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理法探析
1
作者 彭玉林 谭华 +2 位作者 王平 谭振贵 杨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1期17-20,共4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饮食不合理、长期饮酒、精神压力大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越发常见。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病一直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治疗脾胃病中,中医医家重视脾胃气机升降理论,立足于脾胃气...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饮食不合理、长期饮酒、精神压力大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越发常见。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病一直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治疗脾胃病中,中医医家重视脾胃气机升降理论,立足于脾胃气机升降协调,以辛开苦降为治疗大法。临床上,以辛开苦降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痞满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昱 周丽波 +2 位作者 董柳 陈良 仝小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75-2578,共4页
目的: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和病机特点,比较辛开苦降法和传统治疗消渴方法滋阴清热法在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降糖减肥疗效,评价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方法:在常规控制血糖,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采... 目的: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和病机特点,比较辛开苦降法和传统治疗消渴方法滋阴清热法在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降糖减肥疗效,评价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方法:在常规控制血糖,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研究,将80例肥胖2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辛开苦降组,对照组—滋阴清热组,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指标为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和餐后2h血糖。结果:辛开苦降组降糖有效率为72.5%,减肥有效率70%;滋阴清热组降糖有效率为47.5%,减肥3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减肥降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滋阴清热组,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适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肥胖2型糖尿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论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建华 支晨阳 郎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336-2340,共5页
归纳总结中医辛开苦降理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的运用及"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的体会和理解。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其均有辛热之干姜和苦寒之芩连。仲景用干姜温中补脾阳,以芩连清胃热。半夏泻心... 归纳总结中医辛开苦降理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的运用及"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的体会和理解。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其均有辛热之干姜和苦寒之芩连。仲景用干姜温中补脾阳,以芩连清胃热。半夏泻心汤类的寒热错杂证是脾寒和胃热两个方面的错杂。脾寒则清阳不升而腹泻下利,胃热不降则呕,脾胃升降之机痞塞于中,心下痞乃成。而见呕、利、痞之证。根据其症状的不同,三方可以变化使用。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缠绵,虚实夹杂,攻则伤正气,补则益邪,故必须用"和"剂以治之;本病或虚或实,"湿"的存在往往贯彻始终,或为寒湿,或为湿热。所以,祛湿亦为治疗大法。但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坚决反对治"湿",用"淡渗之剂治之",是因为"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调理脾胃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接受《脾胃论》的指导,也收到较好的效果;"瘀血"是病理产物,亦是使病程缠绵的致病物质。治疗上必须阻断产生"瘀血"的原因,清除"瘀血",使病情转入良性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下载PDF
周建华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闫成秋 周建华 +4 位作者 司永梅 徐龙飞 刘欢 贾瑶瑶 支晨阳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7期782-784,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病情常反复发作,是世界范围内的难治性疾病。周建华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周建华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在于湿热内盛、寒热错杂,主张应用辛开苦...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病情常反复发作,是世界范围内的难治性疾病。周建华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周建华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在于湿热内盛、寒热错杂,主张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辛开苦降 名医经验 周建华
下载PDF
浅析《原机启微》治法方药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鹏飞 彭俊 彭清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1-64,共4页
《原机启微》是元末明初医家倪维德所著,该书共分二卷。上卷按病因、病机将眼部病证分为十八类;下卷为附方,对方剂组成、主治、方解作了详细说明。其治法多样,有清肝降火法、疏风散热法、活血养荣法等15种;组方君臣佐使分明,注重健脾养... 《原机启微》是元末明初医家倪维德所著,该书共分二卷。上卷按病因、病机将眼部病证分为十八类;下卷为附方,对方剂组成、主治、方解作了详细说明。其治法多样,有清肝降火法、疏风散热法、活血养荣法等15种;组方君臣佐使分明,注重健脾养胃,讲究药物气味厚薄,善用药对;善用辛散药、升阳药,归经用药,颇具特色。该文对其治法及方药特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机启微 倪维德 清肝降火法 脾胃 辛散 升阳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与寒热并治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玮 郝建军 《山西中医》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消化系统疾病中寒热错杂证比较多见 ,辛开苦降法是在寒热并治法则指导下治疗寒热错杂证的常用具体治法 ,二者的关系是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探讨辛开苦降法对于治疗消化系统寒热错杂证及湿热病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关键词 辛开苦降 寒热并治 湿热病
下载PDF
重复采血护理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惠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总结1例重复采血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策。分别从护士、患者、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主要对策有:改进医嘱处理系统软件设置,规范检验申请查对,加强护护、护患之间的沟通。认为对事件进行根源分析有利于护理安全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采血 护理 不良事件 管理
下载PDF
吴立文教授对仲景辛开苦降法的运用
8
作者 金智生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介绍吴立文教授运用仲景辛开苦降法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吴立文教授认为,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许多著名方剂,不少方剂体现了辛开苦降之法。这些方剂选药精当,配伍严谨,临床灵活运用治疗内科杂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吴立文 辛开苦降法 临床运用
下载PDF
姜树民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举隅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玉舒 姜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东汉张仲景开本法之先河,后又被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该文介绍了姜树民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辛开苦降 脾胃病 姜树民 临证经验
下载PDF
阴虚胃病用药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大猛 孙成栋 路文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139-140,共2页
阴虚胃病的用药一直是中医治疗的难点,传统甘平养阴药物疗效差强人意。笔者从临床用药角度出发,大胆提出苦辛开降为主,兼用养阴理气活血药物的治疗原则。总结了临床常用的6组药对,并逐一进行了文献和临床经验分析,为阴虚胃病的治则与用... 阴虚胃病的用药一直是中医治疗的难点,传统甘平养阴药物疗效差强人意。笔者从临床用药角度出发,大胆提出苦辛开降为主,兼用养阴理气活血药物的治疗原则。总结了临床常用的6组药对,并逐一进行了文献和临床经验分析,为阴虚胃病的治则与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胃病 苦辛开降 养阴 清热
下载PDF
石汉碁辨治便秘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8期1100-1101,共2页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一般少于每周3次,伴有排便困难、硬便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1]。目前西医多采用促进胃肠动力药、通便剂及灌肠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存在停药后容易复发、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等明显缺点[2]。石汉碁...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一般少于每周3次,伴有排便困难、硬便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1]。目前西医多采用促进胃肠动力药、通便剂及灌肠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存在停药后容易复发、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等明显缺点[2]。石汉碁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年,专事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工作,对便秘的治疗有独特的心得与体会,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吾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辛开苦降法 调畅气机 临床经验 石汉碁
下载PDF
浅析辛开苦降法治痞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勤 刘少晶 《河南中医》 2008年第11期15-17,共3页
着重分析脾胃升降功能失司而致痞证的发生及痞证的临床分型,阐明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的机制。辛开苦降法,不仅苦辛并用调和其升降,而且寒热同用和其阴阳,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苦辛之品各走其道,各奏其功,恰好针对痞证的病理机制而治,也正... 着重分析脾胃升降功能失司而致痞证的发生及痞证的临床分型,阐明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的机制。辛开苦降法,不仅苦辛并用调和其升降,而且寒热同用和其阴阳,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苦辛之品各走其道,各奏其功,恰好针对痞证的病理机制而治,也正是本法治疗痞证的绝妙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痞证 半夏泻心汤
下载PDF
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中药汤剂对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的影响
13
作者 韩宇 温玉玮 +1 位作者 杜美娟 迟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中药汤剂对慢性肾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丹东市中医院内一科诊治的50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中药汤剂对慢性肾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丹东市中医院内一科诊治的50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中药汤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慢性肾衰竭 辛开苦降 升清降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细胞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唐艳萍 刘思邈 +5 位作者 魏玮 魏晓东 弓艳霞 王瑞 李淑红 刘继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5-1341,共7页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细胞间隙的影响。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5只,共4组。对照组只行腹腔开关术,其余3组均采用改良部分...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细胞间隙的影响。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5只,共4组。对照组只行腹腔开关术,其余3组均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加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制备RE大鼠模型。术后第3天西药组灌胃混合剂:吗丁啉片(3.2 mg/kg)+奥美拉唑胶囊(4.3 mg/kg)+铝碳酸镁片(161.4mg/kg),中药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加减汤剂(5.7 g/kg),1次约2.5 m L,1天2次,连续14天;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实验第7、14天各组模型食管下段p H值、黏膜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量各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本组治疗第7天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在第14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均升高(P<0.01),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均降低,上皮细胞间隙亦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均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升高,上皮细胞间隙亦升高(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第7、14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升高,食管黏膜肉眼积分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第14天大鼠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亦降低(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中药组第7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降低(P<0.05),中药组第14天大鼠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和上皮细胞间隙均降低(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对RE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随疗程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损伤黏膜良好的修复作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及抑制胃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辛开苦降 食管下段pH值 病理组织学 食管黏膜细胞间隙
原文传递
辛开苦降法对24例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舌苔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娴 徐静 +3 位作者 华召来 陆斌 詹瑧 张军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22-3326,共5页
目的:基于舌苔菌群探讨辛开苦降法对有效治疗的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辛开苦降法治疗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24例,胃镜及病理诊断进行疗效评价,基于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舌苔菌群的变化。结果:辛开苦降法治疗上消化道... 目的:基于舌苔菌群探讨辛开苦降法对有效治疗的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辛开苦降法治疗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24例,胃镜及病理诊断进行疗效评价,基于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舌苔菌群的变化。结果:辛开苦降法治疗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有效率为75.0%。与治疗前比较,颗粒链菌属、孪生球菌属和嗜血杆菌属丰度显著上升(P<0.05),依赖杆菌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菌群共生关系显示颗粒链菌属、嗜血杆菌属和孪生球菌属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而颗粒链菌属、孪生球菌属、嗜血杆菌属与弯曲杆菌属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比较治疗前后舌苔菌群功能预测,辛开苦降法能够显著提高机体无机离子转运与代谢功能(P<0.05)。结论:舌苔菌群可为辛开苦降法有效治疗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提供潜在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上消化道癌前病变 舌苔菌群
原文传递
浅谈《伤寒论》下利证的特殊治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卓 毕虹博 张国骏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1-63,共3页
下利简称利,特指大便质稀,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伤寒论》中所述下利,主要包括泄泻、痢疾和霍乱三种病证。六经病变皆可见下利,伤寒论中与下利有关的条文约有90条,方剂29首。仲景治疗下利之证,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而是根据病... 下利简称利,特指大便质稀,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伤寒论》中所述下利,主要包括泄泻、痢疾和霍乱三种病证。六经病变皆可见下利,伤寒论中与下利有关的条文约有90条,方剂29首。仲景治疗下利之证,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而是根据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灵活运用解表升提法、清热止利法、攻下实邪法、利水止利法、温阳止利法、辛开苦降法、疏肝解郁法,达到"不收而止"的效果,有"见血休止血"之妙,对后世医家辨治下利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下利证 解表升提法 清热止利法 攻下实邪法 利水止利法 温阳止利法 辛开苦降法 疏肝解郁法
下载PDF
《温病条辨》苦辛法治疗湿热类温病浅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文雪 郭选贤 卢晨光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8-241,共4页
吴鞠通《温病条辨》苦辛配伍法为治疗湿热类温病确立了一大法则。邪在上焦,以轻苦微辛法清泻热邪、轻开肺气,以三仁汤、银翘马勃散、宣痹汤治之。邪在中焦,多用苦辛寒法泻热燥湿、调畅气机,以黄芩滑石汤治之;苦辛温法燥湿温中、宣开中焦... 吴鞠通《温病条辨》苦辛配伍法为治疗湿热类温病确立了一大法则。邪在上焦,以轻苦微辛法清泻热邪、轻开肺气,以三仁汤、银翘马勃散、宣痹汤治之。邪在中焦,多用苦辛寒法泻热燥湿、调畅气机,以黄芩滑石汤治之;苦辛温法燥湿温中、宣开中焦,加减正气散、加减小柴胡汤治之;苦辛通法通络开窍、清热利湿,以宣痹汤、新制橘皮竹茹汤治之;苦辛淡法清热宣气、淡渗利湿。邪在下焦,多用苦辛淡法宣湿清热、淡渗利湿,以宣清导浊汤、茵陈白芷汤治之;苦辛温法温阳散寒、下气除满,以术附汤、温脾汤治之;苦辛寒法辛开苦降、调气行血,以加减泻心汤治之。湿热在上、中焦多用轻苦微辛法,湿热在中、下焦或弥漫三焦均可用苦辛淡法分消上下,以杏仁石膏汤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湿热类温病 苦辛法 三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