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米级铝粉球磨过程中形变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昌松 张白亮 高晓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小粒径的铝粉在燃烧时易形成团聚,会严重影响铝粉的燃烧效率。铝(Al)与聚四氟乙烯(PTFE)通过基于机械活化原理的行星式球磨机工艺制备出的含能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团聚问题。本文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米级铝粉在球磨的过程... 小粒径的铝粉在燃烧时易形成团聚,会严重影响铝粉的燃烧效率。铝(Al)与聚四氟乙烯(PTFE)通过基于机械活化原理的行星式球磨机工艺制备出的含能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团聚问题。本文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米级铝粉在球磨的过程中破碎前的塑性变形以及破碎后的粒径变化。由于微米级粉体与磨球尺寸跨度过大,所以采用多尺度仿真,分别对磨球的相对速度分布、粉体应力能量分布以及粉体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球相对速度的法向分量分布呈幂律分布,且77%的碰撞集中在低速区间;对比粉体的应力能量分布与塑性变形时的能量变化,可以得到粉体的形态变化以及不同状态下的粉体数量,塑性变形阶段的最高能量为1.102×10^(-9)J,且粉体应力能量在1.102×10^(-9)J以下的占比为48.75%;对球磨实验中粒径变化进行曲线拟合,其判定系数R^(2)为0.999 46,数值接近于1,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结合破碎前的塑性变形,可以实现对球磨任意时间后的颗粒粒径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仿真 行星式球磨机 微米级铝粉 机械活化 形变机理
下载PDF
液态金属改性微米Al-氟聚物的3D打印及性能表征
2
作者 陈颖 张世龙 +5 位作者 陈婵娟 何奥 伍波 王军 沈金朋 裴重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7,I0004,共9页
为了研究镓基液体金属(GLM)-Al-氟聚物的能量释放性能,制备了GLM质量分数分别为1%、3%、5%、7%的GLM-Al,通过3D打印获得了GLM-Al-氟聚物复合反应性材料;采用SEM、EDS、XRD、XPS、DSC-TG、高速摄影仪和万能拉伸仪对GLM-Al及GLM-Al-氟聚... 为了研究镓基液体金属(GLM)-Al-氟聚物的能量释放性能,制备了GLM质量分数分别为1%、3%、5%、7%的GLM-Al,通过3D打印获得了GLM-Al-氟聚物复合反应性材料;采用SEM、EDS、XRD、XPS、DSC-TG、高速摄影仪和万能拉伸仪对GLM-Al及GLM-Al-氟聚物的微观结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质量分数3%的GLM改性的GLM-Al放热量和氧化增重均最大,分别为6181 J/g和42.92%;改性前的Al-氟聚物不能被点燃,改性后GLM-Al-氟聚物可以点燃且可以持续稳定燃烧,在当量比为3.5时的燃速最大,为6.0 mm/s;此时GLM-Al-氟聚物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最大,分别为1.73 MPa、11486%,是改性前Al-氟聚物的1.5倍和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镓基液态金属 GLM 微米铝粉 氟聚物 3D打印 燃烧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微米硼的氧化过程研究
3
作者 何志成 吴建军 +7 位作者 杨述明 车碧轩 欧阳 李健 郑鹏 段炼 张宇 程玉强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目的 探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微米硼的氧化层结构特征。方法 利用高温水浴浸泡处理去除原料微米硼的表面氧化层,然后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对微米硼进行加速氧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加速氧化后硼颗粒的氧... 目的 探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微米硼的氧化层结构特征。方法 利用高温水浴浸泡处理去除原料微米硼的表面氧化层,然后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对微米硼进行加速氧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加速氧化后硼颗粒的氧化层厚度及组成进行分析,总结表面氧化层结构及成分组成变化规律,揭示温湿度条件下微米硼的氧化机制。结果 微米硼经高温水浴浸泡处理后,表面氧化层去除率达到50%。随着加速氧化时间的延长,硼颗粒氧化层的厚度逐渐增大,由内向外硼颗粒表面可以用B-B_(x)O_(y)-B_(2)O_(3)三层结构来表示,B_(x)O_(y)总是伴随着B_(2)O_(3)同时出现的,且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颗粒表面B_(x)O_(y)的含量将超过B的含量。结论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微米硼的氧化机制为O_(2)向B颗粒内部单向扩散的反应机制,B先与O_(2)反应,形成低氧化物B_(x)O_(y),B_(x)O_(y)进而与O_(2)反应生成B_(2)O_(3)。随着氧化层厚度的增加,O_(2)向B颗粒内部扩散的阻力增大,氧化反应速率随之降低。相比湿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可显著加快硼表面氧化层的形成;温度一定时,湿度的增加可促进硼氧化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微米 氧化层 推进剂 点火药
下载PDF
Magnéli相亚氧化钛陶瓷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会军 肖浩宇 +2 位作者 乔永莲 杨凌旭 曾潮流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37-50,共14页
Magnéli相亚氧化钛是一系列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钛的统称,主要包括Ti_(4)O_(7)、Ti_(5)O_(9)、Ti_(6)O_(11)和Ti_(8)O_(15)等相,其中以Ti_(4)O_(7)的导电性最好,其理论电导率可达1500 S·cm^(-1),约为石墨的二倍。此外,Magné... Magnéli相亚氧化钛是一系列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钛的统称,主要包括Ti_(4)O_(7)、Ti_(5)O_(9)、Ti_(6)O_(11)和Ti_(8)O_(15)等相,其中以Ti_(4)O_(7)的导电性最好,其理论电导率可达1500 S·cm^(-1),约为石墨的二倍。此外,Magnéli相亚氧化钛在强酸、强碱环境中均表现出极强的耐蚀性能,并且能够在水溶液中保持3.0 V以上的稳定电位窗口。Magnéli相亚氧化钛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化学电源如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锂硫电池、可再生燃料电池,电解水的催化剂载体,热电及光电材料,光催化制氢以及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制备亚氧化钛的方法。但是在高纯度、单相、纳米或亚微米尺度亚氧化钛粉体,大尺寸的一体式亚氧化钛电极和金属基亚氧化钛涂层电极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亚氧化钛系列产品在上述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基于Magnéli相亚氧化钛陶瓷的固有特性,重点介绍了亚氧化钛粉体、一体式电极和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同时对亚氧化钛相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概述,为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思路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éli相 亚氧化钛 Ti_(4)O_(7) 纳米粉体 亚微米粉体 一体式电极 靶材 涂层电极
下载PDF
再生微粉混凝土叠合板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平 何江湖 +5 位作者 丁聪 颜肃 吴翔 李庆 邢鹏飞 尹为民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144-148,共5页
为实现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文中将水泥净浆固体废料及废弃红砖分别制备成再生水泥浆粉(RSP)和再生砖粉(RBP)当做胶凝材料使用来制作叠合板,以研究不同微粉对混凝土叠合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叠合板受弯破坏过程与... 为实现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文中将水泥净浆固体废料及废弃红砖分别制备成再生水泥浆粉(RSP)和再生砖粉(RBP)当做胶凝材料使用来制作叠合板,以研究不同微粉对混凝土叠合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叠合板受弯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弯破坏过程基本一致,但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有所不同;再生微粉替代水泥时,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极限荷载,不同再生微粉对板极限荷载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照普通板时,极限荷载最高降低幅度为16.5%,最低降低幅度为10.6%;但是,再生微粉替代粉煤灰时,极限荷载下降程度不明显,对照普通板时,极限荷载降低幅度仅为3.6%。因此,研究可以为再生微粉在叠合板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叠合板 弯曲性能 极限荷载
下载PDF
再生微粉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马丽媛 李滢 陈曦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本文利用核磁共振和压汞两种试验方法研究再生微粉和矿物掺合料以不同比例掺配后对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净浆单掺再生微粉时,随着掺量的增加,净浆的孔隙度增加,内部无... 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本文利用核磁共振和压汞两种试验方法研究再生微粉和矿物掺合料以不同比例掺配后对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净浆单掺再生微粉时,随着掺量的增加,净浆的孔隙度增加,内部无害孔和少害孔数量变少,有害孔和多害孔数量变多,净浆内部结构致密性较差;砂浆单掺再生微粉时,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的平均半径和总孔隙率增大,相比于S0,S3的总孔隙率增加44.2%,平均半径提高50.3%;相对于单掺砂浆,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后总孔隙率和平均半径呈降低趋势,相比于S0,FS1的总孔隙率降低18.1%,平均半径降低7.8%。复掺再生微粉与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改善水泥浆体孔结构,从而减少水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体 再生微粉 孔结构 核磁共振 压汞
下载PDF
Evaluating Simultaneous Impact of Slag and Tire Rubber Powder 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7
作者 Mostafa Amiri Farzad Hatami Emadaldin Mohammadi Golafshani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EI 2022年第8期2155-2177,共23页
In this experimental study,the impact of Portland cement replacement by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GGBFS)and micronized rubber powder(MRP)on the compressive,flexural,tensile strengths,and rapid chloride migr... In this experimental study,the impact of Portland cement replacement by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GGBFS)and micronized rubber powder(MRP)on the compressive,flexural,tensile strengths,and rapid chloride migration test(RCMT)of concrete were assessed.In this study,samples with different binder content and water to binder ratios,including the MRP with the substitution levels of 0%,2.5%and 5%,and the GGBFS with the substitution ratios of 0%,20%and 40%by weight of Portland cement were mad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in the samples containing slag and rubber powder in the early ages,on average,a 12.2%decrease i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was observed,nonetheless with raising the age of the samples,the impact of slag on reducing the porosity of concrete lowere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ubber powder.Regarding durability characteristics,the RCMT results of the samples were enhanced by using rubber powder because of its insulation impact.Moreover,adding slag into the MRP-included mixtures results in a 23%reduction in the migration rate of the chloride ion averagely.At last,four mathematical statements were derived for the mechanical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containing the MRP and GGBFS utilizing the genetic programm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nized rubber powder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waste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ABILITY
下载PDF
再生微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邢晓飞 苏彩丽 《砖瓦》 2023年第5期16-18,共3页
为了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提出了利用再生微粉替代部分水泥,研究再生砂浆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不同再生微粉掺量,分析了再生砂浆的流动性与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h研磨的再生微粉掺量不超过10%时,再生微粉可以提高再生砂... 为了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提出了利用再生微粉替代部分水泥,研究再生砂浆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不同再生微粉掺量,分析了再生砂浆的流动性与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h研磨的再生微粉掺量不超过10%时,再生微粉可以提高再生砂浆的流动度,对再生砂浆的7d抗压强度有所提升,对砂浆28d强度会有所下降。当再生微粉掺量超过10%时,砂浆流变性、强度都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砂浆 流变性 强度
下载PDF
水泥-砖渣微粉-漂珠系轻质材料制备研究
9
作者 李晓 李奇 《陕西建筑》 2023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探索砖渣微粉再生利用的新途径,本文采用不同激发剂对砖渣微粉和漂珠进行活性激发,通过对各龄期抗压强度的测试,分析了激发剂的激发原理与交换效应。进而以较优激发剂种类及掺量,进行不同水胶比、粉料配比条件下的水泥-砖渣微粉-漂珠... 为探索砖渣微粉再生利用的新途径,本文采用不同激发剂对砖渣微粉和漂珠进行活性激发,通过对各龄期抗压强度的测试,分析了激发剂的激发原理与交换效应。进而以较优激发剂种类及掺量,进行不同水胶比、粉料配比条件下的水泥-砖渣微粉-漂珠体系轻质材料制备研究,测试其3d、7d、28d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剂对砖渣微粉的激发效果显著优于漂珠,水胶比低于0.18时,不利于激发剂发挥作用。聚合氯化铝、三乙醇胺、PCE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总质量0.2%、0.03和0.4%时,对水泥-砖渣微粉-漂珠体系的复合激发效果较优。掺加漂珠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砖渣微粉-漂珠体系材料的表观密度,但对其各龄期强度降低显著。当水泥、砖渣微粉漂珠三者质量比为4:3:3时,在较优激发条件下可制备出表观密度1417kg/m^(3),28d抗压强度34.3MPa的轻质高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渣微粉 水泥 漂珠 抗压强度 表观密度
下载PDF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世龙 尹键丽 +2 位作者 吴文达 曾清意 赵永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0-174,180,共6页
建筑垃圾微粉作为建筑垃圾100%绿色化应用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建筑垃圾微粉低胶凝活性制约了其工程应用,而碱性激发剂可有效激发微粉的火山灰活性,现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总结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碱激发胶凝... 建筑垃圾微粉作为建筑垃圾100%绿色化应用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建筑垃圾微粉低胶凝活性制约了其工程应用,而碱性激发剂可有效激发微粉的火山灰活性,现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总结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碱激发剂影响、力学性能、工作性能、耐久性能的国内外现状,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梳理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胶凝材料的微观粒型与化学成分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期解决建筑垃圾微粉凝胶活性差、难以再利用等问题,为其实现资源化、绿色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 碱激发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工作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钢渣微粉对微生物固化风积沙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富豪 晋强 周满旭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为研究钢渣微粉和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对风积沙强度的提高作用,确定合适的钢渣微粉掺量和固化配比。进行了不同钢渣微粉掺量下的微生物固化风积沙沙柱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结合沙柱碳酸钙生成量,确定钢渣微粉... 为研究钢渣微粉和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对风积沙强度的提高作用,确定合适的钢渣微粉掺量和固化配比。进行了不同钢渣微粉掺量下的微生物固化风积沙沙柱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结合沙柱碳酸钙生成量,确定钢渣微粉最佳掺量。以钢渣微粉为外加剂,利用巴氏芽孢杆菌对风积沙进行固化,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固化配比,并分析菌液OD值、胶结液浓度和胶结液加注次数对掺钢渣微粉风积沙的固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微粉最佳掺量为2.5%,各因素对固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胶结液浓度>胶结液加注次数>菌液OD值,推荐风积沙固化制度为单轮5次注浆,菌液OD值为2.0,胶结液浓度为1.5 mol/L,此时沙柱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4.07 MPa,较未掺加钢渣微粉沙柱提高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微粉 巴氏芽孢杆菌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不同激发方式对再生微粉活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曾志勇 马书山 +2 位作者 杨淑娟 张勇 杨飞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5期43-49,125,共8页
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利用率,通过不同种类的激发剂以及机械研磨处理来激发再生微粉的活性,制备水泥胶砂试体,以抗压强度、28 d活性指数以及微观结构为评价依据,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掺量激发剂对再生微粉活性的激发效果。结果表明:... 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利用率,通过不同种类的激发剂以及机械研磨处理来激发再生微粉的活性,制备水泥胶砂试体,以抗压强度、28 d活性指数以及微观结构为评价依据,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掺量激发剂对再生微粉活性的激发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激发剂及机械球磨处理均可提高再生微粉的活性,在28 d龄期时,化学激发剂中4%Na_(2)SO_(4)激发效果最好,4%CaCl_(2)的激发效果最差,机械球磨处理中,90 min为最佳处理时间。从微观角度观察到再生微粉经过激发剂和机械球磨处理之后,其制成的胶砂试体结构变得更加平整和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化学激发 机械球磨 活性指数
下载PDF
微米级锌粉的爆炸危险性
13
作者 刘晓妍 杨瑞霞 +2 位作者 李晓泉 杨智雯 刘浩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33-39,共7页
微米级锌粉易悬浮于空中,形成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云,粉尘质量浓度一旦达到爆炸下限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下限随粉尘粒径减小而降低,爆炸可能性增强。为研究微米级锌粉爆炸危险性,选择粒径1μm的锌粉为研究对象,使用20 L爆炸试验装置... 微米级锌粉易悬浮于空中,形成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云,粉尘质量浓度一旦达到爆炸下限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下限随粉尘粒径减小而降低,爆炸可能性增强。为研究微米级锌粉爆炸危险性,选择粒径1μm的锌粉为研究对象,使用20 L爆炸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锌粉及其爆炸产物形貌特征,研究锌粉爆炸机制,点火延迟时间和粉尘质量浓度对锌粉爆炸性参数的影响,确定粒径1μm锌粉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结果表明:锌粉爆炸为气相燃烧过程;1μm锌粉爆炸的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为180 ms,爆炸下限为1500~2000 g/m^(3),锌粉质量浓度为5000 g/m^(3)时达到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和最大爆炸指数,分别为0.481 MPa、46.67 MPa/s、12.67 MPa·m/s;微米级锌粉爆炸危险等级属于St1,爆炸危险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微米级锌粉 爆炸下限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爆炸指数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米级银粉及其性能研究
14
作者 吴凡 张治国 索艳格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解决导电银浆用银粉烧结温度高和电阻率大的问题,以硝酸银(AgNO_(3))为原料,硫酸亚铁(FeSO_(4)·7H_(2)O)为还原剂,柠檬酸(C_(6)H_(8)O_(7)·H_(2)O)为添加剂制备银粉。采用正交实验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银粉尺寸和形貌的影响... 为解决导电银浆用银粉烧结温度高和电阻率大的问题,以硝酸银(AgNO_(3))为原料,硫酸亚铁(FeSO_(4)·7H_(2)O)为还原剂,柠檬酸(C_(6)H_(8)O_(7)·H_(2)O)为添加剂制备银粉。采用正交实验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银粉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四探针测试仪等对制备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烧结温度、电阻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变柠檬酸的浓度可以调整银粉的尺寸大小和形貌,无柠檬酸条件下可以得到尺寸大小约为3μm的球形银粉,且在最佳烧结温度550℃下电阻率为2.39×10^(-7)Ω·m;浓度为0.015 mol·L^(-1)条件下可以得到尺寸大小约为3.5μm的片状银粉,且在最佳烧结温度150℃下电阻率为4.77×10^(-6)Ω·m;浓度为0.060 mol·L^(-1)条件下可以得到尺寸大小约为0.5μm的球形银粉,且在最佳烧结温度250℃下电阻率为1.92×10^(-6)Ω·m。因此,本研究制备的银粉具有低的烧结温度和电阻率,可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微米级银粉 球形 片状 烧结温度 电阻率
下载PDF
半导体芯片用5N级微米导电金球的制备
15
作者 应宗波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0,共5页
微米球形金属粉制备技术已经成为芯片、医疗诊断、3D打印等领域共性的“卡脖子”技术。采用“全湿法制粉+等离子球化”工业制备高纯导电金球,以自产的Au-99.999%为原料,水合肼作为还原剂,PVP作为稀散剂,控制还原电势在1 692~1 002 mV,... 微米球形金属粉制备技术已经成为芯片、医疗诊断、3D打印等领域共性的“卡脖子”技术。采用“全湿法制粉+等离子球化”工业制备高纯导电金球,以自产的Au-99.999%为原料,水合肼作为还原剂,PVP作为稀散剂,控制还原电势在1 692~1 002 mV,制得高纯高分散金粉,经气流破碎、等离子球化得到半导体芯片用5N级微米导电金球。该方法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10 kg批次量产,初步解决国产芯片封装用导电金球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为完善我国芯片研发产业链特别是电子级金原料研发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芯片 5N级 金粉 微米导电金球 等离子球化
下载PDF
微米铝粉在氢气/水蒸气氛围下燃烧机制研究
16
作者 张术琳 严翔 +2 位作者 龙睿基 鲁义 施式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6-202,共7页
为探究铝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蕴含的气粉两相体系爆炸风险,揭示铝粉在潮湿环境下燃烧机制,基于Chemkin软件模拟微米铝粉在氢气/水蒸气氛围下微观反应进程,结合铝粉气相燃烧机制,构建包含Al、O、AlO、AlO_(2)、AlH等28组分、68步基元反... 为探究铝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蕴含的气粉两相体系爆炸风险,揭示铝粉在潮湿环境下燃烧机制,基于Chemkin软件模拟微米铝粉在氢气/水蒸气氛围下微观反应进程,结合铝粉气相燃烧机制,构建包含Al、O、AlO、AlO_(2)、AlH等28组分、68步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水蒸气与空气的摩尔比,分析水蒸气含量对燃烧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对关键自由基的摩尔分数和最大生成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温度敏感性分析,发现水蒸气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微米铝粉平衡时的燃烧温度。其中,影响平衡时燃烧温度的关键基元反应R32(即Al+H_(2)O=AlOH+H),由开始的先促进升温后抑制升温变为完全抑制升温。基于生成速率分析,得出水蒸气含量的增加会降低O和AlO自由基平衡时的摩尔分数。基于反应路径分析获取微米铝粉在氢气/水蒸气氛围下燃烧的关键反应路径,其中,Al→O、Al→AlO、Al_(2)O_(2)→AlO等基元反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铝粉 氢气/水蒸气氛围 燃烧机制 基元反应 Chemkin模拟计算
下载PDF
生物质焚烧灰渣制备生态砂浆研究
17
作者 李邦强 《砖瓦》 2023年第12期56-60,共5页
为研究生物质灰渣粉磨成微粉代替水泥制备砂浆的可行性,试验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灰渣以不同掺量为原料制备砂浆,并测试了砂浆试样的凝结时间、流动度、强度等工作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生物质灰渣的掺入能够延长试样的凝结时间,... 为研究生物质灰渣粉磨成微粉代替水泥制备砂浆的可行性,试验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灰渣以不同掺量为原料制备砂浆,并测试了砂浆试样的凝结时间、流动度、强度等工作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生物质灰渣的掺入能够延长试样的凝结时间,降低其流动度;灰渣对试样强度的影响与其掺量密切相关,掺量超过20%将显著降低试样强度;养护时间达28d后试样整体结构的致密度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渣 微粉 砂浆
下载PDF
吸入粉雾剂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探析
18
作者 韩婷 张金龙 邵洪梅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7期149-152,共4页
吸入粉雾剂指使用微粉化后的固体原料药单独或与载体均匀混合后,以胶囊、泡囊、贮库型等形式,采用特制吸入器具,由患者经口吸入至肺部发挥相应药效的特殊制剂。文章主要从吸入粉雾剂的具体生产流程出发,针对粉雾剂制备过程中各个工序(... 吸入粉雾剂指使用微粉化后的固体原料药单独或与载体均匀混合后,以胶囊、泡囊、贮库型等形式,采用特制吸入器具,由患者经口吸入至肺部发挥相应药效的特殊制剂。文章主要从吸入粉雾剂的具体生产流程出发,针对粉雾剂制备过程中各个工序(微粉化、配制、充填、包装)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粉雾剂 制备过程 微粉化 配制 充填 包装
下载PDF
川芎不同入药形式的体外溶出与药效学比较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莉 徐新刚 +1 位作者 高鹏 代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川芎超微粉、细粉及水提物、醇提物和双提物的体外阿魏酸溶出量及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桨法体外溶出实验、薄层扫描法测定川芎各入药形式物中阿魏酸的 6 0min体外溶出量 ,用扭体法及热板法比较其镇痛作用。结果 :各入药... 目的 :通过比较川芎超微粉、细粉及水提物、醇提物和双提物的体外阿魏酸溶出量及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桨法体外溶出实验、薄层扫描法测定川芎各入药形式物中阿魏酸的 6 0min体外溶出量 ,用扭体法及热板法比较其镇痛作用。结果 :各入药形式物 (3g)中阿魏酸的溶出量分别为超微粉 (0 .6 45± 0 .0 0 8)mg ,细粉 (0 .35 9± 0 .0 0 5 )mg ,水提物 (0 .2 2 0± 0 .0 0 4)mg ,醇提物 (0 .5 2 6± 0 .0 0 7)mg ,双提物 (0 .0 6 1± 0 .0 0 3)mg ;川芎超微粉的镇痛效果最好。 结论 :川芎超微粉较细粉更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 ,提高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超微粉 阿魏酸 镇痛 中药
下载PDF
牡蛎壳超微粉碎工艺及粉体性质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亮 张慜 +1 位作者 孙金才 杜卫华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了探索钙添加剂的超微粉碎加工工艺及粉体性质,将牡蛎壳清洗、干燥、初步粉碎后进行超微粉碎.确定牡蛎壳超微粉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速度0.0625g/s,气流压力:进料压力、粉碎压力为0.56MPa,进料粒度150μm,粉碎一次.由超微粉碎得到... 为了探索钙添加剂的超微粉碎加工工艺及粉体性质,将牡蛎壳清洗、干燥、初步粉碎后进行超微粉碎.确定牡蛎壳超微粉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速度0.0625g/s,气流压力:进料压力、粉碎压力为0.56MPa,进料粒度150μm,粉碎一次.由超微粉碎得到的粉体,更易溶解于水,而且在水中的分散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超微粉碎工艺 粉体性质 钙添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