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 Use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Microbial Activity in Changbai Mountains of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7
1
作者 FANG Xiangmin WANG Qingli +4 位作者 ZHOU Wangming ZHAO Wei WEI Yawei NIU Lijun DAI Lim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Land use changes are known to alter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however, information about how conversion of natural forest to agricultural land use as well as plantations affects SOC and mic... Land use changes are known to alter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however, information about how conversion of natural forest to agricultural land use as well as plantations affects SOC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in the Changbai Moun- tains of Northeast China is meager. Soil carbon content,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basal respiration and soil carbon mineraliza- tion were studied in five selected types of land use: natural old-growth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NF); spruce plantation (SP) established following clear-cutting of NF; cropland (CL); ginseng farmland (GF) previously under NF; and a five-year Mongolian oak young forest (YF) reforested on an abandoned GF,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of Northeast China in 2011. Results showed that SOC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P, CL, GF, and YF than in NF. MBC ranged from 304.4 mg/kg in CL to 1350.3 mg/kg in NF,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oil of NF than any soil of the other four land use types. The SOC and MBC contents were higher in SP soil than in CL, GF, and YF soils, yield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P and CL. The value of basal respiration was also higher in NF than in SP, CL, GF, and YF. Simultaneously, higher values of the metabolic quotient were detected in CL, GF, and YF soils, indicat- ing low substrate utilization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ared with that in NF and SP soil. The values of cumulative mineral- ized carbon and potentially mineralized carbon (Co) in NF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L and GF,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 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NF and SP. In addition, YF had higher values of Co and C mineraliz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GF.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version from NF into agricultural land (CL and GF) uses and plantation may lead to a reduction in soil nutrients (SOC and MBC) and substrat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By contrast, soils below SP we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comparison of microbial indicators among CL, GF, and YF land uses. This study can provide data for evaluating soils nutrient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nd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rational land use of natural forest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carbon mineralization basal respiration ChangbaiMountain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Surface Soil Micro-biomass Carbon of Kinds of Vegetation Types in Dagu Estuary Wetland
2
作者 谢秀风 李迅 +1 位作者 訾园园 考颖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2期2204-2205,2213,共3页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surface soil mircro-biomass carbon (MB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soil MBC was significant among three vegetation types in five sample spots in July. T...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surface soil mircro-biomass carbon (MB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soil MBC was significant among three vegetation types in five sample spots in July. The order of surface soil MBC was: Aquaculture pond reed (sample 2)〉 reed of river bank (sample 5)〉 sea- plant(sample 5)〉 river flat(sample 4)〉 The alkaline(sample 1). There is a very sig- 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the soil MBC, the water content of soil an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Among wetland plants, reed is kind of plant content of high ground biomass and below-ground biomass,especially the MBC planted in wetland is high- er, which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common plants, ree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MBC and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to wetland protecting and re- covery of function of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Vegetation Type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
下载PDF
Changes in Organic Carbon Index of Grey Desert Soil in Northwest China Aft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被引量:9
3
作者 XU Yong-mei LIU Hua +3 位作者 WANG Xi-he XU Ming-gang ZHANG Wen-ju JIANG Gui-y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54-561,共8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and SMBC quotient (SMBC/SOC, qSMBC) are key indexes of soil biological fertility be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 to soil nutrition supply capacity. Yet...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and SMBC quotient (SMBC/SOC, qSMBC) are key indexes of soil biological fertility be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 to soil nutrition supply capacity. Yet it remains unknown how these three indexes change, which limits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soil respond to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Based on a 22-yr (1990-2011)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in northwest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s of SMBC and qSMBC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of winter whe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MBC, qSMBC,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concentrations, the carbon input and grain yield of wheat as well.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ere 1) nonfertilization (control); 2) chemical nitrogen plus phosphate plus potassium (NPK); 3) NPK plus animal manure (NPKM); 4) double NPKM (hNPKM) and 5) NPK plus straw (NPK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BC and qSMB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returning, jointing, flowering and harvest stages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nd the largest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lowering stage. Values for SMBC and qSMBC ranged from 37.5 to 106.0 mg kg1 and 0.41 to 0.61%,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 rank of SMBC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of wheat was hNPKM〉NPK_M〉NPKS〉CK〉NPK. 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NPKM and NPKM, or between CK and NPK. The order for qSMBC was NPKS〉NPKM〉CK〉hNPKM〉NPK.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PK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of SMBC to SOC, i.e., qSMBC, compared with NPK fertilizer or other two NPKM fertilizations.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annual carbon input and SOC (P〈0.01) or SMBC (P〈0.05), and between the relative grain yield of wheat and the SOC content as well (P〈0.05). But the qSMBC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annual carbon input. It is thus obviou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manure, straw with mineral fertilizer may be benefit to increase SOC and improve soil quality than using only mineral fertili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input Haplic Calcisol long-term fertilization Quotient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il organiccarbon index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木荷人工林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振华 朱红球 李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8期32-35,共4页
为了探讨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木荷(Schima superb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利用氯仿熏蒸法测定了木荷人工林的MBC,研究其时空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 为了探讨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木荷(Schima superb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利用氯仿熏蒸法测定了木荷人工林的MBC,研究其时空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龄林(middle-aged plantation, MAP)与成熟林(mature plantation, MP)木荷人工1-2月、3-4月、5-6月、7-8月、9-10月、11-12月的MBC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2个峰值,第1峰出现在3-4月,第2峰出现在9-10月,最低值均出现在11-12月;(2)MAP与MP木荷人工林的MBC存在明显垂直分布规律,在0~20 cm、20~40 cm、40~60 cm各土层中,以0~20 cm土层的MBC最大,20~40 cm土层的MBC次之,40~60 cm土层的MBC最小,且各土层的MBC的差异也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木荷人工林MBC与SOC呈线性关系:y=21.654x+54.128(R2=0.984, P<0.01);(4)在MAP与MP木荷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熵(MBC/SO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SOC逐渐由0~20 cm土层向40~60 cm土层转移,土壤处于碳积累状态,土壤呈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碳 木荷人工林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农艺措施对干旱区棉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前兵 杨玲 +3 位作者 张旺锋 罗宏海 张亚黎 王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463-4474,共12页
目的探讨干旱区绿洲棉田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的影响,揭示农艺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以膜下滴灌和常规漫灌... 目的探讨干旱区绿洲棉田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的影响,揭示农艺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以膜下滴灌和常规漫灌2种灌溉方式为主区,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2种处理为裂区,4种施肥处理:单施有机肥(为腐熟鸡粪,OM)、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和不施肥(CK)为裂裂区。于棉花出苗后开始测定土壤异氧呼吸强度,并于每年棉花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和分析不同农艺措施下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结果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农艺措施两两交互及3种措施交互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表层0—20 cm含量均最高,其下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至40—60 cm土层降至最低。不同农艺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表现为,与常规漫灌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方式增加了2.5%—3.0%,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加了2.3%—6.3%,与CK处理相比,(NPK+OM)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4.3%—16.8%,且(NPK+OM)/OM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大于CK/NPK处理(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为膜下滴灌方式比常规漫灌方式增加了21.9%—34.3%,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加了12.1%—29.4%,与CK处理相比,(NPK+OM)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了83.9%—151.0%。棉田土壤微生物熵(q MB)的大小变化在灌溉处理间表现为膜下滴灌>常规漫灌方式,秸秆处理间为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处理,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熵在0—40 cm土层显著大于40—60 cm土层,且不同土层间(NPK+OM)处理土壤微生物熵为最大,其次分别为OM、NPK、CK处理。棉田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 CO2)大小变化在不同灌溉处理间表现为膜下滴灌低于常规漫灌方式,秸秆处理间为秸秆还田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施肥处理间为(NPK+OM)<OM<NPK<CK,且(NPK+OM)处理与其它各施肥处理差异显著(P<0.05)。不同农艺措施间互作,膜下滴灌方式及秸秆还田措施下,(NPK+OM)处理棉田土壤微生物代谢熵最低。结论干旱区棉花生产中,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并实施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可使土壤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棉花 农艺措施 棉田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下载PDF
毛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对水分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82
6
作者 万忠梅 宋长春 +2 位作者 郭跃东 王丽 黄靖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980-5986,共7页
通过设置的W1(15cm)、W2(-5cm)、W3(-5~5cm)、W4(淹没)4种水分梯度的毛苔草(Carexlasiocarpa)盆栽培养实验,研究了湿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及毛苔草地上生物量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及土壤酶活性与MBC、DOC、地... 通过设置的W1(15cm)、W2(-5cm)、W3(-5~5cm)、W4(淹没)4种水分梯度的毛苔草(Carexlasiocarpa)盆栽培养实验,研究了湿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及毛苔草地上生物量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及土壤酶活性与MBC、DOC、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着土壤水分增加而降低,但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与持续淹水相比,干湿交替(W3)增加了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表现为W3>W1>W2>W4,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MBC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表现为W4>W1>W3>W2,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O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毛苔草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其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与毛苔草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溶解有机碳 地上生物量 水分梯度
下载PDF
灌溉模式对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70
7
作者 韩琳 张玉龙 +4 位作者 金烁 王娇 魏岩岩 崔宁 魏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5-1633,共9页
【目的】研究沟灌、渗灌、滴灌3种灌溉模式下,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方法】灌溉模式设沟灌、渗灌、滴灌3种,进行长达10年的长期定位灌溉试验。对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保护地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 【目的】研究沟灌、渗灌、滴灌3种灌溉模式下,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方法】灌溉模式设沟灌、渗灌、滴灌3种,进行长达10年的长期定位灌溉试验。对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保护地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分析其剖面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均呈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分布趋势;但灌溉模式间差异明显,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10cm、80—100cm土层为沟灌>渗灌>滴灌,10—80cm土层为渗灌>沟灌>滴灌;在0—100cm剖面各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沟灌>滴灌>渗灌,微生物量碳为滴灌>沟灌>渗灌。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在4.98%—12.87%和1.48%—2.82%之间,其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均为滴灌>沟灌>渗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沟灌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的积累,滴灌有利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增加;渗灌相比较而言最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不仅总有机碳含量低且水溶性含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不同灌溉模式 总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关键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曹丛丛 齐玉春 +6 位作者 董云社 彭琴 刘欣超 孙良杰 贾军强 郭树芳 闫钟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土壤有机碳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而且库容巨大,其储量的微弱变化会导致大气圈中CO2浓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全球碳平衡格局。氮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首要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以及人为... 土壤有机碳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而且库容巨大,其储量的微弱变化会导致大气圈中CO2浓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全球碳平衡格局。氮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首要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以及人为氮肥施入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氮的重要来源,其变化会深刻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和净初级生产力,并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和其他生态系统过程。欧美等国的生态学者近20年来就氮输入对不同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关注氮输入对陆地碳循环相关过程的定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但尽管如此,氮沉降以及人为氮输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效应与作用强度依然是目前四大碳汇机制研究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鉴于此,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近年来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等不同土壤碳组分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并针对目前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人为氮输入 总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生草提高山核桃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34
9
作者 吴家森 张金池 +1 位作者 钱进芳 黄坚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1-117,共7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变,为了解生草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山核桃主产区设置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变,为了解生草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山核桃主产区设置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免耕4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草栽培后,山核桃林地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质量分数显著增加,与免耕相比,种植油菜、黑麦草、紫云英4 a后土壤TOC分别提高了23.12%,26.61%和24.74%,增加的组分以羰基碳为主,但并未改变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的质量分数,MBC增加了138.61%~159.68,WSOC提高了56.24%~69.47%%。3种生草的土壤微生物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显著高于免耕,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 index,H)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 index,E)则表现为油菜、紫云英处理显著高于免耕。研究表明,生草栽培能有效提高林地土壤TOC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为山核桃林地土壤修复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微生物学 山核桃 生草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坡耕地黑土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8
10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2 位作者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以一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的活性碳组分,以分析土壤侵蚀对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以及沉积区侵蚀碳的归宿。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形部位表层黑土(0~20cm)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介于14.6~20.... 以一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的活性碳组分,以分析土壤侵蚀对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以及沉积区侵蚀碳的归宿。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形部位表层黑土(0~20cm)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介于14.6~20.0mg/kg之间,低于总SOC含量的0.15%WSOC在沿坡迁移的同时,向下淋溶也很显著。MBC含量为121.5~583.6mg/kg,占总SOC的1.0%~4.7%。Min—C变化范围为52.8~115.3mg/kg,土壤Min-C差异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侵蚀显著降低侵蚀部位表层土壤Min-C、WSOC和MBC含量,沉积区土壤MBC、Min—C含量及其商值较高,而WSOC却无显著累积。相关关系表明,表层土壤Min—C、WSOC和MBC均于总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侵蚀物质的输入增加沉积区表层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碳的矿化潜力,常年处于氧化环境中的侵蚀碳可能被矿化而难以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碳 易矿化璇 黑土
下载PDF
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变化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磊 贾淑娴 +3 位作者 李啸灵 陆宇明 林伟盛 郭剑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6-666,共11页
植物残体添加和去除试验(The Detritus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s,DIRT)是研究地上凋落物以及植物根系对土壤营养物质循环过程及机制探究的一种试验设计。于2012年6月选择福建省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的米槠常绿阔叶天然... 植物残体添加和去除试验(The Detritus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s,DIRT)是研究地上凋落物以及植物根系对土壤营养物质循环过程及机制探究的一种试验设计。于2012年6月选择福建省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的米槠常绿阔叶天然林,设置5种处理:对照(CT)、去除凋落物(NL)、去除根系(NR)、去除凋落物与根系(NI)、添加双倍凋落物(DL),在2018年12月对各处理不同土层(0—10cm、10—20cm)土壤磷组分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0—10cm土层中DL处理总磷含量显著大于NL处理,NI处理无机磷含量最低,在10—20cm中DL处理有机磷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2)DL处理活性磷(Resin⁃P、NaHCO^(3)⁃Pi、NaHCO^(3)⁃Po)含量在0—10cm土层中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10—20cm土层中NR处理活性磷以及中等活性磷显著大于NL处理。残留态磷(Residual⁃P)含量最高,但在各处理与土层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3)酸性磷酸酶在0—10 cm土层不同处理间的变化趋势明显,CT处理活性最高,NI处理活性最低。NR与NL处理在10—20cm土层的差异并不明显。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磷组分的变化主要受酸性磷酸酶、土壤含水率、可溶性有机氮以及总氮的影响。凋落物的输入对促进土壤磷素增加,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根系则对土壤磷的活化与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组分 微生物生物量磷 凋落物 根系 碳输入
下载PDF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活性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蛟蛟 李永夫 +2 位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刘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5-752,共8页
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试验地,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施肥条件下板栗林土壤CO2和N2O排放速率,同时测定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初步探讨了施肥对板栗林土壤活性碳库与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影响,以... 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试验地,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施肥条件下板栗林土壤CO2和N2O排放速率,同时测定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初步探讨了施肥对板栗林土壤活性碳库与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影响,以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速率与活性碳库之间的关系。本试验设置不施肥(CK)、无机肥(IF)、有机肥(OF)和有机无机混合肥(OIF,1/2无机肥和1/2有机肥)4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1个月后,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无机肥(IF)、有机肥(OF)和有机无机混合肥(OIF)处理下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增加了87%、38%和61%,N2O排放速率分别增加了101%、67%和95%;而施肥6个月后,与CK处理相比,IF、OF和OIF处理下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增加了51%、43%和64%,N2O排放速率分别增加了21%、29%和47%。同时,施肥显著增加板栗林土壤WSOC和MBC含量(P<0.05)。此外,土壤CO2和N2O排放速率与WSO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MBC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施肥引起板栗林地土壤WSOC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板栗林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板栗林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甘蓝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泱峰 梅洪飞 +2 位作者 潘忠潮 刘欢 王超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8-842,共5页
在甘蓝蔬菜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秸秆还田试验处理,即JG1(低用量,秸秆7 500 kg·hm^(-2)),JG2(中用量,秸秆11 250 kg·hm^(-2)),JG3(高用量,秸秆22 500 kg·hm^(-2))和CK(秸秆不还田),采集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及... 在甘蓝蔬菜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秸秆还田试验处理,即JG1(低用量,秸秆7 500 kg·hm^(-2)),JG2(中用量,秸秆11 250 kg·hm^(-2)),JG3(高用量,秸秆22 500 kg·hm^(-2))和CK(秸秆不还田),采集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MBC增加了127.0%~147.7%,WSOC提高了54.1%~69.4%。中、高用量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显著高于对照,甘蓝产量分别提高16.6%和11.1%。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土壤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土壤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施肥对板栗林地土壤N_2O通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蛟蛟 李永夫 +3 位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童雪峰 周高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939-4948,共10页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地进行施肥对土壤N2O通量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土壤N2O通量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地进行施肥对土壤N2O通量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土壤N2O通量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肥)、无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肥。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并测定了土壤温度、水分、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表明:板栗林土壤N2O通量呈显著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而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N2O年均通量和年累积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无机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下土壤N2O的排放系数分别达到0.96%、1.45%和1.29%。此外,施肥也显著增加了土壤WSOC和MBC的含量(P<0.05)。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N2O通量与土壤5 cm处温度、WSOC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MBC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N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间除对照处理外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施肥引起土壤WSOC含量的增加可能是施肥增加板栗林地土壤N2O排放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通量 施肥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不同地表覆盖下低温季节对西南亚高山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雪菊 王琴 +1 位作者 孙辉 李沙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49,共7页
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是我国土壤碳密度最高区域之一,作为敏感的低温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均质化土壤重装土柱在积雪与凋落物覆盖(Control)、积雪覆盖(BNS)、凋落物覆盖(LNS)和裸露土壤(BNS)条件下原位培养,测定各处理0~10 cm... 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是我国土壤碳密度最高区域之一,作为敏感的低温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均质化土壤重装土柱在积雪与凋落物覆盖(Control)、积雪覆盖(BNS)、凋落物覆盖(LNS)和裸露土壤(BNS)条件下原位培养,测定各处理0~10 cm和10~20 cm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季节亚高山土壤微生物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显示低温季节是亚高山土壤生态过程重要时期;雪被和凋落物覆盖对亚高山森林土壤低温季节的微生物量碳影响显著,在0~10 cm土层control微生物量最高,裸地(BNS)最低,只有凋落物(LNS)或积雪覆盖(BS)处理介于二者之间;control在10~2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量碳也维持较高水平。在低温季节不同覆盖处理下时间动态差异显著,对于0~10 cm土壤,BNS和BS呈单峰变化,即微生物量碳在低温季节中期显著高于前期和末期,LNS在低温季节前期显著低于后期含量,而control则是在低温季节中期显著低于前期和后期。效应和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土壤表面雪被、凋落物、培养时间和土壤深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作用均显著,同时这4个因素之间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显示全球暖化或者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地表覆盖和积雪消失,在短期内可能降低亚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有助于土壤碳固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土壤 森林土壤 土壤微生物量(mbc) 低温季节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川西高原季节性雪被覆盖下凋落物输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胡霞 吴宁 +1 位作者 尹鹏 吴彦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9-364,共6页
为了了解季节性雪被覆盖下不同碳供应水平对高山土壤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2010年1月-5月在青藏高原东缘设计人工雪厚度梯度控制(0 cm,30 cm,100 cm)和凋落物添加(0 g,5 g,20 g鲜卑花叶片)的原位试验,测定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 为了了解季节性雪被覆盖下不同碳供应水平对高山土壤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2010年1月-5月在青藏高原东缘设计人工雪厚度梯度控制(0 cm,30 cm,100 cm)和凋落物添加(0 g,5 g,20 g鲜卑花叶片)的原位试验,测定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研究发现,雪被覆盖能有效地绝缘大气和土壤,减少冻融交替的幅度和频次,显著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数量,而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无明显影响。凋落物的输入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说明雪被覆盖和有机碳的输入可以通过影响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对高山地区冬季生态系统过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被覆盖 凋落物添加 细菌数量 真菌数量 微生物量碳氮
下载PDF
外源碳酸钙和稻草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云辉 邹冬生 +1 位作者 苏以荣 何寻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为了解喀斯特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有机碳周转中的特征,设置在干土中添加14C–稻草(每1 g干土添加500μg C)、14C–CaCO3粉末(每1 kg干土添加50 g C)和不添加任何外源物(CK)3种处理,对广西环江县2种典型类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 为了解喀斯特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有机碳周转中的特征,设置在干土中添加14C–稻草(每1 g干土添加500μg C)、14C–CaCO3粉末(每1 kg干土添加50 g C)和不添加任何外源物(CK)3种处理,对广西环江县2种典型类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地带性红壤进行为期100 d的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4C–稻草和14C–CaCO3后5 d,红壤、棕色和黑色石灰土中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均达峰值,红壤中总MBC含量分别为231.7、273.0 mg/kg,分别高于对照70.2%和100.5%;棕色石灰土中总MBC含量分别为288.1、307.7 mg/kg,分别高于对照23.0%和31.3%;黑色石灰土中总MBC含量分别为683.7、787.2 mg/kg,分别高于对照4.5%和20.3%。3种土壤总溶解有机碳(DOC)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黑色石灰土总MBC含量显著大于棕色石灰土和红壤,而红壤总DOC含量显著大于石灰土(P<0.05)。14C–稻草对3种土壤14C–MBC、14C–DOC含量的影响显著大于14C–CaCO3的影响(P<0.05)。添加外源碳酸钙和稻草均能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喀斯特地区石灰性土壤较红壤稳定,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稻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溶解有机碳 14C示踪技术 喀斯特
下载PDF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CH_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蛟蛟 李永夫 +2 位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刘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8-1437,共10页
为了探明无机肥和有机肥施用对板栗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探讨板栗林地土壤CH4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样地布置施肥试验。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施肥(CK)、无机... 为了探明无机肥和有机肥施用对板栗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探讨板栗林地土壤CH4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样地布置施肥试验。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施肥(CK)、无机肥(IF)、有机肥(OF)和有机无机混合肥(OIF)处理下土壤CH4吸收通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并测定了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表明,板栗林土壤CH4吸收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小值出现在2 3月;施肥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土壤CH4的吸收,具体表现为IF、OF和OIF处理下土壤CH4年吸收量与CK处理[CH43.09 kg/(hm2·a)]相比分别减少了7.0%、1.6%和4.4%。此外,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WSOC和MBC含量(P<0.05),且施肥使土壤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表层5 cm处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土壤水分、MBC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CH4吸收与土壤WSOC含量之间(除CK处理外)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因此,施肥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如NH+4-N、NO-3-N、全氮(TN)、有机碳(SOC)等]和WSOC含量的改变可能是施肥显著抑制了板栗林土壤CH4排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林 CH4吸收通量 施肥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温室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钰飞 李季 +1 位作者 李吉进 杨合法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6-704,共9页
为了解温室环境下不同的农业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原生动物的影响,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日光温室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8—12月进行了5次取样,测定了有机、无公害和常规管理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细菌生物量碳和原生动... 为了解温室环境下不同的农业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原生动物的影响,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日光温室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8—12月进行了5次取样,测定了有机、无公害和常规管理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细菌生物量碳和原生动物丰度。结果表明:温室环境土壤以细菌分解途径占优势;原生动物中鞭毛虫占绝对优势。管理模式对土壤真菌生物量碳、细菌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总碳、原生动物各类群(鞭毛虫、纤毛虫和肉足虫)丰度及总数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真菌/细菌比率、鞭毛虫和肉足虫的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影响。细菌、真菌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不同管理模式间总体呈现相同的规律,即有机模式>无公害模式>常规模式;对于原生动物,不同类群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变化规律,总体上有机模式下原生动物数量高于无公害和常规模式的。管理模式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原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量上,而对功能群结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物量碳 原生动物 真菌/细菌比率 温室 有机模式 无公害模式
下载PDF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 被引量:149
20
作者 姜培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样分析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 :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 ,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从不同层次看 ,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 采样分析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 :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 ,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从不同层次看 ,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波动在 0 31%~ 1 18%、0 90 %~ 2 5 1%和 7 0 3%~ 2 9 5 2 %之间 ,其中 ,土壤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马尾松林 >常绿阔叶林 >人工杉木林 ,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常绿阔叶林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 ,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马尾松林 活性有机碳 常绿阔叶林 碳库 土壤微生物量碳 林分 总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采样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