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H Effect on Resonance Raman Spectra of Brilliant Yellow in Aqueous and CTAB Micella Solutions
1
作者 Zhang Yunhong, Tian Yongchi and Liang Yingqiu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33-235,共3页
Recently, we have developed an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spectrometric metho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racial properties of black soap films, using an azobenzene dye as a probe.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prob... Recently, we have developed an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spectrometric metho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racial properties of black soap films, using an azobenzene dye as a probe.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problems of surface potential and microenvfronment, an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clarify the pH controlled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azobenzene compounds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on the surface of surfactant mlcella. Here, we examine the resonance Raman spectra of brilliant yellow(BY), an azobenzene derivative, in aqueous and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 mic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lliant yellow Raman Spectra micella surface
下载PDF
1,4-DHP-lipid parameters and rod like micellae
2
作者 Inta Liepina Cezary Czaplewski +1 位作者 Adam Liwo Gunars Duburs 《Journal of Biophysical Chemistry》 2011年第4期386-394,共9页
The cationic amphiphilic lipid type compound 1,1’-{[3,5-bis(dodecyloxycarbonyl)-4-phenyl-1,4- dihydropyridin-2,6-diyl]dimethylene} bispyridinium dibromide (1,4-DHP lipid) (charge +2), is a gene transfection agent. Th... The cationic amphiphilic lipid type compound 1,1’-{[3,5-bis(dodecyloxycarbonyl)-4-phenyl-1,4- dihydropyridin-2,6-diyl]dimethylene} bispyridinium dibromide (1,4-DHP lipid) (charge +2), is a gene transfection agen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1,4-DHP lipid molecule was investigated by ab initio quantum mechanics, the charges were derived, and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formed by 1,4-DHP lipid molecules in water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99 force field, version AMBER 8.0. During th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10 ns of MD 1,4-DHP lipid formed a worm-like micellae, which was preserved during the time course of 300 ns of MD simulations. Result was confirmed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ing extended, rod-like structures as one of the 1,4-DHP lipi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formed at high 1,4-DHP lipid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 Gene TRANSFECTION ROD-LIKE Structure Worm-Like micellae Tubular micellae Molecular Dynamics
下载PDF
脂质体研究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树彪 许英梅 +3 位作者 胡剑钧 刘栋良 乔卫红 李宗石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脂质体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已经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介绍了脂质体的基本概念、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 两亲结构和自组装体的形成是脂质体形成的基础,研究自组装体的理论基础对于脂质体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脂质体 表面活性剂 自组装体 两亲结构 胶束
下载PDF
单链四苯酚基卟啉在CTAB胶束微环境中的去质子化现象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韫宏 郭琳 +1 位作者 李前树 王永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703-1705,共3页
The deprotonation of an amphiphilic porphyrin, meso-tetra (p-hydroxylphenyl)porphyrin with a hexadecyl chain(THPPH2), has been observed by means of UV-Visspectroscopy in CTAB micellar solutions. With increasing of PH ... The deprotonation of an amphiphilic porphyrin, meso-tetra (p-hydroxylphenyl)porphyrin with a hexadecyl chain(THPPH2), has been observed by means of UV-Visspectroscopy in CTAB micellar solutions. With increasing of PH values, the Soret band shiftsfrom 424 nm to 441nm, and the four-Q bands (520 nm, 560 nm, 595nm, 655 nm) aredisappeared while two new Q-bands are appeared at 585 nm and 675 nm, which is similar tometal-porphyrin, means that the deprotonation of porphyrin takes place. Comparing withthe spectra in an other solutions, the spectral characteration of THPPH2 in neutral and inbasic CTAB solutions is similar to that in CHCI3 and basic aqueous solutions respectively,suggesting that the solubilizing location of THPPH2 takes a change from inner to the outer of theCTAB micellars with the PH value of solutions increasing between 6. 20 and 11.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卟啉 去质子化 增溶 位置 CTAB胶束
下载PDF
延胡索乙素在兔体内脏的分布滞留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庞志功 汪宝琪 +1 位作者 汪丛莹 黄泓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12-614,共3页
本文为了对药物在脏器中的分布滞留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给家兔口服元胡水煎液24 h之后,再采用高灵敏的胶束荧光法,对主要脏器中所含延胡索乙素进行测定,所测心肝、肾中的含量分别为0.0798μg/g、1.40μg/g、5.14 μg/g,效果良好。
关键词 家兔 内脏 延胡索乙素 滞留量
下载PDF
AOT逆胶束体系脂肪酶催化合成油酸乙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杰 高静 +3 位作者 姜艳军 黄志红 贺莹 周丽亚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3-1178,共6页
在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和异辛烷构建的逆胶束体系中,以Lipex脂肪酶为催化剂,合成了油酸乙酯,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脂肪酶紫外荧光检测和体系粒度分析.结果表明,Lipex脂肪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优... 在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和异辛烷构建的逆胶束体系中,以Lipex脂肪酶为催化剂,合成了油酸乙酯,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脂肪酶紫外荧光检测和体系粒度分析.结果表明,Lipex脂肪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优化选用异辛烷为溶剂,在反应温度25℃、缓冲液pH6.5、水/表面活性剂(摩尔比)10、乙醇/油酸(摩尔比)20及Lipex脂肪酶浓度0.035g/L、油酸浓度0.005mol/L、摇床转速150r/min、反应36h的条件下,油酸乙酯产率达到71.25%.逆胶束粒度和酶构象直接影响酶活性,最适逆胶束粒度约为8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Lipex 逆胶束 油酸乙酯
下载PDF
培氟沙星胶束包合物的荧光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杜黎明 王静萍 王彩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5-857,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胶束增敏测定培氟沙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培氟沙星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形成胶束包合物的荧光性质 ,对影响荧光的不同变量和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 ,在pH 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 ,SDS胶束... 提出一种基于胶束增敏测定培氟沙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培氟沙星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形成胶束包合物的荧光性质 ,对影响荧光的不同变量和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 ,在pH 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 ,SDS胶束对培氟沙星有强的增敏作用 ,培氟沙星胶束包合物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λex =2 78nm和λem =4 32nm 。其线性范围为 0 0 6~ 1 2 0 μg·mL- 1 ,方法检出限为 0 0 6 μg·mL- 1 ,回收率为 98 5 %~ 10 0 8%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4 %~ 2 3%。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片剂和血浆中培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其结果令人满意。本文采用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血浆中的培氟沙星 ,其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可有效地消除血浆中荧光背景的干扰 ,降低了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氟沙星 胶束包合物 荧光特性 荧光分光光度法 片剂 血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小檗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13
8
作者 庞志功 汪宝琪 姜洪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1-53,共3页
小檗碱是中药三棵针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研究小檗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本文采用胶束增敏荧光法对小檗碱在兔体内的血药浓度进行24h监测,求出系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小檗碱在动物体内的Ka为1.637h-1,t1... 小檗碱是中药三棵针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研究小檗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本文采用胶束增敏荧光法对小檗碱在兔体内的血药浓度进行24h监测,求出系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小檗碱在动物体内的Ka为1.637h-1,t1/2(α)为0.3869h,t1/2(β)为6.76h,K21为0.1553h-1,K12为0.0384h-1,AUC为211.94μg·h/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胶束荧光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北豆根中粉防己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汪宝琪 庞志功 范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粉防己碱是北豆根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解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本文选择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胶束荧光法,研究了粉防己碱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粉防己碱是一种中速吸收,中速消除的药物,其几个主要药动学参数... 粉防己碱是北豆根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解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本文选择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胶束荧光法,研究了粉防己碱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粉防己碱是一种中速吸收,中速消除的药物,其几个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1.4h,t1/2(β)为5.187h、t1/2(Ka)为1.314h、K21为0.4312h-1、K10为0.1534h-1、K12为0.044h-1、AUC为105.7μg·h·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 粉防己碱 药代动力学 胶束荧光法
下载PDF
乳膏中苦参碱的胶束HPLC法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红 付玮 +1 位作者 华妍妍 张君仁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12-313,共2页
建立了乳膏剂中苦参碱的胶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 C1 8柱 ,流动相为甲醇 - 3.5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7∶ 2 ) ,以烟酰胺作内标物。苦参碱在 2 0~ 12 0μg/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7) ,平均回收率96 .0 % ,RSD=1.... 建立了乳膏剂中苦参碱的胶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 C1 8柱 ,流动相为甲醇 - 3.5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7∶ 2 ) ,以烟酰胺作内标物。苦参碱在 2 0~ 12 0μg/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7) ,平均回收率96 .0 % ,RSD=1.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膏剂 苦参碱 胶束HPLC 测定 中药
下载PDF
废渣黄石膏配制胶结材和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振东 刘家祥 +1 位作者 雷文 刘军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废渣黄石膏、水泥、石子、砂子、外加剂为原料配制胶结材和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0%黄石膏的水泥胶砂抗压抗折强度均满足P.042.5水泥的强度指标要求,其凝结时间及安全性合格;采用配比为黄石膏30%、水... 以废渣黄石膏、水泥、石子、砂子、外加剂为原料配制胶结材和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0%黄石膏的水泥胶砂抗压抗折强度均满足P.042.5水泥的强度指标要求,其凝结时间及安全性合格;采用配比为黄石膏30%、水泥70%、CJ-1高效减水剂1.2%-2.0%可以配制C30混凝土,其抗渗性能达到P12抗渗等级要求。该工艺既可以大量利用废渣黄石膏,又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膏 胶砂 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下载PDF
混合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物中微量锗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慧云 吴春璋 +2 位作者 陈东 刘兰英 张立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食物中锗的斩方法.在3.0mol/L的磷酸介质中,适量的CTMAB和OP存在下,锗(Ⅳ)与PF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λ_max=5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 ̄5L... 提出了一种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食物中锗的斩方法.在3.0mol/L的磷酸介质中,适量的CTMAB和OP存在下,锗(Ⅳ)与PF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λ_max=5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 ̄5L/(mol·cm).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0%,回收挛96.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食品分析
下载PDF
辛酰丙氨酸镁(Ⅱ)、钙(Ⅱ)及锌(Ⅱ)配合物的溶解性及其聚集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那仁格日乐 花儿 田晓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1-745,793,共6页
采用镁、钙和锌的氢氧化合物分别与辛酰丙氨酸配体[CH3(CH2)6CONHCH(CH3)COOH]反应,合成了辛酰丙氨酸镁、钙和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通过配合物的纯溶媒及水/有机溶媒系的溶解性测试发现,镁和钙的配合物均在大部分有机纯溶媒和水/有机溶... 采用镁、钙和锌的氢氧化合物分别与辛酰丙氨酸配体[CH3(CH2)6CONHCH(CH3)COOH]反应,合成了辛酰丙氨酸镁、钙和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通过配合物的纯溶媒及水/有机溶媒系的溶解性测试发现,镁和钙的配合物均在大部分有机纯溶媒和水/有机溶媒系里有极高的溶解性,而锌的配合物在大部分有机纯溶媒系里有很低的溶解性。此外,通过核磁共振(NMR)光谱、电导、蒸汽压降下(VPO)和FTIR方法研究了溶液中镁、钙和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的聚集行为。Mg(oct-ala)2、Ca(oct-ala)2和Zn(oct-ala)2配合物在有机溶媒系里吸附水易发生聚集行为,并有形成逆胶束体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胶束 聚集行为 溶解性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用胶束荧光法监测丹参酮Ⅱ_(A)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庞志功 汪宝琪 厉英倩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8-491,共4页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SL S)为胶束试剂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对兔体血浆中丹参酮   A的血药浓度进行了 2 4 h的连续监测 ,检出限为 1 .2× 1 0 -9g/ m L ,血中丹参酮   A的含量在 2 .81× 1 0 -6~ 0 .30× 1 0 -6g/ m ...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SL S)为胶束试剂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对兔体血浆中丹参酮   A的血药浓度进行了 2 4 h的连续监测 ,检出限为 1 .2× 1 0 -9g/ m L ,血中丹参酮   A的含量在 2 .81× 1 0 -6~ 0 .30× 1 0 -6g/ m L之间。该法简便、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荧光 丹参酮Ⅱ_(A)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吸附伏安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德志 赵敬中 +2 位作者 魏西莲 刘玉佩 李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63-66,共4页
以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的氧化-还原指示剂中性红为探针,用吸附伏安法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存在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微量中性红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峰电流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曲线在临界... 以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的氧化-还原指示剂中性红为探针,用吸附伏安法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存在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微量中性红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峰电流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曲线在临界胶束浓度处有一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浓度 吸附伏安法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萃取体系反向胶束和W/O微乳液的形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兴海 王文清 高宏成 《铀矿冶》 CAS 1994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萃取体系反向胶束和微乳液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胺类萃取和协同萃取体系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以及某些萃取体系第三相与WinsorⅢ微乳液的关系,并从形成反向胶束或微乳液的角度对萃取规...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萃取体系反向胶束和微乳液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胺类萃取和协同萃取体系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以及某些萃取体系第三相与WinsorⅢ微乳液的关系,并从形成反向胶束或微乳液的角度对萃取规律作了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胶束 微乳液 萃取 萃取剂
下载PDF
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宝琪 庞志功 厉英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6-48,共3页
本文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胶束增敏试剂,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丹参中的丹参酮Ⅱ_A进行了定量测定,其线性范围在2×10^(-8)~8×10^(-7)g/ml,检测下限达1.2×10^(-9)g/ml,平均回收率为94.9%,测定市售丹参中丹参酮Ⅱ_A为0.539... 本文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胶束增敏试剂,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丹参中的丹参酮Ⅱ_A进行了定量测定,其线性范围在2×10^(-8)~8×10^(-7)g/ml,检测下限达1.2×10^(-9)g/ml,平均回收率为94.9%,测定市售丹参中丹参酮Ⅱ_A为0.539%,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敏 荧光法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负压蒸发工艺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学德 王春华 +2 位作者 韩新爱 张百川 杨书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17,共2页
通过对现有成熟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在浸出生产过程的理论分析,得出该工艺具有节能和提高浸出毛油质量的特性。并通过实际测试、分析,验证了负压蒸发的毛油和常规蒸发毛油质量上的差异,及能量消耗上的不同,展示了负压蒸发在实际运用... 通过对现有成熟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在浸出生产过程的理论分析,得出该工艺具有节能和提高浸出毛油质量的特性。并通过实际测试、分析,验证了负压蒸发的毛油和常规蒸发毛油质量上的差异,及能量消耗上的不同,展示了负压蒸发在实际运用中的优越性和良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油 负压蒸发 节能 制油工艺
下载PDF
用SLS—胶束荧光法监测延胡索乙素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宝琪 庞志功 +1 位作者 汪丛莹 黄泓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5-38,共4页
廷胡索乙素是中药元胡中镇痛作用较强的有效成分,本文在8种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胶束试剂,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灌胃后24h内的兔血浆中所含延胡索乙素的浓度进行劝态监测,求出最大吸收峰浓度为1.83μg/mL,达峰时间为2h,24... 廷胡索乙素是中药元胡中镇痛作用较强的有效成分,本文在8种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胶束试剂,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灌胃后24h内的兔血浆中所含延胡索乙素的浓度进行劝态监测,求出最大吸收峰浓度为1.83μg/mL,达峰时间为2h,24h代谢后血浆中残留延胡索乙素的浓度为0.430μg/mL,实验表明口服元胡水煎剂其镇疼作用可延续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荧光法 延胡索乙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单一萃取剂体系的萃取动力学、界面化学和萃取机理研究——1.有机磷酸萃取体系的界面化学和萃取机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於静芬 熊毅钢 《铀矿冶》 CAS 1993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结构有机磷酸萃取剂体系对Al^(3+)萃取的界面化学,发现单烷基磷酸萃取剂的胶团化倾向与烷基结构有关,长碳链单烷基磷酸M_1PA(烷基R的C数为17)和M_2PA(烷基R的C数为12),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强烈的胶团化作用,而烷基碳数为8... 本文研究了不同结构有机磷酸萃取剂体系对Al^(3+)萃取的界面化学,发现单烷基磷酸萃取剂的胶团化倾向与烷基结构有关,长碳链单烷基磷酸M_1PA(烷基R的C数为17)和M_2PA(烷基R的C数为12),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强烈的胶团化作用,而烷基碳数为8的单烷基磷酸MEHPA(异辛基磷酸)则不产生胶团化作用。单烷基磷酸的界面活性高于二烷基磷酸D2EHPA,而单烷基磷酸的界面活性随着其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通过萃取机理研究得到了单一M_1PA萃取剂-Al^(3+)的萃合物组成及萃取反应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萃取体系 萃取机理 胶团化作用 界面特性 铝离子 界面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