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吴勉田园诗的文化意识
1
作者
张国都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5-57,54,共4页
吴勉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在其上山下乡、躬耕务农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有别于传统田园诗借田园生活景象以摆脱尘世烦扰的文化意向,突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知识青年与民同忧共乐的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了当代农民...
吴勉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在其上山下乡、躬耕务农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有别于传统田园诗借田园生活景象以摆脱尘世烦扰的文化意向,突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知识青年与民同忧共乐的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了当代农民、知识青年以社会情感为本体而展开的追求善、追求美的时代特征。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痕迹可供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诗
亲和
精神家园
从善
清雅闲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意境理论的审美内涵与庄子“游心”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小红
马瑞秀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以老庄哲学为理论根基,又是逍遥思想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游心"等方面阐释了"游心于意境"的审美范式及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游心与意境,借助境中...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以老庄哲学为理论根基,又是逍遥思想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游心"等方面阐释了"游心于意境"的审美范式及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游心与意境,借助境中的物象表达对"道"、对个体生命的认知,并以此实现主体任性逍遥的精神自由。意境理论既成就了唐人的创作,更荫庇了一代代不必费心避开尘世,又可以保持一定审美自由的文人学士。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华夏民族在遵从儒家伦理的现世状态下,释放心智,实现精神自由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逍遥游
精神家园
审美人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牧民心灵环保与生态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3
作者
范长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2,共7页
心灵环保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生态和宗教人类学研究的新课题。在青藏黄河源的玛曲,僧人和牧民在实践中发展出两种心灵环保模式,从而保证行动者的身体与心灵、外在行动与内在思想都达到某种统一。在社会层面,心灵环保通过宗教的净土理念...
心灵环保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生态和宗教人类学研究的新课题。在青藏黄河源的玛曲,僧人和牧民在实践中发展出两种心灵环保模式,从而保证行动者的身体与心灵、外在行动与内在思想都达到某种统一。在社会层面,心灵环保通过宗教的净土理念和国家的生态文明思想调柔内心,从而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社区层面,心灵环保既培育和模塑个体成员的人格、德性,又为环保组织提供强大的内生性动力和团体凝聚力。完整的环境保护既包括外在的生态环保也包含内在的心灵环保,心灵环保触及到环保的本质问题因而是环保的深层形态。心灵环保的实践使得地方环保组织的生态行动上升到国家文明和生态文化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
净土
藏传佛教
心灵环保
行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朝灭亡原因新探——以明代人心体系的建构与崩解为视角
4
作者
胡火金
敬淼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明朝灭亡原因复杂多面,其中明末自上而下的人心崩解可谓是导致明亡的重要原因。当时,君无公心,无天下之观;士无道心,无荣辱之观;民无恒心,无家国之观。君、士、民三阶层所建构的人心体系的崩解,显示出明朝政权已无法凝聚力量重建统治秩...
明朝灭亡原因复杂多面,其中明末自上而下的人心崩解可谓是导致明亡的重要原因。当时,君无公心,无天下之观;士无道心,无荣辱之观;民无恒心,无家国之观。君、士、民三阶层所建构的人心体系的崩解,显示出明朝政权已无法凝聚力量重建统治秩序,凝聚之心已成离散之态,遂至明亡。人心体系是君主统治术、士人儒家准则以及民众道德规范三者结合而成的社会政治伦理,政治体系与秩序的稳定态势与社会政治伦理联系紧密。明朝是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人心体系为框架的社会政治伦理渐趋变化,但是受传统政治机制和体系本身构成学理的限制,体系转型失败进而走向崩解。明朝人心体系的建构与崩解既可作为研究明朝灭亡的一个视角,也可作为研究晚明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人心
天下观
荣辱观
家国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归自我:浅析杨鸾东游诗歌中的心路历程
5
作者
贾伟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3期29-33,共5页
乾隆二十四年,杨鸾被罢官后东游杭州、扬州一带,写下近百首东游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杨鸾罢官后东游旅途中的心路历程。由长沙到繁昌,再由杭州到扬州,不同的文字纪历与景观意象体现出诗人寻求故土家园的情感慰藉、寄寓人文景观的自我救赎...
乾隆二十四年,杨鸾被罢官后东游杭州、扬州一带,写下近百首东游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杨鸾罢官后东游旅途中的心路历程。由长沙到繁昌,再由杭州到扬州,不同的文字纪历与景观意象体现出诗人寻求故土家园的情感慰藉、寄寓人文景观的自我救赎,最终在扬州实现了寻归自我与身份认同。而杨鸾自我寻归的过程,也是诗人逐渐摆脱世俗苦闷的束缚和人生困厄的境遇,从官场人生向着文学人生迈进的转折之路,这一经历亦赋予了诗人诗歌创作思想与文学实践中的独特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游诗歌
心路历程
家园情怀
景观意象
自我救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勉田园诗的文化意识
1
作者
张国都
机构
西藏大学语文系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5-57,54,共4页
文摘
吴勉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在其上山下乡、躬耕务农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有别于传统田园诗借田园生活景象以摆脱尘世烦扰的文化意向,突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知识青年与民同忧共乐的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了当代农民、知识青年以社会情感为本体而展开的追求善、追求美的时代特征。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痕迹可供鉴赏。
关键词
田园诗
亲和
精神家园
从善
清雅闲适
Keywords
idyll
friendly
mental homeland
follow good advice
elegant and leisurel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意境理论的审美内涵与庄子“游心”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小红
马瑞秀
机构
张家口教育学院党委办公室
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中文系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以老庄哲学为理论根基,又是逍遥思想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游心"等方面阐释了"游心于意境"的审美范式及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游心与意境,借助境中的物象表达对"道"、对个体生命的认知,并以此实现主体任性逍遥的精神自由。意境理论既成就了唐人的创作,更荫庇了一代代不必费心避开尘世,又可以保持一定审美自由的文人学士。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华夏民族在遵从儒家伦理的现世状态下,释放心智,实现精神自由的"家"。
关键词
意境
逍遥游
精神家园
审美人生
Keywords
mood
carefree journey
mental homeland
aesthetic lif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牧民心灵环保与生态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3
作者
范长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江源自然资源保护之社区参与行动研究》(批准号:15AMZ00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心灵环保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生态和宗教人类学研究的新课题。在青藏黄河源的玛曲,僧人和牧民在实践中发展出两种心灵环保模式,从而保证行动者的身体与心灵、外在行动与内在思想都达到某种统一。在社会层面,心灵环保通过宗教的净土理念和国家的生态文明思想调柔内心,从而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社区层面,心灵环保既培育和模塑个体成员的人格、德性,又为环保组织提供强大的内生性动力和团体凝聚力。完整的环境保护既包括外在的生态环保也包含内在的心灵环保,心灵环保触及到环保的本质问题因而是环保的深层形态。心灵环保的实践使得地方环保组织的生态行动上升到国家文明和生态文化的高度。
关键词
家园
净土
藏传佛教
心灵环保
行动
Keywords
homeland
Pure Land
Tibetan Buddhism
Protection of
mental
Environment
Action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朝灭亡原因新探——以明代人心体系的建构与崩解为视角
4
作者
胡火金
敬淼春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文摘
明朝灭亡原因复杂多面,其中明末自上而下的人心崩解可谓是导致明亡的重要原因。当时,君无公心,无天下之观;士无道心,无荣辱之观;民无恒心,无家国之观。君、士、民三阶层所建构的人心体系的崩解,显示出明朝政权已无法凝聚力量重建统治秩序,凝聚之心已成离散之态,遂至明亡。人心体系是君主统治术、士人儒家准则以及民众道德规范三者结合而成的社会政治伦理,政治体系与秩序的稳定态势与社会政治伦理联系紧密。明朝是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人心体系为框架的社会政治伦理渐趋变化,但是受传统政治机制和体系本身构成学理的限制,体系转型失败进而走向崩解。明朝人心体系的建构与崩解既可作为研究明朝灭亡的一个视角,也可作为研究晚明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新维度。
关键词
明朝
人心
天下观
荣辱观
家国观
Keywords
Ming Dynasty
people’s
mental
ity
patriotism
the sense of honor
the concept of
homeland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归自我:浅析杨鸾东游诗歌中的心路历程
5
作者
贾伟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3期29-33,共5页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乾嘉关陇作家群研究”(16CZW032)
2019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关中四杰’研究”(2019A-194)
2019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校级科研项目“杨鸾诗文研究”(2019XJYB12)。
文摘
乾隆二十四年,杨鸾被罢官后东游杭州、扬州一带,写下近百首东游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杨鸾罢官后东游旅途中的心路历程。由长沙到繁昌,再由杭州到扬州,不同的文字纪历与景观意象体现出诗人寻求故土家园的情感慰藉、寄寓人文景观的自我救赎,最终在扬州实现了寻归自我与身份认同。而杨鸾自我寻归的过程,也是诗人逐渐摆脱世俗苦闷的束缚和人生困厄的境遇,从官场人生向着文学人生迈进的转折之路,这一经历亦赋予了诗人诗歌创作思想与文学实践中的独特艺术品格。
关键词
东游诗歌
心路历程
家园情怀
景观意象
自我救赎
Keywords
poems of the East journey
mental
journey
homeland
feelings
landscape image
self redemp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吴勉田园诗的文化意识
张国都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谈意境理论的审美内涵与庄子“游心”思想的关系
王小红
马瑞秀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牧民心灵环保与生态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范长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朝灭亡原因新探——以明代人心体系的建构与崩解为视角
胡火金
敬淼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寻归自我:浅析杨鸾东游诗歌中的心路历程
贾伟
《甘肃高师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