要成分由单萜、倍半萜、烯及醇类等化合物组成。这些有效成分赋予茶树精油显著的抗菌功能、抗病毒效果、抗寄生虫性能以及抗氧化... 本文从有效成分、生物学功能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茶树精油的价值。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发现茶树精油的主要成分由单萜、倍半萜、烯及醇类等化合物组成。这些有效成分赋予茶树精油显著的抗菌功能、抗病毒效果、抗寄生虫性能以及抗氧化作用,使茶树精油有望代替化学合成药物应用于生鲜保鲜、皮肤病治疗、无抗养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化学成分 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下载PDF
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挥发油得率和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海燕 李桂珍 +2 位作者 秦荣秀 唐伟 梁忠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228-230,共3页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中提取精油,采集不同蒸馏时间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参照ISO 4730:2017标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中提取精油,采集不同蒸馏时间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参照ISO 4730:2017标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挥发油得率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叶挥发油相对得率降低,蒸馏2 h后,96%以上的挥发油已被蒸出,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70.537%)、α-松油醇(10.222%)、柠檬烯(8.429%)、α-蒎烯(3.080%)、β-月桂烯(2.030%)、4-松油醇(1.351%)含量变化不大。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蒸馏时间以2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挥发油 蒸馏时间 1 8-桉叶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