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盛吉:从“皇民化模范”到中共台湾地下党员
1
作者 赵一顺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47-64,共18页
1923年出生的叶盛吉,在世只有短短的27年,但其思想却经历了剧烈的转变,从殖民者眼中的“皇民化模范”转变为中共台湾地下党员。梳理其一生可以发现,叶盛吉的思想转变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惜懂天真的少年时期,有了民族意识的萌生;苦闷... 1923年出生的叶盛吉,在世只有短短的27年,但其思想却经历了剧烈的转变,从殖民者眼中的“皇民化模范”转变为中共台湾地下党员。梳理其一生可以发现,叶盛吉的思想转变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惜懂天真的少年时期,有了民族意识的萌生;苦闷的考学时期,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探索求知的二高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最终的扶择时期,选择了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并加入中共台湾地下党。叶盛吉的思想转变,既与他个人性格、生活环境有关,也与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对叶盛吉心路历程的剖析,有助于了解叶盛吉在日本殖民当局“皇民化”教育的洗脑下仍能觉醒自己中华民族意识的可贵品质,有助于深化叶盛吉的个案研究,也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盛吉 中共台湾地下党 思想历程 民族意识
下载PDF
国民革命期间中共之宣传策略初探——以1923—1925年之《向导》为中心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红民 魏兵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0,114,共9页
国民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对国民革命的进程和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23—1925年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考察,分析中共在此时期宣传策略的转变和宣传话语的特点,即中共如何将“左派... 国民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对国民革命的进程和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23—1925年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考察,分析中共在此时期宣传策略的转变和宣传话语的特点,即中共如何将“左派”、“右派”、“阶级斗争”等概念引入国民革命的过程,从而勾勒出国民革命期间中共在宣传上从被动到主动,争取到宣传强势,并最终将阶级斗争理论与国民革命结合起来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中共 国民党 《向导》 宣传
下载PDF
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7
3
作者 左冰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9期60-72,共13页
文章基于对"红色旅游的摇篮"——井冈山景区的游客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旅游对政党认同的影响模型,分析并刻画了旅游活动对政党认同的影响及其作用于政党认同的具体路径,探讨了游客对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认知差异、... 文章基于对"红色旅游的摇篮"——井冈山景区的游客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旅游对政党认同的影响模型,分析并刻画了旅游活动对政党认同的影响及其作用于政党认同的具体路径,探讨了游客对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认知差异、政党认同的阶层差异以及旅游的政治功能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政党认同更多的是人们理性认知的结果。红色旅游活动对于增进游客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并可间接地促进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行为。通过唤起记忆、讲述历史和情景体验,红色旅游有助于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政党认同 中国共产党 井冈山景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政治转型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岳 丁东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从社会变革入手,循着市场-政治的变革路径,阐述在社会转型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的转型目标。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变革目标应当是适应多元社会的现代执政党,其基本特质是具备四大能力。在总结过去所有政治改革经验基础上,文章认为,... 本文从社会变革入手,循着市场-政治的变革路径,阐述在社会转型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的转型目标。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变革目标应当是适应多元社会的现代执政党,其基本特质是具备四大能力。在总结过去所有政治改革经验基础上,文章认为,人大改革应当成为执政党政治转型的战略选择,只有通过人大改革、释放人大的功能,执政党的现代特质才能塑造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转型
下载PDF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回顾与反思——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志宏 郝丹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经历了从重视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密切关联的"有机论"向强调妇女在整个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的"功能论"的转化,使妇女解放运动在给中国妇女带来空前解放的同时,又忽略了...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经历了从重视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密切关联的"有机论"向强调妇女在整个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的"功能论"的转化,使妇女解放运动在给中国妇女带来空前解放的同时,又忽略了女性自身的权益与民族解放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当代视域中,应当将其中蕴含的历史资源转化为"一体多元"的新型妇女运动价值观,激活我国当代多元女性主体群自身的权利意识,方能继续完成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未竟事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 有机论 功能论 一体多元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创 刘红英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着党的人民利益思想,其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把握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着党的人民利益思想,其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把握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利益 可持续发展 历史进程 经验
下载PDF
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大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44,共9页
新民主主义宪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伟大创举。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是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才逐步形成的。民主联合战线的“革命的民众政权”的构想和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的实践 ,是中共早期对政权模式的探索 ;... 新民主主义宪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伟大创举。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是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才逐步形成的。民主联合战线的“革命的民众政权”的构想和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的实践 ,是中共早期对政权模式的探索 ;“人民共和国”及“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是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萌芽 ;基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权模式构成了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雏形 ;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和建立是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形成的标志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和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制定是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更臻完善的体现。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与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相因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思想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三制' 新民主主义宪政
下载PDF
解读十七大后中国的新经济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树洁 宋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9,21,共10页
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正在通过一种科学的方式使中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自1978年至2007年,在建设内部和谐、对外友好的世界强国这一最终目标指引下,中国沿着既定道路一路前行,然而,好比探月... 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正在通过一种科学的方式使中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自1978年至2007年,在建设内部和谐、对外友好的世界强国这一最终目标指引下,中国沿着既定道路一路前行,然而,好比探月卫星发射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卫星由地球轨道向距离月球更近的月球轨道顺利变轨的能力一样,中国能否实现其既定目标仍取决于新的经济政策所产生的推动力,因此,十七大及其制定的新政策被视为中国在未来三十年内迈向世界强国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创新 和谐社会 经济政策
下载PDF
具有理论特色和独特方法的中共党史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志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3-189,共7页
我校中共党史学科自五六十年代初建 ,80年代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与权 ;逐渐形成以中共党史学理论及党史学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毛泽东思想研究为支柱 ,在李大钊研究、五四运动与中共创建史研究、大革命史研究、抗日战... 我校中共党史学科自五六十年代初建 ,80年代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与权 ;逐渐形成以中共党史学理论及党史学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毛泽东思想研究为支柱 ,在李大钊研究、五四运动与中共创建史研究、大革命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本主义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 学科
下载PDF
西安事变前后中共对蒋政策之嬗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萌硕 李建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以1936年下半年以来国共两党接触的相关文献和档案为基础,从更宽的视野中去追寻形成西安事变最终解决条件的若干历史细节,并由此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事变解决的具体条件在事变发生之前即已被双方提及;其二,突发的西安事变使蒋氏在坚持改... 以1936年下半年以来国共两党接触的相关文献和档案为基础,从更宽的视野中去追寻形成西安事变最终解决条件的若干历史细节,并由此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事变解决的具体条件在事变发生之前即已被双方提及;其二,突发的西安事变使蒋氏在坚持改编红军的强硬前提下放弃了极端强硬的一些条件,而回到了事变前曾经提出过的一些框架之中;其三,中共在西安事变初期态度强硬,但最终却让步,这与蒋氏的强硬不无关系,蒋在事变中并非完全处于被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6年下半年 中共 对蒋政策 西安事变 条件
下载PDF
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永恒课题——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之享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共6页
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骨干。加强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对在新时期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等,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勤... 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骨干。加强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对在新时期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等,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共产党员 党性修
下载PDF
从革命法制到依法执政——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方式的演进与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春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2,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执政”的治国方针,这是其领导和执政方式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建党80多年来,由于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处的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身份和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正是... 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执政”的治国方针,这是其领导和执政方式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建党80多年来,由于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处的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身份和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角色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历了由依靠国家政策和群众运动执政而逐渐向“依宪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方针发展等重大变化。认真总结和汲取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方式变革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加深理解当前“依法执政”方针的意义,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领导方式 执政方式 变化 经验教训
下载PDF
试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慈善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永光 胡婷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9-11,40,共4页
慈善思想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慈善作为一项事业被列入社会建设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慈善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社... 慈善思想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慈善作为一项事业被列入社会建设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慈善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思想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 中国共产党人 慈善观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话语析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俞祖华 王疆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7-209,共13页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是对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梦想的继承、对外部民族复兴榜样的借鉴、对接续民族复兴使命的体认以及对激进民主主义者“中华民族之复活”思想的发展。他们使用了“中华民族”“中国民族”语词,使用了“中华民...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是对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梦想的继承、对外部民族复兴榜样的借鉴、对接续民族复兴使命的体认以及对激进民主主义者“中华民族之复活”思想的发展。他们使用了“中华民族”“中国民族”语词,使用了“中华民族之复活”“中国复兴”提法,并阐释中华民族复兴的内涵:以民族解放相号召,争取“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以“创造少年中国”相激励,期盼“中国的返老还童”;以探究民族特性相倡导,希望提振国人的民族精神;以人类大同相期许,冀愿“于世界文明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他们致力于探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提出以革命扫除民族复兴的两大障碍,以社会主义发展现代工业;谋划聚合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包括培植民族复兴的“中心势力”(政党)、增强民族复兴的民众势力、激扬民族复兴的青春活力、打造民族复兴的强大军力、挺立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争取民族复兴的国际外力等;确立指引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南”,指出“马克思的学说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话语坚持了“五个统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解放与为人类谋大同的统一,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统一,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外国民族复兴经验与推进中国化理论创新、探寻中国道路的统一,观念层面探索复兴之路与行动层面投身复兴事业的统一,有思想深度之思辨语言与有情感热度之诗化语言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话语
下载PDF
延安时期留日归国群体的历史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新利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1-70,共10页
论文着眼于延安时期的留日归国群体,分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对日"二分法"政策的推行、日本俘虏教育、敌情研究等工作中发挥的历史作用。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开展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斗争,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 论文着眼于延安时期的留日归国群体,分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对日"二分法"政策的推行、日本俘虏教育、敌情研究等工作中发挥的历史作用。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开展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斗争,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并领导一批留日归国群体,积极开展敌情研究、参与教育日本俘虏,支持并推动中国共产党对日采取将日本军国主义者与日本人民区别的"二分法"策略,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日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归国运动 留日学生 “二分法”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党对城市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解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中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5-20,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对城市社会组织化调控的需要,展开了对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改造工作。从1949年到1956年,旧式慈善救助团体经历了由短暂恢复、调整改造到完全消失的过程。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先天落后性以及其赖以生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对城市社会组织化调控的需要,展开了对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改造工作。从1949年到1956年,旧式慈善救助团体经历了由短暂恢复、调整改造到完全消失的过程。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先天落后性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政治思想基础和经济社会空间的丧失,是这些社团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城市旧式慈善救助社团
下载PDF
坚持科学的学习观之必要和可能——基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红彬 曹富雄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11,共5页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在主观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客观性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体现的是"客体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在主观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客观性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体现的是"客体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体现的是"坚持和发展统一论"与"学习和运用结合论"的统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福军 郭舒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揭示宗教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指导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宗教信仰自由观、宗教“五性”观、宗教主题观、根本保证观、独立自主自办观、统战观、适应观以及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 中国共产党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揭示宗教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指导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宗教信仰自由观、宗教“五性”观、宗教主题观、根本保证观、独立自主自办观、统战观、适应观以及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观点等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宗教观 基本内涵
下载PDF
国共两党最初政治纲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方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1,共4页
国共两党最初的政治纲领是两党政治纲领演变的基础 ,对此后 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民党最初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曾一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国共两党最初的政治纲领是两党政治纲领演变的基础 ,对此后 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民党最初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曾一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使其纲领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失去了进步性 ,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从而导致国民党失去了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最初提出的政治纲领虽然脱离中国实际 ,但由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使它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纲领 ,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通过对国共两党最初政治纲领的比较 ,总结国共两党最初政纲的异同点 ,探讨两党纲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三民主义 中国共产党 比较研究 中国革命 政治纲领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克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7,共5页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先后发生了两大历史性变革 ,即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由传统形态的社会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两大社会变革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在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先后发生了两大历史性变革 ,即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由传统形态的社会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两大社会变革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在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探索和解答 ,先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 社会变革 20世纪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