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ole of Metapho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Basketball Jargons
1
作者 冯伟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2期266-267,共2页
Based upon Lakoff and Johnson's theory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this paper takes some basketball jargons as a case for analysi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The analysis verifies the indispensable role that meta... Based upon Lakoff and Johnson's theory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this paper takes some basketball jargons as a case for analysi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The analysis verifies the indispensable role that metaphor as an important cogni tive instrument plays in people's interpret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domain by carrying over concepts from the source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or BASKETBALL jargons mapping the SOURCE DOM
下载PDF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of Marriage among Kenyan Swahili Speakers
2
作者 Isaac Nilson Opande 《宏观语言学》 2021年第2期95-111,共17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Kenyans conceptualize marriage.It employs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in identifying metaphors on marriage as they are used by Kenyan Swahili speakers.Data for this research is drawn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Kenyans conceptualize marriage.It employs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in identifying metaphors on marriage as they are used by Kenyan Swahili speakers.Data for this research is drawn from“Mawaidha na Bi.Msafwari”a programme aired on Citizen TV(a Kenyan TV station)every Saturday evening after the seven o’clock news.The metaphors are then subjected to analysis using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marriage is construed in different ways by Kenyan Swahili speakers,it is conceptualized as a house,an eatery,a prison,a school,a journey,a road,a body,a government/kingdom,a garden,a war,a relationship and as a baby.The various conceptualizations by Kenyans determine their attitudes and general orientation towards marri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metaphor conceptual domain CONCEPTUALIZATION mapping
下载PDF
O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3
作者 LI Ji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9期1078-1084,共7页
关键词 语法 机制 隐喻
下载PDF
Analysis of Metaphor in Everyday Discourse in Chinese Culture——Taking “人生如戏” for Example
4
作者 张晓莉 杨燕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7期205-206,共2页
In classical theories of language,metaphor is viewed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In the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taphor studies,in everyday conventional language conceptual metaphor has functions of structuring c... In classical theories of language,metaphor is viewed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In the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taphor studies,in everyday conventional language conceptual metaphor has functions of structuring conceptual system,conceptualizing abstract concepts in terms of the comprehensible ones and providing a new understanding of our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metaphor mapping source domain target domain
下载PDF
汉英语人工物隐喻植物的认知对比研究
5
作者 陈晦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62,共9页
采用人工物词指称植物是一种普遍的命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命名的植物名称属于“植物是人工物”概念隐喻下的语言表现。从专门典籍中搜集汉语和英语植物名各73个,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考察和归纳人工物映射植物的类别及特征,分析和对比汉语... 采用人工物词指称植物是一种普遍的命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命名的植物名称属于“植物是人工物”概念隐喻下的语言表现。从专门典籍中搜集汉语和英语植物名各73个,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考察和归纳人工物映射植物的类别及特征,分析和对比汉语与英语“拟人工物化”植物名称的词义共性和差异,阐释异同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汉英语植物名中的具体人工物概念同大于异,部分人工物概念为各自独有;共性反映了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众在认知方式上的同一性,个性折射出隐喻的语言表现受时代物质文化内容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名 人工物词 概念隐喻“ 植物是人工物” 跨域映射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树”意象植物隐喻研究——以《素食者》为例
6
作者 于欣悦 金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9期42-46,共5页
1980年Lakoff&Johnso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隐喻概念理论,这也被视为是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开端。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韩江的作品《素食者... 1980年Lakoff&Johnso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隐喻概念理论,这也被视为是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开端。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韩江的作品《素食者》中出现了大量的植物意象,也涉及了植物域向其他目标域的映射问题。因此该文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小说《素食者》中出现的植物意象及其出现频率进行统计,然后选取其中出现最多的“树”这一意象分别从概念隐喻理论的3种类型入手,分析始源域“树”向“人体”“亲缘关系”,以及抽象情感等其他目标域的映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意象 认知语言学 映射关系 认知隐喻 目标域 始源域
下载PDF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俄译研究——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7
作者 陈秀清 付美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4期38-42,53,共6页
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本脱离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转换进入译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必然会受到译者认知心理和认知方式的限制,所以正确地理解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是译者与原作者沟通思想、形成契合的重要前提。该文从认知隐... 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本脱离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转换进入译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必然会受到译者认知心理和认知方式的限制,所以正确地理解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是译者与原作者沟通思想、形成契合的重要前提。该文从认知隐喻视角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概念结构,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概念隐喻的三维度,即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不同隐喻特点及翻译方法,从认知隐喻视角探究翻译,研究隐喻的工作机制映射,总结出省略喻体、保留喻体、本体式翻译方法,旨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多思路,丰富概念隐喻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映射 源域 目标域 翻译方法 政府工作报告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汉语味觉词的认知隐喻研究——以“咸”和“酸”为例
8
作者 陈贤德 关庆镐 《世界华文教学》 2023年第2期207-221,共15页
“咸”和“酸”都是汉语的基本味觉词,在新媒体语境中,“咸”和“酸”的认知隐喻义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中,“酸”概念经二次概念化投射到触觉感知域和心理感知域形成有关“酸”的触觉概念和心理概念,并最终扩大了“酸”的语义网络。在... “咸”和“酸”都是汉语的基本味觉词,在新媒体语境中,“咸”和“酸”的认知隐喻义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中,“酸”概念经二次概念化投射到触觉感知域和心理感知域形成有关“酸”的触觉概念和心理概念,并最终扩大了“酸”的语义网络。在网络环境下,“酸”作为“悲伤”的心理感知义还出现视觉隐喻。“咸”由味觉感知域投射到了心理感知域,实现了跨域投射并产生了隐喻。同时在“可A可B”构式的压制下,“咸”的隐喻义由消极色彩转变为中性、积极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隐喻 感知域 味觉词 跨域投射
下载PDF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不平衡性 被引量:28
9
作者 鲁忠义 贾利宁 翟冬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通过4个实验考察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机制和特征。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被试判断完道德词后,对判断随后呈现在屏幕上方或下方字母的反应时的差异不显著,没有发现词汇类型对空间位置的影响。实验2采用有意识迫选法... 通过4个实验考察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机制和特征。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被试判断完道德词后,对判断随后呈现在屏幕上方或下方字母的反应时的差异不显著,没有发现词汇类型对空间位置的影响。实验2采用有意识迫选法,要求被试出声读出屏幕中央的道德词后,对屏幕上方或下方的希腊语非词进行二择一迫选,发现被试读出道德词后倾向于选择屏幕上方的非词,读出不道德词后倾向于选择屏幕下方的非词。实验3仍采用Stroop范式,发现被试做出空间"上"的判断后,对随后道德词的词义判断反应时显著快于不道德词,做出空间"下"的判断后,对不道德词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道德词。实验4探讨空间位置是否会对判断人物的道德性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倾向于认为屏幕上方的人物是道德的,而屏幕下方的人物是不道德的。4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理解中,映射的方式是灵活的、双向的,既可以由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也可以由目标域向始源域映射,但两个方向上的映射力量是不平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概念隐喻 垂直空间 双向映射 始源域和目标域信息不对等 扇形效应
下载PDF
地图演化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家耀 安敏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7-161,共5页
试图引入"演化论",采用"来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方法,勾勒地图演化过程的历史脉络;并从地图演化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及生产力发展、地图演化过程中出现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与社会演进的连... 试图引入"演化论",采用"来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方法,勾勒地图演化过程的历史脉络;并从地图演化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及生产力发展、地图演化过程中出现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与社会演进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地图演化与社会科技进步、地图演化与文化变迁、地图演化与地图哲学思维等5个方面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开展地图演化论研究会有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论 地图 地图演化 来源域 目标域 隐喻映射 文化 地图哲学
下载PDF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域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桂玲 杨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75,共6页
在概念隐喻观照下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化具有普遍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抽象域映射的过程中有时发生转类现象,这体现了空间认知的基础性和在抽象认知中的重要性。描述整体维度的词隐喻映射最为广泛,表... 在概念隐喻观照下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化具有普遍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抽象域映射的过程中有时发生转类现象,这体现了空间认知的基础性和在抽象认知中的重要性。描述整体维度的词隐喻映射最为广泛,表达同一类别空间义的词隐喻映射有共同的偏好,描述凸显维度的词隐喻映射域有比较强的对应关系,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词义趋向主观化。英语中描述整体维度的两对词表现出不同的隐喻映射偏好,描述垂直维度的词在向时间域和年龄域映射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差异,"粗、细"在隐喻映射中与其他词对的语义极向不同。不同文化和语言社区中概念化具有普遍性和可变性,自然语言语义系统兼有普遍性和民族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方面的共性多于差异,这是因为英、汉语使用者基于相似的身体经验和生存环境用空间量度概念概念化抽象概念,而词汇基本义之间的差异导致隐喻义之间差异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量度形容词 英语 汉语 隐喻映射域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 被引量:206
12
作者 卢卫中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8,共6页
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决定着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 ,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探讨了人体隐喻化的理论基础... 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决定着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 ,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探讨了人体隐喻化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以及汉英语言在人体隐喻化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词 隐喻化 概念隐喻 概念域 概念投射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观照下隐喻映射的“多源性”研究——基于“愁”的概念隐喻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兴运 谢世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7,共9页
作为中国本土化语言理论的一种创新,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强解释力。基于“愁”的概念隐喻,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观照,从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和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三个维度系统... 作为中国本土化语言理论的一种创新,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强解释力。基于“愁”的概念隐喻,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观照,从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和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隐喻映射“多源性”的发生理据。研究表明:(1)隐喻是体认者的一种心理映射,反映其对某一特定事物体验认知的心路历程;(2)隐喻映射是体认者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特征选择与聚焦的认知加工过程;(3)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以及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共同促进相应概念隐喻映射“多源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认知主体性 隐喻映射 多源性
下载PDF
隐喻推理机制的认知性透视 被引量:38
14
作者 汪少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17,共4页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现象。作者首先概述了莱考夫和弗科尼亚的隐喻解释方案。接着文章运用两种理论分析了隐喻现象,特别是隐喻的推理机制。然后作者对这两种隐喻解释方案一一作出了评析,并针对如何理解和阐释隐喻的推理机制阐...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现象。作者首先概述了莱考夫和弗科尼亚的隐喻解释方案。接着文章运用两种理论分析了隐喻现象,特别是隐喻的推理机制。然后作者对这两种隐喻解释方案一一作出了评析,并针对如何理解和阐释隐喻的推理机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1)围绕层创结构这一核心,依照层创逻辑进行推理;2)联系语境,在推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3)把握映射的灵活性。进行动态性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源域 目标域 映射 合成空间理论
下载PDF
自然语言中的感官隐喻认知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华新 吴恩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30,49,共5页
感官隐喻认知系统在汉语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汉民族的认知规律。跨概念域的映射是其实质,体验性心智是其哲学基础,感觉统合是其神经心理学基础,中国古代心学思想是其哲学渊源。
关键词 感官隐喻 跨域映射 体验性心智 感觉统合 心学思想
下载PDF
战争隐喻广泛性之理据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贾玉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153,327,共6页
战争已远离国人生活,但战争词语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战争隐喻的广泛使用表明战争域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战争域的特性在隐喻过程中系统地映射到社会其他域中,使战争隐喻表达生死攸关或具有对抗性的重大问题。战... 战争已远离国人生活,但战争词语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战争隐喻的广泛使用表明战争域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战争域的特性在隐喻过程中系统地映射到社会其他域中,使战争隐喻表达生死攸关或具有对抗性的重大问题。战争隐喻的广泛性有着哲学基础、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战争隐喻突显了现代社会问题的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同时,还有遮蔽和强加功能。如果只关注事物的战争属性可能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因此,全面考察战争隐喻的突显性、遮蔽性和强加性才可能客观地认识问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隐喻 战争域 广泛性 映射
下载PDF
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 被引量:51
17
作者 黄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2,34,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寓言故事,从范围与心理空间,映射与投射,固定含义与在线过程,以及隐喻机制的原则等方面,简要系统地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框架结构,希望对我们以后的隐喻研究、文学批评和语篇分析提供更广阔的理论空间.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概念整合 范围与心理空间 映射与投射
下载PDF
概念映射的“双域” 模式和“多空间”模式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道明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8,共6页
Lakoff等学者提出的隐喻是跨概念域映射的“双域”模式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并使隐喻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映射的方式和适用范围都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Turner和Fauconnier近来提出,“双域” 模式实际... Lakoff等学者提出的隐喻是跨概念域映射的“双域”模式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并使隐喻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映射的方式和适用范围都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Turner和Fauconnier近来提出,“双域” 模式实际上只是一种更大、更普遍的“多空间”概念映射模式的一部分,进一步发展了概念映射理论。本文对“多空间”模式进行了简要评介,并就Lakoff“映射只在上层词位上进行”的论断提出看法,认为若不考虑下层词位上的映射,可能导致“混杂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 概念域 交融空间 混杂隐喻
下载PDF
中美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莹 沈家怿 蒋雯燕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3期75-80,共6页
对筛选的中美两种政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料中均有大量的概念隐喻。其中,一部分隐喻具有相似性,主要包括“旅途”隐喻、“冲突”隐喻、“人”隐喻和“建筑”隐喻,还有一部分隐喻具有独特性,主要是只出现在中文语篇中的“围棋... 对筛选的中美两种政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料中均有大量的概念隐喻。其中,一部分隐喻具有相似性,主要包括“旅途”隐喻、“冲突”隐喻、“人”隐喻和“建筑”隐喻,还有一部分隐喻具有独特性,主要是只出现在中文语篇中的“围棋”隐喻和“考试”隐喻。对比分析上述概念隐喻及其中英文的隐喻表达,阐明了概念隐喻在两种政治语篇中的共性与特殊性,揭示了其背后凸显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政治语篇 隐喻表达 映射 始发域 目标域
下载PDF
概念隐喻理论与隐喻教学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冬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解隐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隐喻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尽管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理论众说纷纭,质疑与肯定并存,但是这一理论对于隐喻教学而言是一个有利又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隐喻 概念隐喻 始源域 目标域 映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