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syngas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H_2/CO ratio in a multi-tubular methane steam and dry reformer by utilizing of CLC
1
作者 Mohsen Abbasi Mehdi Farniaei +1 位作者 Mohammad Reza Rahimpour Alireza Shariat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4-64,共11页
For syngas production,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CO2 as a greenhouse gas annually which intensifies global warming. In this study,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 has been utilized f... For syngas production,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CO2 as a greenhouse gas annually which intensifies global warming. In this study,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 has been utilized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O2 emission to atmosphere during simultaneous syngas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H2/CO ratio in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e (SR) and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DR) in a CLC-SR-DR configuration. In CLC-SR-DR with 184 reformer tubes (similar to an industrial scale steam reformer in Zagros Petrochemical Company, Assaluyeh, Iran), DR reaction occurs over Rh-based catalysts in 31 tubes. Also, SR reaction is happened over Ni-based catalysts in 153 tubes. CLC via employment of Mn-based oxygen carriers supplies heat for DR and SR reactions and produces CO2 and H2O as raw materials simultaneously. A steady state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 model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LC-SR-DR configur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bustion efficiency reached 1 at the outlet of fuel reactor (FR). Therefore, pure CO2 and H2O can be recycled to DR and SR sides, respectively. Also, CH4 conversion reached 0.2803 and 0.7275 at the outlet of SR and DR sides,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3223 kmol.h-l syngas with a H2/CO ratio equal to 9.826 was produced in SR side of CLC-SR-DR. After that, 1844 kmol.h-1 syngas with a H2/CO ratio equal to 0.986 was achieved in DR side of CLC-SR-DR.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DR tubes to 50 tubes and considering 184 fixed total tubes in CLC-SR-DR, CH4 conversions in SR and DR sides decreased 2.69% and 3.3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is subject caused total syngas production in SR and DR sides (in all of 184 tubes) enhance to 5427 kmol-h-1. Finally, thermal and molar behaviors of the proposed configuration demonstrate that CLC-SR-DR is applicable for simultaneous syngas production with high and low Hx/CO ratios in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DR)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e carbon dioxide capturing syngas produc-tion
下载PD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Plastic Greenhouse Cultiv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军 戴林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7期1571-1576,共6页
Th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tipulated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pro- ducing area, cultivation technique,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harvest, quality stan- dard,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H. cordata... Th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tipulated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pro- ducing area, cultivation technique,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harvest, quality stan- dard,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H. cordata,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 sis for the standard cultivation of H. cor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ttuynia cordata l'hunb Plastic Greenhouse Standardization produc- 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下载PDF
高阶煤层气水平井合理稳产点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为例
3
作者 雷兴龙 毛崇昊 +2 位作者 樊彬 崔新瑞 王岩 《中国煤层气》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文章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出发,准确划分排采解吸阶段。随着煤储层压力的降低,解吸效率呈现出基本不变、缓慢增大、快速增大到急速增大。解吸效率从基本不变到缓慢增大的节点为启动压力,从快速增大到急速增大的节点为敏感压力。对郑... 文章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出发,准确划分排采解吸阶段。随着煤储层压力的降低,解吸效率呈现出基本不变、缓慢增大、快速增大到急速增大。解吸效率从基本不变到缓慢增大的节点为启动压力,从快速增大到急速增大的节点为敏感压力。对郑庄区块水平井生产资料分析发现,敏感压力与产气达峰值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以解吸阶段为主,稳产压力与敏感压力比值为辅,验证了在快速解吸阶段达稳产煤层气井产气效果较好,而且稳敏比越高,产气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采解吸阶段 煤层气井 敏感压力 排采制度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城镇污水管道中甲烷和硫化氢产排特性及预测研究进展
4
作者 蒋明 赵刚 唐建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2,共9页
我国城镇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淤积严重,是排水系统甲烷温室气体和硫化氢排放的主要潜在来源,解析其产排特性、预测及控制策略将有助于排水管网的低碳运行和安全运维。主要分析了城镇污水管道系统中CH_(4)温室气体和H_(2)S有害气体产排... 我国城镇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淤积严重,是排水系统甲烷温室气体和硫化氢排放的主要潜在来源,解析其产排特性、预测及控制策略将有助于排水管网的低碳运行和安全运维。主要分析了城镇污水管道系统中CH_(4)温室气体和H_(2)S有害气体产排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表明污水管道内部环境、水质特性、水力条件等是关键影响因子,并通过改变系统内功能菌群结构影响最终目标气体的排放;对比国内外污水管道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发现其受不同特征源、技术手段、收集方式、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阐述了模拟评估CH_(4)和H_(2)S气体的排放特征的主要模型,明确WATS和SEWEX等典型模型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最后,针对城市污水管道系统CH_(4)和H_(2)S减排在模型评估和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道 甲烷 硫化氢 产生特性 预测
下载PDF
利用旋转阀式蓄热氧化工艺实现减排温室气体技术探讨
5
作者 张兴旺 李雪琛 +1 位作者 王少奇 孙前 《中国煤层气》 CAS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是煤矿甲烷减排的主要途径。由煤矿抽采泵站抽采出的瓦斯经过瓦斯掺混装置与空气(或乏风)进行均匀混配,混配后的浓度小于1.2%,经旋转阀式蓄热氧化装置进行无焰氧化,氧化后产生的热通过余热锅炉系统、发电系统,进行煤矿... 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是煤矿甲烷减排的主要途径。由煤矿抽采泵站抽采出的瓦斯经过瓦斯掺混装置与空气(或乏风)进行均匀混配,混配后的浓度小于1.2%,经旋转阀式蓄热氧化装置进行无焰氧化,氧化后产生的热通过余热锅炉系统、发电系统,进行煤矿瓦斯综合利用。通过旋转阀式蓄热氧化工艺对煤矿瓦斯甲烷浓度不超过8%加以利用,助力煤矿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焰氧化 低浓度风排瓦斯 旋转式蓄热氧化 CCER
下载PDF
管壁导管对管道内甲烷火焰泄放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黄勇 邓文辉 +1 位作者 章赟 罗梓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6-1361,共6页
为提高狭长空间可燃混合气体泄爆效率及防护水平,开展设置管壁导管的方形管道内甲烷泄爆试验,通过改变管壁导管长径比以及位置,探究管壁导管管径、位置因素对管道内气体火焰传播过程、爆炸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壁导管对火焰的泄放作... 为提高狭长空间可燃混合气体泄爆效率及防护水平,开展设置管壁导管的方形管道内甲烷泄爆试验,通过改变管壁导管长径比以及位置,探究管壁导管管径、位置因素对管道内气体火焰传播过程、爆炸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壁导管对火焰的泄放作用在时间上存在些许滞后;与无管壁导管工况相比,导管管径分别为60、80、100 mm时,火焰传播时间分别延长15.4%、35.8%、61.0%,最大爆炸超压峰值分别下降24.5%、30.5%、40.4%;同一管径管壁导管置于方管前端可有效泄放部分火焰及压力,降低爆炸能量横向传播动力,泄爆效果明显优于管壁导管置于管道中部及后端。导管分别置于前端、中部、后端时,火焰传播时间分别延长85.4%、15.4%、4.5%,最大爆炸超压峰值分别下降40.6%、24.5%、18.6%。因此,设置管壁导管能有效降低火焰传播速度以及泄放爆炸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壁导管 泄爆 火焰传播速度 爆炸超压 甲烷火焰
下载PDF
还原温度对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机制
7
作者 宋菁 郭本帅 +1 位作者 郭亚飞 赵传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7,共10页
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是实现烟气CO_(2)减排和洁净能源高效存储的重要策略,也是加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负碳排放技术,而兼具高CO_(2)吸附容量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材料构筑是关键。基于碱金属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的... 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是实现烟气CO_(2)减排和洁净能源高效存储的重要策略,也是加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负碳排放技术,而兼具高CO_(2)吸附容量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材料构筑是关键。基于碱金属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的技术路径备受关注。碱金属熔盐的稳定性和Ni活性组分的还原是提升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性能的关键。构筑了NaNO3修饰Ni/MgO一体化双功能材料,考察了还原温度对其CO_(2)吸附-甲烷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功能材料中的碱金属熔盐在低温条件下(~300℃)可促进CO_(2)和MgO溶解扩散,提升CO_(2)吸附性能,而较高的温度(>340℃)导致CO_(2)和MgO溶解扩散受阻,熔盐组分迁移覆盖活性位点,致使材料攒聚烧结和熔盐分解,造成其吸附性能衰减。还原温度提高有利于NiO还原,可提高CH4产量、CO_(2)转化率和CH4选择性。10NaNO3-Ni/MgO双功能材料(NaNO3负载量为10%(质量分数))在450℃还原后,CO_(2)吸附容量和转化率分别为6.46 mmol/g和79.37%,CH4产量和选择性分别为0.85 mmol/g和96.27%。综合考虑还原温度对CO_(2)吸附和甲烷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高浓度H2低温还原的补偿策略,在维持碱金属熔盐稳定和CO_(2)吸附性能的条件下提升双功能材料的甲烷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熔盐修饰 Ni/MgO双功能材料 CO_(2)吸附-甲烷化一体化 NiO还原 还原温度
下载PDF
可降解钻井液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蔡记华 袁野 +2 位作者 刘浩 肖长波 王济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93-1998,共6页
在煤矿瓦斯(煤层气)抽采过程中,要求钻井液既能有效地保持孔壁稳定,又尽可能降低对煤层的伤害。笔者分别以原状煤样(模拟较致密的煤岩)和人工煤样(模拟较松散或大裂隙煤岩)为实验对象,通过比较不同阶段(污染前、污染后、生物酶解堵和酸... 在煤矿瓦斯(煤层气)抽采过程中,要求钻井液既能有效地保持孔壁稳定,又尽可能降低对煤层的伤害。笔者分别以原状煤样(模拟较致密的煤岩)和人工煤样(模拟较松散或大裂隙煤岩)为实验对象,通过比较不同阶段(污染前、污染后、生物酶解堵和酸化解堵)煤岩渗透率的变化,评价了可降解钻井液对煤岩的暂堵与解堵效果,并探讨了其现场实施工艺。通过实验发现:可降解钻井液能满足钻进煤层时的护孔要求;采用"生物酶+稀盐酸"浸泡解堵工艺可清除聚合物和碳酸盐岩类矿物带来的伤害,而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工艺均会降低解堵效果;稀盐酸解堵的效果取决于煤岩和可降解钻井液中碳酸盐岩类矿物的含量;对煤岩进行加热处理可以提高其气测渗透率;可降解钻井液的现场实施工艺方便,应择机在煤层气钻井领域进行现场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可降解钻井液 渗透率 暂堵 解堵 生物酶 稀盐酸
下载PDF
天然源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在煤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楠 秦其明 +1 位作者 陈理 白琰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针对煤层气储层识别问题,提出了天然源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并阐述了探测机理。运用独立成分分离和提升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对探测信号进行滤波与重构,压制了工频干扰。选取了沁水盆地不同储层埋深、不同工频干扰强度的3口煤层气排采井... 针对煤层气储层识别问题,提出了天然源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并阐述了探测机理。运用独立成分分离和提升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对探测信号进行滤波与重构,压制了工频干扰。选取了沁水盆地不同储层埋深、不同工频干扰强度的3口煤层气排采井,利用重构的超低频信号对多个储层进行了有效识别,结合电磁波特性评价了储层位置的探测精度。某排采井剖面研究表明,超低频探测技术可以对储层分布和排采过程中的水文等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发现在3号和15号煤储层之间存在一个疑似充水断层,需要实际资料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 电磁探测 煤层气 储层识别 独立成分分析 提升小波
下载PDF
甲烷爆炸初期火焰传播规律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子东 郑丹 明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2-305,共4页
为了研究大型实际煤矿瓦斯爆炸火焰传播规律,在长1.5 m、内径0.1 m的小尺寸管道实验基础上,同比例放大管道尺寸至3、5、10、15、20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甲烷爆炸初期火焰传播特征,得出5个尺度下的火焰传播速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温... 为了研究大型实际煤矿瓦斯爆炸火焰传播规律,在长1.5 m、内径0.1 m的小尺寸管道实验基础上,同比例放大管道尺寸至3、5、10、15、20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甲烷爆炸初期火焰传播特征,得出5个尺度下的火焰传播速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得到拟合曲线。结果表明,管道尺寸对爆炸压力和爆炸温度影响较小;火焰传播速度、爆炸压力和温度是相互影响的。研究可为下一步大尺寸实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长径比 数值模拟 大尺度实验 火焰传播
下载PDF
日本甲烷水合物开发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承先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2期30-37,共8页
世界陆地和深海甲烷水合物(MH)合计原始储量为2×10·6m3。日本周边已确认的MH储量为6x101Zm3以上。目前.美国和日本的MH开发计划均以砂质层中的MH为主要开发对象。2001年7月日本“MH开发研讨委员会”提出了“日本MH开发计... 世界陆地和深海甲烷水合物(MH)合计原始储量为2×10·6m3。日本周边已确认的MH储量为6x101Zm3以上。目前.美国和日本的MH开发计划均以砂质层中的MH为主要开发对象。2001年7月日本“MH开发研讨委员会”提出了“日本MH开发计划”,并组建了MH21研究企业集团实施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开发计划。计划的第一阶段(2001~2008年度)实施基础研究,调查东部南海海沟的资源量。第二阶段(2009~2015年度)目标为:选择日本近海资源场地,实施世界首次减压法的生产试验;为商业规模生产配备机器设备、拟定操作程序并研究其经济性;验证环境影响监控设备等。第三阶段(2016~2018年度)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开发。日本2008年度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推荐减压法适用于日本周边海域的MH天然气生产。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相当于技术的发展成长期。2018年以后转向商业化开发阶段后,民营企业将成为主体,承担技术、经济、环境方面的风险。美国进行了注入CO2的MH天然气生产现场实验。印度、韩国和我国也开始MH研究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甲烷水合物 天然气 研究开发 减压法 CO2注入法
下载PDF
对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量预测模型的分析
12
作者 李彦芳 张美美 +1 位作者 孙瑞涛 刘大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7-60,共4页
近几十年来,家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都在被研究,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排放的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源头。为了解决家畜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国都致力于探究准确测定反刍动物产甲烷量的模型,并且利用这些模型制定调节反... 近几十年来,家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都在被研究,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排放的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源头。为了解决家畜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国都致力于探究准确测定反刍动物产甲烷量的模型,并且利用这些模型制定调节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相关政策,以减轻因为家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为此,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瘤胃甲烷产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并且对不同类型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有关我国预测甲烷产量的模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 甲烷产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甲烷氧化偶联Ti-La-Li系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13
作者 赵震 远松月 于作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6,共5页
考察了用不同来源Li(LiNO3和LiSO4)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的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的特点,探讨了以LiNO3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的高温反应失活机理。XRD、IR、XPS和BET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LiNO3... 考察了用不同来源Li(LiNO3和LiSO4)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的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的特点,探讨了以LiNO3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的高温反应失活机理。XRD、IR、XPS和BET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LiNO3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高、空速大的特点,而以Li2SO4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具有C2选择性高、活性低、空速小等特点。由LiNO3制得的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是: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由于表面Li的流失,使体相晶格中的Li向表相扩散进而导致含Li活性相LaTi1-yLiyO3-λ的分解(或部分分解),从而减少了体相和表相中氧空位的数量,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设计了NH:(SO4)2浸渍法来固定表面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反应 催化剂 锂镧钛系氧化物
下载PDF
浅孔抽放技术在高瓦斯兴黔煤矿综采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涛 吴世跃 《山西焦煤科技》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分别对浅孔抽放机理和瓦斯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浅孔抽放技术的参数设计、施工技术以及抽放工艺做了介绍,论述了该技术在兴黔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该矿瓦斯对工作面生产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降低了该矿井回风流中的瓦斯浓... 分别对浅孔抽放机理和瓦斯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浅孔抽放技术的参数设计、施工技术以及抽放工艺做了介绍,论述了该技术在兴黔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该矿瓦斯对工作面生产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降低了该矿井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因此,近年来该技术在低透气性高瓦斯综采工作面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孔抽放 高瓦斯矿井 综采工作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低碳背景下畜牧业甲烷排放现状与减排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婉玲 黄玛兰 王红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3,共9页
为推动畜牧业甲烷减排进程以及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利用FAO数据库1961-2019年的长时序统计数据,分析了全球畜牧业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1961-2019年,全世界各地区畜牧业甲烷估计排放量存在显... 为推动畜牧业甲烷减排进程以及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利用FAO数据库1961-2019年的长时序统计数据,分析了全球畜牧业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1961-2019年,全世界各地区畜牧业甲烷估计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全球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由1961年的6804.79万t增加至2019年的10352.91万t,分别占畜牧业甲烷排放总量的96.98%、97.51%;在不同品种反刍动物中,甲烷排放量前3位分别是肉牛、奶牛、水牛,其排放量分别由1961年的3498.87万、1861.56万、520.98万t增加至2019年的5666.16万、1996.04万、1208.33万t。(3)印度、中国、巴基斯坦等国作为畜牧生产大国,牛、羊等反刍动物产量均排名世界前10位,其甲烷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且增量多增速较快。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控制畜牧业甲烷排放的策略:在政策层面,建立畜牧业甲烷排放的统计数据与规范测算标准,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征税或使其参与碳市场,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农户降低农场甲烷排放,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气候变化认知;在生产端层面,提高牧草质量,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策略,添加饲料补充剂,优化遗传选育,提升畜牧粪污利用水平;在消费端层面,减少肉类和乳制品浪费和用植物性饮食减少或替代动物类饮食,多策并举减少畜牧业甲烷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畜牧业甲烷排放 农业甲烷减排 低碳 碳排放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湘中涟源凹陷海陆过渡相测水组“三气”测井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巍 白云山 +1 位作者 王强 苗凤彬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2-549,共8页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具有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2套煤系地层,也是煤层气、砂岩气和页岩气复合成藏的主要层位。为准确分析涟源凹陷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三气"储层特征及其测井评价方法,以下石炭统测水组为研究对象,依托2...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具有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2套煤系地层,也是煤层气、砂岩气和页岩气复合成藏的主要层位。为准确分析涟源凹陷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三气"储层特征及其测井评价方法,以下石炭统测水组为研究对象,依托2015H-D6井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通过KH-3S数控测井系统综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和数据处理结果对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煤、砂岩及页岩储层进行评价。提出不同储层的相关测井响应特征和评价参数,并优选出不同储层关键评价参数的计算方法。测井解释结果显示含气煤层、砂岩层和页岩层段累计厚度分别为10.25、26.60、34.95m,"三气"储层均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含气性方面煤储层较好,砂岩储层和页岩储层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砂岩气 页岩气 海陆过渡相 测水组 涟源凹陷
下载PDF
NO_x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同晔 徐庆尧 沈双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6-482,共7页
点火延迟时间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为研究氮氧化物(NO_x)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在GRI-Mech 3.0机理的基础上添加R326、R327、R328 3个反应,利用CHEMKIN化学动力学软件,对CH_4/O_2/NO_x/Ar混合气体的点火过程进行... 点火延迟时间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为研究氮氧化物(NO_x)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在GRI-Mech 3.0机理的基础上添加R326、R327、R328 3个反应,利用CHEMKIN化学动力学软件,对CH_4/O_2/NO_x/Ar混合气体的点火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并将数值计算数据与文献[6]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添加3个反应之后,GRI-Mech 3.0机理能够较好地模拟含NO_x时甲烷的点火过程。研究结果表明:NO_2缩短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程度比N2O缩短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程度大;CH_4/O_2/NO_x/Ar预混气体在富氧条件下(燃气当量比为0.5)的点火延迟时间要比贫氧条件下(燃气当量比为2.0)的点火延迟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点火延迟时间 氮氧化物 甲烷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产甲烷过程底物指标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育毅 林鸿 +2 位作者 罗鸿信 余育方 刘常青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5-430,共6页
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进一步产甲烷,产甲烷量比污泥与餐厨垃圾单独或直接联合厌氧发酵产甲烷大。研究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产甲烷过程中产甲烷量与底物指标变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整个消化过程中,累积... 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进一步产甲烷,产甲烷量比污泥与餐厨垃圾单独或直接联合厌氧发酵产甲烷大。研究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产甲烷过程中产甲烷量与底物指标变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整个消化过程中,累积产甲烷量为613 L,最大产气速率和产甲烷速率分别为2.12 L/(kg·d)和1.46 L/(kg·d),最大甲烷含量为72.5%,消化系统的p H在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以及氨氮、CO2-3和HCO-3等碱度的共同作用下基本维持在适宜产甲烷的范围内,在不同的消化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不同,先后顺序依次为糖类、蛋白质和TVFA,并且累积产甲烷量与COD、总糖、总蛋白质的显著相关性大小依次为:COD>总糖>总蛋白质,COD去除率高达7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餐厨垃圾 产氢余物 产甲烷 底物指标
原文传递
水生植物酸碱预处理对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自民 杨洋 +4 位作者 李鸣晓 贾璇 祝超伟 席北斗 夏天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3-691,共9页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两阶段累积产气量、氢气及甲烷含量均显著提高,酸处理效果优于碱处理。采用0.5 mol/L HCl预处理龙须眼子菜效果最佳,最大氢气、甲烷含量分别达42.65%和52.82%,产氢气速率为4.118 mL/h,产甲烷速率最高达14.199 mL/h。芦苇经1 mol/L HCl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氢气、甲烷含量分别为32.22%和65.26%。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酸碱预处理可显著破坏芦苇、龙须眼子菜的纤维素结构,有效增加植物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碱处理 龙须眼子菜 芦苇 厌氧发酵 氢气-甲烷联产
原文传递
污泥厌氧消化的沼气转化性能讨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光 张光明 王洪臣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2-27,共6页
污泥厌氧消化能够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当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VSS去除率、VS去除率、产气量等作为厌氧消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对于厌氧消化效率的评价效果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 污泥厌氧消化能够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当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VSS去除率、VS去除率、产气量等作为厌氧消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对于厌氧消化效率的评价效果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表征厌氧消化效率,为此提出采用一种新指标即产甲烷效率来评价厌氧消化效率。介绍了各种预处理手段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的促进效果,探讨了达到相同预处理效果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了预处理效果和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之间的关系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厌氧消化 预处理 厌氧消化效率评价指标 产甲烷效率 COD溶解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