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ty Hall Dilemma的困难原因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邱江 张庆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224,242,共4页
采用Monty Hall Dilemma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在不同提示条件下对MHD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发现只有在条件关系提示下,MHD的作业成绩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正确率也只有35.7%。这表明MHD问题困难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如... 采用Monty Hall Dilemma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在不同提示条件下对MHD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发现只有在条件关系提示下,MHD的作业成绩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正确率也只有35.7%。这表明MHD问题困难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认为主持人的行为完全是随机事件,很难意识到参与者的最初选择与主持人打开特定盒子间的三种条件关系;多数被试作出选择的理由是非理性的,如“坚持第一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能正确判断MHD问题的内在概率关系以及缺乏认真思考的动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y HALL dilemma 心理模型 贝叶斯推理
下载PDF
家庭精神环境与社会环境对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2
作者 郭宇濛 郭静 罗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 从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维度了解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状况研究”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 目的 从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维度了解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状况研究”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陷入困境会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健康(β=0.20,P<0.01),直接效应为0.198;家庭陷入困境会通过家庭精神环境影响儿童心理健康,间接效应为0.041,占总效应的17.15%;社会环境能调节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β=-0.05,P<0.05)。结论 应注重构建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家庭 儿童心理健康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PDF
逆风而行还是顺势而为?——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
3
作者 李国栋 蓝发钦 国文婷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8,共15页
文章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面临的资源约束困境和保守观望情绪是“倒U”型关系形... 文章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面临的资源约束困境和保守观望情绪是“倒U”型关系形成的重要机制;企业ESG投资可以有效对冲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但这种对冲关系具有选择效应;“倒U”型关系在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加敏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的“倒U”型关系可以更好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ESG投资 “倒U”型曲线 资源约束困境 保守观望情绪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琳婷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1-125,共5页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在理论研究和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实施陷入的困境,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突破困境的课程建设策略,具体为: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精研教学主题模块...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在理论研究和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实施陷入的困境,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突破困境的课程建设策略,具体为: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精研教学主题模块、丰富教育教学模式、调研学生学情需求,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助力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反思 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我国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困境及反思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川 汪作为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2-24,共3页
随着社区精神卫生和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双重发展,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逐渐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并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结合长期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实践经验,探讨我国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困境,并作反思以促进... 随着社区精神卫生和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双重发展,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逐渐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并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结合长期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实践经验,探讨我国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困境,并作反思以促进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者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会工作者 精神卫生 困境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爱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2,共5页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促进理论,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应该优先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正面心理健康促进,应将服务的焦点从个人层面的心理疾病转移到社区层面的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少数专业服务者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促进理论,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应该优先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正面心理健康促进,应将服务的焦点从个人层面的心理疾病转移到社区层面的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少数专业服务者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通过促进大学社区的参与,整合多方资源,来培育大学社区支持性的社会结构,增强大学生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服务困境 心理健康促进
下载PDF
何以自处:北平留守知识分子的心态与境遇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善庆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3,共8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部分知识分子避乱南下,但也有人选择了艰苦备尝的留守。在民族大义与自身生存的双重压力下,这一留守群体在出处去就上的犹豫和徘徊、个人情感上的愤懑与自谴、交际方式上的谨慎与敏感、生存著述上的困窘与抵抗,皆...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部分知识分子避乱南下,但也有人选择了艰苦备尝的留守。在民族大义与自身生存的双重压力下,这一留守群体在出处去就上的犹豫和徘徊、个人情感上的愤懑与自谴、交际方式上的谨慎与敏感、生存著述上的困窘与抵抗,皆呈现出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场景。作为留守者,特别是被视为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似乎又遭受了比普通民众更为严格的道德评判。战后,这一群体甘于沉默的心态和不被理解的苦痛使他们对这段经历多避而不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北平知识分子 政治心态 生存困境
下载PDF
庄子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素芬 丁全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6,共7页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身体和精神(或身心)的两重困境,这是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增强而自觉感知到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困顿与不安。庄子对身之困采取了身与物化、重生乐生、无用之用、中庸隐遁、虚己游世的化解之法;对心之困采取了全...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身体和精神(或身心)的两重困境,这是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增强而自觉感知到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困顿与不安。庄子对身之困采取了身与物化、重生乐生、无用之用、中庸隐遁、虚己游世的化解之法;对心之困采取了全性保真、解心释神、乘物游心、回归自然等解脱之策。在这些摆脱身心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中贯穿的是以人为本、顺物自然的哲学智慧,这对当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极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之困 精神之困 生命自由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流浪精神病人收治中的伦理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钱烈 赵志宏 +2 位作者 李萍 俞玉海 方祝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5期894-897,共4页
通过对2011—2015年在萧山医院精神科病房的流浪精神病人收治和出院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被精神病"风险,无监护人状态下病人权益保障和监督机制缺失,病人长期滞留病房等伦理困境。建议建立流浪精神病人权利保障与监督委员会,... 通过对2011—2015年在萧山医院精神科病房的流浪精神病人收治和出院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被精神病"风险,无监护人状态下病人权益保障和监督机制缺失,病人长期滞留病房等伦理困境。建议建立流浪精神病人权利保障与监督委员会,通过纠错机制减少误诊或"被精神病"现象发生;保障恰当的诊疗和生活照顾;为滞留病人创造出路等,保障流浪精神病人的基本权益,达到减少精神残疾,避免再度流浪的目的,从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人 伦理困境 “被精神病” 纠错机制 权益保障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精神困境与文化审视——肖仁福长篇小说《仕途》笔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菲 张刘薇子 +1 位作者 罗韵 皮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5-99,133,共6页
肖仁福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仕途》以还原现场的方式展示日常而世俗化的官场生活,将权力、金钱与情欲对人性的扭曲进行聚焦,揭示出转型时期国人的精神困境。作家通过对权力、金钱、情欲与人性的博弈,反思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缺陷及其对官场... 肖仁福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仕途》以还原现场的方式展示日常而世俗化的官场生活,将权力、金钱与情欲对人性的扭曲进行聚焦,揭示出转型时期国人的精神困境。作家通过对权力、金钱、情欲与人性的博弈,反思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缺陷及其对官场中人的改造与扼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途》 精神困境 精神变异 女性叙事 知识分子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与路径重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晓妹 路洋 徐凌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48-152,共5页
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方面承担重要职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当前大学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多发频发,危险性和严重性日益突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专业的要求。相... 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方面承担重要职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当前大学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多发频发,危险性和严重性日益突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专业的要求。相关政策制度从教育视角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和要求,但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冲突,给现实工作带来了困境。辅导员应当承担“育心”“育德”双重职责,合理进行育人角色定位,提升专业胜任力;有关制度设计应合理规范心理育人伦理,构建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保障体系,实现高校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内涵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理性与情感的两难——家族文学的背反叙事心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永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28-32,共5页
20世纪家族文学中家族形象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在叙事上表现出批判与眷恋的两难心态。这种叙事态度是缘于时代话语的规约和社会心理需求,以及作者的叙事角度和立场,而且心理回忆机制和情感的慰藉需要也使得作家在世纪末转而对家族温情地... 20世纪家族文学中家族形象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在叙事上表现出批判与眷恋的两难心态。这种叙事态度是缘于时代话语的规约和社会心理需求,以及作者的叙事角度和立场,而且心理回忆机制和情感的慰藉需要也使得作家在世纪末转而对家族温情地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叙事心态 两难 原因
下载PDF
反讽、荒诞与“和解术”构型——《送我上青云》叙事实践与文化意蕴论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益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6-52,共7页
电影《送我上青云》从现实主义创作视角出发,运用反讽手法展示人物“青云路”上的困顿与挣扎,以荒诞手法反映让人无处遁逃的悲凉现实,以“和解术”构型显现灵与肉、自我与他者的相处之道,其在演绎当下中国人生存的困境和障碍时,直击现... 电影《送我上青云》从现实主义创作视角出发,运用反讽手法展示人物“青云路”上的困顿与挣扎,以荒诞手法反映让人无处遁逃的悲凉现实,以“和解术”构型显现灵与肉、自我与他者的相处之道,其在演绎当下中国人生存的困境和障碍时,直击现实生活中矛盾和痛点,饱含着导演希冀从精神困境中突围、从物质惯习的胁迫中逃离出来的精神诉求。通过使用中国古典写意手法和符号,这一精神诉求表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为反思现代文明的症结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我上青云》 反讽 荒诞 和解术 精神困境 写意手法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华英 赵玉莹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本文以困境与应对作为文章主要框架,阐述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伦理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伦理困境 应对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竭婧 刘怡秀 杜杰 《科教文汇》 2015年第9期130-131,共2页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很多新的困境,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地位尴尬,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从欠发展的学科专业、不成熟的行业、时时掣肘的外界、心理健康教师模糊的个人定位四个角度做出论述,并提出了对未来心理健康...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很多新的困境,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地位尴尬,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从欠发展的学科专业、不成熟的行业、时时掣肘的外界、心理健康教师模糊的个人定位四个角度做出论述,并提出了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些展望,以期为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 困境
下载PDF
税与债的权衡:心理账户效应如何影响了地方官员的决策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万里 王婷 《财政科学》 CSSCI 2021年第7期42-50,共9页
理解地方政府税债失衡困境需要从制度到心理的逻辑转向。文章基于沉没成本偏误、标签效应、得与失编码规则三个方面,分析在心理账户影响下,地方官员产生了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与机会主义动机,进而导致非理性举债的决策异化行为。本文... 理解地方政府税债失衡困境需要从制度到心理的逻辑转向。文章基于沉没成本偏误、标签效应、得与失编码规则三个方面,分析在心理账户影响下,地方官员产生了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与机会主义动机,进而导致非理性举债的决策异化行为。本文的扩展意义在于,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出非理性扩张的效应相比,地方债对地方政府支出非理性扩张的刺激作用拓展了传统粘蝇纸效应的内涵,心理账户效应揭示了地方政府收入为何总是被"粘"在转移支付、地方债等"意外之财"上,从而为粘蝇纸效应提供了新解。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从地方官员心理角度为地方政府财政行为提供新解,基于行为财政学视角为分析地方债非理性扩张进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建构新的政府行为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债失衡困境 心理账户 粘蝇纸效应 行为财政学
下载PDF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没有你的位置,我的爱》的叙事解读
17
作者 钟馥兰 卢德明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8,共3页
从叙事的视角对《没有你的位置,我的爱》进行解读,认为小说文本体现的叙事策略是:以语言的疏离隐喻现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其中直接引语凸显出人物交流上的克制,间接引语则使人物平静外表下汹涌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表现人与人之间渴... 从叙事的视角对《没有你的位置,我的爱》进行解读,认为小说文本体现的叙事策略是:以语言的疏离隐喻现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其中直接引语凸显出人物交流上的克制,间接引语则使人物平静外表下汹涌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表现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而又互相缺乏信任的精神困境。以旅途所见的各种肮脏、阴暗、嘈杂之地隐喻人生之路的各种沧桑和必经之事,空间叙事构成小说叙事的动力。内外聚焦的切换、多人物视角的切换、全知和限知视角的切换使小说张弛有度,呈现人际之间想要窥探对方心理而又拘谨、无法放开的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你的位置 我的爱》 精神困境 叙事 尤多拉·威尔蒂
下载PDF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中的法律困境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晓明 游琳玉 《心理学通讯》 202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由于缺少针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法律法规,高校心理咨询面临多种法律困境,其中包括缺乏心理咨询师主体身份的法律依据、容易出现多重关系的法律责任、在为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碍诊断的学生提... 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由于缺少针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法律法规,高校心理咨询面临多种法律困境,其中包括缺乏心理咨询师主体身份的法律依据、容易出现多重关系的法律责任、在为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碍诊断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及对自杀、自伤危机干预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并尽快推动"心理师法"等相关新法律出台,制定高校心理咨询管理办法以及提升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促进高校心理咨询的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咨询 法律议题 法律困境 精神卫生法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契合与实践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伟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期73-77,共5页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建立,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而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在线学习有机融合,恰恰契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求。教育现代化可以解决传统课程教学心理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建立,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而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在线学习有机融合,恰恰契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求。教育现代化可以解决传统课程教学心理教育理念落实打折扣、授课内容针对性不足等现实困境,又可以解决在线课程与学生的需求脱节及其低保持率等主要障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混合式教学势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准分析学生的内在需要、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形式、灵活开展效果评价"三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课程 传统教学 现实困境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之间“围城心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康达 杨光宇 辛允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伴随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而出现的留守妇女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人群,她们与非留守妇女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羡慕"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在该现象背后所隐含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很多农... 伴随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而出现的留守妇女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人群,她们与非留守妇女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羡慕"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在该现象背后所隐含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很多农村家庭在劳动力外出务工决策方面的两难困境。改善家庭生计状况的需要与夫妻团聚的需求之间发生的结构性冲突是导致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之间出现"围城心理"的基本原因,而人的认知习惯又直接促成了这样一种现象的普遍化和常态化,它在实质上体现了这些农村妇女共同的心理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非留守妇女 围城心理 两难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