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年研究中的儿童中心主义:方法论与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海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7,共13页
作为一个“教育公理”和“研究公理”,儿童中心主义经历了“以成人为中心”“儿童被放于中心”“儿童有时在中心”“儿童成为中心”的认识论演化,也经历了从“研究儿童”“与儿童一起研究”及“参与式儿童研究”的方法论变迁。在宏观层... 作为一个“教育公理”和“研究公理”,儿童中心主义经历了“以成人为中心”“儿童被放于中心”“儿童有时在中心”“儿童成为中心”的认识论演化,也经历了从“研究儿童”“与儿童一起研究”及“参与式儿童研究”的方法论变迁。在宏观层面,方法论与方法中的儿童中心主义表现为三重变化:人口学研究法从“家庭为分析单元”到“儿童为分析单元”;大范围调查法中儿童“从数据提供者”到“数据采集者”;历史分析法中从“童年史”到“童年新史”。在微观层面,方法论与方法中的儿童中心主义表现为以儿童为中心的访谈、儿童民族志、参与式儿童研究的崛起。未来的儿童中心主义必须在“参与性对象化”和“阐释性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反思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心主义 方法论 方法 新童年社会学 参与式儿童研究
下载PDF
关于生态翻译学相关问题的再思考——对尹穗琼商榷文章的回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罗迪江 胡庚申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63-68,共6页
生态翻译学从创始至今已有16年的历程,但有些认识仍然模糊不清。针对尹穗琼所提出的商榷意见进行回应与反驳,主要涉及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式、理论基础、理论建构、译者中心与翻译方法,目的在于澄清对生态翻译学的一些误解,吸纳能促进生... 生态翻译学从创始至今已有16年的历程,但有些认识仍然模糊不清。针对尹穗琼所提出的商榷意见进行回应与反驳,主要涉及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式、理论基础、理论建构、译者中心与翻译方法,目的在于澄清对生态翻译学的一些误解,吸纳能促进生态翻译学发展的合理观点,阐释生态翻译学的本质和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生态翻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研究范式 理论基础 理论建构 译者中心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外语教学法研究中的误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宗利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67-69,共3页
讨论了外语教学法的作用,最佳外语教学法及"以学生为中心"三个问题,指出因为普遍存在的偏颇看法正使其变成外语教学研究的误区。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外语教学法 学生意识 教学计划
下载PDF
学习者中心论对专业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静 《南昌高专学报》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自从各高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英语语法课就一直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但是近年,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基本功的日趋扎实,语法教学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遭到质疑。本文分析了语法教学... 自从各高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英语语法课就一直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但是近年,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基本功的日趋扎实,语法教学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遭到质疑。本文分析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并运用学习者中心论理论对当前形势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教学 学习者中心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教学环境感知对学生学习方法改变的影响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军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鉴于传统学业测评多集中在无交互方式的试卷考试和简单线上反馈系统,缺少认知学生本身真实想法和交互式学习,根据前期对本科专业课程教与学思考,结合笔者进行过多次教学改革尝试体会,以学生为中心作指导,建立以学生自主能力提升为导向... 鉴于传统学业测评多集中在无交互方式的试卷考试和简单线上反馈系统,缺少认知学生本身真实想法和交互式学习,根据前期对本科专业课程教与学思考,结合笔者进行过多次教学改革尝试体会,以学生为中心作指导,建立以学生自主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学业评测-互长课堂二元体模式。在教学全过程中,通过结构化短文写作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能力提升的刻意练习;通过教授和互动讨论方法,引导学生间讨论和师生间互问练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理念。旨在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法 情景兴趣 学业评测 互长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学生中心”视角下S-T分析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明洁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第6期52-59,共8页
研究从编码方式和数据分析方式两方面对传统S-T分析法进行改进,构建了“学生中心”视角下的S-T分析法。“学生中心”视角下的S-T分析法引入无效学习行为S_(x)和无效教学行为T_(x),将课堂分析的镜头从教师转向学生,以单个学生的行为作为... 研究从编码方式和数据分析方式两方面对传统S-T分析法进行改进,构建了“学生中心”视角下的S-T分析法。“学生中心”视角下的S-T分析法引入无效学习行为S_(x)和无效教学行为T_(x),将课堂分析的镜头从教师转向学生,以单个学生的行为作为评价校标,最终汇总全体学生的数据用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生中心”视角下的S-T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分析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反映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学习风格、学生享有的教育关照度和教育进程中的公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S-T分析法 课堂参与度 教育关照度
下载PDF
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对“法”的拘囿转向对人的关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玮 Davoud Borzabadi Farahani 《教师教育学报》 2019年第6期55-62,共8页
外语教学长期拘囿于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着追赶国外“最新教学法”的现象,将外语学习和教学简单化、模式化,忽视了学习者和教师的认知与情感。Kumaravadivelu首次提出了“后方法”的概念,提出特定性、实... 外语教学长期拘囿于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着追赶国外“最新教学法”的现象,将外语学习和教学简单化、模式化,忽视了学习者和教师的认知与情感。Kumaravadivelu首次提出了“后方法”的概念,提出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能性三个基本参数的外语教学原则和十大宏观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结合三个基本参数转化成特定的教学措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微观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后方法”教学理念主张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一方面关注对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注重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与创设。教学法研究的重点从“法”的拘囿转向人的自主和自由。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后方法” 高校英语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反思
下载PDF
聚焦设计:实践与方法(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 被引量:129
8
作者 赵炬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4,共15页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本科教学 本科教学改革 实践与方法 美国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聚焦设计:实践与方法(下)——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 被引量:67
9
作者 赵炬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44,共16页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本科教学 本科教学改革 实践与方法 美国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