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magnetism and Absorptivity of the Modified Micro-coiled Chiral Carbon Fibers 被引量:10
1
作者 Zheng Tianliang Wang Yuehong +2 位作者 Zheng Kuangyu Li Qian Tao Y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9-563,共5页
Micro-coiled chiral carbon fibers are modified by nano-Ni.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unmodified and the modified fiber... Micro-coiled chiral carbon fibers are modified by nano-Ni.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unmodified and the modified fib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omagnetism parameters of the modified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unmodified. After modification by nano-Ni, the micro-coiled chiral carbon fibers have decreased permittivity and electrical loss. The permeability and magnetic loss of the modified carbon fibers becom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unmodified ones. Moreover, the modification of unmodified chiral carbon fibers into the modified is much like changing hollow electric windings into those with magnetic cores inside. The modifier intensifies the cross polarization of the chiral carbon fibers and makes the permittivity and the permeability get closer to each other which improves the matching performance and enhances absorbability of coatings. In the range of 6-18 GHz,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coating is 6-8dB and the bandwidth is 12 GHz. The area density of the coating is below 3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orbing coating micro-coiled chiral carbon fiber modify electromagnetism parameters
下载PDF
基于准零刚度支撑结构的低频主动隔振平台研究
2
作者 李青 何柯达 +4 位作者 杨鸿杰 薛羽竣 马超 王天舒 刘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4-91,117,共9页
针对量子科学试验、精密制造等先进应用对亚赫兹微振动的抑制需求,研究基于准零刚度支撑结构和分离式音圈作动器的低频主动隔振技术。首先,给出一种低频主动隔振平台设计方法,考虑准零刚度结构的等效动力学特性,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 针对量子科学试验、精密制造等先进应用对亚赫兹微振动的抑制需求,研究基于准零刚度支撑结构和分离式音圈作动器的低频主动隔振技术。首先,给出一种低频主动隔振平台设计方法,考虑准零刚度结构的等效动力学特性,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所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多自由度耦合下平台的扰动传递特性并设计主动隔振算法;最后,研制低频主动隔振平台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主动隔振平台能够在三个线自由度上实现优于98.3%的微振动抑制效果,在0.1~10.0 Hz内载荷z方向微振动小于1.3×10^(-8)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微振动 主动隔振 准零刚度结构 音圈作动器
下载PDF
双线圈与单线圈磁脉冲辅助微冲裁对比与分析
3
作者 黄蔚君 杨亮 +4 位作者 黄曾鑫 刘大海 陶毅晨 周恺 祝李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5,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磁脉冲辅助微冲裁工艺,提出使用双线圈替代单线圈的磁脉冲辅助微冲裁方法,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进行了成形孔宏观效果及冲裁断面质量分析,从而对双线圈与单线圈成形率与冲裁断面质量优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成形孔的宏观... 为进一步研究磁脉冲辅助微冲裁工艺,提出使用双线圈替代单线圈的磁脉冲辅助微冲裁方法,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进行了成形孔宏观效果及冲裁断面质量分析,从而对双线圈与单线圈成形率与冲裁断面质量优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成形孔的宏观效果方面,双线圈的孔成形率远高于单线圈,双线圈的应用提高了磁脉冲辅助微冲裁的能量利用率。单线圈磁脉冲辅助微冲裁的冲裁断面光亮带占比最高仅有15.3%,而双线圈的冲裁断面光亮带占比最高高达59.6%,双线圈冲裁质量远优于单线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辅助成形 微冲裁 双线圈 断面质量
下载PDF
基于Zigzag柔性簧片的大行程XY精密运动平台
4
作者 赵林峰 凌明祥 +2 位作者 薛立伟 申浩 陈立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70-2080,共11页
通过采用Zigzag柔性簧片作为导向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大行程、高精度、高频响、低应力的并联式XY二自由度精密定位平台,满足精密运动的需求。提出了以Zigzag柔性簧片单元为核心导向梁的柔顺精密运动平台结构,并采用音圈电机进行驱动,实... 通过采用Zigzag柔性簧片作为导向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大行程、高精度、高频响、低应力的并联式XY二自由度精密定位平台,满足精密运动的需求。提出了以Zigzag柔性簧片单元为核心导向梁的柔顺精密运动平台结构,并采用音圈电机进行驱动,实现3 mm×3 mm的运动范围和60 Hz以上的固有频率。对Zigzag柔性簧片和传统直梁柔性簧片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验证Zigzag柔性簧片运动性能的优越性。接着,对XY两自由度运动进行解耦设计,减小运动带来的寄生(耦合)误差。运用有限元分析对平台进行优化,针对高频运动引发的疲劳损伤问题,改进定位平台的构型,降低最大应力,延长平台工作寿命。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满足运动和解耦性能的设计要求,其寄生误差为0.012%,能够实现大行程以及较高频率的运动,并且响应快速,动态特性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定位平台的固有频率达到60 Hz,开环分辨率达1.3μm,可实现XY方向±1.5 mm行程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位平台 音圈电机 柔顺机构 低应力
下载PDF
大行程推拉电磁驱动微定位平台的内环阻尼与迭代学习控制
5
作者 刘昊 赖磊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8-1243,共6页
为了解决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驱动力小和低阻尼谐振等问题,本文采用两侧音圈电机的推拉模式来提升驱动力的大小,并且利用内环阻尼控制器结合迭代学习控制方法来实现平台的精准控制。首先,搭建了互补配置的双音圈电机驱动双平行... 为了解决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驱动力小和低阻尼谐振等问题,本文采用两侧音圈电机的推拉模式来提升驱动力的大小,并且利用内环阻尼控制器结合迭代学习控制方法来实现平台的精准控制。首先,搭建了互补配置的双音圈电机驱动双平行四边形柔性机构的微定位平台。其次,设计了内环阻尼速度反馈控制器。然后,采用逆模型迭代学习控制方法来进一步消除周期性的干扰和误差。最后进行了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在跟踪1 Hz和2.5 Hz的正弦波时,相比于PI控制,最大误差分别减少74.6%和68.6%,满足微定位平台精准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微定位平台 音圈电机 柔性机构
下载PDF
胃肠道胶囊机器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发射线圈优化设计
6
作者 佘健健 华浩然 +1 位作者 李宝军 陈将伟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模型与原理,仿真分析了几种不同类型发射线圈的磁场分布。结果表明,线圈磁芯开口大小、磁芯与空气界面的形状、线圈放置的位置都会对发射线圈附近磁场分布产生影响。进而优化出扇环型发射线圈,当线圈中通以频率218 kH...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模型与原理,仿真分析了几种不同类型发射线圈的磁场分布。结果表明,线圈磁芯开口大小、磁芯与空气界面的形状、线圈放置的位置都会对发射线圈附近磁场分布产生影响。进而优化出扇环型发射线圈,当线圈中通以频率218 kHz、幅值1.125 A的电流时,可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形成3.0~4.7 G、比较均匀的磁场,满足胃肠道胶囊机器人的供能需求。相较于已有同用途的发射线圈,优化设计的发射线圈结构简单、整体尺寸显著缩小,同时采用较小的电流就能满足供能需求。研究工作可为优化设计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的发射线圈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胶囊机器人 无线能量传输 发射线圈 磁芯 磁场
下载PDF
音圈电机驱动微定位平台线性自抗扰滑模控制
7
作者 王雯雯 赖磊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针对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控制速度和精度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将滑模控制和线性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来提高平台系统的控制性能。首先,搭建了音圈电机驱动复合双平行四杆柔性机构的微定位平台和实验系统... 针对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控制速度和精度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将滑模控制和线性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来提高平台系统的控制性能。首先,搭建了音圈电机驱动复合双平行四杆柔性机构的微定位平台和实验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辨识;其次,设计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内外扰动并在线进行扰动补偿,针对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性能优化上的局限性,提出滑模控制器解决相位滞后问题来进一步提升轨迹跟踪精度;最后,利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对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滑模和线性自抗扰复合控制器能够很好地克服内外干扰,与经典PID控制和单独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相比,跟踪正弦波信号的最大误差分别减小了52.98%和21.26%,满足了微定位平台高精高速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滑模控制 微定位平台 音圈电机 柔性机构
下载PDF
退火对电流体喷印线圈磁敏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张缘圆 甘寅锴 +2 位作者 辛明勇 何雨旻 余丙军 《机械》 2024年第7期23-29,共7页
研究了热退火对不同电流体喷印方式制备的微纳金属线圈磁感应特性的影响。首先,仿真分析了不同线圈参数对线圈电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磁敏线圈结构;然后,使用电流体喷印设备进行线圈制备,并利用磁场发生及检测系统对喷印线圈进行性能表征... 研究了热退火对不同电流体喷印方式制备的微纳金属线圈磁感应特性的影响。首先,仿真分析了不同线圈参数对线圈电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磁敏线圈结构;然后,使用电流体喷印设备进行线圈制备,并利用磁场发生及检测系统对喷印线圈进行性能表征;最后,对比了相同条件下(真空,300℃)退火前后不同电流体喷印方式制备的微纳金属线圈在均匀交变磁场下的感应电动势随激励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退火后的线圈表现出更为优秀的导电性,并分析了其变化机制。为基于电流体喷印技术的微纳磁敏线圈制备提供了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喷印 微纳金属线圈 退火 磁感应特性 交变磁场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PID的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控制策略
9
作者 喻曹丰 魏益军 +3 位作者 郑爽 杨坤 陶雪枫 肖志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针对宏微复合驱动器控制系统中存在定位误差大和调节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次最优分数阶PID的控制策略。简述了宏微复合驱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基于电磁驱动原理建立了宏动部分数学模型;设计了分数阶PID控制器,并采用遗传算法和... 针对宏微复合驱动器控制系统中存在定位误差大和调节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次最优分数阶PID的控制策略。简述了宏微复合驱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基于电磁驱动原理建立了宏动部分数学模型;设计了分数阶PID控制器,并采用遗传算法和次最优的方法对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分数阶PID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采用分数阶PID控制器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器在5 mm以及更大定位行程中位移超调量下降超过57%,调节时间减少超过24%,且行程越大驱动器采用分数阶PID控制器控制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分数阶PID控制器在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系统中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复合驱动器 遗传算法 分数阶PID控制器 音圈电机
下载PDF
Solid catalytic growth mechanism of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金红 苏革 +2 位作者 白朔 孙超 成会明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4期377-382,共6页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were prepared by catalytic pyrolysisof acetylene with nano-sized nickel powder catalyst using the substrate method. The morphology of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was observed through field em...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were prepared by catalytic pyrolysisof acetylene with nano-sized nickel powder catalyst using the substrate method. The morphology of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was observed through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fiber and coil diameter of the obtained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is about 500—600 nm and 4—5 μm,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obtained were regular double carbon coils, but a few irregular ones were also observ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 solid catalytic growth mechanism of micro-coiled carbon fibers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热分解 微卷的碳纤维 形态学 稳固的催化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自学习非线性PID的音圈电机精密定位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苗苗 翟朋辉 +2 位作者 张英杰 李健 冯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9-1530,共12页
基于音圈电机的精密宏微气浮运动系统,是一种能克服接触摩擦和行程限制的新型精密定位系统。针对系统中用于精密定位的音圈电机受到内外扰动从而影响系统最终定位精度的问题,在建立起音圈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反正弦函数的... 基于音圈电机的精密宏微气浮运动系统,是一种能克服接触摩擦和行程限制的新型精密定位系统。针对系统中用于精密定位的音圈电机受到内外扰动从而影响系统最终定位精度的问题,在建立起音圈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反正弦函数的自学习非线性PID控制器,利用自学习算法对非线性增益函数的增益系数进行实时调整。完成算法设计与仿真后,在搭建的系统平台分别进行了微动台短行程定位和宏微动台的长行程定位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较,自学习非线性PID控制器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定位精度,系统对位置指令响应迅速无超调,控制精度达到了亚微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宏微气浮运动系统 音圈电机 自学习非线性PID 定位精度
下载PDF
大型分块式空间望远镜主镜合像/振动一体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祥瑞 张尧 +1 位作者 王有懿 毛岸远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1,共12页
面向在轨组装的分块式空间望远镜主镜高精度合像与稳像调整问题,设计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六自由度子镜主动调整机构,并考虑星体柔性附件和角动量装置等微振动源影响提出一种分散式力控制方法,完成镜面位姿的高精度控制,实现分块镜合像与... 面向在轨组装的分块式空间望远镜主镜高精度合像与稳像调整问题,设计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六自由度子镜主动调整机构,并考虑星体柔性附件和角动量装置等微振动源影响提出一种分散式力控制方法,完成镜面位姿的高精度控制,实现分块镜合像与振动一体化控制.本文先推导了像差与子镜位姿参数之间的光学灵敏度矩阵形式,以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得到了正六边形孔径的Zernike像差多项式;建立分块式空间望远镜整星动力学模型,基于音圈电机设计六自由度子镜主动调整机构,并提出涡流传感器阵列的位姿解算方法;提出在轨组装后的分块式空间望远镜控制方案,针对子镜的TTP(tip,tilt,piston)误差与微振动干扰,利用子镜位姿目标量与作动器期望长度的解析式,设计带有前馈补偿和速度反馈的分散式音圈电机控制器用于电机输出力和子镜位姿调整,实现合像与振动控制;仿真验证并计算成像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实现分块式空间望远镜高精度合像与稳像调整,调整速度快、精度高、振动衰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式空间望远镜 ZERNIKE多项式 合像 微振动 音圈电机 整星动力学
下载PDF
微光学陀螺发展研究
13
作者 张辉 谭鹏立 +3 位作者 蒋军彪 李晓 陈瑶 梁铭珊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共14页
微光学陀螺(micro optic gyroscope,MOG)是一种基于波导环和Sagnac效应的小型化、集成化的新型角速度传感器,因其在综合性能上的潜在优势,有望在智能弹药、无人飞行器和水下无人运载器等小型平台上获得广泛应用。文中简述了3类MOG的基... 微光学陀螺(micro optic gyroscope,MOG)是一种基于波导环和Sagnac效应的小型化、集成化的新型角速度传感器,因其在综合性能上的潜在优势,有望在智能弹药、无人飞行器和水下无人运载器等小型平台上获得广泛应用。文中简述了3类MOG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3类MOG技术方案,各光波导、集成光学器件等关键组件的方案及其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展望了MOG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学陀螺 波导环 干涉型微光学陀螺 谐振型微光学陀螺 布里渊微光学陀螺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电池极耳焊缝微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14
作者 黄平 马龙 +3 位作者 李泰民 郑福印 张晓丹 白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70,共5页
针对航空锂电池极耳焊缝微缺陷识别及分类研究,阐述了多频涡流层析成像检测机制及组成结构,提出采用多通道微型差分涡流检测线圈作为缺陷信号有效拾取介质,并基于STM32完成了高灵敏度励磁-检测探头、激励电路、锁相环电路以及信号调理... 针对航空锂电池极耳焊缝微缺陷识别及分类研究,阐述了多频涡流层析成像检测机制及组成结构,提出采用多通道微型差分涡流检测线圈作为缺陷信号有效拾取介质,并基于STM32完成了高灵敏度励磁-检测探头、激励电路、锁相环电路以及信号调理采样电路的系统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航空锂电池极耳焊缝微缺陷(缺焊、多焊、气泡等),其中缺焊及气泡微缺陷导致扫面曲线出现上凸现象,而多焊微缺陷形成下凹趋势,整机电路方案为相关检测领域的缺陷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耳焊缝 微缺陷 多频涡流 层析成像 差分涡流检测线圈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的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喻曹丰 肖志豪 +3 位作者 吴干 杨坤 魏益军 陶雪枫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107,共8页
面向高速精密定位领域设计了以音圈电机为宏动部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为微动部分的同轴式宏微复合驱动器。为实现宏动部分的驱动控制,基于电磁驱动原理建立了宏动部分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 面向高速精密定位领域设计了以音圈电机为宏动部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为微动部分的同轴式宏微复合驱动器。为实现宏动部分的驱动控制,基于电磁驱动原理建立了宏动部分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系统,其包括4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采用5阶S型位移曲线作为路径规划,并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定位过程中,ADRC算法控制下其最大跟随误差约为0.155 mm,最终定位误差约为9μm,在负载工况下,最大跟随误差约为0.277 mm,最终定位误差约为11μm。研究结果表明:ADRC算法较于PID算法跟随误差更低,超调更小,且最终定位误差处于宏微复合驱动器微动的定位范围内,满足整体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复合驱动器 音圈电机 自抗扰控制 精密定位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电加热微电极传热模式的结构依赖性研究
16
作者 李炬 杨森 孙建军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46,共9页
近年来,电加热微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在高温下促进质量传输和反应动力学通常会导致电流信号增加。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微电极内部传热的研究,这对于微传感器的设计和操作是必要的。本文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 近年来,电加热微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在高温下促进质量传输和反应动力学通常会导致电流信号增加。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微电极内部传热的研究,这对于微传感器的设计和操作是必要的。本文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来分析影响表面温度(T_(s))的因素,这对线圈加热的微盘电极的加热能力至关重要。电极表面和加热铜线底部之间的距离也与T_(s)(R^(2)=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考虑到成本,25 mm长的金丝足以获得相对较高的T_(s)。此外,当电极材料为金且金盘直径为0.2 mm时,可以获得最高的Ts。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加热铜线直径与电流的关系。仿真结果有望为电加热微传感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微电极 传热 微盘 线圈加热 模型 COMSOL 温度分布
下载PDF
电磁直驱柔性微定位平台谐振抑制控制器设计
17
作者 陈云壮 赖磊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66,共4页
针对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的低阻尼谐振问题,利用零极点配置的根轨迹校正方法对其谐振振动模态进行有效抑制以满足其跟踪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性能要求。首先,搭建了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系统并进行系统辨识... 针对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的低阻尼谐振问题,利用零极点配置的根轨迹校正方法对其谐振振动模态进行有效抑制以满足其跟踪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性能要求。首先,搭建了音圈电机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系统并进行系统辨识,获得平台的动态特性;其次,为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在原系统根轨迹上加入共轭零点消除低阻尼共轭极点带来的振荡;此外,在闭环系统基础上加入前置的相位超前前馈控制器以消除闭环系统的相位误差;最后,利用所设计控制器对频率为1 Hz、2 Hz、5 Hz的正弦信号和三角波信号进行跟踪实验,最大跟踪误差分别为轨迹幅值的7.08%和6.05%。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好的复现所跟踪的信号,跟踪误差得到了较好的抑制,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准确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定位平台 音圈电机 零极点对消 相位超前控制器
下载PDF
电磁式MOEMS扫描光栅微镜驱动系统优化设计
18
作者 尹欣慧 顾雯雯 张青莲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58,共8页
基于工农业发展对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需求,对用于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电磁式微光机电系统(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驱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解决扫描光栅微镜驱动信号大、扫描角度小等问题。通过对构成其驱动系统的线圈匝数、线圈间距等... 基于工农业发展对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需求,对用于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电磁式微光机电系统(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驱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解决扫描光栅微镜驱动信号大、扫描角度小等问题。通过对构成其驱动系统的线圈匝数、线圈间距等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最优参数:驱动线圈在内圈、角传感线圈在外圈且以差分形式排布在驱动线圈两侧,驱动线圈匝数为21匝,角传感线圈匝数为2匝,线圈间距为0.020 mm。实验结果表明:驱动频率为604.4 Hz,驱动线圈电阻为114.537Ω,两端角传感线圈电阻分别为404.820和404.970Ω;驱动电流为5 mA时,偏转半角达到6.321°,机械偏转角达到12.642°,并且角传感器灵敏度为1.4425 mV/°。因此,电磁式MOEMS扫描光栅微镜具有驱动信号小、偏转角度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研究结果对于扩大近红外光谱仪的光谱检测范围以及提升检测精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MOEMS) 扫描光栅微镜 角传感器 驱动线圈 偏转角 灵敏度
下载PDF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19
19
作者 谭显西 钟鸣 +2 位作者 李则群 林晨 鲁祥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采用经股或经颈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100%动脉瘤腔闭塞的45个,95%闭塞的39...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采用经股或经颈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100%动脉瘤腔闭塞的45个,95%闭塞的39个,90%闭塞的18个.G1asgow预后评分:I级86例,Ⅱ级5例,Ⅲ~Ⅳ级4例,V级5例.1例椎动脉瘤栓塞后8 h,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36 h再出血,再次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随访0.5~2年无再出血.结论早期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栓塞后早期再出血可能与瘤颈破裂性动脉瘤及夹层囊性动脉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早期 血管内栓塞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螺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储能特性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法宇 杜金红 +2 位作者 刘辰光 李莉香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1-86,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激光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以平直炭纤维为参照,对比研究了碳氢化合物催化分解法制备的螺旋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螺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要比平直...  采用扫描电镜、激光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以平直炭纤维为参照,对比研究了碳氢化合物催化分解法制备的螺旋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螺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要比平直炭纤维的结构更加无序;但螺旋炭纤维的外层结构较为有序。与中孔分布广、孔容低的平直炭纤维不同,螺旋炭纤维的中孔主要分布在3nm~4nm范围内,且有着较高的孔容,其比表面积几乎是平直炭纤维的10倍。这些结构特性使得螺旋炭纤维在抗氧化性、储氢、电化学电容等方面都体现出超越平直炭纤维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炭纤维 微观结构 储能特性 孑L结构分布 电化学电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