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Injustice Following Traumatic Injury and Its Impact on Pain-Related, Mental Health and Functional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1
作者 Jonathan Kelly Dominic Harmon 《Pain Studies and Treatment》 2024年第2期33-47,共15页
Background: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ose who suffer traumatic injury display high levels of perceived injustice which impedes their recovery,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im: The aim of this syste... Background: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ose who suffer traumatic injury display high levels of perceived injustice which impedes their recovery,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im: The aim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injustice and pain-related, mental health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ho have suffered a traumatic injury. Methods: In May 2023,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on the electronic databases of PubMed, Google Scholar, Embase, and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ic Reviews. Paper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as per PRISMA guideline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The outcomes of interest were pain intensity, pain interference, disability, depressi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initial search identified 59 papers. Of these papers, five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were subsequently analysed (N = 1172). Each of the papers wa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dividuals with pain or pathology prior to the trauma and those who were not hospitalised following the trauma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tudy. Results: Of the papers reviewed, each study indicat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injustice and pain, disability, depression, anxiety,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s well as reduced return to work status. Conclusion: This systematic review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injustice and pain-related, mental health,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trauma patient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gative role that perceived injustice has on recovery following traumatic injury. Further, it provokes the need for futur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ve models of injus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eived Injustice trauma Pain Outcomes mental Health Outcomes DISABILITY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文化智力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任一铭 孟骏宇 +4 位作者 元静 徐莉 卫芋君 张艳 杨建中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文化智商问卷(CIQ)进行调查。根据童年创伤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童年创伤和文化智商的关联。结果:忽视组与忽视+虐待组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文化智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童年创伤组的患者(P均<0.05)。情感忽视与文化智商量表总分、认知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3、-0.3);躯体忽视与元认知因子得分、行为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2、-0.2)。结论: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精神障碍患者相比,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低。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此类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有较强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文化智力 童年创伤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对精神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利民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95-198,共4页
现如今,童年期创伤是一个普遍又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情感的忽视和虐待,对今后人格、情感和认知功能等都存在很大的影响,更容易引起一系列精神障碍。童年期经历过的创伤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会引起大脑的个别脑区结构和功能产生改... 现如今,童年期创伤是一个普遍又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情感的忽视和虐待,对今后人格、情感和认知功能等都存在很大的影响,更容易引起一系列精神障碍。童年期经历过的创伤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会引起大脑的个别脑区结构和功能产生改变,并与其后期精神障碍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本综述通过文献检索回顾性分析童年期创伤对精神障碍的影响,旨在为有童年创伤经历者在预防和干预精神障碍问题上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精神障碍 抑郁症 海马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somatic Disord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4
作者 Svetlana Aleksandrovna Mugal 《Psychology Research》 2016年第5期270-274,共5页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智力低下 家庭 精神障碍 心理障碍 人格特征 频率特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时间观疗法对颌面创伤患者病耻感和心理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祝青 刘小娜 +1 位作者 张慧 宦媛媛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66-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讨时间观疗法在颌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颌面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试验组实施时间观疗法。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 目的探讨时间观疗法在颌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颌面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试验组实施时间观疗法。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IS评分和CD-RIS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社会排斥、羞耻感、社会隔离等维度评分和SIS总分分别为(18.00±1.85)分、(8.95±1.32)分、(15.90±1.45)分和(50.00±3.13)分,低于对照组的(19.64±2.16)分、(10.62±1.86)分、(16.98±1.96)分和(54.83±3.85)分;试验组坚韧、自强、乐观等维度评分和CD-RISC总分分别为(27.80±4.32)分、(20.63±5.47)分、(11.10±2.99)分和(59.53±7.81)分,高于对照组的(24.74±4.48)分、(18.21±4.64)分、(9.62±2.71)分和(52.57±7.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观疗法可有效降低颌面创伤患者病耻感并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观疗法 颌面创伤 病耻感 心理弹性
下载PDF
Evaluating Effective Pediatric Psychological Trauma Treatments Post-Traumatic Natural Disasters
6
作者 Shivani Jayaprakasam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2年第3期246-268,共23页
What are the best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children experiencing trauma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Historically, the U.S.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has not provided psychological support to communities impacted by disas... What are the best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children experiencing trauma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Historically, the U.S.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has not provided psychological support to communities impacted by disasters. Instead, the traditional emergency response community focused on ensuring the physical survival of the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that it protects. The goal of all disaster interventions, whether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 in nature, is to restore the individual to his/her level of pre-disaster functioning. Emphasiz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after disasters is essential in restoring health in individuals post-trauma because mental health is necessary for proper physical health, forming of coping mechanisms, and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s to move past the trauma and lead normal lives. At young ages, the body is still developing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meaning the impact of a traumatic event may b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st adults. For example, children have greater thought suppression, which leads to an associated increase in PTSD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Thus, children require a different treatment approach to ensure that trauma is not long-lasting and prevalent in future adult life, such as through trouble expressing and regulating emotions, as well as vulnerability to future exposure to stress, which may negatively impact individuals’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paper is to evaluate various memory-related disorders to then explain the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treatment approaches based on their efficiency in treating PTSD-related symptoms post-natural disasters in children. This review identifies the best pediatric trauma treatment approaches used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highlighting a lack of efficient, effective, and specific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By comparing various existing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this paper provides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by identifying existing gaps in the field and explains contrasting approaches for various memory-related and natural disaster related psychological trauma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Disasters PEDIATRIC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trauma PSYCHOTHERAPY CISD CBT CPT Prolonged Exposure TF-CBT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下载PDF
心理干预配合综合护理对颌面外伤整形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伍翠云 查大慧 +1 位作者 程晶晶 吴克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对颌面外伤整形缝合患者心理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颌面部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实...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对颌面外伤整形缝合患者心理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颌面部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94.00%)高于传统护理组(80.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心理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率80.00%,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传统护理组(16.00%),P<0.05。结论:在颌面外伤整形缝合患者的护理中,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心理干预 颌面外伤 整形 心理状态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远程个体化照护对乳腺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8
作者 陈月妹 李思璇 +1 位作者 陈玉玲 丁明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9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究远程个体化照护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癌PTSD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探究远程个体化照护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癌PTSD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行为认知干预,包括认知重塑和行为训练两部分,认知重塑包括心理诊断、认知干预,行为训练包括运动行为干预、音乐疗法、放松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TSD-SS总评分为(74.44±4.67)分,低于对照组的(80.55±2.88)分。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53.34±4.33)分,低于对照组的(62.45±3.89)分,SAS评分为(51.28±2.37)分,低于对照组的(59.66±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达到降低乳腺癌术后所出现的创伤应激程度,可用远程个体化照护进行干预,对其心理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个体化照护 乳腺癌 创伤 应激障碍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 护理
下载PDF
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朱丹迪 潘伟刚 +5 位作者 刘超猛 鲍枫 毛佩贤 任莉 任艳萍 马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按照近2周有无自杀行为将343例住院的LLD患者分为自杀行为组(n=161)和无自杀行为组(n=182),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采用log...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按照近2周有无自杀行为将343例住院的LLD患者分为自杀行为组(n=161)和无自杀行为组(n=182),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LLD患者自杀行为的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比较分析显示,自杀行为组和无自杀行为组在婚姻状况(已婚73.9%vs.83.5%,离异9.3%vs.3.3%,丧偶16.8%vs.13.2%)、饮酒史(16.8%vs.9.3%)、重大精神创伤史(17.4%vs.7.1%)、自杀家族史(18.0%vs.8.8%)及抑郁严重程度(轻度0.0%vs.3.3%,中度7.5%vs.15.9%,重度92.5%vs.80.8%)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史(OR=2.164,95%CI:1.103~4.245)、重大精神创伤史(OR=2.663,95%CI:1.307~5.427)、抑郁严重程度(OR=2.798,95%CI:1.432~5.466)是LLD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饮酒史、重大精神创伤史、抑郁严重程度可能增加LLD患者的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症 住院 自杀 危险因素 饮酒 精神创伤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及创伤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王静玉 罗桃妮 宋银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及创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及创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观察两组急救情况、急救成功率、心理状态、创伤程度以及预后恢复。结果:观察组辅助检查、病情评估、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急诊至手术室以及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焦虑、无抑郁人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循环-呼吸-腹部-运动-语言评分(Circulation Respiration Abdomen Motor Speech,CRA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急救各流程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还可减轻患者创伤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以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链式 创伤急救模式 严重创伤骨折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户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性创伤、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及其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睿 李英华 +1 位作者 田知旗 闫晓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留守与非留守农村户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性创伤、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及其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太原学院1129名农村户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性创伤问卷(STQ)、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进行测试。结果:1... 目的:留守与非留守农村户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性创伤、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及其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太原学院1129名农村户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性创伤问卷(STQ)、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进行测试。结果:1有留守经历与非留守经历农村户籍大学生的SCL-90量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4个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9,5.469,5.604,16.414;P<0.001)。2有留守经历与非留守经历农村户籍大学生的STQ问卷社会排斥或疏离、过度控制、社会竞争失败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3,14.897,14.659,36.101;P<0.001)。3有留守经历与非留守经历农村户籍大学生的CSAI量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两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97,-21.950,-17.548;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有留守经历的农村户籍大学生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与STQ问卷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性,与CSAI量表角色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得分呈负相关。角色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社会排斥或疏离、社会竞争失败4个因素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与非留守农村户籍大学生比较,留守经历农村户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偏低;而社会性创伤水平较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性创伤、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密切;社会性创伤、社会适应能力可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农村户籍 社会性创伤 留守经历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适应能力
下载PDF
头颈癌病人益处发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雅慧 金瑞华 《全科护理》 2023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综述益处发现的概念、头颈癌病人益处发现研究现状、头颈癌病人益处发现的测量工具、头颈癌病人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以期为国内开展头颈癌病人益处发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头颈部癌 益处发现 创伤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综述
下载PDF
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临床实践
13
作者 吴丽云 刘巧惠 郭丽华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0期162-165,共4页
目的对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临床实践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接收的10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 目的对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临床实践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接收的10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情况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感染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5)。结论给予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对于减轻其疼痛,降低并发症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创伤 调神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生命体征 临床实践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血流灌注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翁春英 张中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血流灌注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医护一体化护...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血流灌注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脑血流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精神状态[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中国脑卒中量表(CSS)评分]及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CBF、CBF水平与FMA评分、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HAMA评分、HAMD评分、CSS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心理状态,还可促使其运动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医护一体化 脑血管灌注 心理状态 生活能力
下载PDF
焦点式心理干预对脊柱创伤患者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董君雅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干预(FPI)对脊柱创伤患者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FPI。... 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干预(FPI)对脊柱创伤患者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FPI。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心理状态、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应激评价量表、应激感受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I在脊柱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应激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焦点式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应激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唐山大地震对人类心身健康远期影响 被引量:69
16
作者 张本 王学义 +8 位作者 孙贺祥 马文友 姜涛 张秀凤 于振剑 许瑞芬 彭精芬 孟雪梅 刘晓芸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对唐山大地震受难者心身健康的远期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以亲历唐山大地震且有一级亲属震亡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亲历唐山大地震而无一级亲属震亡者。总共1695例受试者完成了此项调查研究,其中研究组858例(50.6... 目的:对唐山大地震受难者心身健康的远期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以亲历唐山大地震且有一级亲属震亡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亲历唐山大地震而无一级亲属震亡者。总共1695例受试者完成了此项调查研究,其中研究组858例(50.6%);对照组837例(49.4%)。结果:显示研究组现在心身健康程度低于对照组,表现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和各个因子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和标准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康奈尔健康问卷(CMI)中诸多项目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另外,研究组中现患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表明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会长期地影响他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亦证实有亲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应激 心理创伤 远期影响 心理学
下载PDF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忠琴 林秋丽 +1 位作者 谭艳庆 卢惠娟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以充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内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 97例急性轻度躯体外伤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SCL 90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 ,... 目的 分析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以充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内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 97例急性轻度躯体外伤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SCL 90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 ,显示多数患者家属无明显心理异常症状。97个家属中 ,14人出现睡眠和饮食等心理异常症状 ,强迫症状 9人 ,抑郁 8人 ,躯体化症状 7人 ,焦虑 6人 ,敌对 5人 ,恐怖 4人 ,偏执性 3人 ,精神病性 3人。家属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与SCL 90各因子分之间呈显著的正或负相关。结论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中的部分人出现各种心理异常症状 ,因此 ,在对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群体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要关注少数需要心理帮助的患者家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 家属 心理状态 调查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2
18
作者 迟营 耿淑玲 邢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180-181,1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两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相关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加用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两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相关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情况、病痛程度、住院天数、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在精神状态和情绪情况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更强的对抗疾病和治疗的信心;在病痛程度方面,实验组感受的痛苦更少;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最终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骨外伤急诊患者摆脱心理负担,减轻痛苦,更好地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骨外伤急诊 应用体会
下载PDF
颌面损伤268例患者心理障碍的研究及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过劲松 唐成忠 +1 位作者 沈耘 李财富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72-47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2 6 8例颌面损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分析相关因素 ,并就减轻患者心理障碍作初步探讨。方法 就 1990年以来收治的各种颌面损伤 2 6 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临床表现进行调查。出院后随访 4 0例患者 ,对其在家庭生... 目的 通过对 2 6 8例颌面损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分析相关因素 ,并就减轻患者心理障碍作初步探讨。方法 就 1990年以来收治的各种颌面损伤 2 6 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临床表现进行调查。出院后随访 4 0例患者 ,对其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反应作进一步调查。结果  2 6 8例颌面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在自我反应方面因担心外伤危及生命和因美容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而致情绪障碍分别为 83人和 2 0 6人 ,各占 32 %和 77% ;出院后随访的 4 0例患者中 2 4例出现其他不同程度的疾病 ,在自我反应方面有 30例 (75 % ) ,在家庭生活中有 36例 (90 % ) ,在社会生活中有 15例 (37.5 % )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结论 颌面外科工作者应重视心理方面研究。从医学美学角度 ,及早地诊治和修复患者的损伤和面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损伤 心理障碍 心理状态 调查 自我反应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 被引量:101
20
作者 赵冬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7,共5页
心理创伤一般指由天灾人祸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事件可导致心理创伤的发生。心理创伤可以影响整个人,包括身体、智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包含三个成分,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的记忆,青春期后... 心理创伤一般指由天灾人祸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事件可导致心理创伤的发生。心理创伤可以影响整个人,包括身体、智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包含三个成分,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的记忆,青春期后经历的事件的记忆及后期经历事件触发的对早年事件的记忆。弗洛伊德不关注创伤事件本身,而是强调创伤性记忆,他对创伤概念的理解来源于严格的线性、时序性的模型。荣格发展了一个从心理分离到形成不同情结的多元模型。荣格最初认为人格是分离的,后来他发现心理创伤是有情结的,它只是许多心理情结中的一种,而情结不仅有分离性,它也有聚合性。弗洛伊德强调人格是纵向分离,而荣格则强调人格是横向分离,横向分离形成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创伤 创伤性事件 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