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赤壁古战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1
作者 黄康 《江苏商论》 2024年第9期51-54,59,共5页
近年来,互联网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加深,由此带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本文基于赤壁古战场网络游客点评,运用ROST CM6.0软件和网络文本法研究赤壁古战场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赤壁古战场旅游形象的认知涵盖了旅游... 近年来,互联网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加深,由此带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本文基于赤壁古战场网络游客点评,运用ROST CM6.0软件和网络文本法研究赤壁古战场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赤壁古战场旅游形象的认知涵盖了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与管理四个方面。其中,游客对赤壁古战场旅游吸引物的人文历史感知最为强烈;游客对赤壁古战场的情感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而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旅游设施则是影响赤壁古战场形象感知的三个主要消极情感。景区可以从结果中汲取经验教训,让游客获得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赤壁古战场旅游形象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赤壁古战场 网络文本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古籍《诗经》中的鱼类古汉名考证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明乾 刘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生物学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拯救古文化,《诗经》是我国先秦文化的精品,其中记载的鱼类有14种,多数种类古今称谓不同.本文运用现代动物学和训诂学的方法对其名称进行了认真的考证,沟通了古今,沟通了中外.
关键词 生物学史 《诗经》 鱼类 训诂
下载PDF
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大钧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共6页
本文从汉初易学之传承入手,比照分析了今、古文易学之传承情况,特别指出古文易派因无师承和对经义的固定传授,故虽同研古文《易》,但其对经义往往各自说之,持论不一,此于《周易正义·卷首》所载可见一斑。史料皆称王弼《易》所依乃... 本文从汉初易学之传承入手,比照分析了今、古文易学之传承情况,特别指出古文易派因无师承和对经义的固定传授,故虽同研古文《易》,但其对经义往往各自说之,持论不一,此于《周易正义·卷首》所载可见一斑。史料皆称王弼《易》所依乃是费氏古文本,然由出土之帛书本考之,疑王弼亦取于今文本,非尽依古文也。另据新出简帛资料,本文考证《子夏易传》确为学有渊源的先秦古《易》传本,并辨析了其之所以未被列入《汉书·艺文志》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易 古文易 王弼易 子夏易传
下载PDF
司马相如卒于公元前117年考——兼论《史记》、《汉书》记年法与系年推算法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南平 叶会昌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16,共6页
剖析了司马相如卒年说之分歧的焦点在于争议双方运用了不同的系年推算法,进而以与司马相如研究相关的文献及其古注为文本依据,论证了《史记》、《汉书》的三种记年法与两种系年推算法的逻辑关系,认为这一论证本质上是对文本行文规律的探... 剖析了司马相如卒年说之分歧的焦点在于争议双方运用了不同的系年推算法,进而以与司马相如研究相关的文献及其古注为文本依据,论证了《史记》、《汉书》的三种记年法与两种系年推算法的逻辑关系,认为这一论证本质上是对文本行文规律的探寻;文本的行文规律较之古注,对于考辨或系年研究更具根基意义;运用行文规律和古注的上位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全方位考证,并运用这些学术理念和方法,得出了司马相如卒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卒年考 公元前117年 《史记》 《汉书》 记年法 系年推算法 行文规律 古注
下载PDF
《广雅》的语料来源
5
作者 胡继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文章考证了《广雅》的语料来源于先秦汉魏典籍正文训诂、前人注疏、辞书,语料来源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经、史、子、集,莫不兼载。张揖为了完整、全面、更好地揭示汉语的词汇系统,不仅收录词语的本义、引申义,而且也收录了假借义。
关键词 《广雅》 语料 正文训诂 前人注疏 辞书
下载PDF
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与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的工具价值——以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为例
6
作者 吴显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运用古籍电子全文数据库可弥补原典研究的不足,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借鉴实验哲学方法创造了条件;政治学定量分析的统计方法,可以借助上述数据库得以运用和创新;文本中心主义和语境主... 运用古籍电子全文数据库可弥补原典研究的不足,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借鉴实验哲学方法创造了条件;政治学定量分析的统计方法,可以借助上述数据库得以运用和创新;文本中心主义和语境主义方法、史学实证方法、年鉴学派方法、新社会文化史方法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创新运用,都可以通过利用和发掘上述数据库的功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研究方法 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
下载PDF
据文理校释略论
7
作者 段观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1-49,共9页
“据文理校释”就是通过考察文理以校释字词.而所谓文理,从本质上说,就是词语搭配关系.写文章既然要讲究文理,那么行文中的遣词用字就必然要受到文理的制约,因而我们也就可以利用文理对遣词用字的制约关系来考释词义、校勘文字。
关键词 文理 考释 校勘 训诂方法
下载PDF
赖斯文本类型理论与古建筑文本翻译研究——以贺州古建筑文本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陆海涛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建筑因其特有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古建筑书籍文本进行翻译研究,但结果良莠不齐。问题在于译者没有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忽略了古建筑文本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而赖斯的文本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建筑因其特有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古建筑书籍文本进行翻译研究,但结果良莠不齐。问题在于译者没有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忽略了古建筑文本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古建筑文本翻译开启了新角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她的三大文本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理论说明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译者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不同的功能和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结合赖斯的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相关理论,以贺州古建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贺州古建筑文本翻译研究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翻译实践研究,探讨古建筑文本的翻译特点及翻译方法,把贺州古建筑的风貌展现在中外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州 文本类型 古建筑 翻译方法
下载PDF
训释方法简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郝雯雯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37-38,共2页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训诂材料的主要形式在于训释,其训释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从重要的训诂学论著中学习并且归纳基本的训释方法,从分类的角度简述对于训释方法的理解,以期对古代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训诂学 训释方法 简述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操作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世朝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因一味地强调主体修养,忽视了批评方法的建设,淡化了有效批评模式的建构。以主体修养来应付一切,在“诗无达诂”、“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批评教义下,实现了对方法与模式的回避,萎缩了批评的锐气,钝化...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因一味地强调主体修养,忽视了批评方法的建设,淡化了有效批评模式的建构。以主体修养来应付一切,在“诗无达诂”、“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批评教义下,实现了对方法与模式的回避,萎缩了批评的锐气,钝化了批评的锋芒,从而最终将批评引渡到哲学的王国,沉醉于玄览古奥的自恋自娱的境界,丧失了批评的大众化与普及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批评理论 操作方法
下载PDF
梅关古道品牌个性特征识别研究
11
作者 彭彩婷 张河清 王蕾蕾 《江苏商论》 2022年第8期46-50,共5页
本文运用八爪鱼网页数据采集器和词频分析软件抓取、处理梅关古道在线评论数据。研究发现,梅关古道具有最突出的正向的品牌个性特征;同时,梅关古道在塑造鲜明差异化的品牌形象过程中存在诸如旅游品牌主题定位不清晰、旅游体验层次低、... 本文运用八爪鱼网页数据采集器和词频分析软件抓取、处理梅关古道在线评论数据。研究发现,梅关古道具有最突出的正向的品牌个性特征;同时,梅关古道在塑造鲜明差异化的品牌形象过程中存在诸如旅游品牌主题定位不清晰、旅游体验层次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梅关古道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分析法 梅关古道 品牌个性特征
下载PDF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中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大胆创新古诗文教学:一、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巧妙激趣;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由点及面,深入探究,唤起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三、指导诵读,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强化学生文化积淀。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情境想象 审美情感 审美体验 诵读之法
下载PDF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读胡正武《训诂阐微集》
13
作者 方金华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85-87,共3页
文章概要评介了胡正武近著《训诂阐微集》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评点了该书在训诂研究上的几个显著特点,着重评价了联绵词和“面缚”礼仪方面的探究等。
关键词 胡正武 训诂 联绵词 “面缚”
下载PDF
联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凤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9期49-52,共4页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取联读有着积极的作用。联读有组诗联读、诗文联读、诗书联读三种方式。组诗联读可以同诗人作品联读,同主题作品联读,同表现手法作品联读;诗文联读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文和小古文联读;诗书联读可以将古诗词与绘本和文...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取联读有着积极的作用。联读有组诗联读、诗文联读、诗书联读三种方式。组诗联读可以同诗人作品联读,同主题作品联读,同表现手法作品联读;诗文联读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文和小古文联读;诗书联读可以将古诗词与绘本和文化类的整本书联读。联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读 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古诗词文本的空间信息解析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建立 李仁杰 +1 位作者 傅学庆 张军海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0-897,共8页
解析文学作品中的空间信息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利用2类方法解析古诗词文本空间信息,即"基于古今地名关系的明确定位法"和"方位推测定位、... 解析文学作品中的空间信息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利用2类方法解析古诗词文本空间信息,即"基于古今地名关系的明确定位法"和"方位推测定位、近似替代定位、时空推测定位等近似地名定位方法";设计了能表达古诗词作者、诗词文本、诗词地名和相关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库,以唐李白诗词为例,收集诗词967首,对其中563首的创作地、所描述的地名或景观进行了空间定位,初步建成了诗词地理数据库。在GIS中,对于李白诗词创作的地点、诗词中描述的地名及作者联想到的地名等位置信息进行地理制图,并归纳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能清晰展现李白的创作空间和诗词文本表征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应用GIS技术对文学作品进行空间分析是可行的,从地理空间视角研究古诗词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文本 空间信息解析法 诗词地理数据库 文本可视化
原文传递
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1
16
作者 梅阳春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4,共5页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英译反映中国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应当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并遵循科技英语翻译规范。拟译文本必须贴合英语世界普通读者对科技文本的认知,译文必须信息齐全、逻辑连贯、陈述客观、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增译...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英译反映中国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应当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并遵循科技英语翻译规范。拟译文本必须贴合英语世界普通读者对科技文本的认知,译文必须信息齐全、逻辑连贯、陈述客观、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增译、意译、逻辑重整、去人称化和具体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英译 文本 文体 翻译技巧
原文传递
论清代骈文经典的建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金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2,共8页
清代骈文在对前代骈文经典作家作品的学习与挑战中作了很多创新,创造了可与汉魏六朝骈文相抗衡的骈文经典。对清代的这些骈文经典,清人通过序跋、选本、评点、书札、笔记、文话等多种文学批评形式,从作家经典化与作品经典化这两个不同... 清代骈文在对前代骈文经典作家作品的学习与挑战中作了很多创新,创造了可与汉魏六朝骈文相抗衡的骈文经典。对清代的这些骈文经典,清人通过序跋、选本、评点、书札、笔记、文话等多种文学批评形式,从作家经典化与作品经典化这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建构。通过对清代骈文经典的建构,清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清代骈文的认识,而且凸显了清代骈文独有的文学价值,确认了清代骈文的文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骈文 经典 笺注 骈文批评
下载PDF
中国古代疫病文献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益亮 孙鑫 +3 位作者 薛含丽 王启航 杨莉 段晓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59-4262,共4页
自古以来,疫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人类疾病中最棘手的病种之一,即便到了科学高度发达的21世纪,仍无法彻底征服它。正因如此,学界对于中国古代疫病文献的研究从未停止,而当疫情出现时,更是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相关成果呈直线上升趋... 自古以来,疫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人类疾病中最棘手的病种之一,即便到了科学高度发达的21世纪,仍无法彻底征服它。正因如此,学界对于中国古代疫病文献的研究从未停止,而当疫情出现时,更是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相关成果呈直线上升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学界、历史学界是研究中国古代疫病文献的主要阵地,均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文章以古代疫病文献为对象,将其分为中医疫病专著、医书论疫文献以及各类涉疫文献,并概述了学界对于3类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而依次对21世纪前、后的古代疫病文献研究进行综述,主要是现状调查和问题总结,最后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疫病文献 研究方法 现状 述评 中医
原文传递
费氏《易》文本编次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景年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5,共8页
关于费氏《易》的文本原貌,古今颇多争议。若避开费氏《易》本身,而以费氏《易》各家注本为讨论中心,则可能得出新的结论。由于马融、郑玄、王弼皆传费氏《易》,由王弼、郑玄本可以推知马融本《周易》的编次为:以《彖》《象》附经,经文... 关于费氏《易》的文本原貌,古今颇多争议。若避开费氏《易》本身,而以费氏《易》各家注本为讨论中心,则可能得出新的结论。由于马融、郑玄、王弼皆传费氏《易》,由王弼、郑玄本可以推知马融本《周易》的编次为:以《彖》《象》附经,经文重分为六卷,《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为三卷,共九卷。这说明《周易》以传附经最晚在马融时已出现。但王弼之前的费氏《易》仅将《彖》《象》整体附于各卦之后,至王弼始将其散入经文,并将《文言》附于乾坤二卦中。费氏《易》颇具特色的“上经乾传第一”的题名与九卷改编本同时产生,且符合汉魏时代的一般的书籍题名特征。费氏《易》以传附经的编次形式,顺应了汉代经传合编的学术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易》 易学 王弼 以传附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