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体系中1-丁烯二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昕 戴立益 +1 位作者 单永奎 何鸣元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5-899,共5页
研究了在强酸性AlCl3 /Et2 AlCl/ [BMIM]Cl型离子液体体系中过渡金属化合物对 1 丁烯二聚反应的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 ,[BMIM]Cl对强酸性AlCl3 /Et2 AlCl催化剂催化 1 丁烯高聚反应有明显的阻聚作用 ,并显著提高了 1 丁烯二聚的选择性 ... 研究了在强酸性AlCl3 /Et2 AlCl/ [BMIM]Cl型离子液体体系中过渡金属化合物对 1 丁烯二聚反应的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 ,[BMIM]Cl对强酸性AlCl3 /Et2 AlCl催化剂催化 1 丁烯高聚反应有明显的阻聚作用 ,并显著提高了 1 丁烯二聚的选择性 .在过渡金属化合物中 ,含镍化合物对 1 丁烯二聚反应有最好的催化效果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1 丁烯的转化率可达 95 1 % ,二聚产物C8烯的选择性为 85 8% .同时 ,对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过渡金属化合物 丁烯 二聚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爱明 杨柳 +1 位作者 庄红波 吕奂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644-13645,13648,共3页
提出了环境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发生转化的2种途径,探讨了影响此转化过程的环境条件,包括pH、氧化还原电位和吸附质表面的键合作用等。
关键词 颗粒物 重金属化合物 化学特性 毒性效应 离子价态 赋存形态
下载PDF
新型绿色萃取剂离子液体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莲 林凯城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0-34,共5页
随着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环境友好溶剂,离子液体以其蒸汽压小、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在萃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离子液体在萃取金属离子、有机物、生物分子、稀土、脱硫脱氮以及与超临界CO2结合应用等,... 随着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环境友好溶剂,离子液体以其蒸汽压小、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在萃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离子液体在萃取金属离子、有机物、生物分子、稀土、脱硫脱氮以及与超临界CO2结合应用等,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离子液体在萃取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金属离子 有机物 生物分子 稀土 脱硫脱氮 超临界CO2
下载PDF
聚酸—聚乙烯醇—金属离子复合物膜离子导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雪晨 李桂春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了进一步地研究聚合物—碱金属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机理和改进复合物的导电性能 ,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文合成了聚酸—聚己烯醇—金属复合物膜 ,研究了复合物的组成 ,聚酸的酸强度 ,金属离子的大小 ,温度对这种共聚高分子—金属复合物... 为了进一步地研究聚合物—碱金属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机理和改进复合物的导电性能 ,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文合成了聚酸—聚己烯醇—金属复合物膜 ,研究了复合物的组成 ,聚酸的酸强度 ,金属离子的大小 ,温度对这种共聚高分子—金属复合物性能的影响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复合物膜 离子导电性 碱金属盐 聚合物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调控微孔铕络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幸伟 郭辉 +2 位作者 邓冬生 刘梦洁 王心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金属铕(Ⅲ)与3,5-二羧基吡啶(pdc)形成配合物:[Eu(pdc)1.5(DMF)]·(DMF)0.5(H2O)0.5—(1a)。1a受热失去自由水和DMF后形成配合物(2a)—[Eu(pdc)1.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2a拥有一维规整的大小为6.3×8.5的六边形孔道,并且未... 金属铕(Ⅲ)与3,5-二羧基吡啶(pdc)形成配合物:[Eu(pdc)1.5(DMF)]·(DMF)0.5(H2O)0.5—(1a)。1a受热失去自由水和DMF后形成配合物(2a)—[Eu(pdc)1.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2a拥有一维规整的大小为6.3×8.5的六边形孔道,并且未配位的吡啶N原子都朝向空腔,能够吸附亲N原子的过渡金属离子,从而改变原配合物的发光性能。通过对不同价态以及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配合物2a的荧光调控性能分析,发现低浓度金属离子对配合物2a的发光强度起到敏化作用,高浓度金属离子则出现猝灭效应。另外,在10-5 mol/L相同浓度不同金属离子对配合物荧光性能影响中,Cu2+离子敏化效果最强,Fe3+离子的则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荧光 金属离子化合物 敏化效应
下载PDF
晶格能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灿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49-53,69,共6页
本文首次给出了“晶格能效应”的确切涵义,阐释了它的热力学基础,应用于说明104种离子化合物分解为稳定单质的热力学稳定性递变倾向,证明它是一个有用的经验规则,文中还指出了它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晶格稳定性 离子晶体 碱金属化合物
下载PDF
晶格能效应
7
作者 张灿久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89年第6期51-56,共6页
本文首次给出了晶格能效应的确切涵义,即对于同一族内不同元素的阳离子与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它们相对于稳定单质的热力学稳定性往往是小阴离子与小阳离子组成的晶体最稳定;大阴离子与大阳离子组成的晶体最稳定。通过Born—Ha... 本文首次给出了晶格能效应的确切涵义,即对于同一族内不同元素的阳离子与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它们相对于稳定单质的热力学稳定性往往是小阴离子与小阳离子组成的晶体最稳定;大阴离子与大阳离子组成的晶体最稳定。通过Born—Haber热化学循环法,得出了上述两种不同的热稳定性递变倾向主要是由于阴离子大小不同时,随阳离子半径递增,晶体的晶格能递减幅度不同造成的。晶格能效应是一个有用的经验规则,应用时注意它所定义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能效应 晶体 热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典型超分子体系在放射化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兴海 张京晶 +6 位作者 高嵩 付素珍 孙涛祥 付婧 张红娟 陈庆德 高宏成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6-1399,共14页
本文主要通过评述两类超分子体系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重要金属离子的分离研究,阐明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第一类超分子体系所含的主体分子有冠醚、杯芳烃、杯芳冠醚等大环化合物。第二类超分子体系主要有反胶束、微乳液... 本文主要通过评述两类超分子体系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重要金属离子的分离研究,阐明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第一类超分子体系所含的主体分子有冠醚、杯芳烃、杯芳冠醚等大环化合物。第二类超分子体系主要有反胶束、微乳液和液膜。离子印迹聚合物通过超分子的识别功能实现对离子的选择性分离,而在液膜分离技术中,超分子的输运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本文还对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放射化学 金属离子分离 大环化合物 离子印迹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在萃取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三虎 张立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1008,共8页
萃取是化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随着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离子液体以其低毒、低挥发以及可设计等特性,作为环境友好溶剂,在苯系有机物、农药残留、天然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DNA以及金属离子等的萃取、检测技术方面... 萃取是化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随着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离子液体以其低毒、低挥发以及可设计等特性,作为环境友好溶剂,在苯系有机物、农药残留、天然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DNA以及金属离子等的萃取、检测技术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液液萃取、液相微量萃取、分散相液液微量萃取、固相微量萃取以及含水两相萃取等分离技术中不断有关于离子液体应用的报道,有的甚至取得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本文就离子液体在萃取技术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有机物 金属离子
原文传递
Valenc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antalum carbide and nitride 被引量:1
10
作者 FAN ChangZeng SUN LiLing +4 位作者 WEI ZunJie MA MingZhen LIU RiPing ZENG SongYan WANG WenKu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7年第6期737-741,共5页
The valenc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antalum carbide (TaC) and tantalum nitride (TaN)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empirical electronic theory (EET).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onds of these compounds have covalent,met... The valenc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antalum carbide (TaC) and tantalum nitride (TaN)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empirical electronic theory (EET).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onds of these compounds have covalent,metallic and ionic characters. For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se components,their ioniciti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implanting the results of EET to the PVL model.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ionicity of tantalum carbid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antalum nitride. The EET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the covalent electronic number of the strongest bond in the forme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All these suggest that the covalent bond of TaC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aN,which coincides to that de-duced from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 TAN valence electronic structure ionic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