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heterogeneity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remaining oil 被引量:5
1
作者 LI Junjian LIU Yang +3 位作者 GAO Yajun CHENG Baoyang MENG Fanle XU Huaim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6期1112-1122,共11页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Micro-CT on four cores of 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from Donghe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The water, oil and grains were accurately separated by the advanc...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Micro-CT on four cores of 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from Donghe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The water, oil and grains were accurately separated by the advance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pore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throats and the throat size distribution were calculate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of pore structure, the flow of oil phase during displacement, and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fter displacement. The cores with the same macroscopic porosity-permeability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of pore structure. Both macro 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micro heterogeneity of pore structure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migration of oil phase and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When the heterogeneity is strong, the water phase will preferentially flow through the dominant paths and the remaining oil clusters will be formed in the small pores. The more the number of oil clusters(droplets) formed during displacement process, the smaller the average volume of cluster is, and the remaining oil is dominated by the cluster continuous phase with high saturation. The weaker the heterogeneity, the higher the pore sweep efficiency is, and the remaining oil clusters are mainly trapped in the form of non-continuous phase. The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micro remaining oil are related to the absolute permeability, capillary number and micro-heterogeneity. So, the identification plate of microscopic residual oil continuity distribution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can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nd identify the continuity of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STONE WATERFLOODING CT scan image processing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s driving microscopic residual oil
2
作者 WU Feipeng LI Na +6 位作者 YANG Wei CHEN Jiahao DING Bujie XIA Lei LIU Jing WANG Cong WANG Lush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6期1411-1422,共12页
To clarify microscopic mechanisms of residual oil displacement by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microscopic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of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 driving residual oil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icroscop... To clarify microscopic mechanisms of residual oil displacement by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microscopic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of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 driving residual oil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icroscopic visualization device of pulsating water drive.For the four types of residual oil left in the reservoir after water flooding,i.e.membrane,column,cluster,and blind end residual oils,hydraulic pulsation waves broke the micro-equilibrium of the interface by disturbing the oil-water interface,so that the injected water invaded into and contacted with the remaining oil in small pores and blind holes,and the remaining oil was pushed or stripped to the mainstream channel by deformation superposition effect and then carried out by the injected water.In the displacement,the pulsation frequency mainly affected the cluster and blind end remaining oil,and the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 with a frequency of about 1 Hz had the best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recovery.The pulsation amplitude value mainly affected the membrane and column residual oil,and the larger the amplitude value,the more remaining oil the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 would displace.The presence of low intensity continuous flow pressure and holding pressure end pressure promo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pulsating energy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cluster residual oil.The rise in temperature made the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 work better in displacing remaining oil,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oil fl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pulsation wave microscopic remaining oil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 disturbance of oil-water interface enhanced oil recovery
下载PDF
基于高压汞灯荧光显微观测的剩余油定量分析方法
3
作者 李忠诚 鲍志东 +1 位作者 王洪学 张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为明确不同驱油阶段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状态,指导老油田在注水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选取典型区块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心进行了驱油试验,采用液氮冷冻技术制作岩心薄片并利用高压汞灯荧光显微镜,分析了饱和油阶段、水驱至模型初见水阶段和... 为明确不同驱油阶段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状态,指导老油田在注水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选取典型区块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心进行了驱油试验,采用液氮冷冻技术制作岩心薄片并利用高压汞灯荧光显微镜,分析了饱和油阶段、水驱至模型初见水阶段和水驱结束后阶段的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经过图像处理,细分了剩余油赋存状态,并计算了不同状态剩余油的赋存比例。研究表明,中渗透率岩心水驱主要动用了自由态剩余油,水驱后残存的自由态剩余油较多,可作为继续挖潜对象;低渗透率岩心水驱过程中自由态微观剩余油含量进一步减少,水驱后束缚态的膜状剩余油及半束缚态的喉道状剩余油可作为接替开发对象。高压汞灯荧光显微观测法为剩余油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可以为老油田的剩余油挖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汞灯荧光 微观剩余油 定量化分析 赋存规律 水驱
下载PDF
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的特低渗储层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研究
4
作者 杜建国 董怀民 +5 位作者 余存 许爽 代波 庄建 刘平 崔利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共10页
为厘清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明确后续开展三次采油技术方向,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监测真实岩心水驱过程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及计算机重建技术能够获取不同水驱阶段岩... 为厘清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明确后续开展三次采油技术方向,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监测真实岩心水驱过程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及计算机重建技术能够获取不同水驱阶段岩心孔隙内部不同流体的赋存状态信息与实际三维形貌,依据微观剩余油分布形态、位置、赋存量及可动用程度等特征信息,将其分为粒间吸附状、团簇状、喉道状、角隅状、颗粒吸附状及孔表薄膜状剩余油。建立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类型定量判别方法与标准。此外,系统地梳理了不同水驱阶段微观剩余油类型及其变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动用方法与建议,为后续开展化学驱提高油田采收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 赋存状态 动态驱替扫描技术 特低渗储层 安塞油田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CT技术的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士军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利用微纳米CT技术及室内岩心驱油实验,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构,研究水驱后和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定量描述不同尺寸孔隙内微观剩余油饱和度,明确不同驱油体系对微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水驱后转聚... 利用微纳米CT技术及室内岩心驱油实验,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构,研究水驱后和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定量描述不同尺寸孔隙内微观剩余油饱和度,明确不同驱油体系对微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水驱后转聚合物驱的剩余油饱和度为22.3%,水驱后转二元复合驱的剩余油饱和度为18.4%,水驱后转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最终剩余油饱和度为12%。经三维重构后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驱油体系后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化学驱后不同孔径内的剩余油饱和度均有所降低,大于25μm孔径内的剩余油动用效果明显,聚合物驱动用程度为66.7%.二元复合驱动用程度为75.7%、非均相复合驱动用程度为85.5%。聚合物驱和二元复合驱对孔径5μm以下孔隙内的剩余油动用程度较低,分别只有19.3%和35.9%;非均相复合驱对小于5μm孔径内的剩余油动用程度达到52.5%。非均相复合体系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降低界面张力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 化学驱 剩余油饱和度 动用程度 分布特征 三维重构
下载PDF
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6
作者 曹海涛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为搞清微观剩余油分布,首次利用压汞资料、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数字岩心、油水驱替实验等资料和技术,对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将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为五种,其中... 为搞清微观剩余油分布,首次利用压汞资料、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数字岩心、油水驱替实验等资料和技术,对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将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为五种,其中以Ⅱ、Ⅲ、Ⅳ类孔隙结构为主,微观非均质性严重。研究不同孔隙结构二维和三维微观剩余油分布,平面上微观剩余油Ⅰ、Ⅱ类储层主要为簇状和角隅状,Ⅲ类储层以喉道状、角隅状为主;微观剩余油三维空间展布,初期以网络状为主,随着注水倍数增加向多孔状过渡,后期多孔状向孤立状和薄膜状转变,最终以多孔状和孤立状为主。剩余油分布受孔隙结构控制,微观孔隙结构发育直接影响储层含油饱和度。关于措施调整,建议Ⅰ、Ⅱ类储层以调堵、补孔、完善注采关系为主,Ⅲ、Ⅳ、Ⅴ类储层以压裂、细分、加强注水来提高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剩余油分布 微观 数字岩心 注水倍数 驱油效率
下载PDF
基于孔隙尺度的碳酸盐岩油藏微观剩余油变化特征
7
作者 何娟 蒋帅 +2 位作者 郭成 李长勇 李俊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碳酸盐岩油藏储量丰富且产量可观,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具有孔喉结构复杂、孔渗相关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征,此类油藏经水驱开发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复杂,导致后续提高采收率措施应用效果不理想,调整方向不明确。为探究碳酸... 碳酸盐岩油藏储量丰富且产量可观,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具有孔喉结构复杂、孔渗相关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征,此类油藏经水驱开发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复杂,导致后续提高采收率措施应用效果不理想,调整方向不明确。为探究碳酸盐岩油藏水驱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及其变化特征,选取不同渗透率的碳酸盐岩岩样,利用原位CT扫描技术,在不同驱替速度条件下获取水驱开发结果;将差分成像法与分水岭算法相结合,通过图像处理操作进一步量化识别岩样孔隙结构,并形成孔隙组成对微观剩余油分布影响的综合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驱过程中注入速度增加,剩余油饱和度呈下降趋势,其中簇状剩余油占比降低,而膜状和滴状剩余油占比升高,且低渗储层的采收率提高程度优于高渗储层;储层孔喉尺寸越小,孔喉连通性越差,剩余油分布越零散,簇状剩余油体积越小,滴状剩余油滞留比例越高。此类油藏的后期开发应重点改善微观孔隙与孔隙边缘剩余油动用效果,并依据储层的渗透率条件使用不同的开发方式及适宜的生产参数。本文研究可为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 孔隙尺寸 微米CT 孔隙度 碳酸盐岩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微观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义坤 范萌 +3 位作者 张东 王凤娇 梁爽 赵鑫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三元复合驱是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但驱后仍然有很多原油残留地下。为了进一步认识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和状态,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现代物理实验模拟方法、现场取心井采出的天然岩心对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 三元复合驱是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但驱后仍然有很多原油残留地下。为了进一步认识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和状态,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现代物理实验模拟方法、现场取心井采出的天然岩心对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以孔表薄膜状分布在孔隙中,而其中大部分为难以采出的重质油。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激光共聚焦 微观剩余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被引量:62
9
作者 李振泉 侯健 +3 位作者 曹绪龙 陈月明 宋新旺 王克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3,共5页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状因子愈大,孔隙中存在剩余油概率愈大;对于水湿性储层,孔隙半径增大,形状因子减小,产生剩余油的概率反而增加。具有合适配位数的孔隙,驱油效率较高,较大或较小配位数情况下孔隙中都容易产生剩余油。无论是水湿、油湿还是中性储层,随着孔喉比的增大,总体上孔隙中存在剩余油的概率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三维网络模型 润湿性 储层参数 微观模拟
下载PDF
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水驱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侯健 李振泉 +2 位作者 关继腾 王克文 陈月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3-787,共5页
利用逾渗网络模型在微观水平进行随机模拟来研究水驱油的微观渗流规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油水稳态相对渗透率驱替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网络模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润湿条件下、水驱不同阶段的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将剩余油... 利用逾渗网络模型在微观水平进行随机模拟来研究水驱油的微观渗流规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油水稳态相对渗透率驱替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网络模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润湿条件下、水驱不同阶段的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将剩余油分布形态归纳为4种状态:孤粒/孤滴状、斑块状、网络状和油水混合状态.研究表明,网络状剩余油的块数较少,但所占体积比例较大.随着剩余油饱和度的降低,最大网络状油所占孔隙数减少,剩余油饱和度在40%-50%附近开始以较快速度减少.润湿性不仅影响驱油效率,也影响剩余油分布形态.在驱替过程中,剩余油分布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趋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微观模拟 渗流机理 网络模型 剩余油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的网络模型模拟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克文 孙建孟 +1 位作者 关继腾 侯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6,共5页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了储层特性(孔隙半径、连通性、均质性和润湿性)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含量及微观分布形态的影响。在模型中考虑了聚合物的非线性粘性、吸附和捕集等特性。将微观剩余油分为孤立状、条带状和网络状3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模...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了储层特性(孔隙半径、连通性、均质性和润湿性)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含量及微观分布形态的影响。在模型中考虑了聚合物的非线性粘性、吸附和捕集等特性。将微观剩余油分为孤立状、条带状和网络状3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孤立状剩余油增多,网络状剩余油减少。随着连通性的增强,孤立状剩余油增多,其他两种形式剩余油变化趋势复杂多样。储层均质性对孤立状和网络状剩余油的影响均比较明显。在3种影响因素下,网络状剩余油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孤立状和条带状。随着储层润湿性的增强,剩余油饱和度降低的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模型 聚合物驱 剩余油 微观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47
12
作者 白振强 吴胜和 付志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4-931,共8页
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进行聚驱后剩余油预测和挖潜的基础。利用冷冻制片、紫外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分析方法,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不同水洗程度岩样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聚驱后弱水洗岩样剩余油以簇状和粒... 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进行聚驱后剩余油预测和挖潜的基础。利用冷冻制片、紫外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分析方法,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不同水洗程度岩样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聚驱后弱水洗岩样剩余油以簇状和粒间吸附状自由态剩余油类型为主,中水洗样品束缚态剩余油所占比例达到42.9%,强水洗样品的剩余油以颗粒表面薄油膜状的束缚态分布为主。聚驱后随着驱油程度增加,轻质组分比例减少明显,而重质组分比例增加,重质组分呈连片型分布在岩石颗粒表面,轻质组分则呈小片状和较为连续的整体零散、局部富集的状态分布在粒间孔隙中。粒内微孔和粒间微小喉道处黏土矿物与轻质组分共存,在颗粒内被黏土矿物完全充填的粒内裂隙和微孔中没有原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荧光 激光共聚焦 聚合物驱 微观剩余油 原油组分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动用储层微观界限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邓瑞健 田巍 +2 位作者 李中超 赵良金 戴厚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深入研究CO2驱动用储层的微观界限,采用微观可视化模型与岩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CO2驱的微观驱替特征和微观作用孔喉范围,进一步验证了CO2驱是老油田效益开发可行的技术手段。研究表明:CO2具有较高的洗油效率,并具有扩大波... 为深入研究CO2驱动用储层的微观界限,采用微观可视化模型与岩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CO2驱的微观驱替特征和微观作用孔喉范围,进一步验证了CO2驱是老油田效益开发可行的技术手段。研究表明:CO2具有较高的洗油效率,并具有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CO2可将孔道中的原油驱替采出,能将孔道中的剩余油抽提采出;在水驱的基础上CO2将动用储量微观空间降低一个数量级,使孔喉半径大于10-2μm以上的原油储集空间都成为CO2驱可动用空间,增加了可动用储量范围。采用CO2驱新增可动用储量达20. 00个百分点以上,渗透率越低,水驱后采用CO2驱新增可动用储量越多。研究成果为CO2驱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老油田效益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用储量 剩余油 孔喉空间 饱和度 微观界限
下载PDF
三元复合体系启动水驱后剩余油微观机理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晨宇 侯吉瑞 +3 位作者 赵凤兰 张凤敏 郝宏达 刘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8,共5页
为了提高水驱后原油采收率,三元复合驱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大庆油区萨尔图油田二类油层中。为明确三元复合体系启动水驱后剩余油机理,根据研究区二类油层天然岩心铸体薄片的真实孔喉制作微观仿真模型,并进行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 为了提高水驱后原油采收率,三元复合驱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大庆油区萨尔图油田二类油层中。为明确三元复合体系启动水驱后剩余油机理,根据研究区二类油层天然岩心铸体薄片的真实孔喉制作微观仿真模型,并进行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簇团状、膜状和孤岛状分布为主,少部分以喉道状和盲端/角隅状分布;三元复合体系的超低界面张力和高粘弹特性,能够乳化油滴,将油珠拉成油丝,并能剥离油膜,驱替出盲端油,进而大幅度降低水驱后簇团状、膜状剩余油,增加孤岛状油滴的数量,从而提高驱油效率。驱油效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驱驱油效率为50%,复合驱驱油效率最高可达38.68%;2种微观模型的最终驱油效率最高可达88.68%,4种三元复合体系的最终驱油效率均在7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模型 二类油层 三元复合驱 剩余油形态 启动机理
下载PDF
用荧光分析方法研究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宋考平 李世军 +2 位作者 方伟 吴家文 穆文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由驱油的动力和阻力两大因素决定,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水驱后不同类型的微观剩余油在聚合物驱后的微观分布不同。研究了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利用荧光分析方法,对比了天然岩心水驱和聚合物驱后的荧光...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由驱油的动力和阻力两大因素决定,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水驱后不同类型的微观剩余油在聚合物驱后的微观分布不同。研究了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利用荧光分析方法,对比了天然岩心水驱和聚合物驱后的荧光分析图片,统计出了聚合物驱后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比例,给出了高、中、低不同强度水淹部位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微观剩余油分布 驱油机理 荧光分析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苏娜 黄健全 +1 位作者 韩国辉 于春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针对高中低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岩心平面模型,采用最新研制的彩色可视化图像分析系统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速度下的驱替实验,经过图像系统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渗透层采收率不同的... 针对高中低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岩心平面模型,采用最新研制的彩色可视化图像分析系统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速度下的驱替实验,经过图像系统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渗透层采收率不同的原因。高渗层由于水的突进现象严重使采收率较中渗层偏低,低渗层孔喉小,裂缝不发育其采收率也最低。此次实验研究为非均质油藏合理安排开发层系组合、提高低渗层动用程度、进一步开展挖潜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图像分析 微观模型 水驱油实验 采收率 剩余油
下载PDF
中渗油藏相控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黎阳 毛立华 +2 位作者 王坤 赵磊 王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针对中原油田中渗高含水油藏面临的水驱波及不均、不同微相剩余油描述困难、常规剩余油研究方法适应性差等问题,从微观、层内、平面3个方面入手,利用微观可视化室内实验、油藏相控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进行... 针对中原油田中渗高含水油藏面临的水驱波及不均、不同微相剩余油描述困难、常规剩余油研究方法适应性差等问题,从微观、层内、平面3个方面入手,利用微观可视化室内实验、油藏相控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描述。研究表明,微观上看,储层的物性决定了剩余油的非均匀分布。针对构型剩余油可采用顶部补孔、换向注水、薄注厚采等措施挖潜;平面剩余油可在相控指导下,通过侧钻、注采结构调整等技术手段进行效益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渗油藏 微观可视化 构型剩余油 相控剩余油 中原油田
下载PDF
水驱微观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启动机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贾忠伟 袁敏 +2 位作者 张鑫璐 窦建洋 杨清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0,共6页
通过微观驱油实验、岩心驱油实验及渗流理论分析,明确了水驱微观渗流规律,量化了水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改善水驱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方法机理。水驱后剩余油启动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按照驱油机理划分,水驱后剩余油可划分为受黏附... 通过微观驱油实验、岩心驱油实验及渗流理论分析,明确了水驱微观渗流规律,量化了水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改善水驱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方法机理。水驱后剩余油启动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按照驱油机理划分,水驱后剩余油可划分为受黏附力控制的剩余油和受毛管力、黏滞力控制的剩余油2种类型,其中受毛管力和黏滞力控制的剩余油占90%以上。通过增加驱替压力梯度、降低界面张力启动和增加驱替体系黏度可以提高油层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剩余油 微观 渗流特征 机理
下载PDF
西峰油田合水区块长8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冯杨伟 孙卫 +2 位作者 屈红军 高辉 郭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针对西峰油田合水区块长8岩性油藏具有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与强非均质性的现状,纵向上,以岩心观察与分析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研究区长8储层进行精细的等时地层单元划分;平面上,经综合分析选取了有效厚度、孔... 针对西峰油田合水区块长8岩性油藏具有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与强非均质性的现状,纵向上,以岩心观察与分析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研究区长8储层进行精细的等时地层单元划分;平面上,经综合分析选取了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流动带指数等5个权重参数。对这些参数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研究区流动单元划分为E类、G类、M类和P类等4类。运用判别函数对各类流动单元进行判别分析,正判率达97.2%。各流动单元的类型与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揭示出:E类、G类流动单元是研究区已开发程度较高的有利储层,M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带,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流动单元 等时地层 微观渗流特征 剩余油 西峰油田
下载PDF
长期注水开发油藏的孔隙结构变化规律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存贵 徐守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应用水驱油实验和岩心分析资料 ,研究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 83层三角洲前缘相储集层的孔隙结构随注水开发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孔隙特征明显变好 ,表现为孔隙形状因子变大 ,形状变得比较规整、平滑 ,颗粒磨圆度变好 ,平均比表面变... 应用水驱油实验和岩心分析资料 ,研究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 83层三角洲前缘相储集层的孔隙结构随注水开发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孔隙特征明显变好 ,表现为孔隙形状因子变大 ,形状变得比较规整、平滑 ,颗粒磨圆度变好 ,平均比表面变小 ,孔隙连通性变好 ,均质程度增高。喉道特征变化复杂 ,总体上喉道半径有增大的趋势 ,分选性变好 ,喉道连通性和控流性变化复杂 ,孔渗性较低的储集层喉道非均质程度增强。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注水开发 油藏开发 孔隙结构 变化规律 微观剩余油 胜坨油田 水驱油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