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水-岩作用机理及微观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烈辉 张涛 +6 位作者 赵玉龙 胡浩然 文绍牧 吴建发 曹成 汪永朝 范云婷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11,共13页
系统综述CO_(2)-水-岩复杂作用机理、多孔介质反应输运(溶解、沉淀及沉淀运移)微观模拟、CO_(2)-水-岩系统微观模拟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CO_(2)注入储集层后,不仅存在常规渗... 系统综述CO_(2)-水-岩复杂作用机理、多孔介质反应输运(溶解、沉淀及沉淀运移)微观模拟、CO_(2)-水-岩系统微观模拟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CO_(2)注入储集层后,不仅存在常规渗流体系的流动和传质作用,还会产生溶解、沉淀及沉淀运移等特殊物理化学现象,其耦合作用导致多孔介质的孔渗参数变化规律复杂。孔隙尺度的微观渗流模拟,可以得到孔喉三维空间内的详细信息,且能显性观察到多孔介质流-固界面随反应的变化。目前研究主要在复杂作用机理解耦合、多矿物差异性反应表征、沉淀生成机理及表征(晶体成核和矿物脱落)、沉淀-流体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多物理化学过程耦合渗流机制等方面存在局限。未来研究中,需要创新实验方法对“溶解—沉淀—沉淀运移”解耦合,提高矿物地球化学反应相关参数实验测试的准确度,在不同沉淀机理可靠表征的基础上,建立沉淀-流体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并有机耦合各个物理化学过程,最终实现对CO_(2)-水-岩系统中“溶解—沉淀—沉淀运移”的耦合渗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水-岩系统 溶解 沉淀 沉淀运移 微观模拟 CO_(2)捕集、利用与埋存 碳中和 解耦合
下载PDF
干旱地区河槽暗蓄雨洪资源化利用模拟
2
作者 潘俊 滕炳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5-951,共7页
目的 研究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干旱地区用水短缺问题,提出利用河槽暗蓄收集雨洪最佳工程方案,为该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研究辽西喀左地区内第二牤牛河流域中不同调蓄方案和拦蓄入渗方案对河槽暗蓄雨洪资... 目的 研究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干旱地区用水短缺问题,提出利用河槽暗蓄收集雨洪最佳工程方案,为该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研究辽西喀左地区内第二牤牛河流域中不同调蓄方案和拦蓄入渗方案对河槽暗蓄雨洪资源化的影响。结果 通过不同调蓄方案的对比,采用可调控悬挂截渗坝代替现有截渗坝时,雨洪资源利用率可提高至20.3%;通过不同拦蓄入渗方案的对比,“不清河床+坑塘+拦水堰”方案的雨洪资源入渗量为天然条件下雨洪资源入渗量100倍以上。结论 河槽暗蓄雨洪资源化工程最佳的拦蓄入渗和调蓄组合方案为在“不清河床+坑塘+拦水堰”的情况下采用可调控悬挂截渗坝,可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资源 多情景模拟 河槽暗蓄 调蓄方案 拦蓄入渗方案
下载PDF
CO_(2)与绿氢合成甲醇的过程模拟及储能性能分析
3
作者 宋国辉 梁珑鑫 +3 位作者 叶荣昕 汝翊尧 崔晓波 顾海明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文章模拟了CO_(2)与绿氢合成甲醇的过程,提出了CO_(2)储能密度指标,研究了多个参数对甲醇储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效和甲醇能量产率随着电解水效率、单程CO_(2)转化率、电解水压力和CO_(2)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着甲醇合... 文章模拟了CO_(2)与绿氢合成甲醇的过程,提出了CO_(2)储能密度指标,研究了多个参数对甲醇储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效和甲醇能量产率随着电解水效率、单程CO_(2)转化率、电解水压力和CO_(2)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着甲醇合成压力的升高而降低;CO_(2)储能密度随以上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能效和甲醇能量产率相反;电解水效率和单程CO_(2)转化率是敏感关键的参数;在最优组合工况下,基于甲醇高位和低位热值的系统能效分别为68.0%和59.6%,CO_(2)储能密度为6.07 k W·h/kg,能量产率为0.108 kg/(k W·h),表明以CO_(2)为原料的电制甲醇的系统能效不够理想,但储能密度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 CO_(2)利用 甲醇 流程模拟 系统能效 储能密度
下载PDF
黄河流域抽水蓄能开发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梅英 张钰 周翔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大范围开发的稳定器与助推剂,是促进黄河流域节水减排的关键,其大规模发展势在必行,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如何在碳排放与水资源双重约束下,实现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大范围开发的稳定器与助推剂,是促进黄河流域节水减排的关键,其大规模发展势在必行,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如何在碳排放与水资源双重约束下,实现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系统梳理了黄河流域八省(区)(不包括四川)抽水蓄能已建、在建及拟开发项目规模,初步估算了抽水蓄能大规模开发对地表水资源指标的占用情况,从调节库容占用和综合利用效益发挥两个方面分析了抽水蓄能运行对既有水利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已建、在建、规划、储备抽水蓄能站点共计100座,总装机规模126050 MW,累计耗水约2.521亿m^(3);依托已建水利工程加装可逆式机组对梯级水电功能进行再造时,应充分评估对原有水利枢纽综合利用任务与工程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发展趋势 地表水资源指标 库容占用 综合利用影响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东平湖调蓄南水北调东线来水的可行性
5
作者 王林威 苏柳 +1 位作者 谭培影 明广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为充分发挥东平湖水库综合效益,提高水库水安全保障韧性,按照“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提出利用东平湖富余库容调蓄南水北调东线来水的方案。结果表明:东平湖1956-2016年月平均富余调节库容1.17亿m^(3),在大汶河来水偏枯、东平湖水位较... 为充分发挥东平湖水库综合效益,提高水库水安全保障韧性,按照“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提出利用东平湖富余库容调蓄南水北调东线来水的方案。结果表明:东平湖1956-2016年月平均富余调节库容1.17亿m^(3),在大汶河来水偏枯、东平湖水位较低年份利用东平湖富余库容调蓄南水北调东线来水是可行的;对比分析基准方案和2种方案实施后对湖周用水保证率、东平湖需水量、入黄水量、工程安全的影响后,得到东平湖库容调蓄的最优方案。该方案不占用大汶河水指标,同时最大增加了南水北调东线调蓄库容3.62亿m^(3),提高了调度灵活性,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供水效益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余库容 调度规则 综合效益 东平湖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我国气田采出水处置面临的关键挑战与对策建议
6
作者 杨术刚 王庆吉 +4 位作者 张坤峰 陈宏坤 刘双星 蔡明玉 王毅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0,共8页
气田采出水的低成本安全高效处置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稳产增产的主要因素,解决气田开发水处置难题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我国陆上四大含油气盆地中主要气田产水现状的梳理,分析了我国气田采出水处置面临的关键挑战,... 气田采出水的低成本安全高效处置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稳产增产的主要因素,解决气田开发水处置难题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我国陆上四大含油气盆地中主要气田产水现状的梳理,分析了我国气田采出水处置面临的关键挑战,提出了解决气田采出水处置难题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分布于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气田多数面临气水同采、产水激增的状况。“双碳”战略目标下,气田采出水面临产水量逐年增加、国家层面回注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缺失、地表达标外排成本高且适用地区有限、综合资源化利用尚处起步阶段等关键挑战。需加强气藏整体治水研究,健全国家层面气田采出水回注管理与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气田采出水低成本综合资源化利用,拓展气田采出水处置新路径。我国气藏类型多样,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需因地制宜推进气田采出水的回注处置、达标外排与综合资源化利用,多措并举支撑我国“稳油增气”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采出水 回注 稳油增气 地下水环境保护 综合资源化 CO_(2)地质封存
下载PDF
低温丙烷冷能利用研究
7
作者 施晓鲁 张吉辉 王雅欣 《大氮肥》 CAS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介绍一种低温丙烷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循环水冷却和冷库供冷的节能优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一级加热系统、二级加热系统及冷媒循环系统。低温丙烷经一级加热器将冷能传给冷媒,再通过循环水在二级加热器加热同时降低了循环水的温度,升... 介绍一种低温丙烷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循环水冷却和冷库供冷的节能优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一级加热系统、二级加热系统及冷媒循环系统。低温丙烷经一级加热器将冷能传给冷媒,再通过循环水在二级加热器加热同时降低了循环水的温度,升温后的丙烷送至常温丙烷球罐储存并送至下游装置或外卖;冷媒所含冷能用于冷库制冷。通过对方案流程分析及模拟计算证实了此方案的可实施性和经济价值,展望了低温丙烷冷能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丙烷 冷能利用 循环水 冷库 冷媒循环 节能环保
下载PDF
基于水源热泵技术的新型空调供暖系统在医疗建筑中的设计及应用
8
作者 商艳霞 郭芳慧 《医用气体工程》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基于目前医院用热成本偏高、余热未利用的能耗现状和国家“双碳”目标,设计一种医院绿色高效的空调供暖系统,即高效储能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并应用于某中医院的建设中。系统内容包含余热回收热水管网汇集热量和谷电时段储能水箱储热能... 基于目前医院用热成本偏高、余热未利用的能耗现状和国家“双碳”目标,设计一种医院绿色高效的空调供暖系统,即高效储能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并应用于某中医院的建设中。系统内容包含余热回收热水管网汇集热量和谷电时段储能水箱储热能。该系统可高效替代目前常用的热空调系统,同时实现节能降碳和降本增效。基于峰谷电价,可实现多用谷电,少用峰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余热利用 提高能效 热水储能 用能电气化
下载PDF
新型储水储能模式在引沅补资方案中的初步探索
9
作者 赵春伟 杨家亮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跨流域调水需要水源工程和能量驱动,而汛期超额洪水及电力系统弃能需要寻找出路。文章以引沅补资方案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储水储能模式,实现了调水蓄洪储能。在为调水工程找到能量来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同时,实现了洪水的资源化利用... 跨流域调水需要水源工程和能量驱动,而汛期超额洪水及电力系统弃能需要寻找出路。文章以引沅补资方案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储水储能模式,实现了调水蓄洪储能。在为调水工程找到能量来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同时,实现了洪水的资源化利用,使生态调水工程得以良性运行。方案的提出,为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电网储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生态补水 跨流域水资源配置 抽水蓄能 洪水资源化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土石方综合利用、弃渣场选址与措施布局
10
作者 阳凤 蔡德文 郝连安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抽水蓄能电站的开挖量极大,弃渣处置难度大,因此开挖减量、开挖料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弃渣减量及土石方综合利用,再选择合理的弃渣场,全面梳理弃渣场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对不能直接判断是否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 抽水蓄能电站的开挖量极大,弃渣处置难度大,因此开挖减量、开挖料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弃渣减量及土石方综合利用,再选择合理的弃渣场,全面梳理弃渣场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对不能直接判断是否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有重大影响的弃渣场提出了溃渣数字模拟分析,并对渣场进行环保与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以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土石方综合利用 弃渣场选址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下载PDF
消防站多功能训练馆热水系统设计及利用
11
作者 张丽云 朱敬军 褚毅 《北方建筑》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旨在解决游泳池及淋浴系统中的难点问题,如游泳池热水及淋浴热水的热源、储热水箱的容积大小、游泳池热水控制流程、电补热加热量大小的确定等。经过热源优缺点的对比,得出游泳池应采用购买热水作为热源供应,而淋浴热水则可利用太... 本文旨在解决游泳池及淋浴系统中的难点问题,如游泳池热水及淋浴热水的热源、储热水箱的容积大小、游泳池热水控制流程、电补热加热量大小的确定等。经过热源优缺点的对比,得出游泳池应采用购买热水作为热源供应,而淋浴热水则可利用太阳能系统提供。经计算,确定储热水箱容积为100 m^(3),并且需要电补热加热量为47 kW。此外,可以将游泳池和储热水箱的废水作为消防车的补给水源使用,在确保满足需求的同时将多余的废水排入市政污水井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池热源 储热水箱的容积 游泳池热水控制流程 淋浴热水热源 太阳能系统电补热加热量 废水利用
下载PDF
北江流域洪水资源可利用途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达 黄本胜 +2 位作者 赵璧奎 邱静 陈晖 《水利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当今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涝旱急转的新情势下,洪水资源化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缓解水资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东省北江流域为例,系统性地分析了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效... 当今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涝旱急转的新情势下,洪水资源化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缓解水资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东省北江流域为例,系统性地分析了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五个重要途径,包括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开展大中型水库的优化调度、对潖江蓄滞洪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做好流域小尺度蓄水空间的利用、适时建立洪水资源利用实时管理系统。研究成果为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流域 洪水资源化 水库优化调度 蓄水空间 蓄滞洪区
下载PDF
某钢铁厂钢轧区初期雨水梯级利用工程实践
13
作者 王盛勇 郭荣华 张慧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9期93-95,共3页
以某钢铁厂钢轧区初期雨水梯级利用工程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当地降雨量及径流特征,计算明确了初期雨水量、调蓄容积等关键参数,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富裕处理能力,实现了初期雨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回用。本工程实例可为其他钢铁... 以某钢铁厂钢轧区初期雨水梯级利用工程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当地降雨量及径流特征,计算明确了初期雨水量、调蓄容积等关键参数,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富裕处理能力,实现了初期雨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回用。本工程实例可为其他钢铁企业提供初期雨水治理、降低吨钢耗新水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梯级利用 调蓄容积 节水减排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的洪泽湖汛末蓄水策略智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璨 董增川 +6 位作者 罗赟 张天衍 韩亚雷 杨婕 石晴宜 童建 郭玉法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51,共9页
针对洪泽湖丰水年汛末蓄水中蓄水时机与蓄水方案之间、防洪目标与蓄水目标之间的双重博弈,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精细化的仿真能力及枚举蓄水策略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时-量-标”三维映射关系,将水文水动力模型与NSGA-Ⅱ多目标... 针对洪泽湖丰水年汛末蓄水中蓄水时机与蓄水方案之间、防洪目标与蓄水目标之间的双重博弈,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精细化的仿真能力及枚举蓄水策略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时-量-标”三维映射关系,将水文水动力模型与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相耦合,提取了汛末多闸门组合下泄的最优调控规则。结果表明:丰水年湖泊防洪风险与蓄水效益之间的Pareto竞争关系较为明显,两目标可以通过置换关系相互补偿;典型丰水年2003年洪泽湖汛末蓄水策略的全局最优解为9月20日起蓄,将蓄水调度规则中13.00 m水位所对应的闸门下泄总量由1600 m^(3)/s提升至2213 m^(3)/s,在降低防洪风险的同时可减少弃水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化 汛末蓄水调度 多目标优化 水文水动力学模型 机器学习 洪泽湖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系生态用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泽 孙贺阳 +4 位作者 郑云暖 王敏 清华 杨劼 包铁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典型草原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之一,放牧和刈割是典型草原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系(大针茅、羊草)群落蒸散量、土壤贮水量及生态用水量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典型草原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之一,放牧和刈割是典型草原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系(大针茅、羊草)群落蒸散量、土壤贮水量及生态用水量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刈割会显著降低典型草原大针茅群落蒸散量、土壤贮水量以及生态用水量(P<0.05)。典型草原大针茅群落、羊草群落蒸散量均在生长季中期(7月份)达到最大值;不同利用方式下,中度放牧下的群落蒸散量最高。此外,围封利用方式下大针茅群落土壤贮水量和生态用水量较高;轻度放牧利用方式下的羊草群落土壤贮水量和生态用水量高于其他放牧利用(P<0.05)。研究典型草原主要群落生态用水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可以为草原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不同利用方式 蒸散 土壤贮水 生态用水
下载PDF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及CO_(2)管道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克星 闫光龙 +2 位作者 张阿昱 席敏敏 牛爱军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1期28-40,共13页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其中CO_(2)管道输送是最重要的一环。从CCUS技术和CO_(2)管道设计两个维度综述了国内外C...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其中CO_(2)管道输送是最重要的一环。从CCUS技术和CO_(2)管道设计两个维度综述了国内外CO_(2)捕集、CO_(2)运输、CO_(2)封存和CO_(2)利用的研究进展,针对运输过程,着重从工艺设计、杂质、含水量、止裂控制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梳理了CO_(2)管道设计的研究成果。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CCUS技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等机构分别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聚焦CCUS发展的各个环节。虽然中国尚处于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相信随着科研人员的努力会很快赶超发达国家,跻身第一方阵。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的CCUS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促进中国CCUS技术的推广实施和CO_(2)管道的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CCUS 碳排放 CO_(2)管道 工艺设计 杂质 含水量 止裂控制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洪水资源化的洪泽湖后汛期蓄水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蔚 董增川 +5 位作者 崔璨 罗赟 杨婕 童建 张天衍 张游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基于洪泽湖的地理地形特征,采用MIKE平台构建了湖泊及其蓄滞洪区联合运用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实现了对湖、陆水流运动和水量交换与控制的精细化模拟,并制定了后汛期不同蓄水时机和蓄水方案构成的蓄水策略样本库;通过丰、平、枯多种来水情... 基于洪泽湖的地理地形特征,采用MIKE平台构建了湖泊及其蓄滞洪区联合运用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实现了对湖、陆水流运动和水量交换与控制的精细化模拟,并制定了后汛期不同蓄水时机和蓄水方案构成的蓄水策略样本库;通过丰、平、枯多种来水情景大规模的数值模拟,对不同典型年蓄水策略进行了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若洪泽湖后汛期来水属于丰水年系列,应于9月10—20日偏后期伺机蓄水,采用“先泄后蓄”、泄水效率较高的蓄水策略,尽量避开完整的洪水过程;若来水属于平水年系列,应于9月10—20日偏前期伺机蓄水,采用“先泄后蓄”、泄水效率较低的蓄水策略,在洪水的退水阶段起蓄;若来水属于枯水年系列,应于8月31日—9月10日起蓄,采用“先蓄后泄”的蓄水策略,泄水效率的选择应结合来水预报信息,在洪水的起涨段或中段即可拦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水型湖泊 洪水资源化 蓄水调度 水文水动力模型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洪泽湖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建设联合运行抽水蓄能泵/电站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正平 赵卫强 +1 位作者 刘健 王正伟 《大电机技术》 2023年第2期57-64,共8页
联合运行抽水蓄能泵/电站是结合已建常规梯级水电站进行扩建,利用两个相邻梯级的水库分别作为上库和下库,在上库大坝两岸新建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并安装水泵或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联合运行体。电网负荷低谷时用泵或水泵水轮机泵工况运行... 联合运行抽水蓄能泵/电站是结合已建常规梯级水电站进行扩建,利用两个相邻梯级的水库分别作为上库和下库,在上库大坝两岸新建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并安装水泵或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联合运行体。电网负荷低谷时用泵或水泵水轮机泵工况运行把下库水抽到上库储能;电网负荷高峰时用上库水电站已安装的常规机组发电。这种联合运行方式可使坝址处全年径流量在通过常规机组发电时因提高发电水头而带来增发电量,称为年径流量水头效益。这部分增发电量不仅补偿了抽水蓄能过程中的电量损耗,甚至可大于泵工况的抽水用电量,产生了抽水蓄能综合电能转换率大于1的效果。本文首先通过对比分析联运抽蓄泵/电站和典型抽蓄电站之间运行模式的不同,阐述了联运抽蓄泵/电站大幅提高综合转换效率的机理;其次根据已建成的工程实例,分析总结出开发建设条件、消纳绿色能源的优势、水风光蓄互补系统中的作用及经济效益等要素,同时指出了目前建设联合运行抽水蓄能泵/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最后从我国资源禀赋角度,阐述联运抽蓄泵/电站对所在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的积极意义。本研究可为我国常规梯级水电站与未来新型水风光蓄互补系统的有机结合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抽蓄泵/电站联合运行 综合转换效率 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风光蓄互补系统
下载PDF
河套灌区垄膜沟灌模式对春玉米田水热运移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旭斌 冯浩 +2 位作者 董勤各 钟佳旺 赵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9,116,共11页
河套灌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早春温度偏低影响春玉米生长,为改善灌区春玉米水热环境,以不同覆膜与灌溉组合为研究对象,探究适宜的保墒增温和提质增效的覆膜灌溉耕作模式,为河套灌区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试验布... 河套灌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早春温度偏低影响春玉米生长,为改善灌区春玉米水热环境,以不同覆膜与灌溉组合为研究对象,探究适宜的保墒增温和提质增效的覆膜灌溉耕作模式,为河套灌区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试验布设4个处理:畦灌+不覆膜(CK)、畦灌+透明地膜覆盖(QB)、沟灌+透明地膜垄体覆盖(GB)、沟灌+黑色地膜垄体覆盖(GH),以探究不同覆膜灌溉方式下春玉米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变化规律、春玉米产量及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垄膜沟灌可提高表层土壤含水率和根区储水量。播后61d,GH、GB和QB处理根区土壤储水量分别较CK增加36.01%、36.61%和21.37%,且垄膜沟灌显著高于覆膜畦灌。播后133 d,GH根区土壤储水量较CK和QB增加19.02%和17.40%。垄膜沟灌有效提高日均土壤温度,GB生育期日均土壤温度较QB和CK平均增加1.01℃和1.59℃,GH较QB和CK平均增加0.86℃和1.44℃。垄膜沟灌土壤有效积温显著高于畦灌处理,其中GB较QB和CK提高7.78%和16.70%;GH较QB提高6.26%,较CK提升14.46%。春玉米产量呈现出与百粒重结果相同的显著性差异,其中QB较CK提升16.19%,GB较QB提升13.64%,较CK提升32.04%。GB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土壤有效积温生产效率(TUE)较QB提升25.79%和5.41%,较CK提升45.69%和13.66%。GB可有效提升根区土壤储水量及温度,改善春玉米水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籽粒产量。综上,建议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推行沟灌+透明地膜垄体覆盖技术,以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水热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灌溉方式 垄膜沟灌 水热特性 保墒增温 根区土壤储水量 土壤有效积温 春玉米产量 水热利用效率
下载PDF
龙羊峡—拉西瓦储能泵站容量规划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骁强 彭郅雯 +4 位作者 李庆海 杨楠 汪莹 霍超 张小奇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大幅增加,其消纳成为难点,利用已建梯级水电站增建储能泵站,是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科学确定储能泵站装机规模是流域梯级水电再开发的首要问题。为此,本文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西瓦储能泵...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大幅增加,其消纳成为难点,利用已建梯级水电站增建储能泵站,是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科学确定储能泵站装机规模是流域梯级水电再开发的首要问题。为此,本文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西瓦储能泵站规划为研究实例,构建了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探讨了拉西瓦水库日初水位、流域综合利用流量对该储能泵站运行功率的影响,提出了计算储能泵站规模的方法。结果表明,拉西瓦水库日初水位对储能泵站平均运行功率的影响不明显;储能泵站平均运行功率随着综合利用流量变大,呈减小趋势;结合流域多年综合利用流量的实际情况,建议龙羊峡—拉西瓦储能泵站装机容量为78万kW,机组为纯抽水蓄能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泵站 容量规划影响因素 日初水位 综合利用流量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