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Nitrogen Removal and Microorganism in a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in Sihong County 被引量:4
1
作者 XIA Ning LIU Han-hu +2 位作者 GUO Ru-mei ZHANG Hong-zhen YANG Ku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Experiments in monitoring the removal of organic material and nitrogen and determining the amounts of mi- croorganism at different sites in the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in Sihong county were performed. The ... Experiments in monitoring the removal of organic material and nitrogen and determining the amounts of mi- croorganism at different sites in the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in Sihong county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of CODCr agrees with the kinetic equation of a first order reaction.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varies with different seasons.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Cr, NH3-N, TN in the spring are 15%–23%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autumn. The amount of ammonifie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and the amount of denitrifying bacte- ri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nitrosomonas. The amount of bacteria around the plant roots is larger than that on the surface of the packing medium. No apparent change is observed for the amount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and nitrosomonas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FCW) Sihong county nitrogen removal MICROORGANISM
下载PDF
ROL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NUTRIENT STRIPPING
2
作者 Khan A Zubair M Ali R 《湿地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A number of research progra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Western Australia. These constructed wetlands are known not only for their nutrient removal capability,... A number of research progra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Western Australia. These constructed wetlands are known not only for their nutrient removal capability, but also their role in habitat creation, urban landscaping and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uction of nutrients, particularly phosphorous, from entering the waterway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Peel Main Drain before its disposal into the Peel Estuary,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The nitrogen to phosphorous (N:P) ratio was below the critical limit during summer (dry spell) and the system was limited by nitrog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us was high in summer and low in winter due to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dissolved oxygen in winter. A wetland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Peel Main Drain using vegetation and substrate. The hydrologic effectiveness was found to be 78% for a detention time of 30 hour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maximum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will be 80% with an estimated efficiency of 40% in the first year and 60-80% in the subsequent years. For phosphorou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will be effective in removing filterable reactive phosphorous. Traditional sediment remedi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found unsuitable for the long term binding of the phosphorous therefore the use of Phoslock TM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富营养化 环境保护 水资源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其脱氮过程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秋芬 田文杰 +5 位作者 孙波 迟赛赛 罗梓峻 徐爱玲 宋志文 崔正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5,共14页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氮代谢网络。海水养殖尾水的高盐度和低碳氮比(C/N)又决定了此类人工湿地独特的处理环境和生物脱氮机制。同时,人工湿地的供氧模式、水力负荷(HRT)、水力停留时间(HLR)等水力条件参数对脱氮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控和优化,可以提高湿地的整体脱氮性能。本文从海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基质的选取、耐盐植物的筛选、氮循环相关微生物以及运行参数调控四个方面,对近年来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机制和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人工湿地 生物脱氮 耐盐植物 氮循环微生物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伟华 王艳艳 +3 位作者 苏少卿 邱浩杰 王凯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及全程硝化菌(comammox),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基于好氧氨氧化微生物原理去除NH_(4)^(+)-N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曝气生物滤池(BAF)、人工湿地和生态塘等;基于厌氧氨氧化菌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主要工艺技术有厌氧流化床、厌氧固定床等。指出工艺应用与微生物种群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富集氨氧化微生物从而实现经济高效脱氮是未来工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NH_(4)^(+)-N去除 氨氧化微生物 生物膜法 生态处理
下载PDF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研究与应用进展
5
作者 李佳蔚 隋倩雯 +1 位作者 张烨铠 魏源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3-1501,共9页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_(4)^(+)和SO_(4)^(2-)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_(4)^(+)和SO_(4)^(2-)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潜在功能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影响因素,分析了S-Anammox工艺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不同的组合工艺。建议进一步深化氮硫转化机制的研究,揭示功能微生物、反应条件与调控原理,为S-Anammox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废水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功能微生物 同步脱氮除硫 硫酸盐还原
下载PDF
火山岩载体对菖蒲脱氮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刘文婧 张秋奕 +5 位作者 谭映宇 王洋 成水平 王慧荣 王睿 江金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9-665,670,共8页
当前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中,针对微生物载体作用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因此,以供试挺水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为研究对象,不同火山岩(黑色、灰色、红色)为微生物载体,考察菖蒲在火山岩载体下对水体总氮(TN)的去除效果,以及... 当前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中,针对微生物载体作用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因此,以供试挺水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为研究对象,不同火山岩(黑色、灰色、红色)为微生物载体,考察菖蒲在火山岩载体下对水体总氮(TN)的去除效果,以及对菖蒲生物量、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菖蒲前,黑色火山岩载体人工湿地的TN去除率最高(40.8%);而种植菖蒲后,灰色火山岩人工湿地脱氮效果最佳,TN去除率可达70.2%,相较种植菖蒲前其TN、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2.2、46.9、66.6百分点,根际微生物数量增加,出水单元菖蒲生长最旺盛,优势菌属为红环菌科未知属(unclassified_f_Rhodocyclaceae)。由此可见,含高SiO_(2)和低Fe_(2)O_(3)的灰色火山岩载体可增强菖蒲对污染水体的脱氮能力,为水体脱氮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载体 总氮去除率 根际微生物 植物氮代谢相关酶
下载PDF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63
7
作者 胡庚东 宋超 +4 位作者 陈家长 吴伟 孟顺龙 范立民 戈贤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6,共5页
构建了一个由水源地、养殖池塘、生态沟渠(1级净化)、2级净化塘和3级净化塘组成的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该模式对池塘养殖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2010年5—10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经过3级净化后,养殖废水中氨氮水平能维持在约0.3... 构建了一个由水源地、养殖池塘、生态沟渠(1级净化)、2级净化塘和3级净化塘组成的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该模式对池塘养殖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2010年5—10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经过3级净化后,养殖废水中氨氮水平能维持在约0.33 mg.L-1,6月仅为0.010 3 mg.L-1,亚硝酸盐氮含量低于0.02 mg.L-1,总氮含量在各月均能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2.0 mg.L-1),总磷含量均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1),对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去除率为16.10%~91.22%。可见,该模式能够有效地去除养殖废水中过量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各级净化模块并不能逐级加倍发挥净化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孽生使得水生植物密度过大,从而引起水质变化反复。近2 a来的试验结果显示新建的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正处于功能完善阶段,尚未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去除
下载PDF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8
作者 熊飞 李文朝 +2 位作者 潘继征 李爱权 夏天翔 《湿地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不仅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且对传统的二级处理难以去除的氮磷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的去...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不仅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且对传统的二级处理难以去除的氮磷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的去除机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讨论了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外界因素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氮磷去除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当前人工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除磷 基质 水生植物 微生物 人工湿地
下载PDF
水葫芦去除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志勇 刘海琴 +3 位作者 严少华 郑建初 常志州 陈留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比较研究了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对4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和去除能力。结果显示,水葫芦在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正常生长,全年的平均生物量增长率为n...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比较研究了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对4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和去除能力。结果显示,水葫芦在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正常生长,全年的平均生物量增长率为n096—0.262kg/(m^2·d),且明显受温度的影响。经过21d的净化,水葫芦对4种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均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4种富营养化水体的TN(总氮)、NH4^+-N(铵态氨)、TP(总磷)平均浓度分别由初始的2.06-20.08mg/L、0.27~10.98mg/L和0.14—1.43mg/L降至n27—8.87mg/L、0.06-0.71mg/L和0.03-0.47mg/L。水葫芦对TN的平均去除率随初始TN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TP的去除率则相反;水葫芦对4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TN、NH4^+- 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82%-86.55%、78.15%-93.54%和76.01%~92.53%。水葫芦对TN、NH4^+ N、TP的单位面积负荷去除速率则均随水体初始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平均分别为84.69—533.70mg/(m^2·d)、12.94-478.70mg/(m^2·d)和5.01~63.06mg/(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富营养化水体 去除率
下载PDF
复合生物反应器低溶解氧同步脱氮除磷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建龙 王淑莹 +2 位作者 彭永臻 高永青 孙治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5-659,共5页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 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 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最大释磷率(释磷结束时溶液中PO43--P浓度与初始PO43--P浓度百分比)为249%,TN平均去除率为80.0%,PO43--P去除率为92.2%.曝气量升高或降低,TN、PO43--P去除率均降低.随着COD/TN的升高,系统TN、PO43--P去除率也逐渐升高,COD/TN从3.2升高至10.5,系统TN平均去除率从70.3%升高至84.9%,PO43--P平均去除率从82.2%高至96.0%.整个试验过程中污泥体积指数(SVI)均小于90 mL/g,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实验采用复合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脱氮、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缺氧、厌氧段而直接曝气,仍然取得较高的TN、PO43--P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脱氮 除磷 溶解氧
下载PDF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龙腾锐 郭劲松 +1 位作者 高旭 黄天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对重庆某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采用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进行了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研究,设定了14种曝气-停曝工况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当采用曝气 3h、停曝 3h的运行方式时,出水中 COD为 38mg/L,NH... 对重庆某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采用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进行了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研究,设定了14种曝气-停曝工况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当采用曝气 3h、停曝 3h的运行方式时,出水中 COD为 38mg/L,NH_3-N为 8.5mg/L,SS为 14mg/L,都能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如果辅以化学除磷,出水中PO_4^(3-)-P才能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 间歇曝气 脱氮 除磷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抗生素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中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娟 周猛 +2 位作者 俞小军 孙雷军 孙洪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痕量、难降解、毒性大和对污水处理厂中诸多生化过程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5个主要影...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痕量、难降解、毒性大和对污水处理厂中诸多生化过程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抗生素浓度、抗生素种类、暴露时间、抗生素之间的混合作用以及抗生素与重金属的混合作用。此外,从作用菌种、作用原理及脱氮除磷功能菌的耐受性3个方面探讨了抗生素对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的抑制机制,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微生物 生物脱氮除磷 抑制影响因素 抑制机理
下载PDF
强化供氧对低温域人工湿地脱氮及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娟 杨思思 +3 位作者 郭杨 钟秋爽 王世和 刘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在低温条件下(T〈15oC)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覆膜保温,采取强化供氧措施,探讨了湿地溶解氧分布、微生物数量及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段进行,最佳气水比约为4:1.最佳供氧条件下,湿地氧环... 在低温条件下(T〈15oC)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覆膜保温,采取强化供氧措施,探讨了湿地溶解氧分布、微生物数量及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段进行,最佳气水比约为4:1.最佳供氧条件下,湿地氧环境显著改善,供氧前湿地的氧浓度普遍低于0.2mg/L,中后段接近于零,供氧后湿地前段氧浓度达1.2mg/L,整体湿地氧浓度高于0.4mg/L.强化供氧使湿地前段硝化菌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中后段反硝化菌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利于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COD去除率提高了15%,TN,NH^+4-N去除率均提高了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温域 强化供氧 微生物 脱氮效率
下载PDF
改良微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祖文 许建红 +1 位作者 许秦坤 宋存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
结合污水厂脱氮除磷运行的经验,提出了改良微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探讨其脱氮除磷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控制下,10%的进水进入缺氧区,90%的进水进入生物选择区,20%的污泥回流到缺氧区,其余的污泥回流到氧化沟的缺氧区... 结合污水厂脱氮除磷运行的经验,提出了改良微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探讨其脱氮除磷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控制下,10%的进水进入缺氧区,90%的进水进入生物选择区,20%的污泥回流到缺氧区,其余的污泥回流到氧化沟的缺氧区,可获得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中总磷的质量浓度<0.5mg/L,NH3-N的质量浓度<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CARROUSEL氧化沟 脱氮除磷
下载PDF
OG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与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晓毅 罗固源 +1 位作者 唐刚 季铁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5-1301,共7页
在OCO反应器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了OGO反应器.在反应器改进前后脱氮除磷效能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城市污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OGO工艺较改进前具有更为稳定、良好的生物同时脱氮除磷效果,工艺出水的平均值... 在OCO反应器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了OGO反应器.在反应器改进前后脱氮除磷效能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城市污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OGO工艺较改进前具有更为稳定、良好的生物同时脱氮除磷效果,工艺出水的平均值COD为22mg·L-1、NH4+-N为4.8mg·L-1、TN为11.2mg·L-1、TP为0.80mg·L-1.反应器流态特征的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形成的OGO反应器内,缺氧环区形成了良好的DO浓度梯度分布,且OGO反应器内推流流态所占比例从改进前的5.9%提高到改进后的12.9%,有效提高了反应器内推流流态的容积利用率和反应器效率.同时,反应器改进后能明显改善混合区水力条件,并有效避免了混合区内侧液流涡旋停滞造成的污泥沉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O 生物脱氮除磷 水力特性 推流流态
下载PDF
温度及反硝化聚磷对SBMBBR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吴广华 张耀斌 +1 位作者 全燮 赵雅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84-2487,共4页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43--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43--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1℃下,PAOs(聚磷菌)的释磷量分别为54.7 mg/L、19.7 mg/L;除磷率分别为98.3%、83.4%;脱氮率分别为87.8%、98.4%.较低温度有利于PAOs的富集,但不利于硝化的进行;较高温度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的进行,但PAOs不再是污泥系统的优势菌种.同时在经过较长时间(3个月)厌氧/好氧运行的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厌氧/缺氧反硝化除磷实验,该系统内反硝化聚磷除磷效果较好,反硝化吸磷占总吸磷量的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脱氮除磷 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
下载PDF
腐殖土活性污泥技术的除污效能及除臭效果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智晓 崔福义 +1 位作者 秦姝兰 丁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8-22,共5页
阐述了腐殖土活性污泥工艺的基本原理,从微生物菌群结构、除污效能、控制恶臭气体及改善污泥沉降和脱水性能等方面介绍了该工艺的特性,同时说明了该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实践表明,腐殖土活性污泥工艺可强化对氮、磷的去除,使... 阐述了腐殖土活性污泥工艺的基本原理,从微生物菌群结构、除污效能、控制恶臭气体及改善污泥沉降和脱水性能等方面介绍了该工艺的特性,同时说明了该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实践表明,腐殖土活性污泥工艺可强化对氮、磷的去除,使污泥脱水性能大大改善,实现污水处理流程的无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腐殖土 恶臭控制 土壤微生物 强化脱氮除磷
下载PDF
A-A^2/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除磷脱氮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爱姣 陶涛 +1 位作者 张太平 张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文章以南方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例,介绍了A-A2/O工艺在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对BOD5、COD、SS的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于氮磷去除,出水NH4-N&l... 文章以南方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例,介绍了A-A2/O工艺在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对BOD5、COD、SS的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于氮磷去除,出水NH4-N<0.5mg/L,TN<15mg/L,TP<1.5mg/L,但TN平均去除率只有45%左右;TP大多数的去除率在30%~50%之间。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碳源不足。为提高除磷脱氮效果,采取了投加PAC来辅助除磷,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2/O工艺 城市污水 低碳源 除磷脱氮
下载PDF
EBPR的快速启动及其与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晓霞 王淑莹 +2 位作者 彭永臻 翁冬晨 戴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8-1284,共7页
为了解处理生活污水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和脱氮特性,采用SBR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浓度的方式,结合短污泥龄控制,实现了EBPR系统的快速启动,并对启动后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 为了解处理生活污水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和脱氮特性,采用SBR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浓度的方式,结合短污泥龄控制,实现了EBPR系统的快速启动,并对启动后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由200 mg/L左右逐步提高至500 mg/L左右时,29 d可实现EBPR系统的启动,此后30 d内出水磷浓度稳定维持在0.5 mg/L以下,磷去除率平均达99.4%.该系统还可长期高效稳定地用于高磷污水(含磷40mg/L)的处理.成功启动后的EBPR系统内聚磷菌(PAOs)为优势菌,占全菌总数的34%±3%,但也存在硝化反硝化菌和聚糖菌.在EBPR系统稳定运行时的好氧段,PAOs吸磷的同时伴随着脱氮菌群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使得平均总无机氮(TIN)损失达7.6 mg/L,系统总氮(TN)去除率在70%左右.EBPR系统内除磷耦合同步硝化反硝化,可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同步硝化反硝化 脱氮除磷
下载PDF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脱氮除磷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迎庆 张玉先 +1 位作者 李定龙 王利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4-118,共5页
介绍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机理,并从工艺优化、湿地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目前人工湿地系统提高氮磷去除率的研究进展情况;通过优化湿地系统设计、湿地植物的筛选、基质的选择和复合、微生物种群的调控... 介绍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机理,并从工艺优化、湿地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目前人工湿地系统提高氮磷去除率的研究进展情况;通过优化湿地系统设计、湿地植物的筛选、基质的选择和复合、微生物种群的调控等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湿地的氮磷去除率,提出了当前人工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基质 湿地植物 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