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ation of Micro-fluidic Chip with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or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1
作者 Rui BI Pu Dun ZHANG Chao Qing DONG Ji Cun R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21-524,共4页
A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single channel poly (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fluidic chip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 A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single channel poly (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fluidic chip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 of two model components in the mixture containing fluorescein and the rhodamine-green succinimidyl e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micro-fluidic chip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下载PDF
微小通道内超临界R134a流动传热特性
2
作者 张巧玲 马祖浩 +4 位作者 于子元 刘梓俊 黄铋匀 杨振东 马浩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SORC)是回收中低品位能源较理想的新型动力循环技术之一,而超临界有机工质的传热特性严重影响了系统能效,目前已成为制约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向前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文实验研... 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SORC)是回收中低品位能源较理想的新型动力循环技术之一,而超临界有机工质的传热特性严重影响了系统能效,目前已成为制约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向前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文实验研究了超临界R134a在2mm微小通道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参数范围为:热流密度60~120kW/(m^(2)·s),质量流速800~3000kg/(m^(2)·s),压力4.1~5.1MPa,工质进口温度20~100℃,探讨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压力、流体焓值等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传热系数随流体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随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热流密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流体焓值在拟临界值附近出现压降平缓区。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微通道内R134a的传热关联式,该关联式预测误差均在±10%之内,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通道 超临界R134a 流动传热 有机朗肯循环 传热关联式
下载PDF
非常规储层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相态研究进展
3
作者 汪周华 范琨鹏 +4 位作者 赵建飞 余曹 匡红先 郭平 涂汉敏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3期68-77,共10页
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岩石骨架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微纳米孔隙发育的特点,流体与孔隙介质间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界面效应问题,影响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的相态变化规律。对于受限域流体,经典油气相态理论方法忽略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界面效应... 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岩石骨架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微纳米孔隙发育的特点,流体与孔隙介质间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界面效应问题,影响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的相态变化规律。对于受限域流体,经典油气相态理论方法忽略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界面效应的影响,预测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相变特征存在偏差。为了更全面地揭示油气在受限空间中的相态特征及其微观作用机理,总结当前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相态研究技术现状,详细阐述微观实验测试、相态理论模型和分子模拟3种主流技术方法,指出3种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流体相态研究技术提出展望。分析认为:微观实验测试方法可通过研究流体热力学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流体相变点,由于实验误差、人为误差等原因,需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相态理论模型方法可通过改进临界参数场、考虑流体与孔壁界面作用、考虑相间毛管压力修正相平衡判据方程等方法建立纳米孔隙空间相态理论模型,但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界面效应带来的影响且缺乏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难以推广应用;分子模拟方法能在分子尺度上揭示流体分子的相行为,但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小分子展开,并且与流体发生相变时的临界参数结合得较少。后续研究应以多界面效应耦合影响的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油气流体相变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微观实验、理论模型和分子模拟为技术手段,为描述微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相态提供合理的实验测试手段和可靠的理论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相态 微观实验测试 相态理论模型 分子模拟 油气藏开发
下载PDF
Two-fluid modeling of Geldart A particles in gas-solid micro-fluidized beds 被引量:9
4
作者 Xiaoxing Liu Chuanqiang Zhu +3 位作者 Shujun Geng Meiqin Yao Jinhui Zhan Guangwen Xu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The fiuidization behavior of Geldart A particles in a gas-solid micro-fluidized bed was investigated by Eulerian-Eulerian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ommonly used Gidaspow drag model was tested first. The simulation sh... The fiuidization behavior of Geldart A particles in a gas-solid micro-fluidized bed was investigated by Eulerian-Eulerian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ommonly used Gidaspow drag model was tested first. The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minimum bubbling veloc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data even when an extremely fine grid size (of approximately one particle diameter) was used. The modified Gibilaro drag model was therefore tested next. The predicted minimum bubbling velocity and bed voidage we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regime transition phenomena from bubbling to slugging were also reproduced successfully in the simulations. Parametr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solid-wall boundary condition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edicted gas and solid flow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zed bed Geldart A particle Two-fluid model Boundary condition Drag model
原文传递
基于液压放大的压电微动平台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许有熊 庄广锋 +1 位作者 陈星宇 李恭乐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针对传统微动平台难以满足微/纳米定位的要求,该文结合液压放大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液压放大的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双向流固耦合分析,优化了其结构参数。研制了实物样机并进行试... 针对传统微动平台难以满足微/纳米定位的要求,该文结合液压放大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液压放大的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双向流固耦合分析,优化了其结构参数。研制了实物样机并进行试验研究。开环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当压电驱动器输入为90μm时,压电微动平台最大输出位移为603.0μm,放大倍数约为6.7;闭环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微分、积分、比例(PID)算法能降低超调量,且响应时间、稳态时间均减小,稳态误差降低(为±0.2μm),实现了微动平台的大范围输出精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平台 压电驱动器 液压放大 双向流固耦合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高温下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微观行为分析
6
作者 张玉文 张洋 宋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调控难度大,主要与核心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而水基钻井液成分复杂,单一组分与多组分间受高温作用性能变化规律不同,对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均有影响。针对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通过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获得了膨... 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调控难度大,主要与核心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而水基钻井液成分复杂,单一组分与多组分间受高温作用性能变化规律不同,对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均有影响。针对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通过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获得了膨润土胶体剪切应力-温度曲线,并测试了不同温度下胶体颗粒粒度分布,分析了黏土矿物胶体粒子在室温~220℃范围内的分散、絮凝与聚结状态及形成机制,同时利用SEM测试和黏土矿物晶层结构分析,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富含镁多孔纤维状黏土矿物胶体的高温稳定机理,此外,基于对高温热滚前后流变性和滤失量等性能变化的分析,从黏土矿物结构特征和聚合物断链、吸附特性等角度揭示膨润土/复配黏土矿物与聚合物类处理剂在高温下的互相作用机理,结合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浓度膨润土与海泡石复配胶体具有明显的高温稳定优势,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水基钻井液 微观分析 黏土胶体 分散状态
下载PDF
Kinetics of Reduction Reaction in Micro-Fluidized Bed 被引量:3
7
作者 LIN Yin-he GUO Zhan-cheng +2 位作者 TANG Hui-qing REN Shan LI Jing-wei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8,共3页
Micro-fluidized bed reactor is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reduction of iron ore fines. The reactor is op- erated as a differential reactor to ensure a constant gas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within the reactor v... Micro-fluidized bed reactor is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reduction of iron ore fines. The reactor is op- erated as a differential reactor to ensure a constant gas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within the reactor volum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reduction reaction in micro-fluidized bed, a series of kinetic experi- ments were designed. In the micro fluidized bed, the use of shrinking core model describes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reduction of iron ore.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calculated in the range of 700--850 ~C while the initial atmosphere is 100% content of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ore reduction micro-fluidized bed DYNAMICS
原文传递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liquid-solid micro-fluidized beds determined from bed expansion 被引量:2
8
作者 Xiangnan Li Mingyan Liu Yanjun Li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The bed-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solid micro-fluidized bed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Bed columns with inner diameters of 0.8, 1.45, and 2.3 mm were fabricated based on capillaries. Five parti- cle sizes... The bed-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solid micro-fluidized bed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Bed columns with inner diameters of 0.8, 1.45, and 2.3 mm were fabricated based on capillaries. Five parti- cle sizes in a range of 22-58 t^m were investigated. Bed-expansion curves were plotted using visually recorded bed-expansion heights. The bed expansion and initial fluidization behavior were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for conventional-scale beds, Evident differences are reflected in lower expansion ratios and higher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ies for micro-fluidized beds. These were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the internal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 beds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wall contact. The wall effect for micro-fluidized beds at higher particle/bed diameter ratios caused higher local voidage and an increase in expansion ratio. Correlations for the exponent and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in the Richardson-Zaki equation for micro-fluidized beds were proposed. The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ies were correlated using a modification of the Ergun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zed bed Wall effect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 Richardson-Zaki equation Ergun equation
原文传递
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GA-PSO混合算法研究
9
作者 胡伟成 杨庆山 +3 位作者 聂彪 陈华鹏 闫渤文 许紫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提出一种结合改进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的GA-PSO混合算法对复杂地形的风力机排布方案进行优化。以湖南省某实际复杂地形为对象,开展风场全风向数值模拟,结合长期观测风资料评估区域的潜在风能分布,提出考虑网格预处理、时变变... 提出一种结合改进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的GA-PSO混合算法对复杂地形的风力机排布方案进行优化。以湖南省某实际复杂地形为对象,开展风场全风向数值模拟,结合长期观测风资料评估区域的潜在风能分布,提出考虑网格预处理、时变变异率、唯一化和并行化的改进GA(IGA)对风力机排布方案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PSO算法进行进一步优化,并针对尾流模型和目标函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方面,所提GA-PSO算法比贪婪算法、GA、IGA分别改善16.4%、12.9%和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复杂地形 微观选址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计入粗糙峰的微纳结构表面水润滑流体动力学仿真
10
作者 谷靖萱 郑庭 +2 位作者 郭明帅 夏冬生 张会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9-200,共12页
随着表面精密加工技术与润滑减摩研究的发展,利用表面织构化技术提升其表面减摩效果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少有研究考虑摩擦副表面粗糙形貌对润滑特性带来影响.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建立了矩形织构模型,并在其表面... 随着表面精密加工技术与润滑减摩研究的发展,利用表面织构化技术提升其表面减摩效果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少有研究考虑摩擦副表面粗糙形貌对润滑特性带来影响.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建立了矩形织构模型,并在其表面计入粗糙峰结构,讨论水润滑条件下不同粗糙峰结构模型润滑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节微纳复合表面结构参数,将改变润滑水膜承载力,进而影响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的动压润滑效果.此外,织构内涡流生成导致涡量变化,引起能量耗散并影响摩擦力.对矩形织构模型,适当的深度比(H=0.6)可使其表面动压润滑效应达到最优;而增大织构宽度比(W),动压润滑效应增强.在微织构表面引入高斯随机粗糙峰后,当随机粗糙峰高度变化标准差δ为0.5时,承载力可提升44%,摩擦系数降低30.9%.若引入半正弦粗糙峰,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的变化范围均小于10%,对润滑效果的影响不明显.若同时引入高斯随机粗糙峰和半正弦粗糙峰,承载力可提升42%,摩擦系数下降31.1%,即表面动压润滑效果提升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粗糙度 动压润滑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面向磁流体增强的骨架结构微成型设计及回弹特性研究
11
作者 郭涛 陈悦凯 +1 位作者 孙滢涛 周剑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提高磁流体密封液膜的刚度和抗压力性能,设计一种应用于磁流体密封的翻边Z型增强骨架,该骨架由软磁金属薄板微成型冲压而成。对软磁金属电工纯铁和无取向硅钢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得到2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幂硬化准则对Z型骨架成... 为提高磁流体密封液膜的刚度和抗压力性能,设计一种应用于磁流体密封的翻边Z型增强骨架,该骨架由软磁金属薄板微成型冲压而成。对软磁金属电工纯铁和无取向硅钢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得到2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幂硬化准则对Z型骨架成型回弹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为材料参数、厚度、弯曲半径、开孔宽度等。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成型回弹过程进行仿真,应用因素水平分析,以残余应变和最大回弹量为指标,分析板胚厚度、弯曲半径、开孔宽度对回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范围内通过增大板胚厚度、减小弯曲半径、减小翅片宽度能有效降低骨架回弹;当厚度为0.3 mm,弯曲半径0.3 mm,翅片尺寸为2 mm×1 mm时骨架成型回弹量最小,运用硅钢材料比纯铁具有更小的回弹量。研究结果对软磁金属的微成型冲压及磁流体密封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金属 微成型 翻边 回弹 磁流体密封
下载PDF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防除冰系统流场与传热特性分析
12
作者 陈晓宇 司源 陈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0,102,共6页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与其内/外流场的流体流动行为及传热特性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微流道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流场-传热耦合数值分析方法,以气热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微流道实现手段,...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与其内/外流场的流体流动行为及传热特性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微流道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流场-传热耦合数值分析方法,以气热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微流道实现手段,进行了典型翼面前缘电磁功能结构的流场与传热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15℃的外部条件下,基于微流道的防除冰方案具备满足防除冰需求的潜力,为后续进行气热防除冰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除冰 微流道 流-热耦合 传热分析
下载PDF
微纳米金颗粒对卡林型金矿成矿的指示
13
作者 冯宏业 琚宜文 +6 位作者 方维萱 朱洪建 余坤 陈博 乔鹏 肖蕾 陶丽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66,共2页
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一直是矿物学和矿床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长期存在纳米金颗粒(包裹体金)和晶格金之争(Feng Hongye et al.,2021)。黄铁矿在金矿床中通常作为主要载金矿物出现,其晶体内部结... 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一直是矿物学和矿床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长期存在纳米金颗粒(包裹体金)和晶格金之争(Feng Hongye et al.,2021)。黄铁矿在金矿床中通常作为主要载金矿物出现,其晶体内部结构及微量元素组份特征可以用来限定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与演化规律、反映成矿过程、约束矿床成因等,离散不可见金的形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微纳米金颗粒 热液流体 成矿作用 生长机制
下载PDF
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用涡旋压缩机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小亮 孙健 +3 位作者 董辉 朱兵国 巨静斋 彭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以空气为工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无油空气涡旋压缩机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动静涡旋齿之间存在的径向间隙,会使得压缩机工作腔内温度、流速和压力的分布不规律;增大转速,不但可以增加涡旋压缩... 以空气为工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无油空气涡旋压缩机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动静涡旋齿之间存在的径向间隙,会使得压缩机工作腔内温度、流速和压力的分布不规律;增大转速,不但可以增加涡旋压缩机的质量流量,而且还可以减小切向泄漏量,进而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排气压力过大,会降低涡旋压缩机的基本输出性能;在低转速下,过高的排气压力会使得压缩机排气口出现“净回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涡旋压缩机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动力学 变工况
下载PDF
基于PBM的离心式叶轮内气泡破碎合并数值模拟
15
作者 师毓辉 邢继远 +2 位作者 姜雪晗 叶爽 黄伟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6-1829,共14页
针对利用离心泵制备微气泡时叶轮内气泡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问题探究不同入口含气率(IGVF)和转速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泡直径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欧拉-欧拉非均匀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模型进行耦合,求解离心泵叶轮内气液两相旋转流场,并且结合... 针对利用离心泵制备微气泡时叶轮内气泡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问题探究不同入口含气率(IGVF)和转速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泡直径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欧拉-欧拉非均匀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模型进行耦合,求解离心泵叶轮内气液两相旋转流场,并且结合涡识别方法、Luo破碎合并模型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泡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叶片前缘以及吸力面附近存在的涡旋导致气体聚集,引起流道内局部含气率增大,此处气泡合并效应占主导;②流量和转速一定时,随IGVF的增加,流道内湍流强度增加,旋涡后移导致气相聚集区域同样向后延伸,吸力面的高局部含气率区域增大面积显著高于压力面,因此吸力面气泡合并行为更为显著,气泡直径更大;③IGVF和流量一定时,小范围内提升转速可以使气泡破碎效应增强,获得更小直径的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群体平衡模型 微气泡 粒度分布
下载PDF
微泡沫钻井液的发展史与特点
16
作者 吴永川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2期73-76,共4页
勘探开发低压、常压裂缝性潜山油气藏以及能量枯竭油气藏时,若采用常规钻井液钻井,井漏频发,不仅影响施工进度,钻井液还会污染产层、堵塞油气孔道,导致产能不理想。因此,文章对低密度钻井液体系中的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的发展史和特点进行... 勘探开发低压、常压裂缝性潜山油气藏以及能量枯竭油气藏时,若采用常规钻井液钻井,井漏频发,不仅影响施工进度,钻井液还会污染产层、堵塞油气孔道,导致产能不理想。因此,文章对低密度钻井液体系中的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的发展史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今后钻遇低压裂缝性地层时如何合理优选钻井液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钻井液 发展史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的影响
17
作者 张兵 《河南科技》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目的】微泡沫钻井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复杂的地层环境中,钻井液的稳定性会下降,导致微泡沫钻井液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稳定微泡沫钻井液,通常使用稳泡剂来增强泡沫的稳定性。随着对纳米颗粒研究的深入,发现纳米二氧化硅... 【目的】微泡沫钻井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复杂的地层环境中,钻井液的稳定性会下降,导致微泡沫钻井液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稳定微泡沫钻井液,通常使用稳泡剂来增强泡沫的稳定性。随着对纳米颗粒研究的深入,发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具有稳定泡沫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试验来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研究。【方法】首先,以泡沫半衰期和发泡量为指标来验证纳米二氧化硅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将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微泡沫钻井液中,用来研究纳米二氧化硅对微泡沫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结果】由试验结果可知,纳米二氧化硅能极大增强微泡沫的稳定性,与未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后的半衰期增加60 min。在微泡沫钻井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钻井液的稳定性增加、流变性良好、黏度增加、失水降低。【结论】纳米二氧化硅在增强泡沫稳定性上具有显著作用,将其应用到微泡沫钻井液中,能有效提高钻井液的稳定性,降低钻井液的失水量,从而发挥出钻井液的良好性能。未来可以使用纳米二氧化硅来代替钻井液材料,能有效降低钻井液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沫钻井液 纳米二氧化硅 稳定性 流变性
下载PDF
电解液体系对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影响
18
作者 岳学峥 刘恒言 +1 位作者 陆诗怡 马迅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采用3种电解液体系对AZ91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物相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电解液体系微弧氧化涂层的粗糙度、润湿角和结合力来评... 采用3种电解液体系对AZ91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物相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电解液体系微弧氧化涂层的粗糙度、润湿角和结合力来评估其特性,并利用极化曲线评价其耐蚀性能。此外,还使用模拟体液(SBF)浸泡实验来评估涂层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显示:微弧氧化涂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不同电解液体系处理得到的涂层在表面形貌和物相上存在差异,其中磷酸盐体系和硅酸盐体系具有较高粗糙度,而铝酸盐体系则具有较低粗糙度;此外,在各个系统中,磷酸盐体系呈现最小的润湿角值,而铝酸盐体系呈现最大值;这些差异导致了磷酸盐体系涂层耐蚀性最强,硅酸盐体系涂层次之,铝酸盐体系涂层耐蚀性最差;模拟体液浸泡21 d后的涂层表面产生了开裂,但耐蚀性得到了提高,这归因于浸泡过程中腐蚀产物和钙磷盐沉积物对于涂层的覆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解液 模拟体液浸泡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压力调节器弹簧参数快速设计方法
19
作者 王笑然 张琛 李光永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高效的压力调节器弹簧参数快速设计方法,加快相关设备的研发速度和设计精度。【方法】该文基于动网格技术,以一种移动部件为“杯”式结构的压力调节器为例,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和胡克定律,构建了弹簧参数求解模型。通过3D... 【目的】提出一种高效的压力调节器弹簧参数快速设计方法,加快相关设备的研发速度和设计精度。【方法】该文基于动网格技术,以一种移动部件为“杯”式结构的压力调节器为例,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和胡克定律,构建了弹簧参数求解模型。通过3D打印试样进行水力性能实测,验证了弹簧参数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准程度【结果】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弹簧参数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的预置压力设计绝对误差RE小于2%;得到了预置压力设计值0.10 MPa条件下,压力调节器主要结构参数对配置弹簧参数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弹簧参数回归模型。【结论】对于某一固定结构的压力调节器,其预置压力随配置弹簧紧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预置压力确定时,弹簧预紧力与移动部件上游受压面面积和调压断面高度线性负相关,与移动部件下游受压面面积线性正相关。在预置压力规格、调压稳定性、调压范围和适用流量均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压力调节器结构参数对弹簧预紧力的交互影响不显著,但对弹簧刚度和弹簧压缩长度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因此导致了传统压力调节器设计中,优化某一性能指标而导致其他性能指标劣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压力调节器 弹簧 CFD 动网格
下载PDF
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脐血和羊水中miR-182、TNF-α、S100B预测早产儿脑损伤价值
20
作者 黄立新 张淑艳 +4 位作者 孙志敏 陈晓 杨月 沈文娟 李春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43-947,共5页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脐血和羊水中微小核糖核酸182(miR-18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04例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脐血和羊水中微小核糖核酸182(miR-18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04例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临床资料,分娩的早产儿胎龄均<34周,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将产妇分为脑损伤组(n=36)与非脑脑损伤组(n=68)。检测并比较两组脐血和羊水中miR-182、TNF-α、S100B蛋白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脐血和羊水miR-182、TNF-α及S100B蛋白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损伤组脐血miR-182、TNF-α、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脑损伤组,羊水miR-182、TNF-α均高于非脑损伤组(均P<0.05),羊水中S100B蛋白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脐血miR-182、TNF-α、S100B蛋白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48、0.697,灵敏度分别为72.2%、66.7%、55.6%,特异度分别为83.8%、77.9%、88.2%;羊水miR-182、TNF-α、S100B蛋白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AUC分别为0.713、0.689、0.594,灵敏度分别为63.9%、55.6%、30.6%,特异度分别为86.8%、85.3%、86.8%。结论: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妇脐血和羊水中miR-182、TNF-α、S100B蛋白预测其早产儿脑损伤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脐血 羊水 微小核糖核酸182 肿瘤坏死因子-α S100B蛋白 早产儿脑损伤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