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XIN Zhong-bao YU Xin-xiao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4期209-218,共10页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Hekouzhen and Longmen, i.e., the Helong area.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1981-...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Hekouzhen and Longmen, i.e., the Helong area.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1981-2007 perio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GIMMS and SPOT VGT NDVI data. We have also analyze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cover and changes i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the consequences from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GGP).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getation cover of the Helong area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1981-2007 period. The northwestern part the Helong area, where the flat sandy lands are covered by grass, has experienced the largest increase. The region where the vegetation cover has declined is largely found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eastern Helong area, which is a gullied hilly area or forested. Although precipit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during the 1999-2007 period, the vegetation cover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Helong area,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vegetation cover occurred mainly in the gullied hilly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such as the drainage basins of the Kuyehe and Tuweihe rivers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Wudinghe and Yanhe rivers. A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annual maximum NDVI between the earlier (1998-2002) stage and the next five years (2003-2007) of the GGP indicates that the areas with increases of 10% and 20% in NDVI account for 72.5% and 36.4%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shows a declining trend, especially since the 1980s, when the decrease became very obvious. Compared with the 1950-1969 period, the average runoff during the 1980-2007 period was reduced by 34.8 × 10^8 m3 and the sediment discharge by 6.4 ×10^8 t, accounting for 49.4% and 64.9% of that in the 1950-1969 period,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nual maximum NDVI and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This correlation was reverse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in 1999 and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He- long area has increased,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Less precipit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 tor driving the decreas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uring 1999 2007. However,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may also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decrease i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by enhancing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lleviating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Hekouzhen to Longmen area (Helong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Grain forGreen Project (GGP) runoff and sediment
下载PD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and ensemble machine learning 被引量:1
2
作者 Wen-geng Cao Yu Fu +4 位作者 Qiu-yao Dong Hai-gang Wang Yu Ren Ze-yan Li Yue-ying Du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09-419,共11页
Landslide is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next only to earthquake and flood,which will cause a great threat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f landslide disaster based on experience-drive... Landslide is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next only to earthquake and flood,which will cause a great threat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f landslide disaster based on experience-driven or statistical model and its assessment results are subjective,difficult to quantify,and no pertinence.As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machine learn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odel’s accuracy by constructing statistical models.Taking Western Henan for example,the study selected 16 landslid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opography,geological environment,hydrological conditions,and human activities,and 11 landslide factors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andslide were selected by th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method.Five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Logistic Regression(LR),Random Forest(RF),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and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The models were evaluated by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statistical index.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he XGBoost model(AUC 0.8759)performed the best and was suitable for dealing with regression problems.The model had a high adaptability to landslide data.According to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of the five models,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can be observed.The extremely high and high susceptibility area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uniu Mountain range in the southwest,the Xiaoshan Mountain range in the west,and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the north.These areas have large terrain fluctuations,complicated geological structural environments and frequent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The extremely high and highly prone areas were 12043.3 km^(2)and 3087.45 km^(2),accounting for 47.61%and 12.20%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study area,respectively.Our study refl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disaster warning,prediction,and resource protection.The stud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ubsequent landslide disaster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odel Risk assessment Machine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ogistic regression Random forest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nsemble modeling Factor analysis Geological disaster survey engineering middle mountain area yellow river Basin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产品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耕地时空动态变化
3
作者 李舒畅 郭正 +4 位作者 张风宝 罗佳茹 李玄添 申楠 杨明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准确量化该区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对评估区域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效益、水土流失状况及黄河下游安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5种30 m高分辨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产品(CNLUCC、GLC_FC... [目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准确量化该区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对评估区域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效益、水土流失状况及黄河下游安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5种30 m高分辨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产品(CNLUCC、GLC_FCS30、CLCD、AGLC-2000-2015、GlobeLand30),运用耕地利用动态度、偏差系数、转移矩阵、空间一致性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多源产品耕地在多沙粗沙区的时空特征,形成30 m分辨率高精度融合数据集产品,并对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基于融合产品分析1990-2020年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耕地的数量、分布、结构特征。[结果]现有多源数据集产品之间耕地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而融合产品精度均优于单独使用5种现有产品。基于融合产品分析发现,1990-2020年耕地面积呈先增加后波动式降低的趋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为分界线;1990-2020年耕地面积净减少3170.59 km^(2),减少17.63%,且>15°的坡耕地面积占比逐年减少;耕地的动态转移类型主要为草地,其次为人工地表。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和城镇化建设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结论]综合分析多源产品的优劣,基于目标地类融合和解释多源数据探究的有效方法,以深入研究某区域的地类特征,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融合产品 多源数据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创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示范区的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姜德文 曹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黄河中游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能源基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科学、精准、高效监管。针对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监管能力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在晋陕蒙接壤... 黄河中游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能源基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科学、精准、高效监管。针对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监管能力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创建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示范区的工作机制、模式等:一是创新工作目标,率先做到无违规项目;二是创新合作共建工作体制,构建目标一致、行动自觉、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内生动力,以自律守约为核心,整体提升水土保持信用水平;四是创新认知提升路径,各级领导、建设单位、青少年、社会公众整体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认知水平与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五是创新高质量评价内涵,全面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六是数字赋能,科学分类管理,创新智慧监管平台,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现智慧技术指导、智慧跟踪、智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高质量监管 监管新机制 管理新模式 晋陕蒙接壤地区 黄河中游
下载PDF
三河与中国早期王都
5
作者 陈隆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称“三河”,是指今天流经山西、河南境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河东位于今山西南部,襄汾陶寺遗址早期约早出夏代一二百年,或当传说中尧、舜、禹时期,陶寺中晚期已在夏代纪年范围之内,此时正是早期国家...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称“三河”,是指今天流经山西、河南境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河东位于今山西南部,襄汾陶寺遗址早期约早出夏代一二百年,或当传说中尧、舜、禹时期,陶寺中晚期已在夏代纪年范围之内,此时正是早期国家形成阶段;河内即今太行山东南麓为古黄河所环绕的地区,历史上为商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河南指晋、豫两省黄河以南,周公在此营洛邑,即成周与王城,是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河东、河南、河内三个区域既成相对独立区域,又以黄河相连接,为当时“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之地。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更替与发展壮大都没有离开过古老的黄河流域,从这个角度看,夏、商、周三代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不仅是黄河与黄河文化的馈赠,同时也把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黄河中下游流域龙山时代形成的文化成果为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成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始原。龙山时代之后不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形态和中华民族的雏形——华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 黄河流域中下游 文化核心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清竹 江源 李立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采用 1 961~ 2 0 0 0年连续 4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 ,分析黄河中游典型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皇甫川流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 ,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6月~ 9月 ,这四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76.7% ,形成河... 采用 1 961~ 2 0 0 0年连续 4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 ,分析黄河中游典型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皇甫川流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 ,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6月~ 9月 ,这四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76.7% ,形成河川径流的汛期。皇甫川流域年降雨量和汛期降雨量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且降雨量年际之间的波动很大 ;年均气温具有明显上升趋势 ,近 40年来年均气温升高了 0 .4℃ ;年平均风速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的。另外 ,皇甫川流域湿度指数总体变化具有降低趋势 ,而温暖指数则是大幅度增高。可见 ,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地干和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砒砂岩 皇甫川流域 气候 生物多样性 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长川流域植被盖度及其动态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红梅 高清竹 +1 位作者 江源 赵云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0-885,共6页
应用遥感监测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分析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典型流域--内蒙古长川流域植被盖度及其变化特征.经野外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植被盖度遥感监测的精度发现,以遥感手段通过植被盖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关系来估算长川流域植... 应用遥感监测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分析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典型流域--内蒙古长川流域植被盖度及其变化特征.经野外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植被盖度遥感监测的精度发现,以遥感手段通过植被盖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关系来估算长川流域植被盖度的精度达到81.3%.长川流域上游地区(北部)植被盖度相对较高,达到40%~70%;沟道两侧也有相对较高的植被盖度,也达到了30%~60%;一般梁峁地植被盖度较低,只有5%~15%.从1983年开始实施的小流域第一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1993年至1997年期间实施的小流域第二期第一阶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效果明显,使得长川流域植被盖度在该期间内大幅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 植被盖度 动态 遥感监测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杂草群落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圣彦 谷艳芳 +1 位作者 苗琛 张丽霞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样地的调查,初步了解了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主要田间杂草的及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出现的各种杂草种类共22科,55种,主要为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藜科(Chenopodiaceae)...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样地的调查,初步了解了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主要田间杂草的及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出现的各种杂草种类共22科,55种,主要为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藜科(Chenopodi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等;不同作物田块的杂草群落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相对多度的分析,开封郊区的杂草种类可主要分成两个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群落 土地利用类型 比较 典型地区 黄河中下游
下载PDF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长川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清竹 许红梅 +3 位作者 江源 李玉娥 孙林 康慕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6,共6页
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致因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受到威胁的状态。在诸多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与过程中,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最重要的方面。在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以... 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致因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受到威胁的状态。在诸多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与过程中,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最重要的方面。在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以往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许多流域的植被覆盖下降、土壤侵蚀加剧、水分亏缺增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选择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一个典型流域——长川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存在的实际生态问题,在综合评价流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和GIS手段,得出优化后的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和耕地所占比例分别应为3.7%、38.6%、49.4%和6.3%。在调整后的土地利用安全格局下,流域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下降至0.85,整体已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 长川流域 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多目标规划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焦作区段现代边滩沉积中的生物遗迹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斌 王媛媛 +1 位作者 张璐 单婷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8-638,共11页
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记录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沉积环境、气候及生态环境的良好指示标志。文中主要研究了黄河中下游焦作区段现代边滩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及其造迹者的组成与分布特点,即:(1)近岸边滩:几乎无植被,以层面上的生物... 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记录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沉积环境、气候及生态环境的良好指示标志。文中主要研究了黄河中下游焦作区段现代边滩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及其造迹者的组成与分布特点,即:(1)近岸边滩:几乎无植被,以层面上的生物觅食迹为主,其造迹生物主要有鸟类、长泥甲虫(鞘翅目长泥甲科)和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等;(2)远岸边滩:有大量植物根出现,大多数生物遗迹是层内U形、Y形和W形潜穴以及层面上的F形、Y形爬行迹和觅食迹,其主要造迹生物为蝼蛄(直翅目蝼蛄科)、蟋蟀、狼蛛和蠕虫类等;(3)泛滥平原:出现大量植物根,以层内J形、漏斗形等的生物居住迹和进食迹为主,主要造迹生物为蝼蛄、蟋蟀、田鼠、蚁狮和狼蛛等。基于沉积物粒度分析、总有机碳测定、菌落平板计数法等手段分析得知,研究区现代生物遗迹的深度随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增加及植物根长度的增长而增加,而丰度和分异度随沉积物粒度的递减及总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该成果一方面能为研究区黄河边滩上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提供新资料,另一方面也能为地史时期河流沉积环境的研究乃至古地理、古生态环境重建提供生物遗迹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遗迹 河流沉积 沉积构造 黄河中下游 焦作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内蒙古长川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清竹 许红梅 +3 位作者 康慕谊 杨劼 孙林 赵云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9,共8页
生态安全是指能够维持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损害和威胁生态系统本身健康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状态,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和谐状态。从长川流域土壤侵蚀、干旱缺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实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角度,建立... 生态安全是指能够维持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损害和威胁生态系统本身健康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状态,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和谐状态。从长川流域土壤侵蚀、干旱缺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实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角度,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和综合评价方法,对1976年至2000年4期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在1976年至2000年期间,在各生态安全等级中,生态欠安全和生态中度安全等级占据主导地位,而生态安全等分布面积非常小,仅占流域总面积的小于1%的区域。虽然近几十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人类活动,使得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目前流域生态安全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生态安全水平较低,全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指数(ESI)变化范围在1.11~1.33之间,处于生态欠安全等级。不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小流域(如川掌沟、五步进沟、五分地沟等)以及整个流域尺度的生态安全状况的好转说明,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维持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综合评价 黄河中游 砒砂岩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长川流域生态用水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清竹 杨劼 +1 位作者 宋炳煜 江源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9-507,共9页
在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GIS和情景分析方法,对地处典型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长川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情景下的生态用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川流域平均蒸散量和平均生态用水量分别为274.3mm和370.7... 在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GIS和情景分析方法,对地处典型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长川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情景下的生态用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川流域平均蒸散量和平均生态用水量分别为274.3mm和370.7mm,植被蒸散的水分消耗较大,但流域降雨量基本能满足植被的蒸散耗水需求,流域的整体生态用水量处于较适宜水平。研究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情景(B2方案)的生态用水量小于适宜生态用水阈值(411.3mm),但其植被蒸散量大于有效降雨量(279.0mm),从长远角度看,B2方案还是受水分(降雨)条件的限制;而4种退耕还林(草)情景的生态用水量和植被蒸散量均小于适宜生态用水阈值和有效降雨量,不受降雨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生态环境建设情景 长川流域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健翎 殷宝库 +3 位作者 张建国 高云飞 赵帮元 苏鹏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以2011年和2014年黄河中游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4条支流涉及的准格尔旗和神木县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提取了流域内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信息,结合各支流水沙情况,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生态环境状况。... 以2011年和2014年黄河中游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4条支流涉及的准格尔旗和神木县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提取了流域内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信息,结合各支流水沙情况,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由低和中低覆盖度为主转变为中低和中覆盖度为主;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主要集中在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植被面积增大;土壤侵蚀强度减弱,水土流失面积减小;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径流泥沙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遥感影像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黄河中游粗沙区范围界定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景可 李钜章 李凤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5,37,共7页
黄河下游沉积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粗沙区,但至今粗沙区的范围及面积还未定论。笔者在理解粗泥沙特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粗沙区、多沙区和多沙粗沙区的基本概念的内涵,确定划分粗沙区、多沙区和多沙粗沙区的指标,并进行了形态类型... 黄河下游沉积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粗沙区,但至今粗沙区的范围及面积还未定论。笔者在理解粗泥沙特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粗沙区、多沙区和多沙粗沙区的基本概念的内涵,确定划分粗沙区、多沙区和多沙粗沙区的指标,并进行了形态类型区划分和侵蚀产沙模型建设。在上述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粗沙区范围界定,其结果是黄河中游粗沙区面积为95515km2,多沙粗沙区的面积为94121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范围界定 黄河中游 泥沙沉积 面积
下载PDF
黄河中游干旱半干旱区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彬权 牛小茹 +2 位作者 梁忠民 赵卫民 张红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共5页
黄河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预报是水文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之一,而流域水文模型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工具和关键所在。在回顾该地区产汇流特性、水文模型发展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已有水文模型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不足,指出黄河... 黄河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预报是水文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之一,而流域水文模型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工具和关键所在。在回顾该地区产汇流特性、水文模型发展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已有水文模型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不足,指出黄河中游水文模型研制的难点主要在于降雨输入精度不高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强烈干扰。基于目前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应用及水文大数据的兴起,展望黄河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模型研究的可能途径:1开展遥测系统支持下的精细化物理模型研制,包括点到面上的产汇流模式、参数时空尺度等;2从务实角度出发,利用水文大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汛期中大洪水洪峰、洪量的预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产汇流 自动测报 水文大数据 水文预报 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河中游
下载PDF
基于NDVI的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红斌 王庆 王秦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4-95,111,共3页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佳芦河5条重点支流为研究对象,以1998年、2009年2期同一时相的TM影像为数据源,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为基础,提取2期植被覆盖等级,定量分析了该地区植...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佳芦河5条重点支流为研究对象,以1998年、2009年2期同一时相的TM影像为数据源,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为基础,提取2期植被覆盖等级,定量分析了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近10 a来的综合治理,2009年5条流域整体植被覆盖度提高,除皇甫川外,其他4条支流的中下游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从植被覆盖的等级变化来说,1998年主要的植被覆盖度为0~10%和10%~30%这2个等级,2009年主要集中在10%~30%和30%~50%这2个等级,植被覆盖状况已向良好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遥感监测 黄河中游 多沙粗沙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近期水沙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亚军 王志勇 +1 位作者 马志瑾 徐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6,40,共3页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956—2004年为基准期,2005—2010年为监测对比期,对该区近期的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年均值相比,监测期年均降水量增加了3.9%,而年均径流量减少了48.2%,年均全沙输沙量和d≥0...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956—2004年为基准期,2005—2010年为监测对比期,对该区近期的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年均值相比,监测期年均降水量增加了3.9%,而年均径流量减少了48.2%,年均全沙输沙量和d≥0.05 mm、d≥0.1 mm的粗泥沙输沙量分别偏少了85.9%、90.8%和93.0%。近期该区降水量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而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减少趋势,原因主要是监测期内该区没有发生大范围和高强度暴雨,加之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措施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降水量 粗泥沙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雪梅 杨汉颖 +1 位作者 林银平 徐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11,共3页
经过研究和比较,采用指标法界定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区域。全沙模数大于5 000t/ km2的地区为多沙区,粗泥沙模数大于1 300t/ km2 的地区为粗沙区,既是多沙区又是粗沙区的地区即是多沙粗沙区。在经过内业分析、... 经过研究和比较,采用指标法界定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区域。全沙模数大于5 000t/ km2的地区为多沙区,粗泥沙模数大于1 300t/ km2 的地区为粗沙区,既是多沙区又是粗沙区的地区即是多沙粗沙区。在经过内业分析、外业查勘和遥感图片对照修正后,确定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 .86 万k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多沙区 粗沙区 区域界定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建华 吕光圻 甘枝茂 《中国水利》 2000年第12期37-38,共2页
三门峡水库和黄河下游河道主要淤积物是粒径d≥0.05mm的粗泥沙。黄河中游多沙区有11.92万km^2,粗沙区7.86万km^2,两者套绘在一起的多沙粗沙区面积7.86km^2。重点治理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减少黄河下游淤积的关键。
关键词 粗泥沙 黄河中游 多沙粗沙区 界定 水土流失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区域性暴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雷鸣 高治定 宋伟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0,共4页
利用泰森多边形法,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筛选出黄河中游河龙区间1952—2006年243个区域性暴雨过程,按其日大于25 mm或大于50 mm降水范围分别超过2万、1万km2及持续日数情况,分为大面积暴雨、小面积暴雨、持续性大面积暴雨、持续性... 利用泰森多边形法,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筛选出黄河中游河龙区间1952—2006年243个区域性暴雨过程,按其日大于25 mm或大于50 mm降水范围分别超过2万、1万km2及持续日数情况,分为大面积暴雨、小面积暴雨、持续性大面积暴雨、持续性大雨、持续性大雨+暴雨5类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了各类暴雨过程的发生季节和降水时空分布的定性、定量特征,综合讨论暴雨过程时空特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探讨了气候回暖背景下出现的暴雨极值事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暴雨面积 面暴雨量 时空特征 河龙区间 黄河中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