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德符号互动论之教育蕴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焦方瑞 《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8期10-14,共5页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精辟地提出了心智、自我及社会通过符号互动而发展的观点。这一理论对教育不无启发意义。米德符号互动论之教育蕴义主要体现在:教育作为主体间互动的过程;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教育作为推动学生个体...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精辟地提出了心智、自我及社会通过符号互动而发展的观点。这一理论对教育不无启发意义。米德符号互动论之教育蕴义主要体现在:教育作为主体间互动的过程;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教育作为推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事业。当然,在将符号互动论应用于教育时必须考虑其局限性:符号互动论的自我单一化及过分强调符号的作用都会对教育产生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德 符号互动 心智 自我 社会
下载PDF
增强或虚拟技术在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兰香 《现代特殊教育》 2020年第22期42-47,共6页
在对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特征和AR/VR技术作为教学媒体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在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可利用AR/VR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第一,利用AR/VR技术创设以智障儿童为中心的多角色参与的虚拟仿真交往情... 在对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特征和AR/VR技术作为教学媒体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在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可利用AR/VR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第一,利用AR/VR技术创设以智障儿童为中心的多角色参与的虚拟仿真交往情境,可以改变智障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态度,扭转他们多疑、敏感的心态,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第二,利用AR/VR技术创设适合智障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虚拟仿真环境,具有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内在的思维外显化,让学习内容更适合智障儿童的思维特征;将连续快速的交往过程降低速度后截块化,让学习内容更适合智障儿童的小步子;将关键的交往技能分类突显化,突出感知对象,让学习内容更适合智障儿童反复感知三大优势,从而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合智障儿童的思维水平和学习特征,也利于智障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沉浸式学习 智障儿童 社会交往能力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生态模型与教育启示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70,76,共7页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整体交互作用论 生态学 心理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