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Heavy Metal Ions based on Monodisperse Single-crystal Fe_3O_4 Microspheres 被引量:1
1
作者 YAN Haowei HU Shuangqi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6期1422-1427,共6页
Single-crystal Fe_3 O_4 with monodisperse microspheres structure has been used for individual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as-prepared Fe_3 O_4 microspheres were chara... Single-crystal Fe_3 O_4 with monodisperse microspheres structure has been used for individual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as-prepared Fe_3 O_4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Meanwhil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e_3 O_4 microspheres modified glass carbon electrodes(GCE) were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the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in stripping voltammetry for individual detection of Pb(Ⅱ), Hg(Ⅱ), Cu(Ⅱ), and Cd(Ⅱ) was evaluated using square wav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SWASV).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heavy metal ions, the as-prepared monodisperse and single-crystal Fe_3 O_4 microspheres show a preferable sensing sensitivity(22.2 μA/μM) and limit of detection(0.0699 μM) toward Pb(Ⅱ). Furthermore, th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of Fe_3 O_4 microspheres exhibits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it also offers potential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in real water sampl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potential simple and low cost iron ox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pplied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toxic metal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MICROSPHERES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heavy metal ions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anosized TiO_2 Enhanced by co-doping with Fe^(3+) and Nd^(3+) Ions
2
作者 傅平丰 赵卓 王敬欣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2期17-21,共5页
In this study, nanosized TiO2 co-doped with Fe3+ and Nd3+ ions was synthesized via a sol-gel method. The metallic ion doped TiO2 was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with XRD and UV-vis, an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ev... In this study, nanosized TiO2 co-doped with Fe3+ and Nd3+ ions was synthesized via a sol-gel method. The metallic ion doped TiO2 was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with XRD and UV-vis, an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degrading methylene blue (MB) sol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iO2 crystalline size was reduced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natase to rutile was suppressed as the content of doped Nd3+ ion increased in the co-doped TiO2. The UV-vis spectra of co-doped TiO2 seemed to simply overlay two spectra of single metal doped TiO2, and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bsorbance in the ranges of 400~500 nm, 565~600 nm and 730~765 nm as compared to pure TiO2.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o-doped TiO2 was obviously enhanced, and raised about 30% compared to that of pure TiO2 as doped Nd3+ content was 0.15% and Fe3+ content was 0.05%, respectively. The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was attributed to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two doped ions, where doped Fe3+ ion inhibited the recombin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 and hole, and Nd3+ ion brought more surface carboxyl to promote the degradat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dioxide fe3+ ion Nd3+ ion metallic ion doping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下载PDF
CRYSTALLIZATION OF Fe_(38)Ni_(39)Si_(10)B_(13) METALLIC GLASS UNDER HELIUM ION IRRADIATION
3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4-208,共5页
he crystallization features of Fe38Hi39Si10B13 metallic glass under 100 keV and 6μA/cm2 helium ion irradia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are repor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Fe38 Ni39Si10 B13 metallic glass crystallized und... he crystallization features of Fe38Hi39Si10B13 metallic glass under 100 keV and 6μA/cm2 helium ion irradia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are repor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Fe38 Ni39Si10 B13 metallic glass crystallized under the helium ion irradiation at the temperature lower than the ordinary thermal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preferential precipitation phase is FeSi, and followed by the eutectic phase α-Fe. The critical dose for the formation of helium bubbles in the material is around 5x10 ̄16/cm2. The sensitivity of crystallization due to the temperature rising under helium ion irradi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sequence of precipitated phase are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8Ni39Si10B13 metallic glass CRYSTALLIZATion HELIUM ion irradiation
下载PDF
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工艺参数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荆国华 黎理 唐双益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中,对FeⅡ(EDTA)(乙二胺四乙酸亚铁)溶液络合吸收NO进行研究,考察溶液pH值、O2体积分数、SO32-浓度等对NO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小于4的酸性条件下,溶液吸收能力很差;当pH值大于4时,吸收容量随着pH值的增加...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中,对FeⅡ(EDTA)(乙二胺四乙酸亚铁)溶液络合吸收NO进行研究,考察溶液pH值、O2体积分数、SO32-浓度等对NO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小于4的酸性条件下,溶液吸收能力很差;当pH值大于4时,吸收容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快速增加,而在pH值大于6以后,吸收容量基本相等.由于FeⅡ(EDTA)中的亚铁很容易被O2氧化而失效,溶液对NO的吸收能力随着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下降.经测定,当O2的体积分数为5%和8%时,FeⅡ(EDTA)溶液对NO的吸收容量分别为没有氧气作用时的50%和31%;SO32-可部分还原失效的络合吸收剂,加入1 mmol.L-1的SO32-可使溶液对NO的吸收容量增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TA) 络合吸收 氮氧化物 烟气脱氮
下载PDF
烟气脱氮体系中Fe^Ⅱ(NTA)的氧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作明 黎理 魏艳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填料吸收塔中,考察O2的体积分数、温度和pH值等对Fe^Ⅱ(NTA)氧化的影响,并与Fe^Ⅱ(EDTA)的氧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Fe^Ⅱ(NTA)浓度范围(0-10mmol·L^-1),氧化过程对Fe^Ⅱ(NTA)浓度和O2的体积分数均为... 在填料吸收塔中,考察O2的体积分数、温度和pH值等对Fe^Ⅱ(NTA)氧化的影响,并与Fe^Ⅱ(EDTA)的氧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Fe^Ⅱ(NTA)浓度范围(0-10mmol·L^-1),氧化过程对Fe^Ⅱ(NTA)浓度和O2的体积分数均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17.5kJ·mol^-1,小于Fe^Ⅱ(EDTA)的氧化活化能,从而使Fe^Ⅱ(NTA)的氧化更快,同一条件下的氧化速率常数比Fe^Ⅱ(EDTA)的氧化速率常数大10倍以上.当该值小于5时,由于溶液中游离态Fe件和络合态Fe^Ⅱ(NTA)共存,氧化过程中溶液pH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在pH值为6~9时,Fe件均形成FeⅡ(NTA)络合物,氧化过程中反应液pH值持续下降,但氧化速率随pH值的增加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A) 烟气脱氮 络合吸收 氧化动力学
下载PDF
微量Fe^Ⅱ离子加速δ-FeOOH相转化历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哲 魏雨 《应用科技》 CAS 2005年第1期56-58,61,共4页
以δ FeOOH为前驱体的液相转化研究表明,微量FeⅡ离子抑制δ FeOOH相转化为α Fe2O3由经δ FeOOH的生成,大大缩短δ FeOOH相转化为α Fe2O3的时间.结合X射线衍射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及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在微量FeⅡ存在下,对δ Fe... 以δ FeOOH为前驱体的液相转化研究表明,微量FeⅡ离子抑制δ FeOOH相转化为α Fe2O3由经δ FeOOH的生成,大大缩短δ FeOOH相转化为α Fe2O3的时间.结合X射线衍射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及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在微量FeⅡ存在下,对δ FeOOH相转化过程中结构、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了微量FeⅡ离子加速δ FeOOH相转化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feOOH fe^离子 相转化 Α-feOOH
下载PDF
柱前衍生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e(Ⅱ)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维晃 吴丰昌 黄廷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2-475,共4页
建立了将PDT作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Fe(Ⅱ)的新方法。样品经柱前衍生后,以ODS C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含60%(体积分数)乙腈、60mmol/L的高氯酸钠和20mmol/L的乙酸-乙酸钠水溶液(pH4.65)作为... 建立了将PDT作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Fe(Ⅱ)的新方法。样品经柱前衍生后,以ODS C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含60%(体积分数)乙腈、60mmol/L的高氯酸钠和20mmol/L的乙酸-乙酸钠水溶液(pH4.6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95nm,整个分离过程在14min内完成。考察了Fe(Ⅱ)在不同水样中的回收率,当Fe(Ⅱ)的添加量为20μg/L时,其回收率为99%~102%。峰高、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2.87%和0.45%。方法的检出限为0.35μg/L(S/N=3)。该法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Fe(Ⅱ)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 fe() 3-(2-吡啶基)-5 6-二苯基-1 2 4-三嗪(PDT) 柱前衍生
下载PDF
Fe(Ⅱ)基协同络合体系下靛蓝电化学还原染色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康康 李晓燕 姚继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48,49-51,共6页
针对当前电化学染色过程中电流效率低、染料还原率低问题。文中以铁-葡萄糖酸钠(DGS)-Abal B协同络合体系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靛蓝在Fe(Ⅲ)或Fe(Ⅱ)-DGS-Abal B媒介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针对当前电化学染色过程中电流效率低、染料还原率低问题。文中以铁-葡萄糖酸钠(DGS)-Abal B协同络合体系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靛蓝在Fe(Ⅲ)或Fe(Ⅱ)-DGS-Abal B媒介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钠、Abal B、NaOH对氧化还原峰电流值和染料还原率和亚铁离子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靛蓝间接电化学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还原时间为30 min,工作电压6.00 V,阴极面积10 cm^2时,优化的电解液组成成分为:靛蓝2.5 g/L,硫酸亚铁10.0 g/L,葡萄糖酸钠8.0 g/L,Abal B 7.0 g/L,氢氧化钠30.0 g/L;在此工艺下,染料还原率可达90.00%,并与传统保险粉染色进行对比,棉织物染色K/S值提高7.43%,且色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GS-Abal B 协同络合体系 靛蓝 电化学还原染色 循环伏安 还原率 亚铁离子转化率
下载PDF
Fe(Ⅱ)EDTA溶液络合吸收燃煤烟气NO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春华 柏源 +2 位作者 李忠华 薛建明 王小明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引入江苏某热电厂燃煤烟气,以Na2EDTA和FeSO4为前驱体制备了Fe(II)EDTA溶液,考察了络合液浓度、pH值、烟气含氧量、SO23-等因素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NO的脱除效率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浓度高于15mmol/L时,增加幅度有所降低。F... 引入江苏某热电厂燃煤烟气,以Na2EDTA和FeSO4为前驱体制备了Fe(II)EDTA溶液,考察了络合液浓度、pH值、烟气含氧量、SO23-等因素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NO的脱除效率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浓度高于15mmol/L时,增加幅度有所降低。Fe(II)EDTA络合性能随着pH值增高而增加,随着烟气含氧量降低而提高。SO23-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并延长Fe(II)EDTA络合效果。红外光谱表明,Na2EDTA中的羧基与Fe(II)发生了配位。XPS检测到Fe(II)EDTA中的Fe主要以Fe2+形式存在,证试了Fe2+对络合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I)EDTA 络合 燃煤烟气 NO
下载PDF
海绵多孔状CoFe_(2)O_(4)/Nafion复合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玉婷 储旭 曹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2-23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海绵状CoFe_(2)O_(4)尖晶石晶体,滴铸在玻璃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作为修饰电极,继续滴加Nafion形成CoFe_(2)O_(4)/Nafion/GCE电极。在优化的条件下,修饰电极在0.02~0.10μmol/L内对于Pb(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海绵状CoFe_(2)O_(4)尖晶石晶体,滴铸在玻璃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作为修饰电极,继续滴加Nafion形成CoFe_(2)O_(4)/Nafion/GCE电极。在优化的条件下,修饰电极在0.02~0.10μmol/L内对于Pb(Ⅱ)的检测灵敏度为68.50μA/(μmol·L),检测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7.3 nmol/L(通过3σ方法计算)。进一步的XPS表征说明了活性材料对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评估了所制备电极的重复性、干扰性以及实际湖水检测,结果均表明其优异的性能以及潜在的实用性。因此,CoFe_(2)O_(4)尖晶石晶体是潜在的重金属检测新型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方波溶出伏安法 重金属离子 NAFion 多孔海绵Cofe_(2)O_(4)晶体
下载PDF
羧酸和咪唑混合配体构筑的Cd(Ⅱ)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凯民 石明凤 +3 位作者 李立凤 樊保敏 孙蔚青 马钰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6-701,共6页
利用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2DTA)作为有机配体,咪唑衍生物1,1′-(2-甲基-1,4-亚苯基)双(4-甲基-1H-咪唑)(MPBMI)作为辅助配体,与d10类金属Cd(Ⅱ)采用溶剂热法成功构建出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_(2)(DTA)_(2)(MPBMI)_(1.5)... 利用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2DTA)作为有机配体,咪唑衍生物1,1′-(2-甲基-1,4-亚苯基)双(4-甲基-1H-咪唑)(MPBMI)作为辅助配体,与d10类金属Cd(Ⅱ)采用溶剂热法成功构建出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_(2)(DTA)_(2)(MPBMI)_(1.5)(H_(2)O)]_(n)(MOF 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表明,该材料具有三维骨架,可简化为一个4,6位连接的网络拓扑结构.固体荧光发射和水相中常见阴离子荧光测试结果表明,MOF 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够对水溶液中的Cr_(2)O_(7)^(2−)阴离子实现高选择的荧光猝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铬离子检测
下载PDF
Fe-Si-B非晶复合微粉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Cu(Ⅱ)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李世霞 梁俊刚 +1 位作者 赵雅 贾宝丽 《铸造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81-84,共4页
采用10μm的Fe-Si-B非晶复合微粉和300目铁粉作为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Cu(Ⅱ)的反应材料,对比研究了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结果表明,在20 min以内,0.5 g/L Fe-Si-B非晶复合微粉将500 mg/L的Cu(Ⅱ)去除效率达到98%以上;Fe-Si-B非... 采用10μm的Fe-Si-B非晶复合微粉和300目铁粉作为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Cu(Ⅱ)的反应材料,对比研究了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结果表明,在20 min以内,0.5 g/L Fe-Si-B非晶复合微粉将500 mg/L的Cu(Ⅱ)去除效率达到98%以上;Fe-Si-B非晶复合微粉反应速率系数kobs为0.236 min-1,300目铁粉的反应速率系数为0.087 min-1,去除速率远远高于铁粉,并且去除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B非晶复合微粉 重金属离子Cu() 去除效果
下载PDF
Selective Recovery of Copper (Ⅱ) Ion by Molecular Imprinted Technique
13
作者 Xiaoye Wen Kejian Deng Jie Sun Binguang Zha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9期34-38,共5页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金属离子 回收铜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吸收性能 识别能力 保险计划 印迹聚合物
下载PDF
ZIF-8封装AuNCs荧光传感器用于铁离子的检测
14
作者 马品一 刘佳宜 +2 位作者 高德江 费强 宋大千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介绍一个适合于本科教学使用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传感器Au NCs@ZIF-8,并将其用于铁离子(Fe^(3+))的检测。MOFs具有高效吸附、聚集检测物的特点,因此选择将Au NCs封装到ZIF-8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封装后,由于Au ... 介绍一个适合于本科教学使用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传感器Au NCs@ZIF-8,并将其用于铁离子(Fe^(3+))的检测。MOFs具有高效吸附、聚集检测物的特点,因此选择将Au NCs封装到ZIF-8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封装后,由于Au NCs具有AIE特性,所以Au NCs@ZIF-8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ZIF-8是一种多孔材料,加入Fe^(3+)后,Fe^(3+)能够进入ZIF-8内部,导致Au NCs的荧光被Fe^(3+)猝灭,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尽管该实验步骤复杂并涉及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但它成功地整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的相关知识,且操作难度适宜。这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前沿理解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fe^(3+)) 荧光传感器 综合创新实验 金纳米团簇(AuNCs) 金属有机骨架(MOFs)
下载PDF
Zn^(2+)掺杂MgGa_(2)O_(4):Ni^(2+)近红外二区发光材料制备、表征及其成像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琳 杨健 +5 位作者 李胜男 王帅 祝汉成 严端廷 徐长山 刘玉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1324,共14页
通过水热法结合后期真空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反尖晶石结构的Zn_(x)Mg_(0.993-x)Ga_(2)O_(4):0.7%Ni^(2+)(x=0~0.5)(ZMGO:Ni^(2+))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荧光粉。随着Zn^(2+)掺杂量的增加,ZMGO:Ni^(2+)粉体样品的粒子尺寸... 通过水热法结合后期真空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反尖晶石结构的Zn_(x)Mg_(0.993-x)Ga_(2)O_(4):0.7%Ni^(2+)(x=0~0.5)(ZMGO:Ni^(2+))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荧光粉。随着Zn^(2+)掺杂量的增加,ZMGO:Ni^(2+)粉体样品的粒子尺寸逐渐变大。在635 nm激光激发下,可观测到粉体样品位于~1279 nm处的宽带发射峰,其可被归属为Ni^(2+)的特征发射。此外,Zn^(2+)掺杂使样品荧光猝灭的热激活能由244 meV减小到224 meV。采用发光强度最强的ZMGO:Ni^(2+)粉体样品与620 nm红光LED芯片封装成NIR-Ⅱ荧光粉转换LED(NIR-Ⅱpc-LED),并基于NIR-Ⅱ光穿透能力强和不产生生物组织自荧光的特性,以NIR-Ⅱpc-LED为光源,分别研究了其在有遮挡情况的夜视成像和生物组织成像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过渡金属离子 近红外二区 荧光粉
下载PDF
过渡金属Fe^(3+)离子掺杂改性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德明 金宁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对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Fe3+离子掺杂改性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掺杂金属Fe3+离子的电位、电子轨道构型、化合价、离子半径、浓度和掺杂制备方式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通过掺杂过... 对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Fe3+离子掺杂改性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掺杂金属Fe3+离子的电位、电子轨道构型、化合价、离子半径、浓度和掺杂制备方式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通过掺杂过渡金属Fe3+离子改进TiO2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使反应的响应光谱向可见光扩展,并且有效地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半导体的光催化效率,通过改性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另外,针对掺杂机理尚不清楚、光量子效率仍然不高和回收困难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掺杂改性纳米TiO2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非耐热材料可以制成上浮型负载体,更利于回收,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离子 光催化性能 掺杂改性 过渡金属 研究进展 TIO2光催化剂 纳米TiO2 溶胶一凝胶法 光催化效率 性能研究 电子轨道 离子半径 禁带宽度 发展方向 直接利用 掺杂机理 量子效率 耐热材料 化合价 过掺杂 可见光 半导体
下载PDF
溅射方位对IBS沉积TbDy-Fe薄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白杨 卢志红 +2 位作者 林梅 姜华 邓光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本文采用铸造合金靶材和离子束溅射 (IBS)技术制备TbDy Fe超磁致伸缩薄膜 (GMFs) ,研究了不同溅射方位 (α角 )对冷基片成膜过程和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给定的溅射角范围内 ,薄膜表面平整光滑 ,组织致密 ,膜厚均匀且与基片结合... 本文采用铸造合金靶材和离子束溅射 (IBS)技术制备TbDy Fe超磁致伸缩薄膜 (GMFs) ,研究了不同溅射方位 (α角 )对冷基片成膜过程和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给定的溅射角范围内 ,薄膜表面平整光滑 ,组织致密 ,膜厚均匀且与基片结合良好 ,膜的结构均为非晶态 ;成膜生长速率、膜层成份以及λ值随α角的改变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当α角为α6左右时 ,沉积速率最大 ;在α角为α5左右范围内 ,膜层的成份最接近于靶材成份 ;α角在α4附近时用Tam法试验测定在Hmax=0 5 7T下的磁伸值λ∥ 可达 970× 10 -6,在中低场强H =0 2 5T下 ,λ∥ 值达到 710× 10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层 平整 离子束溅射 铸造合金 靶材 组织 非晶态 薄膜 基片 性质
下载PDF
聚4-乙烯基吡啶与Cu(Ⅱ)离子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德轮 高保娇 李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9-1403,共5页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Ⅱ)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Ⅱ)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配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5的P4VP,其c*为15 mmol·L-1(按P4VP中的链节量计算).在稀溶液中P4VP与Cu(Ⅱ)离子形成可溶性的分子内配合物,表观配位数为9-10;在亚浓溶液中,P4VP与Cu(Ⅱ)离子发生分子间配合作用,由于配位交联,形成不溶性的配合物P4VP-Cu(Ⅱ),配位数为3.P4VP与Cu(Ⅱ)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玻璃化温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结构 聚4-乙烯基吡啶 Cu()离子
下载PDF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作为DNA分子光开关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黔玲 史菊英 +1 位作者 刘剑洪 王明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9,共7页
阐述八面体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当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配合物的荧光会发生显著变化,使其能够作为DNA的敏感探针.介绍八面体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在DNA结构探针、DNA分子光开关及DNA序列选择断裂试剂等生... 阐述八面体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当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配合物的荧光会发生显著变化,使其能够作为DNA的敏感探针.介绍八面体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在DNA结构探针、DNA分子光开关及DNA序列选择断裂试剂等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评述单核及双核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作为DNA分子光开关方面的研究前景与方法,对深入研究新型高效的DNA分子光开关提出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多吡啶配合物 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子光开关 双核 过渡金属离子 核酸分子识别
下载PDF
试片取向与IBS沉积TbDy-Fe膜应力及磁伸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白杨 邓光华 林庆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8-270,27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轧制青铜试片的取向对离子束溅射(IBS)制备的TbDy-Fe超磁致伸缩膜(GMF)应力及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沉积在沿垂直轧制方向截取的试片上沉积膜的应力小于沿平行轧向截取的试片上沉积膜的应力,从而对薄膜的磁致伸... 本文研究了轧制青铜试片的取向对离子束溅射(IBS)制备的TbDy-Fe超磁致伸缩膜(GMF)应力及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沉积在沿垂直轧制方向截取的试片上沉积膜的应力小于沿平行轧向截取的试片上沉积膜的应力,从而对薄膜的磁致伸缩性能产生相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TbDy—fe薄膜 离子束溅射 应力 磁伸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