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Penetration of Cell-permeable Peptide Mimic of Tyrosine Residue 654 Domain of β-catenin into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1
作者 曾锐 徐钢 +2 位作者 韩敏 刘蔚 刘晓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6期630-634,共5页
Phosphorylation of β-catenin tyrosine residue 65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pithelial to myofibroblast transition (EMT). Introducing mimic peptide of tyrosine residue 654 domain of β-catenin into cells may i... Phosphorylation of β-catenin tyrosine residue 65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pithelial to myofibroblast transition (EMT). Introducing mimic peptide of tyrosine residue 654 domain of β-catenin into cells may influence phosphorylation of β-catenin tyrosine residue 654. To deliver this mimic peptide into renal epithelial cells, we used penetratin as a vector, which is a novel cell permeable peptide, to deliver hydrophilic molecules into cells. A tyrosine 654 residue domain mimic peptide of β-catenin (PM) with fused penetratin was constructed, purified and then detected for the penetration of the mimic peptide into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HK-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rified fusion mimic peptide could efficiently and rapidly translocate into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It is concluded that a cell-permeable peptides mimic of tyrosine residue 654 domain of β-catenin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which may provide a useful reagent for interfering the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mimic peptide: cell permeable peptide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penetration
下载PDF
源自蜡样芽孢杆菌抗菌肽DB16的筛选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智源 金日天 +3 位作者 梁铎 邱绪建 杨燊 林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4,共9页
本实验发现当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蜡样芽孢杆菌DeadBoxATP依赖性RNA解旋酶中预测、筛选得到抗菌肽DB16(RKLLQFAKKLGIVFTK)。抗菌肽D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 本实验发现当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蜡样芽孢杆菌DeadBoxATP依赖性RNA解旋酶中预测、筛选得到抗菌肽DB16(RKLLQFAKKLGIVFTK)。抗菌肽D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31.25μg/mL,可在0.5 h内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抗菌肽DB16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呈现无规卷曲结构,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环境中转变为α-螺旋结构。采用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透射电子显微镜、DNA凝胶电泳以及圆二色谱等方法探究抗菌肽D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抗菌肽DB16能够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泄,同时进入胞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结合,影响正常DNA的复制,最终抑制菌体的生长繁殖。此外,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处理表明,DB16在8×MIC条件下仍无溶血性。综上,源自蜡样芽孢杆菌的抗菌肽DB16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控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肽 细胞膜通透性 DNA结合机制
下载PDF
Enhanced intracellular calcium induced by urocortin is involved in degranulation of rat lung mast cells 被引量:1
3
作者 Wu, Y. Q. Hu, J. +4 位作者 Zhang, R. J. Zhou, C. H. Xu, Y. H. Guan, X. W. Li, S. S. (Nanjing Med Univ, Dept Pharmacol, Nanjing 210029, Peoples R China. Xuzhou Med Coll, Dept Pharmacol, Xuzhou, Peoples R China)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8-778,共1页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 which activates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under stress, also has proinflammatory peripheral effects possibly through mast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 which activates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under stress, also has proinflammatory peripheral effects possibly through mast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rocortin (UCN), a 40-amino-acid CRF family peptide, on degranulation and intracellular calcium of rat lung mast cells. The activation and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s were observed by Toluidine blue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intracellular calciu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CN(0.1, 1 and 10 mu M) significantly induced the activation and degranulation of rat lung mast cells in vitro. This effect was markedly blocked by selective CRF receptor 1(CRF-R1) antagonist antalarmin, but not by specific CRF receptor 2(CRF-R2) antagonist antisauvagine-30(anti-Svg-30).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UCN caused a rapid peak increase inCa2+(i) at point of 300s after UCN treatment, followed by a decrease to a sustained plateau phase. The peak increase inCa2+(i) induced by UCN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antalarmin, but not by anti-Svg-30. This effect of UCN onCa2+(i) in rat lung mast cells was also found by flow cytometry.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st cells degranulation extent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Ca2+(i)(P < 0.01). Taken together, our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UCN induced the increase of Ca2+(i) and degranulation of rat lung mast cells through CRF-R1. These finding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llergic and inflammatory lung disorders such as asthma, 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ast cell activation and degranulation. Copyright (c) 2008 S. Karger AG, Bas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肺部 肥大细胞
下载PDF
金属抗菌肽SIF_(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3 位作者 林亲录 赵谋明 刘军 周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探明金属抗菌肽SIF_(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机制,从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表面电位、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内膜通透性和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等角度考察了SIF_(4)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SIF_(4)可破坏细胞壁结... 为探明金属抗菌肽SIF_(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机制,从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表面电位、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内膜通透性和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等角度考察了SIF_(4)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SIF_(4)可破坏细胞壁结构完整性,随着抗菌肽质量浓度和温育时间的延长,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也同步增长,2MIC组与TritonX-100组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表面电位与SIF_(4)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细胞表面疏水性与SIF_(4)质量浓度呈良好的量-效正相关关系;细胞内膜通透性与抗菌肽质量浓度和温育时间呈正相关;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与抗菌肽质量浓度和温育时间呈正相关,温育1 h时,胞内蛋白质泄漏呈差异性显著(P<0.05),温育3 h后,2MIC与TritonX-100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差异基本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SIF_(4)可增强细胞通透性并使胞内物质泄漏,还能增强细胞表面疏水性和降低细胞表面电位,使细胞聚沉并诱导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菌肽 食源性致病菌 细胞通透性 抑菌机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anti-ricin A-chain antibodies delivered intracellularly against ricin-induced cytotoxicity
5
作者 Frank Martiniuk Seth Pincus +2 位作者 Sybille Müller Heinz Kohler Kam-Meng Tchou-Wong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AS 2010年第5期188-195,共8页
AIM: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anti-ricin A-chain antibodies,delivered intracellularly,to protect against ricininduced cytotoxicity in RAW264.7 cells. METHODS:Anti-deglycosylated ricin A-chain antibody and RAC18 anti-... AIM: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anti-ricin A-chain antibodies,delivered intracellularly,to protect against ricininduced cytotoxicity in RAW264.7 cells. METHODS:Anti-deglycosylated ricin A-chain antibody and RAC18 anti-ricin A-chain monoclonal antibody were delivered intracellularly by encapsulating in liposomes or via conjugation with the cell-penetrating MTS-transport peptide.RAW264.7 cells were incubatedwith these antibodies either before or after ricin exposure.The changes in cytotoxicity were estimated by MTT assay.Co-localization of internalized antibody and ricin was evaluat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SULTS:Internalized antibod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ell viability either before or after ricin exposure compared to the unconjugated antibodies.Fluorescence microscopy confirmed the co-localization of internalized antibodies and ricin inside the cells. CONCLUSION: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antibodies to neutralize the ricin toxin after cellular uptake supports the potential use of cell-permeable antibodies for postexposure treatment of ricin intox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IN inhibitors Antibody INTERNALIZATION cell-penetrating peptide cell-permeable ANTIBODIES Liposome-encapsulated ANTIBODIES
下载PDF
新型抗菌肽Mt-22S3对白念珠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作用
6
作者 李彩多 曾晔 +4 位作者 石艳萍 张迎春 吴建伟 陈峥宏 王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29-1336,共8页
目的探讨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突变体-22S3(Mt-22S3)对白念珠菌(C.albicans)细胞壁及细胞膜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albicans菌落配制菌悬液,与31.3~500.0 mg/L Mt-22S3进行孵育,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t-22S3抗C.albicans最低... 目的探讨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突变体-22S3(Mt-22S3)对白念珠菌(C.albicans)细胞壁及细胞膜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albicans菌落配制菌悬液,与31.3~500.0 mg/L Mt-22S3进行孵育,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t-22S3抗C.albicans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取对数生长期C.albicans菌悬液,分别与0、125、250及500 mg/L Mt-22S3作用12 h,采用电镜观察Mt-22S3对C.albicans细胞壁、细胞膜的影响;使用荧光显微法观察Mt-22S3对C.albicans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以0、250 mg/L Mt-22S3分别作用C.albicans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t-22S3对C.albicans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几丁质合成酶基因1(CHS1)、几丁质合成酶基因2(CHS2)、几丁质合成酶基因3(CHS3)、β-葡聚糖合成相关蛋白kre1基因(KRE1)、β-葡聚糖合成相关蛋白kre6基因(KRE6)及甘露糖蛋白65基因(MP65)]和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相关基因[角鲨烯环氧化酶基因(ERG1)、C-22甾醇去饱和酶基因(ERG5)、甾醇24-C-甲基转移酶基因(ERG6)及5-甲基四氢蝶酰基三谷氨酸-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MET6)]信使RNA(mRNA)的表达。结果Mt-22S3对C.albicans的MIC为125 mg/L,MFC为250 mg/L;经Mt-22S3作用后,扫描电镜可见C.albicans菌细胞出现形态不规则、表面褶皱等细胞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显示C.albicans细胞壁完整性未见明显改变,但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细胞膜出现松弛、不连续及产生孔洞等病理改变;C.albicans细胞膜的通透性随着Mt-22S3浓度升高而增高,且呈浓度依赖性;与0 mg/L Mt-22S3组相比,经Mt-22S3作用的C.albicans细胞壁CHS1、CHS2、CHS3、KRE1、KRE6及MP65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膜ERG1、ERG5、ERG6及MET6 mRNA表达下降(P<0.0001)。结论Mt-22S3不仅可直接破坏C.albicans细胞膜结构,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还能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细胞壁 细胞膜 通透性 抗菌肽 稳定性 麦角甾醇
下载PDF
金属抗菌肽SIF_(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3 位作者 林亲录 赵谋明 周全 赵一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大肠杆菌为低感染剂量肠道致病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食品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从细胞壁通透性、胞内K+和生物大分子泄露、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膜通透性和表面zeta电位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研究发现,... 大肠杆菌为低感染剂量肠道致病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食品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从细胞壁通透性、胞内K+和生物大分子泄露、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膜通透性和表面zeta电位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研究发现,SIF_(4)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4 mg/L;SIF_(4)处理后菌体稳定期与衰亡期提前;细胞壁通透性与SIF_(4)浓度及温育时间呈正相关,温育1 h后,组别间细胞壁通透性有显著差异(P<0.05);胞内K+泄露随SIF_(4)浓度升高和温育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胞内生物大分子泄露随SIF_(4)浓度升高与温育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温育2 h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表面疏水性随SIF_(4)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SIF_(4)对细胞膜损伤可能以"毯式模型"进行;细胞表面zeta电位与SIF_(4)浓度呈线性递减趋势。研究认为,SIF_(4)可破坏细胞壁(膜)结构并使胞内容物泄露,可增强表面疏水性和降低表面zeta电位,造成细胞聚沉和生物代谢紊乱,最终诱导菌体凋亡,其可作为新型食品抗菌剂用于大肠杆菌的生物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菌肽 大肠杆菌 细胞壁通透性 细胞膜损伤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人源性穿膜肽 被引量:5
8
作者 彭涛 杨春蕾 +3 位作者 肖静 郭慧玲 刘英辉 王正荣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人体蛋白结构域 (Circadianlocomoteroutputcycleskaputprotein′sDNA bindingpeptide,hCLOCK′sDNA_BIND)对细胞膜的穿透过程。 方法化学合成hCLOCK′sDNA_BIND ,N端标记FITC荧光素 ,与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人体蛋白结构域 (Circadianlocomoteroutputcycleskaputprotein′sDNA bindingpeptide,hCLOCK′sDNA_BIND)对细胞膜的穿透过程。 方法化学合成hCLOCK′sDNA_BIND ,N端标记FITC荧光素 ,与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和原代培养的神经胶质细胞孵化后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荧光强度分析。结果hCLOCK′sDNA_BIND能够有效通过细胞膜屏障 ,内化的量随孵化时间和肽段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温度的改变对其似乎没有影响。结论hCLOCK′sDNA_BIND具有很强的内化作用 ,为研究药物安全透过细胞膜屏障的载体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膜肽 细胞膜 人体蛋白结构域 DNA结合序列
下载PDF
合成环肽抑制HIV-1病毒介导的细胞融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北一 朱平 +1 位作者 姜世勃 富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871-872,876,F0004,共4页
目的鉴定合成环肽FJ-08是否抑制HIV-1病毒介导的细胞融合。方法固相合成环肽FJ-08(SACYWWHRLHCGGGS),将合成肽与BSA载体交联,ELISA检测交联物与源于HIV-1gp41N螺旋的合成肽N36结合,细胞融合抑制实验检测FJ-08抑制H9/HIVIIIB细胞与MT-2... 目的鉴定合成环肽FJ-08是否抑制HIV-1病毒介导的细胞融合。方法固相合成环肽FJ-08(SACYWWHRLHCGGGS),将合成肽与BSA载体交联,ELISA检测交联物与源于HIV-1gp41N螺旋的合成肽N36结合,细胞融合抑制实验检测FJ-08抑制H9/HIVIIIB细胞与MT-2细胞的融合。结果ELISA鉴定表明FJ-08-BSA与N36肽结合。与无关肽比较,细胞融合抑制实验显示在2h内,80#g/ml的FJ-08肽具有抑制融合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效应。结论FJ-08合成肽可抑制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41 C螺旋 病毒介导细胞融合 模拟肽
下载PDF
新穿膜融合蛋白His-T1-绿色荧光蛋白的跨膜效率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怡 林海环 +2 位作者 杨静 姜丽娟 李校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研究穿膜融合蛋白His-T1-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跨膜效率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500mg·L^-1的His-T1-GFP与人鼻咽癌CNE2或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孵育6h,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is-T1-GFP跨膜进入细胞的情况。应... 目的研究穿膜融合蛋白His-T1-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跨膜效率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500mg·L^-1的His-T1-GFP与人鼻咽癌CNE2或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孵育6h,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is-T1-GFP跨膜进入细胞的情况。应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细胞荧光强度,研究His-T1-GFP跨膜的动力学因素:以浓度为500mg·L-1的His-T1-GFP与CNE2或NRK52E细胞孵育10min至24h,观察孵育时间对穿膜作用的影响;以浓度为25mg·L^-1至1.0g·L^-1的His-T1-GFP与两种细胞孵育6h,观察蛋白浓度对跨膜效率的影响;以浓度为500mg·L^-1的His-T1-GFP与两种细胞分别在4℃和37℃的条件下孵育6h,观察温度对蛋白跨膜效率的影响。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和MTr法来评价5.0g·L^-1浓度的His-T1-GFP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His-T1-GFP能够有效穿透CNE2和NRK52E细胞膜,且对NRK52E细胞的跨膜效率明显高于His-TAT-GFP。His-T1-GFP在10min内就能有效跨膜进入细胞,并且在6h内进入细胞的量与时间成正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25mg·L^-1-1.0g·L^-1)内,该蛋白进入细胞的量与自身浓度成正相关,而在4℃时该蛋白仍具有跨膜能力。当其终浓度高达5.0g·L^-1时,对CNE2和NRK52E两种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结论His-T1-GFP蛋白是一种跨膜效率高且低毒的穿膜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膜肽 融合蛋白 His-T1-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膜通透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HCV HVR1模拟肽诱导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斌 宋春辉 +2 位作者 迟淑萍 陈黎明 程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7肽诱导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方法采用"Bulk培养法"从小鼠骨髓获得DC,经7肽负载;取经7肽免疫10天的小鼠脾细胞,分选获得CD4+T和CD8+T细胞;将脾细胞与DC共孵育24小时... 目的探讨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7肽诱导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方法采用"Bulk培养法"从小鼠骨髓获得DC,经7肽负载;取经7肽免疫10天的小鼠脾细胞,分选获得CD4+T和CD8+T细胞;将脾细胞与DC共孵育24小时,收集上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结果培养的细胞表面CD11c的表达率超过80%,具有典型的DC形态;实验组CD4+T细胞上清中TNF-α降低I,L-5I、L-2和INF-γ升高;实验组CD8+T细胞上清中IFN-γ、TNF-αI、L-10和IL-6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7肽能诱导以Th1及CD8+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模拟肽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0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促融合表位肽抗生育作用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张英晨 方针强 叶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合成多价抗原肽,观察其体液免疫效果,并初步评估其抗生育潜力。方法选择人滋养层细胞促融合表位模拟肽与一种通用辅助T细胞表位(PADRE)作为骨架,合成多价抗原肽(MAP)结构的免疫原,与等量弗氏佐剂混悬后免疫雌性C57BL/6小鼠,观察体... 目的合成多价抗原肽,观察其体液免疫效果,并初步评估其抗生育潜力。方法选择人滋养层细胞促融合表位模拟肽与一种通用辅助T细胞表位(PADRE)作为骨架,合成多价抗原肽(MAP)结构的免疫原,与等量弗氏佐剂混悬后免疫雌性C57BL/6小鼠,观察体液免疫反应的特点及抗血清干扰滋养细胞融合的效果。结果在431A固相自动肽合成仪上成功地合成了MAP多肽,并经HPLC纯化、质谱鉴定证实其纯度达95%以上;其在小鼠血清中诱导出的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最高达1:1024,且可以特异识别滋养层细胞相关抗原表位;在1:10稀释的抗血清存在时,forskolin诱导的人绒癌细胞(BeWo)间融合显著减少(P<0·01)。结论由含有人滋养层细胞促融合表位模拟肽、具有特异性氨基酸序列的新抗原所制备的抗血清可识别滋养层细胞相关天然抗原表位,并在小鼠体内激发出较理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同时,抗血清对BeWo细胞间融合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 免疫避孕 表位模拟肽 细胞间融合
下载PDF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分化的影响
13
作者 杨熹 王桂华 +4 位作者 曹小年 李国东 傅寅佳 胡俊波 邓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78-2080,共3页
目的:观察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的影响。方法:TAT-N24作用于HL60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分化指标CD11b及CD14,并观察HL60细胞经TAT-N24处理后的形态学变化,及BrdU/PI双掺入法测定DNA的合成。结果... 目的:观察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的影响。方法:TAT-N24作用于HL60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分化指标CD11b及CD14,并观察HL60细胞经TAT-N24处理后的形态学变化,及BrdU/PI双掺入法测定DNA的合成。结果:HL60细胞在TAT-N24处理后,CD11b和CD14表达增高,且增高的趋势呈现TAT-N24浓度依赖性,同时形态学观察呈分化趋势,而且TAT-N24可以协同全反式维甲酸,增强其促进分化的作用。与此同时,BrdU/PI双掺入法显示TAT-N24使HL60细胞的增殖发生抑制。结论: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可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分化,抑制其增殖,联合应用TAT-N24和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TAT-N24有望被开发为有效的白血病分化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 HL60细胞株 分化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抑制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PEDF短肽筛选及其透皮性分析
14
作者 李春明 刘藕根 +3 位作者 彭亚婷 张淑兰 张颖鹏 刘志刚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2期21-24,共4页
目的筛选抑制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6~7氨基酸(aa)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短肽,并检测其透皮性。方法将PEDF长肽(301~418 aa)分成6段,人工合成相对应的6条18~20 aa短肽,记为P1~P6,采用CCK-8法筛选出可抑制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的18~20 a... 目的筛选抑制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6~7氨基酸(aa)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短肽,并检测其透皮性。方法将PEDF长肽(301~418 aa)分成6段,人工合成相对应的6条18~20 aa短肽,记为P1~P6,采用CCK-8法筛选出可抑制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的18~20 aa短肽(短肽浓度均为100 ng/mL)。将上述筛选出的18~20 aa短肽均分成3段,人工合成与其对应的6~7 aa短肽,参照上法筛选出可抑制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的6~7 aa短肽(短肽浓度均为100 ng/mL)。生物素标记筛选出的6~7 aa短肽,将其外涂于裸鼠的局部皮肤,2 h后分离局部皮肤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其皮肤渗透性。结果 18~20 aa短肽P1、P2均可抑制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P均<0.05),P3~P6对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P1、P2对应的6~7 aa短肽P1-1、P1-2、P2-2均可抑制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P均<0.05),P1-3、P2-1、P2-3对皮肤鳞癌SCL-1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经P1-1、P1-2、P2-2短肽外涂的裸鼠皮肤组织血管内及血管壁均可检测到红色荧光。结论成功筛选出可抑制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6~7 aa PEDF短肽P1-1、P1-2、P2-2,其透皮性均较好,有望应用于皮肤鳞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短肽 透皮性 裸鼠
下载PDF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15
作者 邓豫 王桂华 +5 位作者 金源 李小兰 陶德定 李维娜 龚建平 胡俊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21-322,326,共3页
目的观察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纯化的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处理HepG2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 目的观察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纯化的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处理HepG2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对照多肽组和TAT-N24处理组细胞BrdU掺入阳性率分别为42.7±3.6%、38.2±2.8%和25.3±2.7%(P<0.05);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2.6±4.7%、52.0±4.6%和68.6±4.7%(P<0.05);三组细胞AKT磷酸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能有效阻滞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抑制DNA合成。TAT-N24穿膜融合多肽有望被开发为有效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鱼精蛋白对寡核苷酸复合物的缩合作用及其对转染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杨在亮 李黔宁 +3 位作者 成戎川 龚自力 张良 刘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鱼精蛋白对寡核甘酸复合物的缩合效果。方法用不同浓度鱼精蛋白对寡核甘酸进行缩合,凝胶电泳和扫描电镜观测其缩合结果。将设计的双功能肽与鱼精蛋白和寡核甘酸缩合物进行不同浓度配比后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 目的观察鱼精蛋白对寡核甘酸复合物的缩合效果。方法用不同浓度鱼精蛋白对寡核甘酸进行缩合,凝胶电泳和扫描电镜观测其缩合结果。将设计的双功能肽与鱼精蛋白和寡核甘酸缩合物进行不同浓度配比后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寡核甘酸入胞效果。结果在鱼精蛋白与寡核甘酸质量比达到1.6∶1以上时能够明显促使寡核甘酸缩合,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优于脂质体LipofetamineTM2000对该寡核甘酸的缩合。当功能肽与鱼精蛋白和寡核甘酸缩合物以质量比1∶5-1∶10配比复合时能够促使寡核甘酸进入脐静脉内皮细胞且转染率较高。结论优化的双功能肽-鱼精蛋白-寡核苷酸复合法,能够有效地缩合寡核苷酸,并促进寡核甘酸向脐静脉内皮细胞胞内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肽-鱼精蛋白-寡核苷酸复合法 缩合 转染 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细胞穿膜肽pep-1与vMIP-Ⅱ的融合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燕 谭晓华 +3 位作者 狄春红 程建兵 陈佳红 杨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6-1032,共7页
细胞穿膜肽是一类能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短肽,其穿膜能力不依赖经典的胞吞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含有细胞穿膜肽pep-1和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viral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Ⅱ,vMIP-Ⅱ)的融合表达质粒pET15b-pep-1-vMIP-... 细胞穿膜肽是一类能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短肽,其穿膜能力不依赖经典的胞吞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含有细胞穿膜肽pep-1和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viral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Ⅱ,vMIP-Ⅱ)的融合表达质粒pET15b-pep-1-vMIP-Ⅱ,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经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出可溶性的融合蛋白pep-1-vMIP-Ⅱ。通过对IPTG浓度、温度等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在IPTG浓度为0.2mmol/L、28℃下诱导7h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相对较高,经Ni-NTA亲和层析,超滤除盐纯化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蛋白pep-1-vMIP-Ⅱ,将该蛋白作用于Hela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能够携带目的基因穿透细胞膜。本文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vMIP-Ⅱ的功能和细胞穿膜肽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IP-Ⅱ PEP-1 细胞穿膜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豫 王桂华 +5 位作者 左学良 董硕 金源 李维娜 龚建平 胡俊波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43-845,共3页
目的观察TAT-N24穿膜融合多肽抑制前列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纯化的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处理前列癌PC3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改变,BrdU掺入法检测其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AKT蛋白的磷酸水平... 目的观察TAT-N24穿膜融合多肽抑制前列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纯化的TAT-N24穿膜融合多肽处理前列癌PC3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改变,BrdU掺入法检测其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AKT蛋白的磷酸水平的变化。结果①细胞周期分布:空白组G0/G1期(56.9±6.1)%,S期(27.0±2.3)%,G2/M期(16.1±1.3)%;对照多肽组G0/G1期(57.9±4.8)%,S期(24.2±3.1)%,G2/M期(27.8±1.4)%;TAT-N24组G0/G1期(68.6±5.4)%(P<0.05),S期(19.4±1.5)%(P<0.05),G2/M期(12.3±1.4)%。②BrdU阳性细胞为空白组(37.9±3.2)%,对照多肽组(36.2±4.1)%,TAT-N24组(21.5±2.4)%(P<0.05);③AKT磷酸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能有效阻滞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并抑制其DNA合成。TAT-N24穿膜融合多肽有望成为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N24穿膜融合多肽 前列腺癌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天蚕素A-爪蟾素2杂合肽P18对MDA-MB-435s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彬斌 赵晓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天蚕素A-爪蟾素2杂合肽P18对体外培养的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活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18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s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对细胞进行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 目的研究天蚕素A-爪蟾素2杂合肽P18对体外培养的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活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18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s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对细胞进行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存活状态;通过DiBAC4(3)染色,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给肽时细胞膜的膜电位变化;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18作用24h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TT试验表明P18对MDA-MB-435s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P18可以使MDA-MB-435s细胞膜破损,细胞死亡;P18作用时,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到MDA-MB-435s的细胞膜发生了去极化现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崩解坏死。结论杂合肽P18能够引起MDA-MB-435s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导致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8 天蚕素A 爪蟾素2 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细胞膜通透性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改构体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郭瀚文 舒震 +4 位作者 王增禄 薛晓畅 李萌 张伟 张英起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以D型氨基酸替代的方式和C端及N端改构的方式构建2种能够抵抗蛋白酶降解的血管紧张素Ang1-7异构体小肽血管紧张素改构体1和2,对其抗肿瘤细胞系A549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长效型Ang1-7改构类抗肿瘤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PL... 目的:以D型氨基酸替代的方式和C端及N端改构的方式构建2种能够抵抗蛋白酶降解的血管紧张素Ang1-7异构体小肽血管紧张素改构体1和2,对其抗肿瘤细胞系A549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长效型Ang1-7改构类抗肿瘤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PLC法检测2种改构体抗酶降解的能力;用带荧光标记的Ang1-7对A549细胞进行药物亲和实验,并用无标记的药物拮抗这种配体亲和;用MTT法检测Ang1-7及2种改构体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2种改构体均能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中性内肽酶、亮氨酸内肽酶的降解;带荧光标记的Ang1-7能够和A549细胞结合,且这种结合可以被无标记的2种改构体竞争性拮抗;Ang1-7和2种改构体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结论:构建了能够抵抗酶降解,在体外能结合于A549细胞表面并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2种Ang1-7改构体小肽,为该小肽进一步的体内抗癌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改构体 A549细胞系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