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ro-and Micro-Properties of Two Natural Marine Clays in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明镜 彭立才 +2 位作者 朱合华 林奕禧 黄良机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9年第2期329-344,共16页
In this paper,macro-and micro-properties of natural marine clay in two different and representative regions of China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In addition to in-situ tests,soil samples are collected by use of Shelby ... In this paper,macro-and micro-properties of natural marine clay in two different and representative regions of China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In addition to in-situ tests,soil samples are collected by use of Shelby tubes for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 Shanghai and Zhuhai respectively,two coastal cities in China.In the laboratory tests,macro-properties such as consoli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are measured.Moreover,X-ray diffraction tes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est,and mercury intrusion test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ir micro-properties including clay minerals and microstructure.The study shows that:(1)both clays are Holocene series formations,classified as either normal or underconsolidated soils.The initial gradient of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shows their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solidation pressure;however,the Shanghai and the Zhuhai clays are both structural soils with the latter shown to be more structured than the former.As a result,the Zhuhai clay shows strain softening behavior at low confining pressures,but strain hardening at high pressures.In contrast,the Shanghai clay mainly manifests strain-hardening.(2)An activity ranges from 0.75 to 1.30 for the Shanghai marine clay and from 0.5 to 0.85 for the Zhuhai marine clay.The main clay mineral is illite in the Shanghai clay and kaolinite in the Zhuhai clay.The Zhuhai clay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a flocculated structure,while the typical Shanghai clay shows a dispersed structure.The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Shanghai clay is characterized mainly by large and medium-sized pores,while the Zhuhai clay porous structure is mainly featur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pores.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macro-and micro-propert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sediment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clay macro- and micro- properties comparison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不同消解方式测定土壤中的全硼含量对比
2
作者 占国艳 陈淑贤 +2 位作者 梁耀辉 刘丽丽 潘晓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4-1553,共10页
针对土壤中全硼测定存在难消解、干扰大、易挥发损失等问题,利用碱熔法、微波消解法以及微敞开石墨消解法对土壤全硼进行了测定分析,优化了消解条件,并对三种消解方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剂种类以及用量会对碱熔法的准确性造... 针对土壤中全硼测定存在难消解、干扰大、易挥发损失等问题,利用碱熔法、微波消解法以及微敞开石墨消解法对土壤全硼进行了测定分析,优化了消解条件,并对三种消解方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剂种类以及用量会对碱熔法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选择KOH作为碱熔剂,并且KOH添加量为3.0 g时,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加酸种类以及赶酸温度的选择对微波消解法测定结果影响较大,选择加酸体系(5 mL HNO_(3)+1 mL HCl+3 mL HF+1.5 mL H_(3)PO_(4)),赶酸时温度选择170℃,测试效果较好;不同的加酸体系以及消解温度同样会引起微敞开石墨消解法测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选择加酸体系(5 mL HNO_(3)+1 mL HClO_(4)+3 mL HF+1.5 mL H_(3)PO_(4)),消解温度设为170℃,测定结果更可靠。方法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法检出限为0.7 mg/kg,微波消解法检出限为0.9 mg/kg,微敞开石墨消解法检出限为1.0 mg/kg,均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三种消解方式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均可用于土壤全硼的测定,并且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消解方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实际测试时可以根据样品数量及样品中全硼大致含量等选择具体的消解方式。建立的方法可以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全硼 碱熔法 微波消解法 微敞开石墨消解法 方法对比
下载PDF
微量动态显色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晨雪 蔡彤 +2 位作者 陈晨 赵小燕 裴宇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确定微量动态显色法能否满足《中国药典》的要求,作为现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补充。方法使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每孔样品和鲎试剂加样量各为25μL,检测波长405 nm,预设OD值0.05,使用半孔酶标板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目的通过研究确定微量动态显色法能否满足《中国药典》的要求,作为现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补充。方法使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每孔样品和鲎试剂加样量各为25μL,检测波长405 nm,预设OD值0.05,使用半孔酶标板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9101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规定,按照其项下“杂质测定”中“定量”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度7项内容的方法学验证,并对48个药品品种共74批样品开展了品种适用性研究,对76个药品品种共143批样品(包括133批阴性样品和10批阳性样品)进行日常检验,并将结果与传统显色法检验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经过方法学验证,表明微量动态显色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定量方法的要求;经过品种适用性与一致性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动态显色法与传统显色法相比,具有较好的等效性。结论微量动态显色法可以作为现有细菌内毒素的补充方法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方法学验证 品种适用性 一致性比对 微量动态显色法 补充替代方法
下载PDF
微裂均质化处治技术在中洪路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延业 《北方交通》 2024年第8期63-68,共6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方案影响改扩建项目的交通组织方案和工程造价。为研究提升路面改建方案的合理性,以中洪路改扩建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方案比选为例,通过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分析,有效解决反射裂缝等路面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方案影响改扩建项目的交通组织方案和工程造价。为研究提升路面改建方案的合理性,以中洪路改扩建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方案比选为例,通过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分析,有效解决反射裂缝等路面病害。从环保、技术、经济、交通疏解等方面比选设计方案,选取微裂均质化处治方案,并确定了微裂均质化处治的施工工艺、相关参数和注意事项,以期为路面改建方案设计和加铺施工提供经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改扩建 水泥混凝土路面 微裂均质化技术 方案比选
下载PDF
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微变形控制技术影响规律研究
5
作者 王庆敏 王海涛 +1 位作者 许明杨 张志伟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9期1-5,共5页
为研究PBA工法联合微变形控制技术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影响规律,依托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工程,分别建立仅采用PBA工法和PBA工法联合微变形控制技术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两种施工方法引起的既有车站和新建车站变形及应力进行对比分... 为研究PBA工法联合微变形控制技术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影响规律,依托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工程,分别建立仅采用PBA工法和PBA工法联合微变形控制技术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两种施工方法引起的既有车站和新建车站变形及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仅采用PBA工法时,既有车站轨道结构沉降值在桩柱体系施工完毕超过控制值,并且最终沉降仍然超过控制值近1倍;而采用PBA工法联合微变形控制技术,车站结构和轨道结构最终沉降值分别稳定在-1.53 mm和-1.26 mm,较PBA工法分别减小61%和69%,满足沉降控制要求;微变形控制技术可以减小拱顶及拱肩沉降和拱底隆起,减小初期支护的位移和应力。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两者变形趋势相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密贴下穿 数值模拟 微变形控制 实测对比
下载PDF
飞腾处理器与商用处理器性能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建滨 杜琦 +3 位作者 唐滔 陈顼颢 黄春 杨灿群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深入分析了飞腾处理器FT-1500A与商用处理器Intel XEON在性能上的差异。在微基准测试层面,评测了两个平台能够达到的最大可获得性能(浮点性能、访存延迟和访存带宽)。在应用层面,选取一个典型的海洋预报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如何将一个... 深入分析了飞腾处理器FT-1500A与商用处理器Intel XEON在性能上的差异。在微基准测试层面,评测了两个平台能够达到的最大可获得性能(浮点性能、访存延迟和访存带宽)。在应用层面,选取一个典型的海洋预报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如何将一个开源代码移植到飞腾处理器和商用处理器上,探讨了该软件在两个平台上的单核性能与多核性能,分析了性能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认为FT-1500A已经有良好的生态基础(操作系统、编译器和工具链),使得移植典型科学计算程序简单可行,虽然跟商用平台相比,飞腾处理器在性能上存在着差距,但考虑到其在功耗上的优势,飞腾处理器将是一个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腾处理器 微基准测试 性能比较
下载PDF
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肖斌卿 杨旸 +1 位作者 余哲 沈才胜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807,830,共11页
在调查和文献基础上,进行信用风险来源识别、评级指标分类和评级方法选择,构建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以期在授信审批环节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基于某商业银行2008—2013年小微企业实际信贷数据,运用线性判别分析、二项逻辑回归和... 在调查和文献基础上,进行信用风险来源识别、评级指标分类和评级方法选择,构建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以期在授信审批环节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基于某商业银行2008—2013年小微企业实际信贷数据,运用线性判别分析、二项逻辑回归和十种基于不同学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并在评级指标体系中加入宏观经济变量,使度量风险的稳健性进一步得到提升.最后通过四种方法对不同模型的结果和评级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基于Levenbery-Marquardt学习算法的NN10模型具有最优的评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小微企业 模型比较 学习算法
下载PDF
超微量液体容积双波长参比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金涛 陈超云 +4 位作者 李志昊 佟林 刘子勇 张珑 罗志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59,共4页
为克服静力称重法受蒸发量影响大的不足,同时适应在线测量的需要,基于Lambert-Beer定律,研究了520nm和730nm双波长超微液体容量光度吸收测量法,通过稀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超微量液体容积。设计了双波长参... 为克服静力称重法受蒸发量影响大的不足,同时适应在线测量的需要,基于Lambert-Beer定律,研究了520nm和730nm双波长超微液体容量光度吸收测量法,通过稀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超微量液体容积。设计了双波长参比光度吸收法的测量系统,采用与静力称重测量系统比对试验的方式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1μL和5μL微量液体试验数据表明:双波长参比光度吸收法和静力称重法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均符合ISO8655的技术要求。与静力称重法方法相比,双波长参比光度吸收法对测量环境要求低,易于实现在线测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液体蒸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超微量液体 容量 比对试验 双波长参比
下载PDF
数字岩心分析与真实岩心实验平行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兴军 齐亚东 +1 位作者 宋新民 赵天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6,145,共4页
为探讨数字岩心分析与真实岩心实验之间的可替代性问题,采用大庆油田砂岩样品开展数字岩心研究,并建立了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用恒速压汞实验获取了同一块样品的真实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参数,并将数... 为探讨数字岩心分析与真实岩心实验之间的可替代性问题,采用大庆油田砂岩样品开展数字岩心研究,并建立了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用恒速压汞实验获取了同一块样品的真实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参数,并将数字岩心分析结果与恒速压汞实验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岩心技术是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微观渗流机理的有效手段,该技术的可靠性取决于对真实岩心特征参数提取的全面性与精确性,构建数字岩心过程中,除了满足孔隙度和渗透率与真实岩心高吻合度条件外,还有必要参考压汞测试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数据,建议增加平均喉道半径作为更严格的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岩心 真实岩心 平行对比 微观孔隙结构 恒速压汞
下载PDF
纳米磁流变液与微米磁流变液之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华 傅周东 吴根茂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69,共2页
在介绍了磁流变液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分别从稳定性、磁学性质以及其器件的控制性方面 ,对纳米磁流变液和微米液性质进行比较。指出纳米材料在这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性质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磁流变液 微水磁流变液 组成 工作原理 稳定性 磁学性质 纳米材料
下载PDF
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 林长缨 +4 位作者 张勐 郭婧 高文晖 李疆 张晶 《首都公共卫生》 202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仪器正常清洗和设置特殊清洗检测,尿样直接和混匀后检测,新鲜尿样和-20℃冷冻保存3个月检测,使用Bland-Altman法统计处理比较随机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仪器正常清洗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仪器正常清洗和设置特殊清洗检测,尿样直接和混匀后检测,新鲜尿样和-20℃冷冻保存3个月检测,使用Bland-Altman法统计处理比较随机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仪器正常清洗检测结果:差值的均值d=14.1 mg/L,差值的标准差s_(d)=10.0 mg/L,4.35%(2/46)的点在一致性界限以外,在一致性界限内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值对结果影响大,一致性差;设置特殊清洗检测结果:差值的均值d=0.0 mg/L,差值的标准差s_(d)=1.9 mg/L,5.56%(2/36)的点在一致性界限以外,在一致性界限内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值对结果影响小,一致性好;直接和混匀后检测结果:差值的均值d=-2.1 mg/L,差值的标准差s_(d)=3.2 mg/L,7.27%(4/55)的点在一致性界限以外,在一致性界限内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值对结果影响大,一致性差;新鲜尿样和-20℃冷冻保存检测结果:差值的均值d=-0.8 mg/L,差值的标准差s_(d)=2.4 mg/L,33个点全部在一致性界限以内,在一致性界限内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值对结果影响小,一致性好。结论苦味酸法肌酐试剂对检测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有影响,预先设置特殊清洗解决携带污染问题;浑浊尿液在分析前离心或过滤处理;不能及时检测尿样可低温冷冻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尿微量白蛋白 比对实验 携带污染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感知的跨文化比较——以中国、英国、美国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雷宇 张宏梅 +1 位作者 徐菲菲 梁浩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34,共12页
文章整合市场营销领域的国家形象和旅游领域的目的地形象,将旅游领域的国家形象分为宏观形象和微观形象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方面对中、英、美三国大学生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进行比较。在用SPSS 17.0对905份有效问卷(中国308份、英国304... 文章整合市场营销领域的国家形象和旅游领域的目的地形象,将旅游领域的国家形象分为宏观形象和微观形象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方面对中、英、美三国大学生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进行比较。在用SPSS 17.0对905份有效问卷(中国308份、英国304份、美国293份)进行分析之后,得出5个国家宏观形象因子和4个国家微观形象因子,对各因子和题项进行均值比较后,得出如下结论:(1)英美两国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大部分一致,而且大部分题项评价都较高;(2)中国的环境问题是3个国家都比较担忧的问题,中国的政治体制在英美两国大学生中评价较低;(3)中国大学生与英美两国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国家或地区旅游组织制定更好的形象营销方案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国家形象 微观国家形象 跨文化比较 中国
下载PDF
不同生化工艺处理炼油废水的GC/MS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超 郎春燕 +3 位作者 李德豪 柳莎 曹建平 王小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6,共4页
采用生物吸附-厌氧-移动生物膜反应器(BA-H-MBBR)组合工艺进行炼油废水处理实验研究,并平行模拟原有工艺厌氧-好氧-好氧(A-O-O)工艺进行对比实验,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仪(GC/MS)对现有A-O-O工... 采用生物吸附-厌氧-移动生物膜反应器(BA-H-MBBR)组合工艺进行炼油废水处理实验研究,并平行模拟原有工艺厌氧-好氧-好氧(A-O-O)工艺进行对比实验,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仪(GC/MS)对现有A-O-O工艺和新开发的BA-H-MBBR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监测结果显示,BAH-MBBR工艺出水水质优于A-O-O工艺,且具有更好的单环芳烃族化合物(苯酚、苯胺等)去除能力;GC/MC在进水中共检出60种有机污染物,在A-O-O工艺出水(O_2)、BA-H-MBBR工艺出水(M2)中只分别检出14种和6种有机物,表明进水经过生化工艺处理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均得到降解和去除;M2中检出的有机物种类较O2中的低得多,并且M_2和O_2分别检出2种、7种含氮有机物,显示出BA-H-MBBR工艺更优异的有机物处理能力,并且在处理含氮有机物方面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移动生物膜反应器 工艺对比 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控制压力钻井技术与微流量控制钻井技术的对比 被引量:12
14
作者 曾凌翔 李黔 +2 位作者 梁海波 孙凯 代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4,129-130,共3页
深井、复杂井目前主要面对的钻井难题是如何在窄钻井液密度窗口中安全钻进,而控制压力钻井技术则可以解决上述难题。控制压力钻井主要包含控压钻井(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缩写为MPD)技术与微流量控制(Mi-cro-Flux Control,缩写为M... 深井、复杂井目前主要面对的钻井难题是如何在窄钻井液密度窗口中安全钻进,而控制压力钻井技术则可以解决上述难题。控制压力钻井主要包含控压钻井(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缩写为MPD)技术与微流量控制(Mi-cro-Flux Control,缩写为MFC)钻井技术。为促进国内引进、吸收、应用以上新技术,从钻井技术原理和钻井设备及特点这两个方面,将MPD与MFC进行了详细对比。结论认为:①MPD可以精确控制井底压力,实现平衡或近平衡钻井,设计的钻井液密度低于常规钻井液密度,当循环钻进时需要通过液柱压力与循环压耗来平衡地层压力,当停止循环时井底压力则为液柱压力与回压之和,需要回压来弥补循环压耗以达到平衡状态;②MFC是在MPD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新钻井技术,它不仅满足了MPD技术的核心功能,而且还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微流量(微进口流量和微出口流量)控制,能探测到早期的侵入与漏失,更精确地预见和控制有关事故的发生;③与MPD相比,MFC能探测到更小的井内总体流量的波动范围;④国内有必要尽快引进和吸收以上先进技术,用以提高钻井技术水平和解决窄钻井液密度窗口安全钻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技术 微流量控制钻井技术 对比 原理 设备 窄钻井液密度窗口 井底压力 总体流量
下载PDF
汉阿语序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良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1-5,共5页
语序是语言表意的重要手段,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的语序作了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以期为阿拉伯语教学和汉阿两种语言的互译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宏观对比 微观对比 语序类型 轨层结构
下载PDF
基于计量与可视化的国内外微政务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琳 倪超 朱晓峰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143,153,共7页
微政务作为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选取2010-2016年间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以微政务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理论和方法,以Cite SpaceⅢ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 微政务作为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选取2010-2016年间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以微政务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理论和方法,以Cite SpaceⅢ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通过高频关键词的时区图和网络图、学科分布图、期刊分布图等,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微政务研究所处的研究阶段与发展脉络、研究流派与主体、研究主题与方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政务 文献计量 可视化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兔耳风属三种植物解剖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香梅 于宏 戴小英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对兔耳风属杏香兔耳风、红背兔耳风、铁灯兔耳风这3个种的根、茎、叶、叶柄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解剖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杏香兔耳风和红背兔耳风4种器官微形态结构相似,亲缘关系较近。而铁灯兔耳风在这4种器官的微形态结构方面与... 对兔耳风属杏香兔耳风、红背兔耳风、铁灯兔耳风这3个种的根、茎、叶、叶柄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解剖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杏香兔耳风和红背兔耳风4种器官微形态结构相似,亲缘关系较近。而铁灯兔耳风在这4种器官的微形态结构方面与上述两个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铁灯兔耳风根的木质部为二原型,中央无髓,另两个种则为三原型,中央有髓;铁灯兔耳风叶柄维管束为3个,另两个种则为5个;铁灯兔耳风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而另两个种则分化明显;铁灯兔耳风茎的维管束数量在13个以上,维管束之间射线细胞较窄,而另两个种的维管束数量在11~13之间,维管束之间射线细胞较宽,可以明显区分出维管束。这说明铁灯兔耳风与杏香兔耳风、红背兔耳风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香兔耳风 红背兔耳风 铁灯兔耳风 微形态结构
下载PDF
大汗腺盲视下刮除和直视下剔除两种方式治疗腋臭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科 孙家明 +2 位作者 冯晓玲 郭能强 刘嘉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术与直视下剔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科行腋臭微创手术并成功随访的346名患者共692侧,按手术方式分为盲视下刮除组和直视下剔除组,统计并比较各组近远期并发... 目的:比较和分析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术与直视下剔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科行腋臭微创手术并成功随访的346名患者共692侧,按手术方式分为盲视下刮除组和直视下剔除组,统计并比较各组近远期并发症和两年后异味残留情况。结果:盲视下刮除组106侧中,出现并发症10侧(9.4%),其中近期并发症有血肿(7侧)和伤口延迟愈合(1侧),远期并发症为皮下包块形成伴感染(2侧);直视下剔除组586侧中,出现并发症共119侧(20.3%),其中近期并发症有血肿(56侧)、伤口裂开(18侧)、皮肤坏死(9侧)和伤口延迟愈合(11侧),远期并发症有皮下包块形成伴感染(8侧)、瘢痕增生(16侧)和肩关节活动受限(1侧),直视下剔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上述并发症通过及时处理后皆愈合良好。术后两年随访,仍有异味残留者中,盲视下刮除术组(26侧,24.5%)较直视下剔除术组(43侧,7.3%)多(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腋臭的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盲视下刮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直视下剔除术远期效果好,术后并发症通过合理而及时的措施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腋臭手术 临床效果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应昌 陈烈欢 +3 位作者 王昆 熊海波 梁雄 黎燕玲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3期167-169,17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分别采用微型腹腔镜及传统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微型腹腔镜手术组采用微型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的方法,传统术式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分别采用微型腹腔镜及传统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微型腹腔镜手术组采用微型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的方法,传统术式组采用经腹股沟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微型腹腔镜术手组较传统术式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并且疗效确切。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切口瘢痕等优点,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 微型腹腔镜 传统术式 比较
下载PDF
微线段齿轮与渐开线齿轮温升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康 赵韩 田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80-1883,共4页
提出了的一种新型齿轮———微线段齿轮,微线段齿轮具有良好的啮合性能。在解决了刀具设计的前提下,在国际上首次进行了微线段齿轮的台架实验。介绍了实验设备及方案,采用较易测量的润滑油温升实验来进行微线段齿轮及渐开线齿轮传动性... 提出了的一种新型齿轮———微线段齿轮,微线段齿轮具有良好的啮合性能。在解决了刀具设计的前提下,在国际上首次进行了微线段齿轮的台架实验。介绍了实验设备及方案,采用较易测量的润滑油温升实验来进行微线段齿轮及渐开线齿轮传动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微线段齿轮比渐开线齿轮的温升要低,平衡油温较低,从而证明了微线段齿轮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线段齿轮 渐开线齿轮 温升 对比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