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 Therapy in Controlling under Treatment Addicts’ Drug Cravings
1
作者 Bahram Iranshahri Hossein Jenaabadi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5年第3期88-98,共11页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 therapy in controlling under treatment addicts’ drug cravings. This wa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ith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sample of this stu...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 therapy in controlling under treatment addicts’ drug cravings. This wa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ith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included 30 under treatment male addicts whom were selected through apply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were placed in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After holding a preliminary session aiming at aid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procedure, 8 sessions of the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were administered. Assessment tools were Craving Beliefs Questionnaire (CBQ) and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DASS-21). After calculating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covari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ndfulness therapy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drug cravings, decreasing str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under treatment addicts (p <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Management treatment Drug Cravings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ADDICTION
下载PDF
Participation in Mind-Body-Spirit Programs and Length of Stay in a Residential Addiction Treatment Facilit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2
作者 Robert Gundel Marie Lanier +2 位作者 Sarah Osborne Randall Dwenger Sahel Shwayhat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7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Length of stay in treatment is thought to be the best predictors for long-term recovery from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in mind-body-spir... Length of stay in treatment is thought to be the best predictors for long-term recovery from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in mind-body-spirit (MBS) therapeutic programs and length of stay in a residential treatment facilit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ata from 1719 subjects who were admitted to a 30-day residential program f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SUD) was conducted.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MBS programs that included yoga, acupuncture and meditation.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 in MBS programs for subjects who left against staff advice (ASA) and those who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residential program. A higher percentage of subjects with severe heroin use disorder left ASA compared with subjects with severe alcohol use disorder (16% vs. 9%, respectively). Most subjects from both substance groups who failed to complete the 30-day treatment program, left within the first two weeks of stay (59% of alcohol group and 75% of heroin group);however, again, the percentage of heroin users leaving during the first two week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alcohol subjects. We found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r = 0.56, p < 0.01) a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OS for all subjects, regardless of the substance type, and the number of MBS program sessions attended showing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BS participation and increased LOS. These data support the inclusion of MBS programs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UD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ounseling to help develop a sustainable long-term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tance Use Disorder Length of Stay RESIDENTIAL treatment FACILITY mind-Body-Spirit PROGRAMS
下载PDF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mprove attention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被引量:6
3
作者 Vania Modesto-Lowe Pantea Farahmand +1 位作者 Margaret Chaplin Lauren Sarro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5年第4期397-403,共7页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manifests by high levels of inattention, impulsiveness and hyperactivity. ADHD starts in childhood and results in impairments that continue into adulthood. While hyperac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manifests by high levels of inattention, impulsiveness and hyperactivity. ADHD starts in childhood and results in impairments that continue into adulthood. While hyperactivity declines over time, in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 difficulties persist, leading to functional deficits.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DHD have pervasive impairment in interpersonal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They may develop addiction, delinquent behavior and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Despite advanc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ersistent residual symptoms are common,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novel treatment strategies. Mindfulness training, derived from Eastern meditation practices, may improve self-regulation of attention. It may also be a useful strategy to augment standard ADHD treatments and may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ool to reduce impairments in patients with residual symptoms of ADHD. Clinically, this would manifest by an increased ability to suppress task-unrelated thoughts and distractions resulting in improved attention, completion of task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 in occupati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indFULNESS treatment ADJUNCT INATTENTION MEDITATION ATTENTION
下载PDF
叙事的肿瘤临床运用及其意义分析
4
作者 何裕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48,共6页
就叙事肿瘤学的概念及设想的实操性运用,以九个实际医案,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借助叙事:有助于更好洞察肿瘤患者的心身特点,揭示一些易被忽略的临床真相;帮助破解部分临床难题;且可促进心身兼治;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因此叙事方法... 就叙事肿瘤学的概念及设想的实操性运用,以九个实际医案,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借助叙事:有助于更好洞察肿瘤患者的心身特点,揭示一些易被忽略的临床真相;帮助破解部分临床难题;且可促进心身兼治;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因此叙事方法值得重视,是当下解决一些临床痛点的好方法及可操作手段。其后,讨论了肿瘤临床部分“痛点”所在;包括医患双方对患病真相不明、并未消解患者疑惑、未着手消除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患者焦虑状态并未加以纠治、没给予患者有效心理支持、未有效促使及帮助患者消解恐惧等;且认为上述部分“痛点”可借助叙事等有所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叙事医学 心身兼治
下载PDF
基于“体用同治”理论探讨调神调脏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
5
作者 运锋 李爱平 +2 位作者 张靖寅 乔文琪 田源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以“体用同治”理论为指导,观察调神调脏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神志病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抑郁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调脏针刺,治疗组... 目的:以“体用同治”理论为指导,观察调神调脏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神志病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抑郁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调脏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神针刺,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Kupperman评分、血清E_(2)、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HAMD评分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87.9%(29/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E_(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用同治”理论指导下的调神调脏针刺法,可提高围绝经期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激素水平、降低HAMD、Kupperman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体用同治 神脏同调 围绝经期抑郁
下载PDF
刘芳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介绍 被引量:1
6
作者 顾逸文 谢思维 +1 位作者 方浩亮 刘芳(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介绍刘芳主任医师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刘芳认为,情志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关键,阳气与情志关系密切,阳虚易致郁。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以实证之肝郁而致肝胃不和多见,邪气久羁耗伤正气,可出现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故治疗... 介绍刘芳主任医师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刘芳认为,情志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关键,阳气与情志关系密切,阳虚易致郁。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以实证之肝郁而致肝胃不和多见,邪气久羁耗伤正气,可出现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故治疗上重视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行气和胃之效,解郁安神首选头部及手少阴心经中带“神”字之穴位,方药拟消痞疏肝和胃方,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强调“重灸中脘,振奋阳气”的重要性。即以从肝论治为治疗关键,从肝治胃为基本治则,治疗上强调疏肝调神,同时重视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论治 治神调神 针药同治 刘芳
下载PDF
从抗抑郁角度论治肛门坠胀感
7
作者 江欣竹 白克运 谷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89-192,共4页
现代医学从炎症角度将肛门坠胀感与抑郁的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中医理论则认为,出现肛门坠胀感或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因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抑郁的发病病机与肛门坠胀相通。因此肛门坠胀可从心、脾、肝辨证论治,发挥抗抑郁... 现代医学从炎症角度将肛门坠胀感与抑郁的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中医理论则认为,出现肛门坠胀感或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因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抑郁的发病病机与肛门坠胀相通。因此肛门坠胀可从心、脾、肝辨证论治,发挥抗抑郁作用,并加强心理干预及患者自我关怀,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与异病同治的理论特点,拓展肛门坠胀诊疗思路,为提升肛门坠胀的中医临床疗效、探寻肛门坠胀感心身同治的方式作出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坠胀感 抑郁 心身同治 肝失疏泄证 中气下陷证
下载PDF
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8
作者 高丽琼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量表、ESCA、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在CKD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思维导图 治疗依从性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医多元疗法——探讨中医中药与正念减压疗法在身心治疗上融合的可能性
9
作者 王奕萱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2期74-76,91,共4页
目的从中医理念与正念减压疗法的理论出发,探讨两者在身心治疗上融合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查阅中医与正念减压疗法的文献,整理其在身心治疗上的作用与优势,探讨两者结合。结果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注重形神一体观念。正念... 目的从中医理念与正念减压疗法的理论出发,探讨两者在身心治疗上融合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查阅中医与正念减压疗法的文献,整理其在身心治疗上的作用与优势,探讨两者结合。结果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注重形神一体观念。正念减压疗法主要通过躯体扫描、正念瑜伽,静坐冥想这三种技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升心理韧性,从而促进健康。两者皆强调心身双重治疗。在治疗上,正念减压疗法可以减轻知觉心理压力,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中药的药效。结论中医中药与正念减压在心身治疗上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医中药 正念减压疗法 身心并治
下载PDF
论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哲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果]人心与人情、心性与情志是阳明心学关注的核心议题,张景岳创立情志合称、情志致郁、因郁而病、从虚论郁、知行疗郁的郁证诊疗理论,体现了其医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论]张景岳治郁思想继承与发挥了阳明心学的奥义,发展构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中医郁证诊疗理论,剖析其阳明心学思想进路下的治郁思想,有益于中医郁证的诊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郁证诊疗 情志理论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浙派中医 思想溯源
下载PDF
从调神论治儿童抽动障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婷 张喜莲 +3 位作者 戎萍 朴香 吴明辉 马融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具有病情易反复、共患病多等特点。通过调神来治疗本病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之一,但少有相关的系统论述。文章根据中医学形神一体观及情志致病学说,结合本病的现代研究,论述了调神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临床应...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具有病情易反复、共患病多等特点。通过调神来治疗本病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之一,但少有相关的系统论述。文章根据中医学形神一体观及情志致病学说,结合本病的现代研究,论述了调神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疗效机制及治疗体会等,以期为发挥中医药整体性、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优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调神 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2
12
作者 刘兴华 韩开雷 徐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设计,先后对6例患者进行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来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设计,先后对6例患者进行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来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追踪评估,其中YBOCS采用周测施测。结果:多基线个案设计的图形观察分析表明,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强迫症状有明显减轻的趋势,其治疗效果在追踪期得到了维持。Wilcoxon相关样本检验发现,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及YBOCS总分、强迫思维分量表分、强迫行为分量表分均是后测低于前测,而FFMQ的观察、描述、正念行动和不判断得分均是后测高于前测。结论: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有效,未来需要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该疗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正念 认知行为疗法 多基线个案设计
下载PDF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海燕 吴红英 阳国兴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分为空巢老人组、丧偶老人组、五保户老人组及常规老人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分为空巢老人组、丧偶老人组、五保户老人组及常规老人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治疗依从性问卷对所有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老人偏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及躯体化症状五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患者MUNSH量表中总分、NE、PE、NA及P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患者其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患者主动性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研究不同人群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干预和影响,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临床医护用药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 老年高血压患者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身心并护”模式在介入导管室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汉英 罗莎莉 +1 位作者 陈岩 郭惠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人文化的诊疗环境布局、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标准化的专科护理和拓展性的延伸服务,为肿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实践了身心并护的护理模式。结果降低了肿瘤介入治疗患... 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人文化的诊疗环境布局、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标准化的专科护理和拓展性的延伸服务,为肿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实践了身心并护的护理模式。结果降低了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确保了患者轻松配合手术和顺利康复。结论 "身心保护"的护理模式有利于疾病治疗和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介入治疗 身心并护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和音乐治疗对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娜 李梦倩 +5 位作者 文冰 江莉莉 黄滟淅 陈雪娇 帅宾宾 张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缓解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焦虑及疼痛的作用以及减轻焦虑的远期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植入美国3i种植系统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16年1-8...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缓解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焦虑及疼痛的作用以及减轻焦虑的远期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植入美国3i种植系统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16年1-8月就诊的患者设为正念减压组,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患者设为音乐治疗组,各35例。正念减压组患者采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组患者采用音乐治疗,分别在初诊、种植体植入术后以及二期术前,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一期术前、种植体植入时、术后5 min患者的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在术后6、24、48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正念减压组干预4周后MDAS评分低于音乐治疗组患者,其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测量前后与处理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程度相同,均呈现下降趋势,测量前后与处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量前后与处理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和音乐治疗均可减轻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正念减压疗法降低焦虑远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疗法 音乐治疗 种植牙 牙科焦虑症
下载PDF
韩斐运用中医心主神明论诊治抽动障碍思路及经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霁 韩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51-154,共4页
该文通过韩斐教授多年诊治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总结其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宝贵遗产,运用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的思路和经验。同时对抽动障碍属于中医心系疾病的概念和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心主神明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中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翠梅 胡立芬 +2 位作者 李家斌 储雪琴 郜玉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诊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CHB患者80例,被分成两组,每组40例。成立研究小组,制定针对CHB的思维导图。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 目的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诊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CHB患者80例,被分成两组,每组40例。成立研究小组,制定针对CHB的思维导图。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按照针对CHB的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简表(ESCA)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MMAS-8)中文版问卷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理能力总分、自理技能、自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分别为(106.3±5.3)分、(21.8±3.8)分、(22.0±2.2)分、(27.5±1.5)分和(35.0±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5±3.5)分、(20.9±2.1)分、(21.0±1.8)分、(24.5±1.7)分和(27.2±2.1)分,P<0.05];在出院后12周末,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结论对CHB患者实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CHB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思维导图 自我管理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正念认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慢性失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扬 毕光宇 +2 位作者 石元洪 高霞 童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MBCT)对腹膜透析患者失眠症状和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睡眠卫生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8周的MBCT治疗。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MBCT)对腹膜透析患者失眠症状和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睡眠卫生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8周的MBCT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的睡眠分量表(SQS)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评估试验组的正念情况,并检测2组的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尿素清除率(Kt/V)。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AlB和Kt/V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的CRP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Kt/V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FMQ量表各分量表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SQS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SQS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MBCT可以有效减轻腹膜透析患者的失眠症状,并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和营养状况,减轻炎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身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认知行为疗法 失眠症 腹膜透析 心身治疗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洪宇 孟庆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095-2097,共3页
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依靠主体认识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多以文字叙述、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形式加以传播,然而至今,在现代化的研究进程中,这些表达方式逐渐显现出难以客观全面表达的局限性。通过对中医诊疗过程中"取象"... 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依靠主体认识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多以文字叙述、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形式加以传播,然而至今,在现代化的研究进程中,这些表达方式逐渐显现出难以客观全面表达的局限性。通过对中医诊疗过程中"取象"、"立象"、"决策"不同阶段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其进行更为直观、形象化的描述,初步分析了其与医者诊疗思维过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中医诊疗中的优势,探讨思维导图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可能,以期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可参照的支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中医诊疗 隐性知识
下载PDF
在线家长教养和正念训练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家长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帅澜 陆璐 +4 位作者 张劲松 王周烨 邱美慧 巫静怡 郑宏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在线家长教养和正念训练方案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3—5月就诊的20例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家庭,进行为期12周的在线家长教养训练,内容包括A... 目的初步探索在线家长教养和正念训练方案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3—5月就诊的20例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家庭,进行为期12周的在线家长教养训练,内容包括ADHD家长教养策略和正念教养训练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教养效能、教养压力、正念教养、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结果19名家长完成了干预后评估。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教养效能(P<0.001)和教养自尊(P<0.001)显著提高,具备较大效应量(Cohen's d>0.8);教养失调(P=0.03)和教养困难(P=0.03)明显减少,教养困扰(P=0.03)明显增加,正念教养(P=0.04)明显提升,具备中等效应值(Cohen's d>0.5);焦虑和抑郁自评改善不明显。在干预接受度方面,工作同盟因子平均分高于4,课程出席率96.5%,满意度和推荐度均为100%。结论在线家长教养和正念训练干预学龄期ADHD儿童的家庭,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度,可明显提高教养效能和正念教养,减少教养困难和教养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在线治疗 家长教养 正念教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