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nsity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Methanethiol and Dimethyl Sulfide Adsorption on Zeolite 被引量:1
1
作者 Renqing Lü Guangmin Qiu Chenguang Liu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cluster model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hanethiol, dimethyl sulfide and zeolites. The molecular complexes formed by adsorption of methaneth...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cluster model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hanethiol, dimethyl sulfide and zeolites. The molecular complexes formed by adsorption of methanethiol or dimethyl sulfide on silanol H3SiOSi(OH)2OSiH3 with five coordination forms or four coordination forms, and complexes formed by interactions of BrSnsted acid sites of bridging hydroxyl H3Si(OH)AI(OH)2OSiH3 with methanethiol or dimethyl sulfid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ull optimization and frequency analysis of all cluster models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he B3LYP hybrid method at 6-31+G (d,p) basis set level for hydrogen, silicon, aluminum, oxygen, carbon, and sulfur atoms. The structures and energy changes of different coordination forms between methanethiol and H3Si(OH)Al(OH)2OSiH3, dimethyl sulfide and H3Si(OH)Al(OH)2OSiH3, methanethiol and H3SiOSi(OH)2OSiH3, dimethyl sulfide and H3SiOSi(OH)2OSiH3 complexes have been comparatively studi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ed the nature of interactions that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ll complexes was van der Waals force confirmed by an insignificant change of geometric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The conclusions that methanethiol and dimethyl sulfide molecules were adsorbed on bridging hydroxyl group prior to silanol group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adsorption heat, the most stable adsorption models of a 6 ring structure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bridging hydroxyl and methanethiol, and a 7 ring structure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bridging hydroxyl and dimethyl sulf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anethiol dimethyl sulfide ZEOLITE model cluster
下载PDF
Methanethiol Removal from Biogas by Biological Conversion in an Anaerobic Biotrickling Filter
2
作者 王佳佳 张卫江 徐姣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5年第3期259-263,共5页
In this study, methanethiol(MT)-degradation bacteria were cultivated by using MT, methanol and trimethylamine as carbon source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tch bacteria used MT and methanol as ... In this study, methanethiol(MT)-degradation bacteria were cultivated by using MT, methanol and trimethylamine as carbon source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tch bacteria used MT and methanol as carbon sources grew faster than those used trimethylamine. The enriched bacteria used MT and methanol as the carbon sources were respectively inoculated in different biotrickling filters. 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performance of MT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biotrickling fil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otrickling filter inoculated with the bacteria enriched using M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oculated with the bacteria enriched using methanol. When the inlet concentration of MT was 0.005vol%(50,ppm), the empty bed residence time was 50 s, p H value was 8.0, and the flow rate of the nutrient solution was 10 L/h,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MT reached 95.3%. Adding methanol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the biomas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MT, but caused that some bacteria only degrading methanol outcompeted the bacteria only degrading MT.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bicarbonate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needed to be controlled lower than 30 g/L, otherwise, it would be harmful to the degradation of 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滴滤塔 厌氧条件 生物转化 细菌生长 沼气 入口浓度 滤波器 转化性能
下载PDF
血中甲硫醇的GC-MS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芳琳 王炯 徐建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2-44,共3页
In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the chemical terrorist activities,in addition to those concerned highly toxic and huge harmful chemicals,some of mass destruction,widely affecting and poisoning of concealment volatile chem... In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the chemical terrorist activities,in addition to those concerned highly toxic and huge harmful chemicals,some of mass destruction,widely affecting and poisoning of concealment volatile chemicals should also be concerned,such as hydrocyanic acid,hydrogen sulfide and methanethiol.Improvement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awareness of such chemicals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in fighting against terrorist crimes.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and the toxicity of methanethiol,and th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chemical in blood sample by G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thiol BLOOD GC-MS
下载PDF
高硫化氢合成气制甲硫醇新型钼基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琪 陈爱平 +5 位作者 谢春芳 郑泉兴 方维平 袁友珠 张鸿斌 杨意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297-2302,共6页
研究了一系列负载型钼基催化剂催化含高硫化氢合成气制甲硫醇的性能 ,用XPS和ESR对其进行表征 .活性测试显示 ,钾促进的钼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产物中甲硫醇成为主导产物 .几种钼基催化剂合成甲硫醇的活性大小顺序 :K2 MoO4/CoO/SiO2 >... 研究了一系列负载型钼基催化剂催化含高硫化氢合成气制甲硫醇的性能 ,用XPS和ESR对其进行表征 .活性测试显示 ,钾促进的钼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产物中甲硫醇成为主导产物 .几种钼基催化剂合成甲硫醇的活性大小顺序 :K2 MoO4/CoO/SiO2 >K2 MoO4/SiO2 >MoO3 /K2 CO3 /SiO2 >K2 MoS4/SiO2 >MoS2 /K2 CO3 /SiO2 .ESR表征显示 ,反应后的催化剂可以检测到“oxo Mo(V)”和“thio Mo(V)”物种 .XPS表征显示反应后催化剂中的Mo包含着Mo4+ ,Mo5+ 和Mo6+ ,S包含着S2 -,(S—S) 2 -和S6+ 三种价态 .添加CoO后 ,“oxo Mo(V)”含量减少 ,而“thio Mo(V)”含量增加 ,(S—S) 2 -物种的生成得到抑制 ,S2 -物种的量增多 .(Mo4+ +Mo5+ ) /Mo6+ 峰强度比为 0 75以及S2 -/(S—S) 2 -接近 1有利于甲硫醇的生成 .本文提出甲硫醇的合成与“Mo S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醇 催化剂 合成气 高硫 表征 负载型 新型 含量 ESR 活性测试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甲硫醇催化剂K_2WO_4/Al_2O_3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元华 陈世萍 +2 位作者 袁成龙 方维平 杨意泉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甲硫醇催化剂K2WO4/Al2O3的表面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K2WO4在Al2O3上分散得较好,在450和550oC焙烧的催化剂颗粒大小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表...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甲硫醇催化剂K2WO4/Al2O3的表面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K2WO4在Al2O3上分散得较好,在450和550oC焙烧的催化剂颗粒大小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表面钨物种与Al2O3的相互作用减弱,与碱物种的相互作用增强,酸碱强度降低.K2WO4/Al2O3表面不含质子酸.催化剂活性与其比表面积及表面的共轭酸碱对密切相关.评价结果表明,在550oC焙烧而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钾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甲硫醇 甲醇 硫化氢
下载PDF
热处理对高硫化氢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K2MoO4-NiO/SiO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琪 郝影娟 +1 位作者 陈爱平 杨意泉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7,共6页
在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下对共浸渍法制备的K2MoO4-NiO/SiO2催化剂进行热处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拉曼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高硫化氢合成气一... 在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下对共浸渍法制备的K2MoO4-NiO/SiO2催化剂进行热处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拉曼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高硫化氢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剂中所含柠檬酸氧化放热,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发生严重烧结.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八面体配位的Mo(Oh)逐渐向四面体配位的Mo(Td)转变,导致催化剂的还原能力降低,配位不饱和Mo(CO吸附位)减少,因而CO转化率降低.甲硫醇的生成与Mo–S–K相密切相关,而MoS2晶相表面主要生成烃类.与氮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相比,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表面的MoS2相较多,而Mo–S–K相较少,因此具有更高的烃类选择性和更低的甲硫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镍基催化剂 焙烧 一步合成法 硫化氢 合成气 甲硫醇
下载PDF
磷助剂对K_2WO_4/Al_2O_3催化合成甲硫醇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元华 袁成龙 +3 位作者 陈世萍 李建军 方维平 杨意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57-136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引入不同含量的磷助剂,制备了K_2WO_4/P_x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FTIR、原位吡啶吸附FTIR和NH_3/CO_2-TPD等技术,考察磷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酸碱性质及催化甲醇与硫化氢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引入不同含量的磷助剂,制备了K_2WO_4/P_x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FTIR、原位吡啶吸附FTIR和NH_3/CO_2-TPD等技术,考察磷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酸碱性质及催化甲醇与硫化氢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随磷含量(w)由0.5%增至4.0%,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化不大,而平均孔径和孔体积略有增加,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晶粒变小;含磷助剂的催化剂表面不含B酸,随磷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表面酸强度先增强后减弱,而碱量降低;在磷含量为1%(w)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比不含磷的催化剂高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助剂 钨酸钾-氧化铝催化剂 甲硫醇 甲硫醚
下载PDF
甲硫醇在Cu(111)表面的解离吸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范晓丽 刘燕 +2 位作者 杜秀娟 刘崇 张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70,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研究了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反应.系统地计算了S原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吸附的一系列构型,第一次得到未解离的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顶位上的稳定吸附构型,该构型吸附属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研究了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反应.系统地计算了S原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吸附的一系列构型,第一次得到未解离的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顶位上的稳定吸附构型,该构型吸附属于弱的化学吸附,吸附能为0.39 eV.计算同时发现在热力学上解离结构比未解离结构更加稳定,解离的CH_3S吸附在桥位和中空位之间,吸附能为0.75-0.77 eV计算分析了未解离吸附到解离吸附的两条反应路径,最小能量路径的能垒为0.57 eV.计算结果还表明S—H键断裂后的H原子并不是以H_2分子的形式从表面解吸附而是以与表面成键的形式存在.通过比较S原子在独立的CH_3SH分子和吸附状态下的局域态密度,发现S—H键断裂后S原子和表面的键合强于未断裂时S原子和表面的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醇分子 C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构型 解离 局域态密度
下载PDF
载体酸碱性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K-Mo-Co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爱平 郝影娟 +1 位作者 王琪 杨意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0-994,共5页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与载体的酸碱性强弱顺序一致,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合成甲硫醇有利;H2程序升温还原和激光Raman光谱表征结果显示,碱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易于还原和硫化的八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MoS2存在;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难于还原和硫化的四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氧硫钼物种存在,这些物种与合成甲硫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22氧化硅 氧化镁 载体酸碱性 钾-钼-钴催化剂 甲硫醇 合成气
下载PDF
过渡金属改性的ZSM-5催化剂应用于甲硫醚转化制甲硫醇(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世萍 王伟明 +4 位作者 刘迎伟 魏育才 袁成龙 方维平 杨意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8-1154,共7页
负载过渡金属的ZSM-5催化剂用于催化甲硫醚(DMS)转化成甲硫醇(MT)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甲硫醚转化率提高和甲硫醇选择性降低的趋势一样,都是以下顺序:Co/ZSM-5>Mo/ZSM-5>Ni/ZSM-5>W/ZSM-5.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过渡金属... 负载过渡金属的ZSM-5催化剂用于催化甲硫醚(DMS)转化成甲硫醇(MT)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甲硫醚转化率提高和甲硫醇选择性降低的趋势一样,都是以下顺序:Co/ZSM-5>Mo/ZSM-5>Ni/ZSM-5>W/ZSM-5.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过渡金属阳离子(W6+、Ni2+、Co3+、Mo6+)比Al3+活泼,而改性过程中W6+、Ni2+、Co3+、Mo6+分别代替了部分Al3+,使得改性催化剂对DMS和MT的化学吸附作用更强.过渡金属的引入使得ZSM-5总酸度增强,提高了C―S键的裂解能力,从而改进了催化转化DMS的能力.研究结果发现,在转化DMS的过程中,金属活性位和酸性位之间通过强的协同效应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过渡金属 甲硫醚 甲硫醇
下载PDF
原料气中H_2S含量对钼硫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意泉 袁友珠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7-452,共6页
较系统地考察了原料合成气中H_2S含量对钼硫基催化剂K_2MoS_4/SiO_2和MoS_2/K_2CO_3/SiO_2上合成气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首次发现,当原料合成气H_2S含量达到1.6%时,甲硫醇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主导产物,选择性达96C%,根据这类催化剂活... 较系统地考察了原料合成气中H_2S含量对钼硫基催化剂K_2MoS_4/SiO_2和MoS_2/K_2CO_3/SiO_2上合成气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首次发现,当原料合成气H_2S含量达到1.6%时,甲硫醇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主导产物,选择性达96C%,根据这类催化剂活性相(位)组成、结构的已有谱学表征结果,探讨了甲硫醇的生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钼硫基催化剂 硫化氢
下载PDF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_2MoO_4/SiO_2催化剂的研究 Ⅰ.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琪 郝影娟 +1 位作者 陈爱平 杨意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7,92,共5页
采用共同浸渍法制备了K_2MoO_4-NiO/SiO_2催化剂,考察了NiO添加量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_2MoO_4/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了NiO的催化剂活性有很大的提高,当Ni/Mo物质的量比为2/9时,CO转化率为72.6%,较未添加NiO... 采用共同浸渍法制备了K_2MoO_4-NiO/SiO_2催化剂,考察了NiO添加量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_2MoO_4/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了NiO的催化剂活性有很大的提高,当Ni/Mo物质的量比为2/9时,CO转化率为72.6%,较未添加NiO的催化剂提高了一倍多。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显示,添加的NiO与Mo有强相互作用,促进了Mo物种的还原。电子自旋共振(ESR)表征显示,反应后的催化剂中可检测到"oxo-Mo(V)"物种和"thio-Mo(V)"物种,K_2MoO_4-NiO/SiO_2催化剂表面主要为"thio-Mo(V)"物种,而K_2MoO_4/SiO_2催化剂表面主要为"oxo-Mo(V)"物种,NiO的添加促进了Mo物种的还原、硫化,可能是造成催化剂活性极大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酸钾催化剂 甲硫醇 高硫合成气
下载PDF
柠檬醛甲硫醇缩醛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克强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26,共2页
01mol柠檬醛和过量甲硫醇在12mmol无水氯化锌催化下发生反应,合成了相应的缩硫醛,产率748%。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检测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
关键词 柠檬醛 甲硫醇缩醛 合成 食用香料
下载PDF
乙醇溶液中水的配比对甲硫醇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雪君 姜应和 +2 位作者 李雯晗 张宏伟 刘小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8-202,共5页
乙醇是一种良好的吸收载体,且可作为碳源再利用,经济无污染。该文采用甲硫醇作为难溶于水致臭代表物质,采用乙醇作为吸收剂,考察乙醇溶液对甲硫醇的吸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乙醇与水配比为1∶5时,吸收液对甲硫醇的去除效果较好,可达到... 乙醇是一种良好的吸收载体,且可作为碳源再利用,经济无污染。该文采用甲硫醇作为难溶于水致臭代表物质,采用乙醇作为吸收剂,考察乙醇溶液对甲硫醇的吸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乙醇与水配比为1∶5时,吸收液对甲硫醇的去除效果较好,可达到80%。依据物理吸收原理,探讨了乙醇吸收甲硫醇传质动力学,推导了甲硫醇去除率的数学计算公式,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动力学参数及去除率公式中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甲硫醇 吸收
下载PDF
预富集空气中硫化氢及甲硫醇的固体吸附剂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松 尹辉 +1 位作者 黎国兰 王秀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94-1096,共3页
The preconcentration effect of alumina,silica gel,activated carbon and Chromsorb G-HP as adsorbents for ppb/v hydrosulfide and methanethio in ambient air was investiga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PD.Some factors in... The preconcentration effect of alumina,silica gel,activated carbon and Chromsorb G-HP as adsorbents for ppb/v hydrosulfide and methanethio in ambient air was investiga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PD.Some factors including absorbent temperature,desorbing temperature and sampling flow rate 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lica gel had maximum preconcentration efficiency.adsorbing rates for hydrosulfide and methanethio are 74%、84% respectively,and enrichment rate can reach 500 fold for 5 L sample.The selected adsorbent was used for pretreatment of practical determination of analytes,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5.5%、97.0%,RSD(n=5) was 5.3%、6.7%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预富集 硫化氢 甲硫醇 气相色谱
下载PDF
1-(并二甲硫基)甲基-4-甲氧基苯的合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克强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27,共3页
0.15mol茴香醛和0.6mol甲硫醇在9mmol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发生反应,合成了相应的缩硫醛,产率83.7%。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检测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此外,浓硫酸、氯化锌也是反应的催化剂。
关键词 茴香醛 甲硫醇 甲氧基苯 合成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法治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 被引量:17
17
作者 牟桂芝 郭兵兵 何凤友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研究了IVP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低浓度甲硫醇恶臭气体的适用性。在实验室用IVP活性炭对单一组分甲硫醇进行了吸附试验,测得平均穿透吸附容量为11%。在某炼厂污水处理场,针对表曝池逸散废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甲硫醇进行了吸附试验,测得... 研究了IVP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低浓度甲硫醇恶臭气体的适用性。在实验室用IVP活性炭对单一组分甲硫醇进行了吸附试验,测得平均穿透吸附容量为11%。在某炼厂污水处理场,针对表曝池逸散废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甲硫醇进行了吸附试验,测得穿透吸附容量为16.4%,穿透时的去除率接近100%。而其它普通气相用活性炭对甲硫醇的穿透吸附容量只有4.0%-6.5%左右。可见IVP活性炭是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较好的活性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气体 活性炭吸附法 甲硫醇 恶臭污染物 污水处理场 吸附容量 去除率 吸附试验 组分 炼厂
下载PDF
生物法去除含甲硫醇恶臭气体的机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琳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0年第4期7-8,6,共3页
对用生物法去除含甲硫醇恶臭气体的机理进行探讨和说明 ,得出甲硫醇在硫系恶臭气体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生物法 甲硫醇 恶臭气体 废气处理
下载PDF
磷改性对K-Mo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甲硫醇的影响
19
作者 郭红彦 王琪 +2 位作者 王静 赵星 柴翠元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31-35,共5页
甲硫醇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和有机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和农药等领域。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磷负载量的K-Mo-P/SiO_2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其对高硫合成气制备甲硫醇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程序升温还... 甲硫醇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和有机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和农药等领域。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磷负载量的K-Mo-P/SiO_2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其对高硫合成气制备甲硫醇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技术(H_2-TPR)、激光拉曼分析(LRS)以及电子顺磁(ES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与活性组分相互作用,增加了八面配位的钼物种"Mo^(6+)(Oh)"的含量,促进催化剂的低温还原性增强。磷的引入还提高了活性钼物种的分散度和硫化度,有利于催化剂活性Mo物种向MoS_2物种转化,增加了CO的吸附活性中心位,促进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使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甲硫醇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改性 K-Mo催化剂 合成气 甲硫醇
下载PDF
ZrO_2相态对ZSM-5@ZrO_2催化剂物化性质及甲硫醇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飘 刘飞 +1 位作者 许争 曹建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5-732,共8页
采用水热包覆法成功制备了ZSM-5@ZrO_2催化剂,研究了ZrO_2不同相态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硫醇合成的影响。借助XRD、SEM、FTIR、Raman、BET和NH_3/CO_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ZrO_2不同相态对催化剂物化性... 采用水热包覆法成功制备了ZSM-5@ZrO_2催化剂,研究了ZrO_2不同相态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硫醇合成的影响。借助XRD、SEM、FTIR、Raman、BET和NH_3/CO_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ZrO_2不同相态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影响较大。以四方晶相t-ZrO_2制得ZSM-5@t-ZrO_2催化剂形成了均匀的包覆相结构和微-介孔结构(微孔比表面积114. 12 m^2/g、介孔比表面积125. 08 m2/g、总比表面积239. 2 m^2/g、总孔容0. 38 cm^3/g),同时具有酸碱特性(总酸量0. 071 mmol/g、总碱量0. 077 mmol/g)。在反应压力1. 0 MPa、H_2S/CH_3OH摩尔比2∶1、氮气流量90 m L/min、反应温度370℃条件下,催化剂表现出良好催化性能和反应寿命,CH_3OH转化率和CH_3SH选择性分别为92. 07%、90. 89%,催化寿命达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ZrO2 ZrO2相态 甲硫醇 甲醇 硫化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