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抗原2(MSA-2)基因在卡介苗BCG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郑春福 吴少庭 +2 位作者 陈雅棠 高世同 林敏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 :裂殖子表面抗原 2基因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是恶性疟原虫的一种保护性抗原 ,为研究其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 ,首先探讨携带有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MSA2基因的重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 MSA2在卡介苗 (Bac... 目的 :裂殖子表面抗原 2基因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是恶性疟原虫的一种保护性抗原 ,为研究其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 ,首先探讨携带有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MSA2基因的重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 MSA2在卡介苗 (BacillusCalmetteGuerin ,BC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 MSA2导入BCG中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BCG培养于Middlebrook 7H9Broth (M7H9)培养基 ,并添加 10 %M7H9EnrichmentADC和 0 0 5 %Tween80 ,4周后于 4 5℃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odium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 PAGE)及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SDS 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约 31kDa的位置上可见明显的蛋白条带 ,并与MSA2基因编码序列推断的分子量相符。结论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2可在BCG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FCC-1/HN株 裂殖子 表面抗原2 MSA-2 基因 卡介苗BCG 表达 穿梭质粒
下载PDF
我国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MSP-2的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明 陈白虹 +2 位作者 董文其 毕惠祥 王萍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1-17,共7页
根据我国恶性疟原虫株MSP-2基因序列,检索我国虫株MSP-2是否具有国外已鉴定的MSP-2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我国虫株MSP-2具有已鉴定的FC-27等位基因型可变区抗原表位STNS和DTPTATE。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抗原表位分析技术对MSP-2进行抗原表... 根据我国恶性疟原虫株MSP-2基因序列,检索我国虫株MSP-2是否具有国外已鉴定的MSP-2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我国虫株MSP-2具有已鉴定的FC-27等位基因型可变区抗原表位STNS和DTPTATE。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抗原表位分析技术对MSP-2进行抗原表位分析预测,并以合成肽技术鉴定了预测表位的免疫原性。抗原指数分析表明,MSP-2分子亲水性指数和侧链易曲性指数最高的区域分别位于aa153~166和aa65~72,而aa53~60可能是我国虫株特异的抗原表位。用4个合成肽进行免疫学鉴定,证实预测的表位可以诱导抗肽抗体反应,免疫血清可识别重组MSP-2和恶性疟原虫全抗原中MSP-2抗原区带,且合成肽可与我国流行区高度免疫人群免疫血清反应。由于这些表位存在于我国海南、云南、安徽株MSP-2序列中,可以作为研制我国恶性疟重组多价表位疫苗的候选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MSP-2 抗原表位 重组疫苗 疟疾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的MSP-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亚明 张国森 +2 位作者 刘慧 张再兴 高白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911-912,906,共3页
目的 研究云南省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的裂殖子表面抗原蛋白基因 2 (MSP -2 )的多态性 ,探索其多态性的地域特征 ,为鉴定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多聚酶链反应(RAPD -PCR)为主的分子生... 目的 研究云南省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的裂殖子表面抗原蛋白基因 2 (MSP -2 )的多态性 ,探索其多态性的地域特征 ,为鉴定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多聚酶链反应(RAPD -PCR)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结果 分析云南不同疟疾流行区的 169份样本 ,PCR扩增获得 6个不同大小的MSP -2基因片段 ,60 0bp片段占多 ,其频度为 3 4 8% ,5 40bp片段其次 ,占 2 8 3 % ;同时显示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差异。 结论 研究证实云南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的MSP -2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多态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MSP 地理株 基因多态性 疟疾 表面抗原 流行区 随机扩增多态DNA 蛋白基因 RAPD-PCR
下载PDF
SAG1和IL-2基因佐剂混合免疫诱导鼠抗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观今 陈海峰 +2 位作者 郭虹 郑焕钦 汪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了解编码SAG1的重组质粒和IL 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评价该疫苗对弓形虫的保护作用。方法 编码SAG1的质粒和鼠源性IL 2表达载体以 10 0 μg的剂量免疫小鼠 ,3w后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 ,分别以PBS和空质粒 pcDNA3 ... 目的 了解编码SAG1的重组质粒和IL 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评价该疫苗对弓形虫的保护作用。方法 编码SAG1的质粒和鼠源性IL 2表达载体以 10 0 μg的剂量免疫小鼠 ,3w后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 ,分别以PBS和空质粒 pcDNA3 感染。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水平、亚型、IFN γ和IL 4的含量 ,PCR及原位杂交检测感染鼠中DNA的整合及降解。所有鼠均由强毒力RH株弓形虫感染。结果 SAG1表达质粒 3次免疫后鼠体内特异IgG水平明显增高 ,IL 2表达质粒的联合使用导致IgG2a水平升高和IFN γ的产生。混合质粒注射的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存活时间延长。结论 由SAG1DNA诱导的免疫应答因IL - 2表达质粒的共同注射而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 弓形虫 表面抗原1 基因佐剂 IL-2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提高HBV基因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德伟 白宪光 +2 位作者 冯志华 姚志强 周永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IL-2真核表达载体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基因疫苗及IL-2真核表达载体,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结果免疫8周后,单纯注射pCR3.1-S及共注射IL-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450nm A... 目的观察IL-2真核表达载体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基因疫苗及IL-2真核表达载体,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结果免疫8周后,单纯注射pCR3.1-S及共注射IL-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450nm A值分别为1.24±0.10及1.98±0.17,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IL-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基因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IL-2 小鼠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简永利 蔡建平 +5 位作者 于三科 覃宗华 林青 叶秀华 陈闻 党海斌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共4页
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扩增获得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2(surface antigen 2,SAG2)基因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带有限... 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扩增获得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2(surface antigen 2,SAG2)基因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带有限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不含SAG2 N端信号肽序列的ORF序列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 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a(+)-SAG2,并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SAG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7 ku。菌体经超声处理后进行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表面抗原2 基因克隆 表达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株裂殖子表面抗原MSA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 谢毅 +2 位作者 李英杰 任大明 毕惠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4-98,共5页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的MSA2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MSA2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全长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与FCQ-27/PNG...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的MSA2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MSA2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全长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与FCQ-27/PNG株MSA2高度同源。对抗原表位进行多参数综合分析表明,我国虫株除具有国外已确定的抗原表位STNS、DTPTATE外,在第53—72位氢基酸间可能具有一个新的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裂殖子 表面抗原 基因序列分析 MSA2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8
作者 陈志辉 管惟滨 +2 位作者 吴少廷 缪为民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克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全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2基因,克隆插入pUC19,并重组人表达质粒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诱导重组质粒pBK-CMV/... 目的:克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全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2基因,克隆插入pUC19,并重组人表达质粒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诱导重组质粒pBK-CMV/msp2表达MSP2蛋白抗原,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dot-ELISA和Wewtern blot鉴定。结果:PCR扩增出824bp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2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9
作者 吴少庭 高世同 +2 位作者 林敏 张仁利 梁驹卿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 FCC- 1/ HN株 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重组子 p BCG5 .6 / MSA2 ,并进行序列测定。 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 MSA2编码基因的两侧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 PCR技术扩增出 MSA2编码基因全长片段 ,经低熔点琼脂糖挖...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 FCC- 1/ HN株 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重组子 p BCG5 .6 / MSA2 ,并进行序列测定。 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 MSA2编码基因的两侧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 PCR技术扩增出 MSA2编码基因全长片段 ,经低熔点琼脂糖挖块法回收纯化后 ,插入分枝杆菌穿梭质粒 p BCG5 .6 / MSA2 ,并转化大肠杆菌 DH5 α,快速酚法初筛阳性重组子 ,阳性克隆以 PCR法与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 ,双脱氧链终止法双向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中扩增出约 82 0 bp的基因片段 ,所构建 p BCG5 .6 / MSA2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和 PCR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 ,测序结果确证了插入片段的正确性。 结论 成功构建了恶性疟原虫 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 ,为恶性疟 BCG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2编码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2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10
作者 郑春福 吴少庭 +2 位作者 陈雅棠 高世同 林敏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 (FCC- 1/ HN)裂殖子表面抗原 2 (MSA2 )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BK/ MSA2。 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法从重组的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穿梭质粒 p BCG/ MSA2中分离出经过测序鉴定的 MSA2基因片段 ,将...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 (FCC- 1/ HN)裂殖子表面抗原 2 (MSA2 )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BK/ MSA2。 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法从重组的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穿梭质粒 p BCG/ MSA2中分离出经过测序鉴定的 MSA2基因片段 ,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 BK- CMV,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BK/ MSA2。经 IPTG诱导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 DH5 α中进行表达 ,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分析。 结果 从 p BCG/ MSA2中分离出 MSA2基因片段 ,成功构建 p BK/ MSA2重组质粒 ;SDS- PAGE及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 ,特异性蛋白条带的分子质量约为 31ku。 结论 恶性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2 克隆 基因片段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重组2型腺相关病毒的免疫原性研究
11
作者 欧程山 胡贵方 +2 位作者 陈清 吴小兵 俞守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932-934,共3页
目的观察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HBsAg)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以5×1011的重组病毒颗粒单次注射Balb/c小鼠,RT-PCR扩增肝脏组织中HBsAg基因cD-NA:ELISA检测肝组织中HBsAg的表达;RIA... 目的观察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HBsAg)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以5×1011的重组病毒颗粒单次注射Balb/c小鼠,RT-PCR扩增肝脏组织中HBsAg基因cD-NA:ELISA检测肝组织中HBsAg的表达;RIA法检测血清中表面抗体(抗一HBs)滴度;51Cr释放分析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外源性HBsAg基因己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DNA并有效地转录和翻译,表达水平最高可达33.8pg/(mglivertissue),rAAV-HBsAg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表面抗体并激发特异性CTL。结论外源性HBsAg基因可以转移到小鼠肝细胞并稳定表达;rAAV-2-HBsAg免疫小鼠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出现。提示基于rAAV-2载体的乙型肝炎(HBV)疫苗,对于防止HBV感染,尤其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性疫苗可能只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基因表达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
下载PDF
探讨HER-2/neu基因与乙肝病毒及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张勤 李红屏 商国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讨4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基因、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ER-2/neu、HBsAg在肝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22.77和15.65,P&l... 目的:探讨4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基因、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ER-2/neu、HBsAg在肝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22.77和15.65,P<0.01),HBcAg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05)。HER-2/neu基因癌组织阳性率与HBsAg、HBcAg均存在关联性(χ2分别为17.78和8.46,r分别为0.532和0.398)。而癌旁组织阳性率与HBsAg有关联性(χ2=15.33,r=0.254),与HBcAg不存在关联性(χ2=0.1267,P>0.05)。HER-2/neu基因癌组织阳性组(7例)中HBsAg阳性率高于阴性组(χ2=12.69,P<0.01),HBcAg阳性率也高于阴性组(χ2=5.08,P<0.05)。HER-2/neu基因癌旁组织阳性组(39例),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χ2=11.84,P<0.05)。在临床分期(1989年日本分期)中,各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neu基因阳性时,HBsAg、HBcAg的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在临床分期中,随着癌组织的进展,癌旁HER-2/neu基因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erbB-2 肝类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预后
下载PDF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及一些异常现象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明 毕惠祥 +2 位作者 谢毅 李英杰 任大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将我国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A1第二区基因(MSA1R2)和MSA2全基因克隆入pWR450-I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MSA1R2和MSA2与β-半乳糖苷酶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94kD... 将我国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A1第二区基因(MSA1R2)和MSA2全基因克隆入pWR450-I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MSA1R2和MSA2与β-半乳糖苷酶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94kD,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5—30%和5—8%。用兔抗恶性疟原虫血清进行Westernblot分析,诱导的pWR-MSA1R2和pWR-MSA2工程菌分别在72kD和94kD处出现与抗恶性疟抗体反应的特异染色区带,而未经诱导的工程菌和pWR450I转化菌则无反应。对MSA2-pWR工程菌在诱导后出现的工程菌生长缓慢、表达量低、表达产物分子量偏大等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疟原虫 裂殖子 表面抗原 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DNA-mediated immuniza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SAG1 and IL-2 gene adjuvant against infec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
14
作者 陈观今 陈海峰 +1 位作者 郭虹 郑焕钦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12,142,共6页
To characterize the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SAG1 encoding plasmid combined with IL 2 gene adjuvant in mice and to asse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is vaccination against toxoplasmosis Methods Mice were co inje... To characterize the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SAG1 encoding plasmid combined with IL 2 gene adjuvant in mice and to asse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is vaccination against toxoplasmosis Methods Mice were co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with plasmid encoding Toxoplasma gondii SAG1 plus murine IL 2 expression vector at a dose of 100 μg Booster immunizations were employed 2 more times at 3 week interval As controls, mice were inoculated with PBS or empty plasmid pcDNA3 Humoral and cellular responses were assayed using ELISA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b, Ab isotype and IFN γ, as well as IL 4 To detect the integ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NA in the injected mice, PCR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performed All mice were then infected with highly virulent RH tachyzoites of Toxoplasma gondii intraperitoneally Results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specific IgG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mice after immunization three times with SAG1 expression plasmid With respect to the IgG isotype, co inoculation of IL 2 expression plasmid enhanced the level of IgG2a and the production of IFN γ Challenging mice by vaccinating with combined plasmids with RH tachyzoites resulted in prolonged survival Conclusion Humoral and cytokine responses elicited by SAG1 DNA immunization can be modulated by co inoculation with IL 2 expression plasmid The use of DNA vaccine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ppropriate cytokine gene to prevent T gondii infection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immunization · Toxoplasma gondi · surface antigen 1 (SAG1) · gene adjuvant · IL 2
全文增补中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抗原2基因在M.smegmatis mc^2155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春福 吴少庭 +3 位作者 陈雅棠 高世同 林敏 梁驹卿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 研究裂殖子表面抗原 2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基因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MSA2导入耻垢分枝杆菌 (M .smegmatis)mc2 1 55中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M .smegm... 目的 研究裂殖子表面抗原 2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基因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MSA2导入耻垢分枝杆菌 (M .smegmatis)mc2 1 55中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M .smegmatismc2 1 55培养于middlebrook 7H9broth (M7H9)培养基 ,并添加 1 0 %M7H9enrichmentADC和 0 .0 5%Tween80 ,4 8~ 72h后于 4 5℃进行 3 0min的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 SDS 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 (Mr)约 3 1× 1 0 3的位置上可见明显的蛋白条带 ,并与MSA2基因编码序列推断的Mr 相符。结论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2可在M .smegmatis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耻垢分枝杆菌 基因表达 裂殖子表面抗原2 穿梭质粒
原文传递
pcDNA3-HBsAg-p30-ROP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庆宽 王英婷 +10 位作者 闫运琴 肖婷 李瑾 徐超 刘功振 刘娟美 仲维霞 尹昆 付斌 闫歌 黄炳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构建pcDNA3-HBsAg-p30-ROP2多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根据重组体pcDNA3-p30-ROP2酶切位点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序列等因素设计合成引物,扩增HBsAg目的基因片段,再应用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BsA... 目的构建pcDNA3-HBsAg-p30-ROP2多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根据重组体pcDNA3-p30-ROP2酶切位点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序列等因素设计合成引物,扩增HBsAg目的基因片段,再应用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BsAg目的基因克隆至pcDNA3-p30-ROP2表达载体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初筛,再采用酶切、测序等技术对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HBsAg-p30-ROP2进行鉴定。结果 PCR扩增出HBsAg基因片段,构建了pcDNA3-HBsAg-p30-ROP2多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R与酶切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大小均与理论值相符;测序结果显示该重组表达载体包含了p30-ROP2和HBsAg目的基因的完整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多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cDNA3-HBsAg-p30-ROP2,为进一步研究多基因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表面抗原1(p30) 棒状体分泌抗原2(ROP2) 乙肝表面抗原 基因重组
原文传递
RNA干扰下调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细胞侵袭及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飞伦 满昌峰 +1 位作者 周永静 范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00-2502,共3页
目的 观察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基因对人前列腺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ROP-2基因小于扰RNA(siRNA)转染处理人前列腺PC-3细胞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OP-... 目的 观察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基因对人前列腺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ROP-2基因小于扰RNA(siRNA)转染处理人前列腺PC-3细胞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OP-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试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细胞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蛋白变化.结果 siRNA转染组细胞TROP-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siRNA转染组穿过滤膜的细胞数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Transwell小室试验结果显示,Con-A、Con-B、siRNA(5nmol/L)、siRNA(10 nmol/L)、siRNA(20 nmol/L)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8.16 ±3.89)、(127.58 ±3.56)、(102.56 ±3.28)、(76.38 ±3.25)和(39.89±3.18)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ROP-2 siRNA转染组uP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且与浓度相关.结论 TROP-2基因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siRNA转染可抑制前列腺细胞侵袭,下调uPA表达,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基因 侵袭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
原文传递
IL-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乙肝病毒基因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德伟 刘清泉 +5 位作者 陈红梅 李谨革 连建奇 冯志华 周永兴 姚志强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单以乙肝病毒S区基因疫苗 (pCR3 1 S)或联合IL 2真核表达载体 (pDOR IL 2 )注射BALB/c小鼠 (H 2 d)股四头肌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免疫 8周后 ,单注射pCR3 1 S及共注射IL 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 单以乙肝病毒S区基因疫苗 (pCR3 1 S)或联合IL 2真核表达载体 (pDOR IL 2 )注射BALB/c小鼠 (H 2 d)股四头肌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免疫 8周后 ,单注射pCR3 1 S及共注射IL 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 45 0nmA值分别为 1 2 4± 0 1及 1 98± 0 17。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6 4) %、 (6 1 9± 7 1) % ,两组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脾细胞悬液经抗CD4+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4 8 3± 5 9) %、 (5 6 2±6 1) % ,抗CD8+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 (10 6± 1 4) %、 (13 6± 1 3) %。结果表明 ,IL 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 ,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CD8+ 执行。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IL-2 免疫佐剂 真核表达载体 白细胞介素2
原文传递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卫艳 李瑾 +5 位作者 魏庆宽 贾凤菊 肖婷 徐超 尹昆 黄炳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2(SAG2)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根据SAG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PCR法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片段,再克隆到p GEX-4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并测序后,在大肠埃希菌... 目的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2(SAG2)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根据SAG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PCR法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片段,再克隆到p GEX-4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并测序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并纯化,以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反应原性。结果 SAG2基因PCR产物大小约为561 bp,与预期相符。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构建成功,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质粒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SAG2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7 ku,该蛋白可被GST标签抗体识别。结论成功重组了弓形虫SAG2基因,表达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表面抗原2 基因克隆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原文传递
靶向抑制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基因表达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宏坚 俞立萍 +1 位作者 邓周峰 万剑慧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6期3934-3937,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无意义小干扰RNA siRNA序列组(Control siRNA组)和转染TROP2的靶向siRNA序列组(TROP2 siRNA组)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4... 目的探讨抑制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无意义小干扰RNA siRNA序列组(Control siRNA组)和转染TROP2的靶向siRNA序列组(TROP2 siRNA组)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48 h后蛋白印迹检测TROP2、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TROP2-siRNA后能显著降低TROP2的蛋白表达;TROP2-siRNA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组,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Control-siRNA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宫颈癌细胞中TROP2基因表达可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及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基因 宫颈癌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