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vortex effects on the track of a tropical cyclone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哲贤 孙治安 平凡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81-585,共5页
This paper examines initial meso-scale vortex effects on the mo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TC) in a system where coexisting two components of TC and meso-scale vortices with a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 model. Th... This paper examines initial meso-scale vortex effects on the mo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TC) in a system where coexisting two components of TC and meso-scale vortices with a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 model. The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 are generated stochastically by employing Reinaud's method. The 62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and analys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fec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lection of the TC track at t = 24 h induced by the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 ranges from 2 km to 37 km with the mean value of 13.4 km. A more significant deflection of the TC track can be reduced when several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 simultaneously appear in a smaller TC circulation area. It ranges from 22 km to 37 km with the mean value of 28 km, this fact implies that the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induced deflection may not be neglected some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ale vortex tropical cyclon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镉Ⅱ-meso(4-磺基苯)卟啉络合物的极谱伏安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小萍 张勇 潘景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镉与meso(4 磺基苯 )卟啉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的络合物的特性。结果表明 ,加入Cd 后该卟啉的索瑞特 (Soret)吸收带发生发红移 ,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了新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 1.2 0V(vs .SCE) ,络合物...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镉与meso(4 磺基苯 )卟啉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的络合物的特性。结果表明 ,加入Cd 后该卟啉的索瑞特 (Soret)吸收带发生发红移 ,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了新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 1.2 0V(vs .SCE) ,络合物的络合比为 1∶1,稳定常数 β =1.19× 10 7。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技术证明了络合物的还原峰电流具有吸附特征 ;用示波极谱法二阶导数波测试了峰电流与镉离子浓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镉离子在 3× 10 -7~ 1× 10 -5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络合物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并求得了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 2。此外本文还对络合物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伏安行为 meso(4-磺基苯)卟啉 镉(Ⅱ)络合物 电极反应机理
下载PDF
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的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卓 金利美 +1 位作者 郭灿城 陈庆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4,共7页
β 氟砜基全氟醚基取代四芳基卟啉与 5 (4 羟苯基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BINOL反应分别生成meso ,β 和 β ,β 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 ,双卟啉与醋酸锌在CHCl3 /CH3 OH中回流可高产率获得双锌卟啉 ,测定并讨论了meso ,β ... β 氟砜基全氟醚基取代四芳基卟啉与 5 (4 羟苯基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BINOL反应分别生成meso ,β 和 β ,β 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 ,双卟啉与醋酸锌在CHCl3 /CH3 OH中回流可高产率获得双锌卟啉 ,测定并讨论了meso ,β 和 β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 β-双卟啉 β β-双卟啉 桥连卟啉 合成 β-氟砜基全氟醚基取代四芳基卟啉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关于meso紧和次meso紧的σ-积
4
作者 黄蕴魁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 :设X =σ{Xα:α∈A} ,如果X的每个有限子积是meso紧 (次meso紧 )的且X正规 ,则X是meso紧 (次meso紧 )
关键词 Σ- meso meso
下载PDF
关于σ-序列Meso紧空间的Tychonoff乘积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泽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主要在σ 序列Meso紧空间上获得两个结论 :(1)若{Xi:i∈N}是可数个σ 序列Meso紧的强 空间 ,则 i∈NXi 是σ 序列Meso紧的强 空间 ;(2 )若X是P 空间 ,Y是强 空间 ,X ,Y都是σ 序列Meso紧空间 ,则X×Y是σ
关键词 σ-序列meso 强Σ-空间 拓扑空间 T乘积性质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catalyst powder flowing down a cyclone dipleg
6
作者 Zhi-Gang Wei Chao-Yu Yan +2 位作者 Meng-Da Jia Jian-Fei Song Yao-Dong We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48-354,共7页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investigating pressure behavior of catalyst powders, with a Sauter mean diameter of 63.6 μm, flowing downward in a cyclone dipleg with 150 mm inner diameter and 9000 mm high. Time me...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investigating pressure behavior of catalyst powders, with a Sauter mean diameter of 63.6 μm, flowing downward in a cyclone dipleg with 150 mm inner diameter and 9000 mm high. Time mean pressure and time series of pressure fluctua- tion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axial positions in the dipleg with particle mass fluxes ranging from 50.0 to 385.0 kg m-2s 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me mean pressure in the dipleg increased progres- sively from the top section to the bottom section.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a displayed that the fluidization patterns in the diple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 the whole, namely the dilute-dense coexisting falling flow and the dense conveying flow along the dipleg. In the dilute- dense coexisting falling flow, the dilute phase region was composed of a length of swirling flow below the inlet of dipleg and a dilute falling flow above the dense bed level. With increasing particle mass flux, the dilute-dense coex- isting falling flow w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to be the dense conveying flow, and the exit pressure of the dipleg increased considerably.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lnidization patterns inside the dipleg. In the dilute-dense coexisting falling flow,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the dilute flow region originated from par- ticle clusters, propagating downward as a pressure wave; however,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the dense flow region originated from rising gas bubbles, propagating upward. When the dense conveying flow was formed in the dipleg,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originated mainly from instability of the feed and the compressed gas, propagating down- war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article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ne Dipleg - Particle flow. Fluidizationpattern Pressure fluctuations
下载PDF
Meso紧空间的无限Tychonoff乘积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华军 许召春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主要证明了如下结果:(1)如果X=∏α∈ΛXα是|Λ|-仿紧空间,则X是meso紧的当且仅当F∈[Λ]<ω,∏α∈FXα是meso紧的;(2)如果X=∏i∈ωXi是可数仿紧的,则下列三条件等价:X是meso紧的;F∈[Λ]<ω,∏α∈FXα是meso紧的;n∈ω... 主要证明了如下结果:(1)如果X=∏α∈ΛXα是|Λ|-仿紧空间,则X是meso紧的当且仅当F∈[Λ]<ω,∏α∈FXα是meso紧的;(2)如果X=∏i∈ωXi是可数仿紧的,则下列三条件等价:X是meso紧的;F∈[Λ]<ω,∏α∈FXα是meso紧的;n∈ω,∏i≤n Xi是meso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 |↑∧ |-仿紧空间 可数仿紧
下载PDF
两个乘积因子的σ-仿紧空间的乘积定理(Ⅱ)
8
作者 李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65-68,共4页
主要证明下述定理 :如果X是仿紧的C -分散空间 ,则X×Y是σ -仿紧的当且仅当Y是σ -仿紧的。此外 ,我们还指出 ;σ
关键词 C-分散空间 σ-仿紧空间 σ-序列meso 拓扑空间 乘积定理 覆盖刻画
下载PDF
两个乘积因子的σ-仿紧空间的乘积定理
9
作者 李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主要证明下述定理 :设X是正则的并且PlayerI在G(DC ,X)中有必胜策略 ,如果X、Y都是σ 仿紧的 ,则X×Y是σ 仿紧的 .此外 ,我们还指出 :σ
关键词 必胜策略 σ-仿紧 σ序列meso 拓扑空间 乘积因子 乘积定理
下载PDF
强龙卷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113
10
作者 郑媛媛 朱红芳 +4 位作者 方翔 张雪晨 方翀 姚晨 郝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7-625,共9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安徽的3次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导致F2~F3级强龙卷的3次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其与强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的差异。另外,利用安徽省、市、县气象报表、历年气候评价灾情资料(部分来...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安徽的3次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导致F2~F3级强龙卷的3次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其与强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的差异。另外,利用安徽省、市、县气象报表、历年气候评价灾情资料(部分来自民政部门的灾情报告),对1960年至今的龙卷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产生龙卷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龙卷主要出现在淮北东部和江淮之间东部地势平坦地区,7月份出现龙卷的概率最高。(2)超级单体龙卷产生在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同时抬升凝结高度较低。(3)3次F2~F3级龙卷在发生前、发生时在多普勒雷达上都探测到强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与非龙卷超级单体风暴相比,导致强龙卷的中气旋底高明显偏低,基本在1 km以下。同时风暴结构也有所不同,造成龙卷天气的超级单体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与风暴质心高度接近,基本在3 km左右,反射率因子在50~60 dBz。造成强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在冰雹产生前,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高于风暴质心的高度;当风暴开始降雹时,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开始降低,而风暴质心的高度变化不大,高于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基本保持在5km左右,反射率因子在60~70 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超级单体 中气旋 龙卷涡旋特征 风暴结构 龙卷预警
下载PDF
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的β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51
11
作者 廖移山 李俊 +2 位作者 王晓芳 崔春光 李武阶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4-956,共13页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逐小时的观测资料和红外云图,对2007年7月18日的济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α中尺度分析,揭示了地面β中尺度气旋新生发展的一种物理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多尺度的积云并合过程对此次强降...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逐小时的观测资料和红外云图,对2007年7月18日的济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α中尺度分析,揭示了地面β中尺度气旋新生发展的一种物理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多尺度的积云并合过程对此次强降水形成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已经发展成热的MαCS的左后侧出现的下沉冷出流在低层向西南方向扩散,与午后不断加强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增强了地面的斜压性,从而使地面辐合线上的气旋性扰动加强,并迅速新生发展出β中尺度气旋。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共经历了从γ中尺度对流单体到β中尺度对流云团,再到α中尺度对流云团,最后形成中尺度对流复合系统的4个多尺度积云并合过程,而地面β可尺度气旋在每一个阶段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β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组织者,同时也是α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组成者,α中尺度对流云团往往都由一个以上的β中尺度气旋组织而成,当β中尺度气旋出现遭遇、合并之时,对流云团和降水得以强烈发展。在济南强降水发生前的1个多小时内,其西南方边界层内不断出现β中尺度超低空西南急流,它促使这一区域内不断产生回波单体并在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迅速发展成强回波带,当济南北面的强回波南移与这一强回波带并合后快速发展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大暴雨 β中尺度分析 β中尺度气旋 积云并合
下载PDF
一次多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向红 唐熠 +1 位作者 郑传新 李垂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71,共11页
利用桂林的CINRAD-SB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4年11月9—11日桂林市中北部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南部连续局地冰雹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强降水超级单体演变成弓形回波导致了10日桂林市短时暴洪;一系列线型波动(LEWP)的列车效... 利用桂林的CINRAD-SB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4年11月9—11日桂林市中北部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南部连续局地冰雹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强降水超级单体演变成弓形回波导致了10日桂林市短时暴洪;一系列线型波动(LEWP)的列车效应造成了9—11日桂林北部的暴雨。弓形回波和线形波动前侧都有V型缺口,表明有强的西南气流进入上升气流,同时都有后侧V型缺口,表明具有强的下沉气流和后侧偏北气流。可用弓形回波提前20~33分钟预警短时暴洪。而造成南部恭城附近连续两日的冰雹和龙卷风天气都是由孤立的右移型γ尺度超级单体造成,有三体散射长钉(TBSS)回波特征,可用于提前15~22分钟预警大冰雹。对流单体发展成为龙卷单体伴随有下击暴流的气旋性辐散特征,非常临近地面大风出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冰雹 龙卷 弓形回波 中气旋 TBSS
下载PDF
一次典型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97
13
作者 姚叶青 俞小鼎 +3 位作者 张义军 程华 魏鸣 李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3-381,共9页
对2002年8月24日发生在安徽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产生于对流层中高层槽后干冷空气向南大范围扩散,低层辐合,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深层大气垂直风切变中等的背景下,在其影响的广大区域产生大风... 对2002年8月24日发生在安徽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产生于对流层中高层槽后干冷空气向南大范围扩散,低层辐合,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深层大气垂直风切变中等的背景下,在其影响的广大区域产生大风和部分地区的冰雹和暴雨。雷达回波呈现弓形,伴有明显的雷暴出流边界(阵风锋),与弓形回波相对应的多普勒径向速度明显地预示地面大风的中层径向辐合(MARC)。而中气旋的存在,通过加速干冷空气向雷暴内的夹卷,加强了下沉气流。另外,弓形回波前沿中低层存在弱回波区,中高层存在回波悬垂,强回波区延伸到-20℃等温线之上,表明雷暴内上升气流很强,有利于大冰雹和强降水形成。分析还表明雷暴出流边界与雷暴之间距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雷暴强弱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弓形回波 中层径向辐合(MARC) 阵风锋 中气旋
下载PDF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廖移山 李俊 +2 位作者 闵爱荣 王晓芳 崔春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8-566,共9页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随着辐合线北侧下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南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阳偶极子环流圈,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β中尺度气旋 辐合线 湿空气发展
下载PDF
上海“0185”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强对流系统活动特征及其环流背景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永林 杨引明 +1 位作者 曹晓岗 王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5,I0001,共8页
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GMS-5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资料分析发现,2001年8月热带低压在福建北部登陆,途经江苏无锡、常熟时,其南侧西南气流与沪浙沿海的东南风形成切变线。受源源不断地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动力抬升作用,热... 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GMS-5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资料分析发现,2001年8月热带低压在福建北部登陆,途经江苏无锡、常熟时,其南侧西南气流与沪浙沿海的东南风形成切变线。受源源不断地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动力抬升作用,热带低压南侧不断产生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带,它们形成后随热带低压气旋性环流向东移动,在上海城区附近辐合形成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群,在卫星云图上呈现出以此为核心的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分析表明,受水汽凝结、潜热释放这种正反馈机制作用,在热带低压东南侧大尺度切变线中段北侧派生出一个独立、完整的近地面β-中尺度的气旋性环流,它就是MCC的内核,直接造成了上海“0185”特大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 螺旋回波带 MCC 中气旋
下载PDF
0808号台风凤凰前部龙卷的环境场和雷达回波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蒋义芳 吴海英 +1 位作者 沈树勤 刘安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5,I0002-I0003,共10页
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29—30日发生在江苏的台风凤凰前部系列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如下:该龙卷发生在台风前部风切变区里,低空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和深厚的正涡度区,为龙... 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29—30日发生在江苏的台风凤凰前部系列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如下:该龙卷发生在台风前部风切变区里,低空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和深厚的正涡度区,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龙卷回波的反射率因子特征表现为最大反射率因子梯度位于回波的后侧,一般都有弱回波区和后侧入流缺口相伴随。东台龙卷产生于飑线型弓形回波的顶点,具有相对较大的反气旋性切变。高邮龙卷中低层具有弱的气旋性涡旋,宝应龙卷回波的内部环流特征明显,有明显的中气旋结构。在业务工作中,强回波质心高度和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骤降、径向速度风场中气旋性涡旋的迅速发展是对龙卷的提前警戒很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垂直风切变 强回波质心 中气旋
下载PDF
热带气旋“黄蜂”动热力特征演变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闫敬华 丁伟钰 +1 位作者 陈子通 王安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12-24,共13页
以“中国登陆台风试验”项目的目标热带气旋“黄蜂”为对象,用高分辨数值模式成功模拟了其近海加强和登陆减弱的过程,从定量和时间演化角度细致分析了热带气旋(TC)各阶段的动、热力特征,包括对流加热特性、温湿结构、稳定度、涡散度、... 以“中国登陆台风试验”项目的目标热带气旋“黄蜂”为对象,用高分辨数值模式成功模拟了其近海加强和登陆减弱的过程,从定量和时间演化角度细致分析了热带气旋(TC)各阶段的动、热力特征,包括对流加热特性、温湿结构、稳定度、涡散度、垂直运动、垂直环流、水平环流等基本动、热力因子的时空结构特征,揭示了该热带气旋的大量结构特点,如对流加热的强盛和非对称性、强热带风暴的无眼结构、低层的东暖西冷结构、涡度的准圆形对称结构、东/西侧环流正/斜压性的差异、低层辐合和上升运动的准周期振荡等等。这些结构特征的揭示对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认识南海热带气旋的特点和演变机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南海 结构 中尺度 模拟
下载PDF
梅雨锋α中尺度气旋发展中的正反馈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民 陆汉城 余志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63-770,共8页
综合运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1991年7月4~7日的暴雨个例进行了研究,提出由凝结加热作用导致梅雨锋α中尺度气旋发展与降水增强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概念模式,即凝结加热产生负变压,辐散风动能促进中气旋发展,同时上升... 综合运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1991年7月4~7日的暴雨个例进行了研究,提出由凝结加热作用导致梅雨锋α中尺度气旋发展与降水增强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概念模式,即凝结加热产生负变压,辐散风动能促进中气旋发展,同时上升运动得到增强,降水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 α中尺度气旋 正反馈 气旋 暴雨
下载PDF
“7·22”长江中游暴雨中尺度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玉春 王叶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8,共6页
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 2 0 0 2年 7月 2 2~ 2 3日发生在长江中游的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 ,结合地面加密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 :( 1 )大别山西侧的暴雨由中α尺度切变线上中β... 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 2 0 0 2年 7月 2 2~ 2 3日发生在长江中游的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 ,结合地面加密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 :( 1 )大别山西侧的暴雨由中α尺度切变线上中β尺度低涡造成 ,湘鄂交界地带的暴雨由切变线上气旋性扰动造成。 ( 2 )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为暴雨中尺度系统形成提供了启动机制 :在正涡度平流的作用下 ,对流层中低层降压产生变压风辐合造成上升运动 ,低层暖湿气流抬升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爆发形成局地对流产生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系统 中尺度天气系统 切变线 不稳定能量 暖湿气流 辐合 降压 爆发 流产
下载PDF
台风“云娜”(2004)近海加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季亮 费建芳 +1 位作者 黄小刚 张根生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0-535,共6页
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2004年14号台风RANANIM("云娜")在登陆前近海加强及登陆初期的过程进行了54 h模拟,并加入人造台风优化初始场。结果表明:MM5能比较好地模拟出台风近海及登陆初期的移动路径及台风中... 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2004年14号台风RANANIM("云娜")在登陆前近海加强及登陆初期的过程进行了54 h模拟,并加入人造台风优化初始场。结果表明:MM5能比较好地模拟出台风近海及登陆初期的移动路径及台风中心气压的变化。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RANANIM(2004)台风在近海加强过程中的环流、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发现在台风RANANIM近海加强的过程中对应有高空200 hPa净辐散场的存在,台风中心气压随净辐散值的增大而降低,反之亦然。净辐散值的减小对台风中心气压的快速升高有着预示的作用;垂直环流在强度和空间分布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台风加强后,台风中心上方出现了明显的补偿性下沉气流;对流层低层存在明显的冷暖空气堆积,且当冷暖空气强度相当时有利于台风的增强;台风中心上方的正涡度柱逐渐发展为东西不对称分布,垂直方向上伸展高度保持不变或升高,而且在量值上也要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近海加强 数值模拟 结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