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EM Algorithm as an Imputation Method: A Model-Based Simulation Study with Application to a Synthetic Compositional Data
1
作者 Yisa Adeniyi Abolade Yichuan Zhao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Compositional data, such as relative information, is a crucial aspect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It is typically recorded as closed data or sums to a constant, like 100%. The statistical linear mode... Compositional data, such as relative information, is a crucial aspect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It is typically recorded as closed data or sums to a constant, like 100%. The statistical linear model is the most used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hidden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derlying random variables of interest. However, data quality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 machine learning, especially when missing data is present.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a commonly used statistical modeling techniqu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to fi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of interest. When estimating linear regression parameters which are useful for things like future prediction and partial effects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However, many datasets contain missing observations, which can lead to costly and time-consuming data recovery.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e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solution for situations including missing data. The EM algorithm repeatedly finds the best estimates of parameters in statistical models that depend on variables or data that have not been observed. This is called maximum likelihood or maximum a posteriori (MAP). Using the present estimate as input, the expectation (E) step constructs a log-likelihood function. Finding the parameters that maximize the anticipated log-likelihood, as determined in the E step, is the job of the maximization (M) phase. This study looked at how well the EM algorithm worked on a made-up compositional dataset with missing observations. It used both the robust least square version and ordinary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techniques. The efficacy of the EM algorithm was compared with two alternative imputation techniques, k-Nearest Neighbor (k-NN) and mean imputation (), in terms of Aitchison distances and covari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ional Dat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Least Square method Robust Least Square method Synthetic Data Aitchison Distanc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 k-Nearest neighbor and Mean imputation
下载PDF
The k Nearest Neighbors Estimator of the M-Regression in Functional Statistics 被引量:4
2
作者 Ahmed Bachir Ibrahim Mufrah Almanjahie Mohammed Kadi Attouch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0年第12期2049-2064,共16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the regression function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even a small proportion of outliers in the data.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ypical observations when th...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the regression function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even a small proportion of outliers in the data.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ypical observations when the covariates of the nonparametric component are functional,the robust estimates for the regression parameter and regression operator are introduced.The main propose of the paper is to consider data-driven methods of selecting the number of neighbors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posed processes fully automatic.We use thek Nearest Neighbors procedure(kNN)to construct the kernel estimator of the proposed robust model.Under some regularity conditions,we state consistency results for kNN functional estimators,which are uniform in the number of neighbors(UINN).Furthermore,a simulation study and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to a real data analysis of octane gasoline predic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higher predictive performances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e kNN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data analysis quantile regression kNN method uniform nearest neighbor(UNN)consistency functional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almost complete convergence rate
下载PDF
Diagnosis of Disc Space Variation Fault Degree of Transformer Winding Based on 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3
作者 Song Wang Fei Xie +3 位作者 Fengye Yang Shengxuan Qiu Chuang Liu Tong Li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3年第10期2273-2285,共13页
Winding is one of the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power transformers.Ensuring the health state of the wind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To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diagnose t... Winding is one of the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power transformers.Ensuring the health state of the wind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To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disc space variation(DSV)fault degree of transformer winding,this paper presents a diagnostic method of winding fault based on the K-Nearest Neighbor(KNN)algorithmand the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FRA)method.First,a laboratory winding model is used,and DSV faults with four different degrees are achieved by changing disc space of the discs in the winding.Then,a series of FRA tests a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FRA results and set up the FRA dataset.Second,ten different numerical indices are utilized to obtain features of FRA curves of faulted winding.Third,the 10-fold cross-valid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k-value of KNN.In addition,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KNN model,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made between the accuracy of the KNN algorithm and k-value under four distance functions.After get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distance metric and kvalue,the fault classificationmodel based on theKNN and FRA is constructed and it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degrees of DSV faults.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rate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up to 98.30%.Finally,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SVM optimized by the 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PSO-SVM)method,and randomforest(RF).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gnosis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the highest and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DSV fault degrees of the w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wi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FRA)method K-Nearest neighbor(KNN) disc space variation(DSV)
下载PDF
面向栅格地图的区域渐进均分算法
4
作者 姚寿文 郝青华 +2 位作者 许人介 王晓宇 李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4,共9页
单架无人机续航能力限制了区域全覆盖侦察,合理的区域划分是实现多无人机协同全域侦察的关键。栅格法规划侦察区域是无人机区域侦察的常用研究方法。为了解决栅格地图等量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栅格地图的区域渐进均分算法。算法由... 单架无人机续航能力限制了区域全覆盖侦察,合理的区域划分是实现多无人机协同全域侦察的关键。栅格法规划侦察区域是无人机区域侦察的常用研究方法。为了解决栅格地图等量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栅格地图的区域渐进均分算法。算法由4个阶段构成。阶段1,建立区域边界确认的跳跃迭代法,根据栅格的特点制定判定条件,进行栅格特征标识。阶段2,提出一种双特征标识方法,对射线法进行改进,确定区域内部栅格。阶段3,模仿水波扩散,提出了一种邻边扩散法,实现区域初步的扩散分割。阶段4,设计补偿规则,通过邻边补偿算法,对各子区域栅格数进行数量补偿。实验证明,区域渐进均分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具有较好的聚集性,连续性和均匀性,为多无人机协同全域侦察提供了理论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均分算法 跳跃迭代 射线法 邻边扩散 邻边补偿
下载PDF
基于加权实例推理的缓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悦 张志伟 +2 位作者 桑文龙 刘佳音 何龙龙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07-210,共4页
为实现地质构造简单的缓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智能化选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实例推理的液压支架选型方法。首先,建立了液压支架选型实例库;其次,采用粗糙集理论和序关系分析法进行权重构造;另外,将液压支架的条件属性分为3种类型计... 为实现地质构造简单的缓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智能化选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实例推理的液压支架选型方法。首先,建立了液压支架选型实例库;其次,采用粗糙集理论和序关系分析法进行权重构造;另外,将液压支架的条件属性分为3种类型计算相似度;最后通过匹配实例选型。以某煤矿选型方案为例,并以50组液压支架的属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为88%,能够为液压支架的智能化选型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实例推理 粗糙集 序关系分析法 最邻近算法
下载PDF
2012—2022年山西省3A级以上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师永强 宋雪剑 +3 位作者 魏亚娟 耿巍 张新生 李话语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8,共11页
山西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11个地市级旅游资源赋存和旅游经济发展不协调.以2012—2022年山西省3A级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分析、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山西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11个地市级旅游资源赋存和旅游经济发展不协调.以2012—2022年山西省3A级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分析、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重点研究山西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山西省合理有效地开发、配置旅游资源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通过标准差椭圆和平均最近邻指数分析得出,山西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体分布呈南北延伸,空间结构类型为集聚型,3A级以上旅游景区逐渐向晋南、晋东南发展;(2)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各地级市3A级以上景区分布不均衡,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区域有明显差异,高密度区域分布在太原市周边;(3)交通条件、城市等级、水系、地形地貌、经济水平均是影响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级以上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最近邻距离法 影响因素 山西省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人工林林木邻体结构优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博恒 卢佶 +3 位作者 王丹 赵鹏祥 李卫忠 张国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80,共7页
我国人工林普遍存在生产力低、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亟须开展有效的林分改造和群落重建工作。以黄龙山油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熵值法和贪婪算法对油松人工林林木邻体结构开展模拟优化调整。结果表明:(1)人工林样地在模拟优化前,... 我国人工林普遍存在生产力低、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亟须开展有效的林分改造和群落重建工作。以黄龙山油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熵值法和贪婪算法对油松人工林林木邻体结构开展模拟优化调整。结果表明:(1)人工林样地在模拟优化前,其树种属性、空间距离和大小分化等方面均与天然林样地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熵值法的邻体结构模拟优化模型可以有效地优化调整人工林中林木的邻体结构,改善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木地上生物量等的分布状态,有利于油松人工林向近自然化方向演替。(3)基于熵值法的优化调整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应用范围广泛,权重指标客观,计算逻辑合理,是人工林结构调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邻体结构 模拟试验 油松 人工林
下载PDF
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舒成 柯卫泽 +8 位作者 杨海霞 张婷 舒敏 郑欢欢 李平 彭忠红 徐磊 郑立莹 王芬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究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征,为优化有限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孝感市内2020年所有提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急救站为供方,孝感市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所有供方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到达需... 目的 探究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征,为优化有限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孝感市内2020年所有提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急救站为供方,孝感市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所有供方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到达需方的最短到达时间。结果 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平均最短到达时间为46.32 min,覆盖人口为80%的平均最短到达时间为66.08 min,98.53%人口可在2 h内获得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各辖区中,孝南区院前急救平均最短到达时间最短为6.48 min,大悟县最长为85.38 min。结论 孝感市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差,内部各辖区可及性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各县(市),医疗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孝南区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好。对院前急救资源空间可及性较为薄弱的区域,实施合理布局增设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机构、增强交通网络等综合策略,可改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及性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最短路径法
下载PDF
基于最优近邻的局部保持投影方法
9
作者 赵俊涛 李陶深 卢志翔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68,共8页
局部保持投影(LPP)方法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种经典的降维方法。然而LPP方法以及部分改进方法在构建数据的局部结构时简单地使用k最近邻(k-NN)分类算法寻找样本的近邻点,容易受到参数k、噪声和异常值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 局部保持投影(LPP)方法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种经典的降维方法。然而LPP方法以及部分改进方法在构建数据的局部结构时简单地使用k最近邻(k-NN)分类算法寻找样本的近邻点,容易受到参数k、噪声和异常值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近邻的LPP方法。该方法使用寻找最优近邻算法,在找到样本近邻点后,进一步选择与样本有一定数量的共同近邻点的近邻样本作为最优近邻,通过共同近邻点的限定来选择与样本最相似的近邻,增强近邻样本间的相关性,避免了传统LPP方法受参数k影响大等问题。在选择出足够的样本最优近邻后,构建数据局部结构,以便准确地反映数据的本质结构特征,使降维后的数据能最大程度保留样本的有效信息,提升后续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公共图像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数据降维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图像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保持投影方法 最优近邻 近邻样本 降维 特征提取
下载PDF
An improved method for edge detection based on neighbor distance for processing hemispheric photography
10
作者 Yasi Liu Dayong Fan +1 位作者 Han Sun Xiangping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Hemisphere photos are now widely appli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solar radiation dynamics,canopy structure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biophysical processes,plant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properties.The present s... Hemisphere photos are now widely appli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solar radiation dynamics,canopy structure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biophysical processes,plant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properties.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original‘edge detection’method for binary classifcation between sky and canopy,which works not well for closed canopies.We supposed such inaccuracy probably is due to the infuence of sky pixels on their neighbor canopy pixels.Here,we introduced a new term‘neighbor distance’,defne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pixels participat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contrast at the edges between classifed canopy and sky,into the‘edge detection’method.We showed that choosing a suitable neighbor distance for a photo with a specifc gap fraction can signif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original‘edge detection’method.We developed an ND-IS(Neighbor Distance-Iteration Selection)method that ca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hemisphere photos with high accuracy and reproductivity.It combines the modifed‘edge detection’method and an iterative selection method,with the aid of an empirical power function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r distance and manually verifed gap fraction.This procedure worked well throughout a broad range of gap fractions(0.019-0.945)with different canopy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in fve forest biomes along a broad gradient of latitude and longitude across Eastern China.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neighbor distance into the original‘edge detection’algorithm.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e feld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sphere photos ‘edge detection’method neighbor distance gap fraction forest
原文传递
面向离散粒子多尺度分析CPU/GPU架构的并行近邻搜索算法
11
作者 代长威 孔瑞林 季哲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9-1360,共12页
离散粒子法在解决前沿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多尺度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离散粒子大规模多尺度计算中相邻粒子对搜索过程计算复杂度显著增加和并发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众核架构(CPU/GPU)的高并发、低内存占用并行近邻... 离散粒子法在解决前沿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多尺度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离散粒子大规模多尺度计算中相邻粒子对搜索过程计算复杂度显著增加和并发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众核架构(CPU/GPU)的高并发、低内存占用并行近邻搜索算法。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嵌套网格概念的层间相互作用方法,解决了不同层级间粒子对相互搜索时的数据竞争问题;通过引入非对称映射方法,避免了粒子在多级链表上的全映射,降低了内存消耗。一系列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处理108量级粒子体积跨度变化的多尺度问题,相较于传统算法可取得2~8倍的加速效果和更低的内存消耗特性,基于GPU的算法实现可达到当前领先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粒子法 多尺度分析 近邻搜索 并行算法
下载PDF
基于视觉理论的动态点云剔除算法
12
作者 陈跃龙 许仁波 +2 位作者 董杰 蒋林 周和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9期102-107,115,共7页
针对动态场景下构建的点云地图中包含大量动态目标的错误点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理论将三维点云转换视觉图像的动态点云剔除算法。通过对当前帧和包含动态点云的噪声地图做点云的地面分割和高度分割,将点云的深度信息转换成视觉可用... 针对动态场景下构建的点云地图中包含大量动态目标的错误点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理论将三维点云转换视觉图像的动态点云剔除算法。通过对当前帧和包含动态点云的噪声地图做点云的地面分割和高度分割,将点云的深度信息转换成视觉可用的图像信息,利用视觉理论中的背景差分法对当前帧和噪声地图进行深度图像对比,筛选出初始动态点云并计算动态分数;根据动态分数对初始动态点云进行自适应最近邻搜索以剔除动态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动态点云剔除率可达94%以上,整体得分为96.34,能有效剔除场景中的动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理论 动态点云剔除 深度图像 背景差分法 自适应最近邻搜索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后向RCS统计特性分析方法
13
作者 傅莉 崔哲 邓洪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解决采用传统固定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雷达散射截面(RCS)统计特性时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K最近邻法计算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的动态窗宽。以每个相邻样本的欧氏距离判断样本局部密度,通过样本点与最近邻的距离来调整核函数的窗宽... 为解决采用传统固定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雷达散射截面(RCS)统计特性时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K最近邻法计算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的动态窗宽。以每个相邻样本的欧氏距离判断样本局部密度,通过样本点与最近邻的距离来调整核函数的窗宽以完成核密度估计,并将其用于发动机后向RCS的统计特性分析。采用改进的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与传统核密度估计,对服从固定分布的4种RCS随机样本点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以验证算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的均方根误差比传统核密度估计的分别减小31.2%、38.8%、38.1%、31.9%。结合第2代RCS统计特性分析模型,以Kolmogorov-Smirnov拟合精度检验为拟合指标,应用改进的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计算发动机后向RCS的统计特性并对其规律进行分析可知,对数正态分布更符合C波段和X波段的HH和VV极化的统计特性分布;卡方分布更符合C波段以及Ku波段的HV和VH极化;威布尔分布更符合X波段的HV、VH极化以及Ku波段的HH、VV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K最近邻法 核密度估计 统计特性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完全冷启动下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14
作者 李剑锋 陈海龙 +1 位作者 翟军 林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9-2335,共7页
为解决推荐算法中新物品完全冷启动问题,针对数据精准性不足和用户个性化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完全冷启动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运用过滤方法形成精准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因子,改变原有物品的相似关联性,推荐依据会随着用户个性化特征而... 为解决推荐算法中新物品完全冷启动问题,针对数据精准性不足和用户个性化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完全冷启动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运用过滤方法形成精准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因子,改变原有物品的相似关联性,推荐依据会随着用户个性化特征而有所变动。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融入个性化的完全冷启动推荐算法仅查全率基本不变,精确率、假正率和F1值多个评价指标得到提升,此外,P-R曲线、ROC曲线以及提升曲线都说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推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算法 完全冷启动 个性化推荐 近相邻算法 物品冷启动 过滤方法 数据精准性
下载PDF
基于KNN和多特征融合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检测
15
作者 李亚文 陈月星 呼高翔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准确识别与防治苹果叶部病害,能够有效提高苹果的产量与品质。以常见的苹果叶部病害(锈病、黑腐病、黑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KNN和多特征融合的无损检测模型。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分割苹果叶部图像,通过颜色矩、灰度共生矩阵、Hu距... 准确识别与防治苹果叶部病害,能够有效提高苹果的产量与品质。以常见的苹果叶部病害(锈病、黑腐病、黑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KNN和多特征融合的无损检测模型。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分割苹果叶部图像,通过颜色矩、灰度共生矩阵、Hu距分别提取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利用KNN对特征参数进行分类模型训练,能够实现绿色准确识别苹果叶部病害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以颜色、纹理、形状为单特征检测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精确率分别为75%、57%、45%,其中颜色特征更加直观,有9个特征量识别率较高,形状特征在进行图像分割时很难确定K点导致识别率低。该研究基于颜色、纹理、形状等多特征融合提取13个特征量,能够准确识别苹果叶部病害,其识别率达84%,为实现绿色农业果园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近邻方法 K-MEANS聚类算法 多特征融合提取 苹果叶部 病害识别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建和激光实境复制的电力工程建模方法
16
作者 周鑫 胡轶龙 +2 位作者 张潇 李豪 李卓彬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由于机载激光雷达生成的原始点云数据存在质量较差且离散点多的问题,故难以直接应用于模型重建与电力工程的管理中。因此,文中基于稀疏-稠密算法和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电力工程模型重建算法。利用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来获取多帧输电线路... 由于机载激光雷达生成的原始点云数据存在质量较差且离散点多的问题,故难以直接应用于模型重建与电力工程的管理中。因此,文中基于稀疏-稠密算法和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电力工程模型重建算法。利用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来获取多帧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并使用索引树近邻搜索法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及离散数据过滤,进而得到重建的点云数据。通过稀疏重建算法对重建后数据中的框架特征加以提取,同时引入稠密算法进行框架填充,完成输电线路内容的重建。经实验测试表明,所提算法的点云提取误差仅为8.42 cm,在对比算法中性能最优。且重建后的模型可应用于电力工程验收、巡检等实际场景中,具有良好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索引树近邻搜索法 稀疏重建算法 稠密重建算法 电力工程管理 激光雷达
下载PDF
淮安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分析
17
作者 郭嘉 俞蕴馨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利用高德地图公开的公园兴趣点数据、天地图在线影像以及淮安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和网格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多种方法研究淮安市绿地空间的分布、变化趋势,并对可达性进行评... 利用高德地图公开的公园兴趣点数据、天地图在线影像以及淮安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和网格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多种方法研究淮安市绿地空间的分布、变化趋势,并对可达性进行评价。通过卫星影像解译提取研究区绿地面积,发现淮安市绿地数量上以小型点状绿地为主、面积上呈现以大型点状绿地占主导的分布格局;研究区绿地呈聚集态势;绿地呈现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各区的绿地分布不平衡,呈现集中特征;可达性是以公园绿地为中心,具有明显的“圈层式”分布特征,高值区出现在中间区域,即主城区,可达性范围在0—1303.56之间,仍有较高水平。认为淮安市绿地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分布不均衡,且具有较高的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空间可达性 平均最近邻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网格化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淮安市
下载PDF
一类稀疏图的邻和可区别全染色
18
作者 樊玉花 张东翰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利用组合零点定理和权转移法,研究了一类稀疏图的邻和可区别全染色,证明了这类图的邻和可区别全色数不超过Δ+3,得到了邻和可区别全色数猜想对这类稀疏图是成立的。
关键词 邻和可区别全染色 组合零点定理 权转移法
下载PDF
基坑分仓法施工变更及对既有近邻隧道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米向东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6期43-47,共5页
有时近邻既有结构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方案变更,施工方案往往也需要进行相应改变以确保既有近邻结构的安全服役。依托珠海市某近邻既有城轨隧道的基坑分仓开挖工程,对增加地下行车通道后的施工方案进行变更,并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模... 有时近邻既有结构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方案变更,施工方案往往也需要进行相应改变以确保既有近邻结构的安全服役。依托珠海市某近邻既有城轨隧道的基坑分仓开挖工程,对增加地下行车通道后的施工方案进行变更,并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模拟基坑分仓施工过程,对基坑开挖过程围护结构与近邻隧道进行响应评价,并结合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安全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改变后的分仓法施工方案下,基坑围护结构、既有隧道结构及隧道内铁轨变形均满足控制要求。同时,围护结构实际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近,且整体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合。由此,近邻既有隧道的基坑分仓开挖施工变更后方案的可行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既有隧道 基坑开挖 分仓法 数值模拟 施工方案变更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滤波和S-Method的穿墙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凡 刘丽 +2 位作者 徐航 李静霞 王冰洁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5-1273,共9页
穿墙人体动作识别在武装反恐、城市巷战、灾害救援、病人监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时频分析方法时频分辨率低,不利于后期的分类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 穿墙人体动作识别在武装反恐、城市巷战、灾害救援、病人监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时频分析方法时频分辨率低,不利于后期的分类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滤波和S-Method的时频特征增强方法,用于墙后人体动作识别。该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阈值滤波消除时频图中的噪声,然后采用S-Method方法聚焦能量,提高时频特征,最后利用K最近邻(KNN)分类器对人体动作进行识别。利用频率步进穿墙雷达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STFT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走、跑、坐、跳、招手以及原地踏步等6种典型动作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更高,可达9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穿墙雷达 时频分析 自适应阈值滤波 S-method K最近邻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