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
26
1
作者
徐军亮
马履一
王华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解油松林水分运作机制 ,给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该文利用压力室、露点水势仪对京西低山油松人工林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的水势梯度及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同步测定 .结果表明 :在空间水平上 ,油松林地SPAC各要素...
为了解油松林水分运作机制 ,给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该文利用压力室、露点水势仪对京西低山油松人工林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的水势梯度及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同步测定 .结果表明 :在空间水平上 ,油松林地SPAC各要素水势由土壤到植物再到大气逐步下降 ,梯度比约为 1∶5∶30 ;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 ,水势梯度比提高至 1∶15∶90 .在时间序列上 ,持久干旱条件下的油松林SPAC各要素水势的日变化和连日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下降的幅度以大气最甚 ,叶片次之 ,土壤最小 ;叶片水势日变化波峰出现于 14:0 0 ,较土壤和大气(18:0 0 )早 4h ;土壤水势的下降幅度随土层由浅而深逐渐减小 .灌水后各层土壤水势由浅而深水势先后升高 ,升高幅度表层和中层较大 ,深层较小 ;叶片水势虽提高 ,但幅度明显小于土壤 .在影响油松林SPAC水势的环境因子中 ,空气温湿度与大气水势和土壤水势相关性显著 ;空气和土壤湿度则是影响叶片水势的主导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水势梯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尤健健
张文辉
+4 位作者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65-3073,共9页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随间伐强度的增大,细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强度间伐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规律与生物量基本一致。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强度间伐与其他强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中度间伐对小径级细根(0—1.0 mm)有显著影响,对较大径级细根(1.0—2.0 mm)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强度间伐对0—2.0mm的细根均有显著影响(P<0.05)。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条件下,油松林地细根总生物量达到最大1022.43 g/m2,此条件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也达到最大,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资源,最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中龄林
细根
生物量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48
3
作者
汪宗飞
郑粉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870-6880,共11页
分析人工植被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3个林龄(10、25 a和40 a)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油松林叶片、...
分析人工植被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3个林龄(10、25 a和40 a)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油松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人工油松林不同林龄叶片、枯落物和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油松叶片C、N、P含量分别为538.85—560.54 g/kg、9.00—10.47 g/kg和1.04—1.13 g/kg。在3个林龄油松林中,除叶片C含量外,叶片N、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的C、N、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枯落物层含量大于土壤层。随着林龄的增加,叶片C∶N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N∶P和C∶P比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枯落物层C∶N、C∶P和N∶P比无显著差异。同时,随着林龄的增加,除10—20 cm土层的C∶N比外,土壤的C∶N比在0—10 cm土层和C∶P和N∶P比在0—10和10—20 cm皆呈显著增加趋势。研究区油松林叶片N∶P比平均值为9.13,低于14,表明油松林生长主要受氮的限制。土壤的N含量与叶片和枯落物层的N含量、以及三者间N∶P比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充分体现了油松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的生态功能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油松
不同林龄
叶片
枯落物
土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
26
1
作者
徐军亮
马履一
王华田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基金
"十五"国家攻关子课题"华北石质山河北平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植被恢复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 0 0 1BA5 10 13 0 4 0 5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北京市水源保护林低耗水树种的选择和林分优化配置的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解油松林水分运作机制 ,给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该文利用压力室、露点水势仪对京西低山油松人工林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的水势梯度及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同步测定 .结果表明 :在空间水平上 ,油松林地SPAC各要素水势由土壤到植物再到大气逐步下降 ,梯度比约为 1∶5∶30 ;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 ,水势梯度比提高至 1∶15∶90 .在时间序列上 ,持久干旱条件下的油松林SPAC各要素水势的日变化和连日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下降的幅度以大气最甚 ,叶片次之 ,土壤最小 ;叶片水势日变化波峰出现于 14:0 0 ,较土壤和大气(18:0 0 )早 4h ;土壤水势的下降幅度随土层由浅而深逐渐减小 .灌水后各层土壤水势由浅而深水势先后升高 ,升高幅度表层和中层较大 ,深层较小 ;叶片水势虽提高 ,但幅度明显小于土壤 .在影响油松林SPAC水势的环境因子中 ,空气温湿度与大气水势和土壤水势相关性显著 ;空气和土壤湿度则是影响叶片水势的主导因子 .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水势梯度
Keywords
p.
tabulaeformis
,
plantation
, S
p.
C, water
p.
tential gradient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尤健健
张文辉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65-3073,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
文摘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随间伐强度的增大,细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强度间伐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规律与生物量基本一致。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强度间伐与其他强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中度间伐对小径级细根(0—1.0 mm)有显著影响,对较大径级细根(1.0—2.0 mm)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强度间伐对0—2.0mm的细根均有显著影响(P<0.05)。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条件下,油松林地细根总生物量达到最大1022.43 g/m2,此条件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也达到最大,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资源,最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中龄林
细根
生物量
形态特征
Keywords
thinning intensity
middle-aged p.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fine root
biomass
mor
p
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48
3
作者
汪宗飞
郑粉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870-6880,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资助(161461KYSB20170013)
文摘
分析人工植被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3个林龄(10、25 a和40 a)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油松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人工油松林不同林龄叶片、枯落物和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油松叶片C、N、P含量分别为538.85—560.54 g/kg、9.00—10.47 g/kg和1.04—1.13 g/kg。在3个林龄油松林中,除叶片C含量外,叶片N、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的C、N、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枯落物层含量大于土壤层。随着林龄的增加,叶片C∶N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N∶P和C∶P比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枯落物层C∶N、C∶P和N∶P比无显著差异。同时,随着林龄的增加,除10—20 cm土层的C∶N比外,土壤的C∶N比在0—10 cm土层和C∶P和N∶P比在0—10和10—20 cm皆呈显著增加趋势。研究区油松林叶片N∶P比平均值为9.13,低于14,表明油松林生长主要受氮的限制。土壤的N含量与叶片和枯落物层的N含量、以及三者间N∶P比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充分体现了油松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的生态功能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油松
不同林龄
叶片
枯落物
土壤
Keywords
C
N and
p
stoichiometry
p
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age
leaf
litter
soil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的时空变异
徐军亮
马履一
王华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尤健健
张文辉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汪宗飞
郑粉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