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符号学视角下格式塔理论与隐喻的认识功能探讨 |
张曲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
2011 |
4
|
|
2
|
从概念隐喻看《中国春节》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
唐萍
全克林
唐元佑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7 |
2
|
|
3
|
射体—界标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
陈娟
乐秀华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4
|
通感认知中的新经验主义 |
刘坛孝
焦成
|
《湘南学院学报》
|
2021 |
1
|
|
5
|
双音并列词比喻义产生的认知分析 |
吴先文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6
|
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的认知解读 |
窦川川
任俊伟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1 |
1
|
|
7
|
艺术语言的思维特质研究 |
齐春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8
|
认知视域下语言的主观化建构 |
刘坛孝
焦成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9
|
动词隐喻构架中的文化概念格式塔 |
彭玉海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0
|
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истина”的概念隐喻分析 |
彭玉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1
|
舰船·天安门·顶戴花翎——“‘洋务运动’博物馆”东立面形象反思 |
李劲松
毛开宇
赵维学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心物同构的审美生成——《玻璃动物园》中劳拉文学形象的格式塔心理学分析 |
王青
彭发胜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3
|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汉语典故性成语翻译的隐喻性建构 |
莫拓宇
史小平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4
|
刍议文化概念分析 |
彭玉海
|
《外国语言文学》
|
2017 |
0 |
|
15
|
GO——一个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 |
赵倩
李晓颖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